華嚴十迴向品
當願眾生
經文:願得修習成就 增長廣大 無礙一切境界
無礙一切境界。這句很吸引我的目光。
但,這可能嗎?無礙。
可以,這是佛典給我們的保證。
如何可能?行法是什麼?
勝鬘如來藏章第七
經過了那麼多的鋪陳和說明,終於,最重要的文本核心出場了:如來藏。
經文:聖諦者說甚深義。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說甚深如來之藏。
對於我們後世的人而言,讀古典文本,往往在閱讀意圖上,可能會和文本作者的創作意圖,有一些理解上聚焦的誤差。
《孟子. 盡心上》48/2024.02
[征者上伐下也]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孟子. 盡心上》47
/2024.02
《孟子. 盡心上》46/2024.02
[是之謂不知務] 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
《孟子. 盡心上》44/2024.02
[仁民而愛物]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孟子. 告子上》44/2024.02
[無所不已] 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勝鬘經無邊聖諦章第六
大乘是在佛學發展過程中,依於一般而言的原始佛學而發展出來。
修學目標沒變,是一致的,即解脫人的俱生煩惱。但在對達致目標的理論架構和修行方法上,有新的見解和說明角度,出來。
當然,就一般的理解說明而言,會去強調大乘的見解及行法,是更有效於去達成目標。但,並不是去否定原始佛學,而是有一種理論上及行法上的新見解說明,說大乘更有益於達成目標。
《孟子. 盡心上》43/2024.01
[皆所不答]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門也,若在所禮。而不答,何也?」……
全文及白話譯,請見文末下載版。
《孟子. 盡心上》42/2024.01
[天下有道]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