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Freelancer的第二年,我如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三個反思、三個成長驅動力

今年是成為自雇者(Freelancer)的第二年,在照著計畫進行的同時,也做了一些不在計畫之中的嘗試,有好的成果、也做了修正,盤點了一下今年的目標與成果,還算不錯的成績。

一、摘星:切入五家國際型企業培訓與顧問案。
實際成果:五家(Microsoft、Panasonic、Avnet、Silicon Motion、Digiwin)

二、變現:沒有設定上限,以全通路為目標。
實際成果:二場公開班(化繁為簡的系統化思維)、二十五家營利企業培訓、二十四間機關團體與校園講座與工作坊、四件商務簡報顧問案、天地人學堂業師(商務簡報、客戶價值、數據分析)、四家管顧合作講師。

三、回饋:十五場校園講座、工作坊與簡報賽事評審。
實際成果:十七場 (台大、政大、清大、交大、中央、台北大、北科大、實踐、海洋、逢甲、大同、文化)

四、寫作:由出版社出一本個人著作。
實際成果:寫作五十篇文章(刊於Medium)、成為一零四/今周刊/遠見特約作者、出版社出書商談中。

此外,對於身為自雇者也有三個反思,以及三個成長驅動力上的檢視與修正,期許在新的一年可以更好。

三個反思,聚焦在有價值的事上

反思一: 別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搞清楚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是為了成長?行銷?還是銷售?當然,也可以是三者兼具。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思考行動的策略規劃,也就是目標(Why)、方法(How)、成果(What)。

有了基本假設,還需要驗證目標的「合理性」、方法的「可行性」與成果的「價值性」,才能降低期望與現實之間的不確定性。問題來自於期望與現實的落差,沒有目標的設定,自然也就不存在問題,也無從改善。

反思二:追求價值、而非價格,提升市場對你的估值。

市場對你的估值,來自於你能創造多少價值?以及對於市場有多少影響力?價值來自於你的專業性、競爭性與稀缺性,如果你和其他人一樣,就會被放在同一個天平上用同一個「原點」衡量。

想要突破困境,就要先打破原點,創造出新的估價方式。創造信用、累積信用、測試信用,然後授權信用;至此,影響力形成,然後改變這個市場或世界。

反思三:一個人走得快,在於有本事;一群人走得遠,在於有共識。

沒有人有責任與義務等你或幫你,成為一位自雇者,必須先要有「獨自生存」的能力,得有獨自包辦所有事情的自覺與本事;效率不佳、成效不彰,可以透過外包改善,但如果缺乏獨自完成的能力,就會成為接下來發展的瓶頸,別說走得快了,連走不走得下去都是問題。

別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揚長避短是基本守則;追求斜槓是個迷思、也是個噱頭,不是自雇者該追求的。在我看來,自雇者只需要兩項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價值變現的能力,所有的知識、技能與資源,都該轉化為這兩項能力。

組織戰與打群架不同,有志同道合的夥伴自然令人嚮往,但可遇不可求;沒有共識的一群人,因利而聚、也會因利而散,就像打群架一樣,看似陣容浩大,一遇到強敵就一哄而散。在沒有遇到價值觀相似、戰鬥力相近的夥伴前,一個人獨行也無妨,好好欣賞路途上的風景也是不錯的;只要走在相同的道路上,總有一天會相遇的。

三個成長驅動力:變現力、競爭力與影響力

一、變現力:你如何經營一家企業?你想要雇用什麼樣的人?

自雇者(freelancer),意即自己雇用自己,從雇用者的角度來看,你希望雇用什麼樣的人?如何放置這個人在對的位置上發揮戰力?如果所需的戰力不足,是讓這個人養成這項戰力、還是另外雇用或外包呢?

我認為變現力反映在三個方面:時間管理、市場定位,以及需求對接。

▍時間管理:化整為零、優劣排序、持續產出

我有一套個人稱之為「多工時間管理樹」的概念,整棵樹對應的是三年計畫,越往上頭可能相對模糊,甚至在雲端。

主要核心就是:化整為零、優劣排序、持續產出。

而這張圖是一段時間的截段。我通常在同一時間手上會保持兩條主線,比如說備課、專案,屬於需要大量時間的項目;另外,會隨時開副本,比如說靈感來了寫一些筆記、、臨時的邀約思索一下規劃,或是其他「臨時、突發性」的事件。

為了不讓副本開得太多、耗費太多注意力,我會設置一條臨界線,分為上臨界線(獲利)與下臨界線(停損),通常是二小時。有時持續有進展就會一直做下去,所以告訴自己,二小時後就得停下來,無論進展有多順利;反之,可能持續沒有進展,那麼二小時後也得停下來。

