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B. 捷運路線哲學

Gambulus
電信看交通
Published in
21 min readAug 15, 2020

這個年代的捷運路線規劃,每張圖都是 “起點-終點” 概念,只想著要把兩個事先指定的端點拉起來,再比賽看誰的中途走線最優秀,頂多再往外做個延伸。維基百科裡面整理出來的每一張路線圖,背後全都同一個套路:

這種設計概念有時代背景,已完成的路線或許難以苛責。早年的公車收費採取投幣方式,或者學生月票剪票卡,分段計價;現代則是採用 RFID 卡片上下車刷卡,可搭配 GPS 定位精準收取里程票價。以前吃大鍋飯,只知道整條路廊的票箱收入高低,免不了亂猜一通;現在是客製化點餐,可以精準統計每個站牌的營收,哪邊冷哪邊熱一清二楚。至於搞笑的業主要求,就別再拿出來丟人了!

以前盲猜路線,最致命的問題在於無視市場需求指定端點,甚至美其名市鎮開發。萬一猜錯路段,最後都還能賴給訊息不足。時代在進步,既然已經可以從公車票箱,精準估出路廊冷熱區段,全國人口也確定開始進入負成長,為什麼還要在市郊蓋賠錢路線搞想像中的造鎮計畫呢?

但就算少了 GPS/RFID 的刷卡資料協助判斷,只要把 “城市” 這個概念徹底釐清,早年捷運路線設計仍然可以閃過 “起點-終點” 這個執念陷阱。把一座數百萬人口的城市軌道系統覆蓋完整,目前台幣購買力的造價估計大概要上兆,單單一個設計觀念的改變,就能導致一兩千億的造價落差,六都路線整套蓋到完,即將浪費的價差又是近一兆。

左圖本部落格後台的統計資料,非常現實,只要是字多的哲學概念,點閱數就低,有路線圖才會卯起來點,看熱鬧多看門道少。所以最有趣的事情是北捷路網假想圖,剛公開時一個禮拜就點了九千下,但直到三個月後的今天,每個禮拜都還是有幾百次的點擊,穩定緩慢成長:剛開始不求甚解看熱鬧的人多,但只有持續鑽研門道的少數人,才能為國家帶來進步的可能性。

為了國家下一代的競爭力,小弟就多寫篇附錄詳解設計哲學,為每周兩三百次點擊,喊 encore 的勤奮讀者,加持灌頂傾囊相授吧:本來部落格定位為通識課,安可附錄就當成研究所課程,修課人數不到兩位數也就認了。

First Principle 永遠是先承認自己笨,只好很哀怨從頭開始摸索。

生活圈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早年台灣這座島上有高山平原河川卻沒什麼人,唐山過台灣搭著小船到此上岸討生活,土地開墾隨時間演進做了什麼樣的發展?

“一府二鹿三艋舺” 說明了拓荒軌跡起點。先人偷渡上岸後往內陸遷徙開枝散葉,長出各個聚落,聚落中心通常都會有井有廟,甚至整個村莊都同一個姓氏,鹿港施一半社頭蕭歸庄;農業時代以聚落為中心往外屯墾,直到人力所及範圍,或是山川屏障為止。開墾收穫後需要做貿易,拿當地耕耘出的農林漁牧礦產對外交換物資,於是當初上岸的港口,順勢發展為貿易港;又因為港口的經濟活動發達相對容易討生活,於是口岸的聚落規模進一步壯大。在 1898 年的堡圖裡面,下圖西邊鹿港不只比周邊聚落大,街道規模也還沒輸給特意栽培的東邊彰化市。

1898堡圖 (鹿港彰化區域)

