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115 — 【Podcast摘要】星箭廣播 — 《追求科技新聞分析的正確與否很無聊》,從科技產業分析師 Manny 身上學習如何持續保持自我成長
前言
今天聽完了《曼報》(Manny’s Newsletter) 作者 Manny 分享了自己成為產業分析師的故事,讓我在「保持自我成長的方法學」、「個人品牌經營目的 — 累積交換的資源」、「如何分析 2B/2C 數位產品」深受啟發。
想收聽原文的內人可點擊下方連結:
一、保持自我成長的方法學
關於自我成長的話題,我看過最多人的說法是「跟自己比,別跟其他人比」,然而以我個人的親身經驗,這個方法容易造成自己的冒牌者症候群。
冒牌者症候群 (Impostor syndrome)亦稱為冒名頂替現象、騙子症候群,是在1978年由臨床心理學家克蘭斯博士(英語:Pauline R. Clance)與因墨斯(英語:Suzanne A. Imes)所提出。患有冒牌者症候群的人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這件事。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
Manny 對於「自我成長」提出了兩種辦法,其中一種想法是:
我們可以跟自己的「Role Model (榜樣)」比。
每個人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各個領域,一定有 1 位以上的 Role Model 是自己所景仰與尊敬的,這些 Role Model 不論在技能或是見識都遠比我們高明的多,他們就像是一面旗子告訴我們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當我們跟自己的 Role Model 比時,我們一定會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與差距,這種心情可以作為動能持續推動我們前進,「冒牌者症候群」的症狀也不容易產生 (因為我們感受到自己還有許多地方要努力才會跟 Role Model 一樣成功)。
Manny 的另外一個想法是:
製造跟 Role Model 接觸的機會。
我們尊敬的 Role Model 通常能力很強、時間資源也很寶貴,從常理推斷他們也會希望接觸的人能帶給他們一定的啟發。如果我們能夠以製造接觸的機會為目標,就會更加的努力充實自我,因為我們也會希望自己是在一個準備好的狀態下,與我們的 Role Model 進行交流。
這樣的心態將成為一個正向循環:
當自己進步時,Role Model 也進步。
但過了幾年回頭看之後,我們可能也站在之前 Role Model 的位置上了。
這是從「心態」的角度切入,但如果要真正做到這件事情,執行上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就要講到第二個重點 — 交換。
二、個人品牌經營目的 —累積交換的資源
如果將人生比做遊戲,每個人剛出社會時都像剛從新手村畢業,手上擁有的資源通常少得可憐(撇除掉特殊狀況)。
然而在社會上走跳,我們經常會需要得到外界的援助,但這些援助通常都不是白給的,我們必須要拿東西去換才行。
這個東西,就是我們累積下來的資源。它可以是知識、可以是人脈、可以是聲望、也可以是金錢,但不論如何我們必須有資源可以交換才行。
以 Manny 的例子來說,他在職涯早期擔任遊戲產業分析師時,就面臨到交換資源的困境。一個剛出社會的菜鳥分析師,要跟遊戲業界資深的大老要公司或產業資訊,人家憑什麼要給你。
Manny 的行動是「累積知識的資源」。
早期遊戲產業的新聞多偏向國內公司的新聞稿,整合海外 (日本、歐美) 遊戲產業的資訊相當缺乏。Manny 做的事情就是廣蒐日本/歐美企業的新聞、大公司發表的分析數據與產業報告,整合成一份 PDF 檔案。
接下來鎖定大型的遊戲展覽與高峰會,將展覽現場的惠賜名片都聯絡 Email 都記錄下來,並且將這份 PDF 檔案寄給他們。這就像是人工版的電子報行銷,但事後也證明這樣的行動確實逐漸幫 Manny 打響遊戲業內的名號。
這件事情給我的啟發是:
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不論是部落格、電子報、社群媒體…,無非就是在累積「知識」、「人脈」與「聲譽」的資源。
當我們能夠不斷的輸出對其他人有價值的資訊,價值就能夠被發現,我們也才能跟人家去交換資源,例如金錢、工作、更多的知識/人脈/聲譽。
三、如何分析 2B/2C 數位產品
Manny 既然身為分析師,必定在分析企業、產品上有他的方法論。
分析的第一步,選題
首先「選題」很重要,選到「自己感興趣」以及「有影響力的題目」,才能維持持續分析的動能。Manny 自己的方法是:
先選擇自己關心什麼 Topic,持續追蹤,當這個題目有點難但又不太難時,再開始分析。
這件事情因人而異,我的想法是在自己沒有太多想法、但又想要開始練習分析時,不妨多看幾位分析師的文章,例如 《曼報》、《科技導讀》、《創新拿鐵》…等。接著使用前面提過的「設定 Role Model」方式,來開始分析感興趣的主題。
那麼如何有效的分析數位產品呢?依據 2B/2C 產品有不同策略。
分析2C 數位產品
依據擁有的時間多寡,步驟如下。
步驟一、先搞懂想分析的這家公司/科技新聞的來龍去脈。
步驟二、如果有產品就自己去用看看。
步驟三、時間如果不夠,直接去 YouTube 去搜尋這個 App 看 YouTuber 的 Review。
小秘訣:看 View 數比較多的,觀察影片下方留言的人,並進行意見的交叉比對。
分析2B 數位產品
依據擁有的時間多寡,步驟如下。
步驟一、快速看一下企業官網。
步驟二、看 FAQ、Knowledge base。
國外的 Saas 企業通常會解釋他們怎麼賺錢的,此資訊對理解企業的商業模式相當重要。
步驟三、觀看網路會議 (Webinar),想像自己今天就是企業需求方,應該盡快地了解這家公司會提供什麼服務。
步驟四、使用 g2.com 看每個企業買了哪些企業服務,或閱讀 Hacker news 是否有企業的相關新聞
四、結語
這集 Podcast 對於想多了解「分析產業」、「如何從大趨勢來分析問題的方法」、「資源交換」的人非常有用,推薦給看完問文章後有興趣的人。
我是朱騏,一個渴求新知、熱愛學習的產品經理。也是一個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熱愛將專案管理知識應用在魔術學習上的魔術愛好者。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 📒你會看到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在進行365天寫作挑戰,詳情可參考《365天寫作挑戰第二季,關於寫作的新想法》。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10–40 個拍手;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請給我40+ 個拍手讓我知道 👏🏻如果有任何想閱讀的主題請留言分享給我。 最後,謝謝你的閱讀!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