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一堂課】@反思領導力(Values In Action)

Vince Huang
【生命中的543】
Jul 15, 2017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rOffxyHFNXE9AMOTcss_6CjUpG1uukWCoFdPxBnqf9IyDZQ/viewform

豔遇

故事的開始就從一位正妹的推坑開始。這也算是一種『刻意練習』的『豔遇』。

我通常對於『被推坑』這檔事就是『腦波很弱』的,加上又是正妹 “就是提娜 (Justina)” 真誠的推坑,我不入火坑,誰入火坑呢?本來是要幫忙推別人坑,結果最後連自己也跳進坑內,自作孽不可活啊。

剛好看了 Yves 寫的『多維度的思維模型 — 領導者的蜕變心得』,加上為了讓學習的效用最大化,所以我提前幾週讀了『領導者的蛻變』這本書。

也就是因為有讀過這本書,課程中的討論增加了我對書中『四個維度』更深層的理解。

Day 1:開腦

當天搭捷運上,偶然的學到了一個新的英文單字『Placebo Effect』(安慰劑效應),我就開始『刻意練習』的在心裡說『這堂課對我一定會有極大的幫助,一定會讓我有所反思』,希望透過全心投入的學習產生出最佳功效。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 “上課的地點『松山意舍酒店』是我沒去過的地點,我通常習慣會提前出門,留些時間場勘初次參與的場地。當天一大早,我一直催眠自己說一定會在捷運站遇到 Justina,果然正當我走出松山車站時,往旁邊一瞄就剛好看到 Justina,果然我的『自我催眠』是有用(誤)。”

哈!哈!但開始上課時說了這個小故事卻被同學笑說『不要課堂上把妹』。只能說我老婆一定會相信我的清白,哈!

關於『改變』自己堅信不移的主張是?努力實踐的事實是?

這是課程一開始的練習,但也是『開腦』的開始。你的主張呢?或許你可以先選一個主題思考一下自己堅定不移的主張再往下看,收穫會更多。

一開始,Joey 開始介紹 阿吉裡斯 (Chris Argyris) 這位管理學大師。這課程的大部分內容也是圍繞阿吉裡斯的『應用理論模式』及『組織學習』為主題。

第一天的課程主要是討論『領導者的蛻變』中的四種心智結構『以我為尊』、『規範主導』、『自我導向』、『內觀自變』。

持續的聽到組織防衛中的『習慣性防衛』、『熟練的無能』。『失效,失能,失聲』然後『無能,無力,無奈』,讓我一直『被羞辱』。從中我得到很多反思與啟發,也讓我對書中的說明更加理解。

『這是一堂永遠學不好的課』
『這是一門離開時比進來時感覺更糟糕的課』

也是我認爲第一天是『開腦日』的原因。

Day 2:燒腦

第二天的課程則是從 阿吉裡斯 (Chris Argyris) 『應用理論模式』開始,先回顧一下 Model 1 & 2,然後從『王媽的處境』開始討論·。

Model 1:單向控制模式

  1. 單向地訂定目標,以致達標之方法。
  2. 贏,不要輸。
  3. 避免尷尬,壓抑負面情緒。
  4. 要顯得『理性』。

Model 2:雙向學習模式

  1. 追求理解(同理/慈悲)。
  2. 追求有效資料的傳遞。
  3. 在充分資料下做出最佳之自由選擇。
  4. 持續引動內在承諾。

Model 1 vs. Model 2 並不是 Model 2 比 Model 1 好或者是 Model 2 是 Model 1 的進階版,而是『因時、因事制宜』。另外一個重點是讓『信奉的理論』與『行動的理論』言行一致吧。我就不爆雷太多囉,留給有緣人親自去體會吧!

VIA Joey 板書

另外課程中玩了一個有趣的小遊戲,更是激起很多『言行不一致』的對話。

遊戲中途有一個小插曲很有趣,我問了同組一位夥伴『請問你有什麼看法嗎?』沒想到最後回顧時,夥伴說出她心中的話,因為她還沒想好,所以我的提問可能造成她的不安全感。她本來不想說。但因為我說了一句『我們公司回顧會議(Retrospective)時,通常會先用便利貼,讓團隊中每位成員寫下自己的看法,然後在依序發表。』這樣才能讓意見可以充分的表達。

可能她覺得我在唬爛吧!哈!BUT 我們公司的確都是這樣做的啊,只不過很多人一定覺得很懷疑吧!

第二天的感想是『沒想到光 Model 1 vs. Model 2 就可以這樣燒腦』。

Day 3:醒腦

第三天的課程則著重於一些整合應用與方法論,比如說 阿吉裡斯 (Chris Argyris) 左手欄推論階梯

讓自己內在的主張能透明化,變得可以被討論的,持續的兼顧主張與探詢。但解鈴還須繫鈴人,只有當事人才有所謂的『正解』,旁人給的建議如果無法讓當事人有感,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其中的一部『十二怒漢』電影的討論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如果有空我非常推薦大家看看。

12 Angry Men (6/10) Movie CLIP — A Responsibility (1957) HD

我個人認為『整合應用』部分的討論有點像是『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先專注在自己可以控制的『影響圈』,不要考慮太多不可控制的『關切圈』,然後慢慢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圈』。同時要避免『價值判斷』、『追根究底』、『好為人師』及『想當然爾』。

三天的課程只能說收穫滿滿,正如 Joey 所說三天的課程下來,你可能會發覺相對於上課前,好像懂的更少了,但困惑更多了。

這正是『反思』的開始,也表示我們透過不斷的反思,可能讓自己更容易放下心中的『成見』去接納不同的想法,世界上的複雜問題,通常不是只有『黑』與『白』兩個答案,更多的複雜問題都是調適性問題,不一定有正確答案,也不是從對與錯中選一個就能解決的。

特別感謝 Justina Liaw 的推坑,還有從 Joey Chan & Leslie Wang 的教學中得到了很多『言行一致』的想法。

【請用你的掌聲來投票與支持】
感謝你認真的讀完這篇文章,你的支持會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如果你還喜歡這篇文章請給我 1~4 個『掌聲』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5 個以上『掌聲』
文思不藏私 Facebook 粉絲專頁
如果你對我這一系列文章有興趣歡迎『Follow』我或『分享』給你的朋友
也歡迎你將你的看法『回覆』給我
2018 書坑待辦清單

--

--

Vince Huang
【生命中的543】

A Product Owner in software company, interests include agile/scrum, machine learning and mobile design. https://www.linkedin.com/in/kuoyu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