隨主客觀條件演進下,聚落的演化因規模高下分出 “鄉村/城市” 兩種地位,生活圈型態逐漸成型:大型聚落裡面擁有較完整資源,而周邊小聚落僅具備其中一部分資源;各地村民為了近用當地缺乏的資源,需要經常往返鄰近較大的聚落;正因為資源的落差,啟動磁吸效應,高階資源不斷往城市集中,小鄉村依賴大城市。從電信的角度來看,這現象根本是 “Client/Server” 架構,城市好比 IDC 機房,而散布各地的鄉村則為 CPE 終端設備

想挑戰市場機制的南迴史懷哲

城市裡面才會出現明星高中教學醫院金融中心百貨市集,因為市場機制!就算一開始故意開在周邊聚落,企圖彌平城鄉差距,終究要面對人流打折再打折,撐沒幾年就邊緣化的現實。這年頭設網站,要嘛虛擬主機不然就是主機代管,因為架站一離開 IDC 機房,水電空調維運連線等等成本大幅墊高,就跟高階資源在城外開店較難存活一樣。

當 “Client/Server” 架構是必然的主流發展結果時,電信業者的網路拓樸在設計上,IDC 機房不論對內對外,不只低集縮無阻塞還帶多路容錯備援,單位頻寬成本較高;往用戶 CPE 通常只有一對便宜的銅線,還 xDSL 上下行不對稱力求合身毫不浪費。如果 “鄉村/城市” 與電信的 “CPE/IDC” 演化軌跡雷同,城鄉間的軌道建設,合理的架構應該長成什麼樣子會比較有效率?

答案很簡單,票箱有辦法收到多少錢,當地就做搭配該等級的建設,少了不行,多了更不好

既然生活圈型態,同樣呈現網路世界的 “Client/Server” 架構,把網路世界發展成熟那套概念搬過來用,應該不至於會出大錯:城內軌道路線設計,應朝向無阻塞且多路備援,貴沒有關係反正票箱收入也高,成本出得起;往城外走越遠越收不到錢,要是打完算盤發現,延伸路段走到某處之後開始大賠的話,只好先截斷路線暫時用公車轉乘代打,等當地房子長出來再重新評估,看系統收入能不能打平所有延伸路段支出。

生活圈居民流動型態

明星高中教學醫院金融中心百貨市集,這些生活圈高階資源散布在城內的各個角落,因此可以預期,城裡的流動型態,城內任一點 (紫色點) 前往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有;生活圈周邊聚落 (紅色點) 為了近用高階資源前往城市,流程可以拆成兩步,先進到城內任一處,再繼續前往目的地:第二步比照城內無方向性流動,第一步則會呈現放射狀,外圍各聚落沿著各自單一路徑 (紅色虛線) 進城出城。

當生活圈人潮流動可以歸納出城內 “無方向”、城外 “放射+無方向”,捷運路線的思考邏輯就再也不是 “起點-終點” 一條線,取而代之的是 “城內”、“城外” 兩個區域:城內追求多路疏散無方向性城外追求單一方向往返且壓低成本盡量延伸

以上設計哲學,即使在沒有 GPS/RFID 輔助判斷的時代,也照樣推算得出來;可惜業界從卅年前到今天從沒想透徹,北捷錯過了,路網的不效率以百億為單位在狂燒,尤其是那莫名其妙的城外環狀線。這年頭搭公車刷多卡通,光看站牌收入報表都知道城裡生意好城外收入少,再也沒有裝傻的遮羞布。公車都還懂得排出效率路線,單一條路線甚至還演化出區間車與全程車,怎麼熱門路廊升級成捷運就開始胡搞瞎搞?真奇怪!