那麼,什麼時候將這些「暫停」的副本繼續完成呢?當我在主線沒有進展或是覺得累的時候,我會挑個有興趣的副本繼續下去,一樣依循臨界線的規則。我習慣在A4紙上構思和筆記,所以可以將脈絡停留在當下,有點像病人診斷紀錄的概念,隨時可以繼續。

另外我會有個「流量池」(最近有本書提到這名詞,挺好的,以前我管它叫庫存水位),控管這些副本數量,不超過十個;超過二個月的副本,我會進行結案動作,也就是列為優先處理的副本,看是要強制結案(歸檔)、還是整理後再重開一個新的副本(推進)。

當你習慣這樣的模式之後,在腦中會建立「索引」的概念,會很清楚手中的佈局、主線與副本,隨時可以進行資源調配,或是外包給其他人。這些經驗,來自過去系統開發專案管理、製程生產排程規劃、營運三年策略規劃等打的底,加上這幾年培訓也養成寫rundown的習慣。

▍市場定位:找不到藍海,即使是紅海的深處也會有機會

以 3C 模型來看,有三個區塊是可以著力的點。

區塊一,市場有需要、你能做、別人也能做。相對容易切入的部位,因為市場對於供需關係已經有認知,只要你能滿足市場需求,就能找到機會。雖然這區塊可能已經是紅海市場,但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有沒有可能還有沒有被解決的問題?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沒有被提供的體驗?這些很可能就是位於海平面之下的冰山,而現在看到的供需只是冰山一角。初期用價格切入,中期用規格來差異化,長期用價值將競爭對手驅離市場。

區塊二,市場有需要、別人能做、但你不能。簡單來說,放棄、學習、結盟三種選擇。放棄這塊市場、或是學習養成能供給需求的能力,或是利用你的核心能力(區塊三)與之結盟,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區塊三,市場有需要、你能做、別人做不了。首先先確認別人做不了,是因為不想做(效益不大)、不會做(能力不夠),還是不能做(資格不符)?評估這塊餅夠大,可以養活自己,再決定要不要跳進去。因為這區塊在初期可能需要時間教育市場的認知,等市場認知形成了,可能就會有人跳進來分一杯羹,那麼你就得在教育市場的同時,建立起競爭障礙。

最終朝向區塊三為目標邁進,要擴大這個區塊,不外乎三種方式:向市場靠近、將市場拉近,以及把對手逼出(將區塊一納入區塊三)

▍需求對接:透過場景化標籤讓客群看見你、找到你

要對接到市場的需求,除了要有供給的能力之外,還得讓市場看見你。

所以,你必須找到自己的標籤,比如說簡報、寫作、攝影、數據分析等,這是屬於「技能導向」的標籤,如果你是職場工作者,這樣當然沒問題,因為我們很習慣這樣去檢視一個人的職場能力。所謂的斜槓,也是多以「技能導向」的標籤來呈現,於是你會用手機拍照、修修圖,可能就加上「攝影」這個標籤。

但是身為自雇者,你會發現這樣的標籤不夠識別度,甚至滿街都是。或許別人可以認同你「簡報」很厲害,但是要掏錢買單又是另一回事了,關鍵在於你能不能解決他的問題?值不值得?所以,要讓你的目標客群對接到你,就必須用場景化的標籤,比如說:「讓老闆、客戶都買單的提案簡報」、「有效溝通、精準表達的職場簡報」等,明確讓客群知道你可以解決他在什麼場景之下的什麼問題?

二、競爭力:有意識的體驗與問題導向式的學習

競爭力來自職場經驗的積累、對生活有意識的體驗,以及不斷的學習。

過去一直都是以問題解決導向來學習與閱讀,但除了用來解決問題之外,幾乎沒有具體輸出的作為;去年看了《躍遷》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在於「輸出」這塊的具體實踐了,關於提升學習效率,可以閱讀第三章的部分。

我花了二年多的時間將過去的知識與經驗整合為不同的知識方法論,也透過實體授課、顧問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去驗證與完善整個知識體系。

在今年開始嘗試著寫作來逼迫自己將知識更有結構性、更平易近人;當然,為此也大幅增加不同領域的閱讀量,這些都是運用到IPO的模型。(請參閱《該如何在這個時代,讓自己從容又持續地成長?三個步驟將知識IPO,把知識變現成價值》一文)

