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ngers: EndGame 劇透研經】以賽亞天啟中的救贖觀念

Shmu’el
釐經伴道
Published in
6 min readMay 8, 2019

以賽亞書第二十四至二十七章被稱爲「以賽亞天啟」,其收錄於較早期成書的第一以賽亞(以賽亞書一至四十章)中,這部分的以賽亞書以被擄前的猶大為背景。學者相信「以賽亞天啟」是舊約聖經中最早期的天啟文學作品之一,[1] 其作者不單描繪了以色列遭國難,更是萬物受審判的景象,並且神的子民將會得救贖,死人復活。[2]

21 到那日,
耶和華在高處必懲罰高處的眾軍,
在地上必懲罰地上的列王。
(以賽亞書 24:21)

第二十四章整段經文都帶有濃厚的終末味道,「那日」指的就是上主審判之日,那是一切違背上主的都必滅亡。這種終末決定倫理也是以賽亞全書的重要主題,就是惡人要為自己畢生所作的事在審判日負責,受審判和遭滅亡。

9 到那日,人必說:
「看哪,這是我們的神,
我們素來等候他,
他必拯救我們。
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
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
(以賽亞書 25:9)

但同時間「那日」也是以色列民的盼望,因為受逼迫的日子將要過去,上主必按祂的「忠信誠實」成就這奇妙的事,就是施懲罰都惡人身上;[3] 惡人受罰,義人得勝,邪惡勢力被毀滅,公義終得彰顯,這便是義人「最期待的畫面」。

16 耶和華啊,他們在急難中尋求你,
你的懲罰臨到他們身上,
他們就傾心吐膽禱告你。
17 婦人懷孕,臨產疼痛,
在痛苦之中喊叫;
耶和華啊,
我們在你面前也是如此。
(以賽亞書 26:16–17)

不過在「那日」到來以先,那些因苦難而尋求上主的人必經歷如同婦人分娩時的劇烈陣痛,就是在極大的痛苦之中,才發現這是死人的重生(另參:《復醒 Awake(קיץ)》一文)。[4] 以色列民正正是處於這種矛盾之中,他們極渴望審判的來臨,這意味著拯救的到來,但在「那日」來臨之前,他們的痛苦又不斷增加,如分娩般達到難以忍受的地步。所謂「沒有不拯救的審判,沒有不審判的拯救」,這便是以賽亞天啟中的救贖觀念,這種終末盼望亦見於許多第二聖殿時期的文獻中,包括詩篇、昆蘭文獻、馬加比書、約瑟夫著作等。[5] 筆者在此先暫時擱置有關經文的討論,讓我們進入《無限之戰》和《終局之戰》的劇情中。

© 2019 Marvel Studios

Doctor Strange 在《無限之戰》中用 Time Stone 觀看了未來的一千四百萬個可能性,而他知道只有一個獲勝的可能。他完全知曉在稍後的戰鬥中,Avengers 將被 Thanos 打敗,然後帶來全宇宙的浩劫 — — 半數生物因彈指事件灰飛煙滅,他甚至知道自己將會是那半數消失的生命中的一員。對他而言,「那日」將要到來,惡人計謀得逞,上帝彷彿對此事置諸不理。按常理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對義人的審判。不過,正正是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將逝,而只有一個獲勝的可能時,他放棄了他身為至尊法師拼命保護 Time Stone 的職責,將其交出,違背了自己在 Flying Doughnut 上所說,不惜一切保護 Time Stone 的諾言,為要留下 Tony 的命,為要讓那一千四百萬分之一的機會可以成全。

如果用基督教的術語,我會說 Doctor Strange 是一個充滿信心的人。明明只有一千四百萬分之一個可能,他冒著歷史不受控制地發展風險。假如 Antman 逃不出量子領域,假如 Tony 不肯參與 Time Travel,假如 Thanos 再一次彈指令全宇宙毀滅,一千四百萬個假如…

但他都願意去付上代價,交出 Time Stone,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為要成全那唯一可能。我會將之稱為 Doctor Strange 的「終末盼望」,身在險境絕處之中,猶如分娩之痛,卻無力,而期待一個不知道會否發生,難以實現的拯救,甚至是在拯救之先,絕境早已來到。

在《終局之戰》中,Tony 問 Doctor Strange:「告訴我,這就是那一千四百萬分之一。」Doctor Strange 回答:「如果我告訴你,它就不會發生。」很可惜,義人「最期待的畫面」並不如人所期待地發生。現實不像 DC 宇宙,有一位屈機的超人(好像很過時的說法,但我想不到有何替代品)一招打完場。Doctor Strange 早在《無限之戰》中便明白到只有死亡才能夠帶來救贖,只有在全然的絕望中,才能夠有拯救宇宙的盼望,他意識到這一千四百萬分之一只能在絕望的苦難之中誕生。Doctor Strange 在《無限之戰》經歷了這信心的跳躍,然後在《終局之戰》中,這信心的考驗臨到 Tony 身上,只有通過他的死亡才能夠帶來救贖。

的確,救贖需要犧牲。理論上 Tony 一早將鑲嵌 Infinity Stone 的功能置於 suit 內,只是他沒有打算要用,但直到 Thanos 穿上手套的那一刻,Doctor Strange 舉起了一的手勢,這意味著 Tony 彈指就是那唯一獲勝的可能,於是他把 Infinity Stone 轉移到自己身上,「I am Iron Man」。Tony 不計代價地犧牲了自己,放下了心愛的家人,透過犧牲自己的生命,賦予全宇宙所有生命一個新的盼望,成就了苦難中的救贖。

但或許我們也可以如此演繹:其實 Tony 根本沒有選擇,假如這次阻止不了 Thanos,那麼連他的妻兒都會被消滅,所以 Tony 的犧牲只是盡了父親的責任,正如 Tony Stark 的父親 Howard Stark 說:「我願意為未出生的小孩付出所有。」

為何要在苦難中成就救贖?這正正是天父的心腸。

[1] 高銘謙:〈以賽亞書二十四-三十九章〉「爾道自建」靈修計劃(香港:建道神學院,2019),頁1。
[2] 賴特(N.T. Wright)著,紀榮智等譯:《神兒子的復活》(新北市:校園,2016),頁161。
[3] 高銘謙:〈以賽亞書二十四-三十九章〉,頁11。
[4] 賴特:《神兒子的復活》,頁162。
[5] 賴特(N.T. Wright)著,邱昭文譯:《耶穌與神的得勝》(新北市:校園,2014),頁420。

延伸閱讀:

--

--

Shmu’el
釐經伴道

‎יְהוָ֥ה אֱלֹהֵ֖ינוּ יְהוָ֥ה׀ אֶחָֽד׃ Adonai Eloheinu, Adonai ech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