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的「三心不可得」

SeeJay Huang
涅槃的幸福人生思考
4 min readSep 4, 2019

--

金剛經有一段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聖嚴法師解釋是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除了過去和未來,也沒有中間,所以過去、現在、未來的心皆不可得。南懷瑾的解釋是: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所以三心不可得;我們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變成現在了,正說現在的時候,已經變成過去了。這個現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覺、知覺,都是如此。

面對這些文字的感覺是:我沒有感覺到這些文字和我有什麼關係!講白了就是:這些說法對於人們沒有指導意義,純粹在解釋某個現象。(感嘆一下,其實,平常有太多如此的資料在我們眼前飄過去了!)

Photo by Tristan Colangelo on Unsplash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但是,如果我們看看鳩摩羅什翻譯版本的前後文,這段文字是在講眾生的妄心,而不是菩薩們的,這樣來看,做以下的解釋會比較好。

如實知見眾生(不只是菩薩大菩薩)的心思流轉,都是非心思流轉,因此叫做心思流轉,(而不是單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什麼導致如此的?因為沒有全面的時間觀念,心在作用時沒有對於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完整的覺知能力,故而說不要將心只注意在過去,不要將心只注意在現在,不要將心只注意在未來,或者陷落在其中一個時間點上了,不應住色生心。

但是,「金剛經的九種對勘析評稿」中 其他人的翻譯,甚至英譯也沒有「皆為非心」的意思,而是用「即非之言」來看「心思流轉、心流注」。

這樣讓上面的分析一點意義也沒有了!所以要來看看英文翻譯!或者反問一下,佛陀講「如來知悉」這句話到底有何目的?

再往前,講這那句話是什麼用意?再往前面的文章看,佛陀還講到五種眼與恆河沙那麼多的世界!

佛陀知悉所有人的心思流轉做什麼用?

前面講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眼睛來看世界?接著講世界很多,但是又說他可以知悉所有世界中的種種心思流轉!為何可以呢?

記得:「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動動你的腦了呀(心思流轉心思流轉者,Trends of thought, trends of thought)!

如來不是去看剛剛過去的時刻講的恆河這個世界,而是如實知見心思流轉這個領域,所有人的心思流轉方式與實際物理空間沒有相關呀!

為何可以這樣呢?你以為你的想法還在「恆河世界那麼多」的過去時間點,怎麼可以分析得完嗎。不要將你的心停在過去、不要將你的心停在未來、不要將你的心停在現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呀!

上面的例子,在於活學活用、串連、與合理化。即使不對,但是,這也只是一個「相」來理解金剛經。只要對自己(這裡是分析能力)有益,有何不可。

然後呢?

如來悉知若干種心,即使有那麼多的世界,即使有那麼多的眾生存在。我們從批判性思考的習慣,來重新定義問題!像是蘇格拉底一樣去思考,設定問題!對於金剛經的多個版本,如何應對呢?對於我來說什麼是一個對的版本,這個答案會在現在的我自己身上!這是「以終為始」,從自己的目標來找到「心」,而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也幫不上忙的「非心」,眾多版本。

對於那麼多版本的經文,我們應該怎麼生起念頭?

聽起來挺像是金剛經的手法啊!如果我們不跳出視角,從不同高度與角度(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檢視,對於那麼多的版本,用肉眼看也看不完。這是類比方式思考,這樣說的通,對於我們有指導性建議,比什麼都重要。

補充說明一下,會來看這問題,是因為看到的解釋在上下文無法連貫,最重要一個因素是「沒有指導性意見」,讀完後不知道要怎麼運用(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覺察呀!)。剛好我對於「三相」的樂觀解讀:人生存在的三個現象,有提到時間觀念加上我在「有些事情別只看一面這文章中,了解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意思正好有「正等」:正確的、平等的、全面的覺知,因此會這樣去思考。

禪心學苑 金剛經六祖口訣講義-57 這裡講得滿實用面的,能夠講出觀念的運用。

另外提醒一下,這裡講的是用分析並且用合理化而得來的理解,並非、也不可能是原本佛陀的原意。

SeeJay Huang 2019/9/3

SeeJay Huang 2019/9/25 增加一段:對於那麼多的金剛經版本,我們應該怎麼生心?

--

--

SeeJay Huang
涅槃的幸福人生思考

熱衷於思考~邏輯、批判性思考、認知心理學、腦科學等等。目前研究批判性思考、雜阿含、金剛經、與行為經濟學。fb.me/seejay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