東京山手線,全線位在城內鬧區,離岸尚遠

環狀線雖沒有起點終點是個特例,但較適合無方向性城內使用;因為城外蓋錯流動方向肯定載不到乘客 (頂多轉乘路過),就算蓋對流動方向,流量也不一定碰得到經營門檻,甚至路線放得太靠城市邊緣都有很大疑慮。北捷環狀台中山手加上高雄輕軌一階,全都只是東施效顰的作品,抄了東京山手線表象卻沒學到內涵。全台僅下圖新竹台南脈絡有條件仿照山手線設計,當中只有經 台鐵/高鐵 的新竹,完全吻合山手線的設計內涵,比台南更合適:

新竹/台南 環狀脈絡

城外捷運只要單線處理,甚至初期還可以先用公車慢慢養流量,暫時放著不管都沒關係;城內的要求則是任取兩點都要能高速連線,最好還有多重路徑。在此條件下軌道該怎麼拉會比較好?這問題牽扯到拓樸,又是另一門三學分的課了,但實際應用倒也不必那麼複雜,直接抄電信業界現成的答案即可。

附錄A. 提及的啞鈴,是最簡化型態的生活圈拓樸,城內只有兩個節點 P/Q,城外放射總共只有四個聚落 A/B/C/D。如果要求城內 P/Q 無阻塞,單向疏運能量至少得比單邊 A+B 或 C+D 還大,系統才不會卡住。

電信業界在 P/Q 骨幹的連線,通常先做成兩路 active-active 相互備援,並依城內 P/Q 實際需求隨時往上擴容;A/B/C/D 接取端單獨一路會通會順就好,不會花太多心思。想不到鐵道局竟然反著幹,放著重要的骨幹不管,卻不斷把資源投在接取上面瞎忙一場,不禁令人納悶高中時代的數學基礎訓練怎麼感覺那麼像第一類組?

圖片出處:UNIX以及Internet的歷史

複雜一點的拓樸是城內 P/Q/R 三足鼎立,各自負責城外一大把衛星聚落,也就是頂點長毛的三角御飯糰。這樣設計的好處是,系統成本低而且又快又平穩:不像先前啞鈴只要 P/Q 中間受創就會斷成兩截,御飯糰必須北中高對外連線同一時間斷兩條才會解體,只斷一路用戶不大容易查覺。

這就是老東家勝出的關鍵,明明骨幹建置的單位頻寬成本,比競爭對手便宜,可卻又快又穩,在市場上更能賣出兩倍以上的好價錢;一個優秀的效率頂點拓樸,其貌不揚卻能全速運轉,不只贏得用戶口碑,更害競爭對手輸得不明不白,惦惦吃三碗公!

如果城內再提升到 P/Q/R/S 四點會變成什麼樣子?答案是左圖立體的肉粽,同樣可在頂點長毛;壓扁畫成平面圖變成正方形加上對角線打✘,城內一共六條連線。

full mesh 又叫 complete graph,N=1~12 的圖形如下:

城內完全展開的拉線數量是 N(N-1)/2,只要 N 變大就會沒完沒了,粽子型 N=4 大概是合理極限。一座捷運站的覆蓋範圍是 1 平方公里,城區的面積假設僅僅 9 平方公里 (大約彰化市規模),才 3×3=9 站的分布,連線完全展開就會變得難以想像,夯不啷噹已經 36 條!

IDC 機房裡面主機數量 N 值通常成千上萬,網路架構設計必須將複雜度降階才行,不可能 full mesh 無限制展開。上面網址是網路業界的慣用手法,當 N 數字小就扁平化處理,N 每突破一個數量級,網路就加一層往上疊。

一個生活圈城內的捷運站數量,通常只有兩位數字,很容易扁平化。複雜度降階的方法是以網狀取代 full mesh,從 O(N²) 降為 O(N⁰‧⁵):城內任兩點用最多 1 次轉乘,換取一口氣幹掉 1.5 次方的複雜度。

城內 “無方向”、城外 “放射+無方向”,把生活圈路網畫成概念圖,會像下面左圖的棋盤小太陽,可命名為向日葵拓樸

HIMAWARI topology

生活圈繁華區域的 N 值,如果想跨地理放大,可導入 高鐵/城鐵 增加層數,高速串起沿途每一朵大大小小向日葵:基隆桃園已經離台北太遠,拿低速捷運硬搞不是辦法;反觀 JR 東海豪氣喊出 “打造單一巨大生活圈”,背後用堅實的數學支撐著願景,難怪新路線的走線與站距不容妥協