今年我寫了49篇文章,包括商務簡報與邏輯思維、職場成長與自雇者思維,以及一些好書觀點分享,加上這一篇正好50篇。

商務簡報與邏輯思維
2019 商務簡報設計的三大趨勢:架構場景化、視覺個性化、介面智能化為什麼我的簡報沒有說服力?職場上的溝通先把話說清楚、講明白
當亞里斯多德遇上黃金圈法則:有效溝通、精準表達的黃金迴圈
無知與不理性可以靠學習改善,但理性的漏洞產生的錯誤認知,自以為是才會讓我們陷入麻煩
精簡、濃縮、好記憶:連蘋果賈伯斯都愛用的「三法則」
如何從一場簡報賽事中獲得更多?
換位思考的八個面向
蘋果2018教育發表會的展演簡報告訴我們的三件事
職場上如何展現專業價值?關鍵在於做出「高密度」的簡報
在職場上如何展現說服力?有效說服的關鍵在正式簡報前就已經開始了
我們欠缺的,是欣賞與包容各種場景與情境下所發展的簡報文化
提升會議效率的三個關鍵環節
簡報駭客再進化,讓你晉升高手之流
簡報遇到瓶頸?因為你還沒養成提升專業簡報力的七個習慣
簡報做不好?我故意的。而且你可能沒搞清楚簡報目的與對象
幫高階主管準備會議簡報的眉角
2018 商務簡報設計的六大趨勢
問題分析與解決做不好,在於邏輯思考能力不足
邏輯,是一種脈絡。只有合理與否,沒有絕對、更沒有唯一
想要展現專業價值,你該追求的是「高密度」簡報

職場成長與自雇者思維
如何讓自己真正的成長?關鍵在於懂得切換「學習」與「執行」狀態
光說不做雖不可取,光做不說亦不討喜:寫作與演講,你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免費的最貴。你以為自己是佔到便宜的客戶,其實只是被高價賣出的產品
退一步海闊天空,擁有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養成你的自雇者思維
三個問題檢視你是高效工作者?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理由伯
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喜歡的工作,你會選哪一個?你不一定要選你最喜歡的工作,但一定要選一份能讓你成長的工作
擁抱不確定性:修煉你的決策能力,先搞懂三個思維
你不一定要創業,但不想被淘汰,就必須培養自雇者思維
看書、閱書與讀書,淺談消化一本書的三種方式
問題解決的前哨戰:你何時意識到問題存在?又是誰的問題?
適度留白,別讓稀缺把自己困在被迫選擇的循環中
因果、關聯與隨機性,統計給我的人生啟發
自由工作者,其實就是一人企業,就該用企業的四個思維來規劃經營
儘管資訊取得越來越容易,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卻越來越嚴重
違反人性的五項修練
打造成功商業模式的三個自我檢視
機會,來自於市場遊戲規則的崩壞與重構
跳出舒適圈?!等等,你確定你有舒適圈?你該做的是「擴大」舒適圈
你還在收集乾貨嗎?我們缺的不是資訊,而是自己的見解
從受僱到自僱:轉身不必華麗,但要傾聽內心的聲音 (上篇)
開源,讓你顛覆市場的遊戲規則
零工經濟時代來臨!如何運用簡報打造你的一人經濟模式
專業有價,是價值也是價格

好書觀點分享
該如何在這個時代,讓自己從容又持續地成長?三個步驟將知識IPO,把知識變現成價值《躍遷》
如何透過學習,提升我們的決策品質,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關於《高勝算決策》告訴我的三件事
談判就是一場心理戰:看見自己的內心,更好的影響他人;一開口,世界就安靜地聆聽《攻心談判聖經》
獲得幸福的自學術:從與他人的關聯中,實踐自己獨一無二的學習
近期「自由工作者、價值展現與自我提升」書單推薦【斜槓微創業/見識/躍遷/找到你的為什麼/邏輯思考的本質…等】
自由工作者的自由,是選擇的自由;而這個選擇背後,是能力的自由|《斜槓微創業》讀後感

三、影響力:找到你的為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成為有影響力的人,一直是我的初衷,不論過去在職場、還是現在成為自雇者,我都希望可以透過我的言行舉止,去帶給身邊的人一些正面的影響。在成為自雇者之後,接觸到更多的人事物,這與過去很不相同,也讓我意識到對於「影響力」的詮釋與期望開始有了改變。

我持續在思考: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對於家庭的影響力是什麼?對於工作領域能發揮什麼影響力?對於這個社會、甚至世界又能作些什麼?

▍對於家庭的影響力:生活與工作是一種協同,而非取捨

成為自雇者,對我而言意味著這是一輩子的選擇,勢必與往後的人生密不可分;換句話說: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但這不意味著必須從此喪失生活品質,相反地,應該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才對,否則就違背當初成為自雇者的初衷了。

因此,工作與生活不該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而是納入機率與比例的概念來看待這件事,在每個當下都存在著 X%比例的工作與 (1-X)%的生活;工作與生活應該更像是一種協同,而不是取捨。

取捨,只在於工作中的選擇,基於機會成本的考量,反映出個人的價值觀與自我規劃。而生活難以計算、也不該計算,有些人事物過了就過了,再也沒有從頭來過的機會,別輕忽自己對於家庭的影響力。你希望現在或未來對於「家庭」所扮演的角色與影響力是什麼呢?