就像臉書機房內部網路弄了好多層,生活圈路網第一層是 捷運/公車,第二層是 高鐵/城鐵,那第三層會是什麼?答案是移動速度至少翻倍的飛機。老共規劃的八縱八橫之所以沒有學習參考價值,是因為本質就跟交通部骨子裡想搞的環島捷運一樣,低速硬幹效能很差

效率架構起點,可選用 N=4 粽子拓樸,在 上海 廣州 重慶 北京 東南西北大四喜長毛,以飛機做長距高速連結,機場採三鐵接駁,各頂點有自己獨立的 高鐵/城鐵/地鐵 系統,於中心點武漢四路交會轉乘;之後再依實際需求做細部切割修整,例如 武漢 西安 鄭州 瀋陽 等地過流量門檻才能升級,就像行動通信基地台的細胞分裂。全國性完全展開,暗示一定會有很大面積的冷門路段,難怪虧損嚴重

只是台灣面積不大,應該是用不上第三層:台中到高北兩地距離有點短,與其大費周章導入磁浮列車只能省 20 分鐘,還不如想辦法讓高鐵直達車開快一點省 10 分鐘。

為了將複雜度降階而導入轉乘,是好是壞?值不值得?

假設列車班距 4 分鐘,縱橫兩個方向的列車交錯進站,扣掉進出車廂之後大概只剩 1 分鐘的時間上下樓梯換月台轉乘,急急忙忙,錯過就要等下一班。捷運站距 1 公里、平均車速 30km/h,也就是每 2 分鐘前進一個站,每轉乘一次的代價是少前進 1~3 個站,看似有點嚴重!但實際上,除非城區長成一公里寬的長條狀,不然轉乘本來就無法避免。

假設城內路網規模為 m×n,往返城內任意兩點,轉乘次數的期望值是多少?

答案是 (m-1)(n-1) / (mn-1)。公式的意思是,分母為城內車站總數扣掉出發點,分子是與出發點不同路線的站數。比如一座 10×10 = 100 站的巨型城市,任選一站相連的縱橫各站全扣掉後,剩下 9×9 = 81 站全都得靠轉乘才到得了,轉乘次數期望值 81/99 = 0.818。

簡單說有點類似 full mesh 的缺點,數字小的時候看不出問題,只要數字一放大就現出原形:2×2 井字路網轉乘 0.33 次,N 的數字變很大,轉乘就會往 1 次趨近,閃都閃不掉。

如果追求 0 轉乘,一車到底,城市路網只剩兩種方案可以考慮:一個是蚊香、另一個是弓字蛇行,跟掃地機沒兩樣!

是有減少轉乘的方法,路線折一下就好了,但也會伴隨缺點:

路線折彎 2×2

假設城市規模很小,總共 2×2 = 4 座捷運站 (羅東等級),搭配井字路網。本來紅黃綠藍都是一條直線,故意折一下轉 90 度,城內班次是城外 2 倍,這樣的系統會不會有問題?

2×2 不須轉乘,順便附贈市區運量加倍,好像還不錯,只不過地圖看起來已經有點暈,搭車時過彎激激叫也很暈,搭錯車恐怕常常發生。

路線折彎 4×4

那麼 4×4 嘉義等級呢?天啊搭個車怎麼搞得跟魔術方塊一樣,路線圖看都看不懂!

轉乘期望值 16 個點統計出來 4/15 = 0.267,一般式推得暈頭轉向,不推也罷。

說實話這種軌東西,設計者門關起來自己玩就算了。造出難以防呆的大眾捷運系統,能不被輿論幹翻嗎?

於是尷尬的問題就來了。台北捷運從拓樸看起來,大概可以視同 3.5×3.5 = 12.25 的系統,12 個轉乘點,路線折了 12 下。這是好設計嗎

台北捷運城區走線

坐車時頭暈不暈、路線圖看不看得懂,那是因人而異的主觀判斷,就不討論優劣了。單論轉乘次數期望值,紅線綠線折那幾下,效果如何?