▍對於工作領域的影響力:從自身做起,影響思維上的改變

過去那樣,不代表現在也要那樣;
現在這樣,不表示未來也會這樣。

思維改變心態,心態影響行動。如果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就得從思維出發;但是人是這樣的:喜歡聽成功故事,所以如果我希望影響到更多人,就必須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隨著事業一步步向前邁進,我也的確感受到身邊越來越多人認同,而我也能更進一步的去闡述、去影響一些思維觀點。

現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導期,科技的演進會頻繁的衝擊大眾的思維與習慣,出現新的技術、新的工作、新的市場、新的商模、新的危機、新的挑戰;當然,也會有相對應的被取代或淘汰,這是必然的趨勢,你可由過去的歷史找到一些方向,但不表示一定會那樣。

與其抗拒,不如擁抱變異;過去的經驗是基石、不是圭臬,而且很多時候只是「回憶」也就是「美化後的經驗」,如果你不能讓它一再重現、甚至提升效率,那麼很可能只是湊巧,可別把它當作是你的本事。

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多閱讀歷史、多思考未來,更重要的你得自己做這些事,而不是聽太多別人怎麼說。真正掌握到未來的人,做都來不及了,哪還會跟你說這麼多;當你聽到時,其實早已布局、卡位好了,你可能只是韭菜。

別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對於社會的影響力:如何改變青黃不接的產業結構?

這些年我一直在觀察,台灣職場上存在的一個問題:中層工作者的消失。這些應該是產業與企業中堅主力、甚至是未來扛起重責大任的的工作者,一個一個消失了。

這與產業結構與政經環境有關,我無意探討太多。我想提的是:這群人到哪去呢?到海外尋求更大的舞台,以及成為自雇者。特別是成為自雇者,估計會在未來五到十年成為趨勢,會慢慢出現一種新型態的工作者,以另一種型式同時為更多企業提供服務,而不再只效忠於一家企業。

所以,慢慢浮現的二個問題就是:企業的基層被迫往上承接管理與接班責任,但是沒有作好準備;成為自雇者的資深工作者,不知道如何轉換身分,遊走在「兼職的受雇者」與「自雇者」之間。而這二個問題,我想是我與許多目前從職場框架中跳脫出來的自雇者們,在未來可以著力的方向,也是一種責任。

展望未來

即將邁入成位自雇者的第三年,除了持續在變現力、競爭力與影響力上繼續成長之外,希望透過分享給更多有志在成為自雇者的朋友一些參考;當然,我在這條路上仍在摸索、也持續在思考,也歡迎觀看這篇文章的您不吝分享與交流一些想法, 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2018.12.15 補充)
這篇文章獲得不少的迴響與詢問,關於成為自雇者的心路歷程和一些想法,過去都曾寫成文章,我將它們整理在下面,希望能提供閱讀這篇文章或是想成為自雇者的朋友一些參考。

免費的最貴。你以為自己是佔到便宜的客戶,其實只是被高價賣出的產品
光說不做雖不可取,光做不說亦不討喜:寫作與演講,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退一步海闊天空,擁有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養成你的自雇者思維
你不一定要創業,但不想被淘汰,就必須培養自雇者思維
適度留白,別讓稀缺把自己困在被迫選擇的循環中
自由工作者,其實就是一人企業,就該用企業的四個思維來規劃經營
自由工作者的自由,是選擇的自由;而這個選擇背後,是能力的自由
違反人性的五項修練
打造成功商業模式的三個自我檢視
機會,來自於市場遊戲規則的崩壞與重構
跳出舒適圈?!等等,你確定你有舒適圈?你該做的是「擴大」舒適圈
從受雇到自雇:轉身不必華麗,但要傾聽內心的聲音 (上篇)
開源,讓你顛覆市場的遊戲規則
零工經濟時代來臨!如何運用簡報打造你的一人經濟模式

劉奕酉|簡報.簡單報創辦人
十多年商務簡報經驗,擅長簡報架構、資訊視覺化、策略提案及銷售簡報等。傳播簡報多元文化、分享職場簡報思維、透過簡報解決問題、展現個人專業價值,是我的理念。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與持續關注簡報.簡單報Blog:https://easypresentation2016.blogspot.tw/
簡報.簡單報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asypresentation/
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

--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Written by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著有四本暢銷書/邀約請私訊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