由於北捷並非城內每個站都能轉乘,元素不規則只能對每個站做統計,才能求得期望值,沒有公式。但如果從車站觀點改成路線觀點,倒是有個不大精準的式子:(m+n-2)/(m+n)。

意思是分母總共 m+n 條路線,分子為交叉點這兩條路線以外,都得透過轉乘才能到達。套用 10×10 為 0.9,2×2 是 0.5,期望值都比前面車站觀點公式要大,有些誤差。

雖然公式不精準,但仍能自己跟自己比,可判斷改變趨勢。北捷原本轉乘次數 5/7 = 0.714,紅線綠線折過之後的轉乘次數減為 (4/7×2/7)+(5/7×5/7) = 0.673,減少 0.041 次轉乘次數,0.041/0.714 = 5.714%。

唯一的反思是,跟完全展開相比,淡水新店線分家折那兩下,造就的平行轉乘確實巧妙,但真有那麼重要嗎

捷運路網核心思想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地圖上的台北捷運路網,就當成大體老師練經驗,以後各地不要再踩中同一個陷阱就好。一套理想的生活圈捷運系統,該長成什麼樣子?綜合以上所有預備知識,答案指向練葵花寶典:城內是葵花籽,城外是花瓣!

年輕的朋友們可能沒體驗過,在行動通信普及之前的年代,出門在外的聯絡方法是利用公共電話,火車站出口一整排話機感覺好像很浪費;但每逢周末假日返鄉人潮,火車站出口公話亭前,卻老是大排長龍,此時又會覺得電信局怎麼不多裝幾支公話?城內捷運路線撒網,完全展開感覺好像很浪費。但跨年哪次不上新聞?通勤時間班距 2 分 15 秒摧到底,難道都不覺得系統缺乏備轉容量,禁不起任何意外發生嗎?

北捷路網對比

就拿北捷大體來比較,整型前整形後,完全展開的系統長度竟然沒有比較長!出乎意料。

假想圖中有一條 “八里五股泰山新莊板橋南勢角安坑” 線,光肉眼看就覺得流動方向怪怪的,完全不像葵花花瓣,片段有些道理但全線卻只是為了補隙而存在;如果把公車放下去測票箱,人口密集區不少站牌大概都會開得不好看。先把這條疑慮路線拿掉,可少蓋 40.8k,假想圖的系統總長度 258.6k。

把北捷現況扣掉相同的疑慮路廊,以及獨自存在的部分,也就是 “安坑6.2k三鶯13.9k五股泰山11.5k八里5.5k” 合計37.1k,系統長度為 259.3k。

想不到葵花寶典這麼厲害,城內效能翻倍城外覆蓋周全,系統里程數甚至還短了 700 公尺;假想路網明白烙印著,老東家惦惦吃三碗公的基因!

假想圖只是練功用,應該蓋不成,何況裡面不免會有細節錯誤;不過這張圖卻為台中高雄台南上了一課,可以不用白走北捷的冤枉路。

路網找法很簡單:先在城內把網子撒下去,縱橫全覆蓋,城市邊緣線頭先放著接著城外聚落的放射路線往城裡拉,找走線最順的線頭接上。於是捷運路線設計,以後就再也不是 “起點-終點” 這種過時的方法,一條一條拉搞到最後都打架:路線不只會相互蓋台,更到處存在覆蓋死角。

2017 北捷車站人次

路網一次完成之後,下一步是排出興建順序。這部分完全沒有難度,同站位捷運化公車全部丟下去跑,票箱開獎一翻兩瞪眼!從上圖北捷的人次都可以猜得出來,商業區 / 住商混合 / 住宅區,票箱收入大約 3:2:1:城內會先蓋完,儘早將路網綜效全部催熟,之後再把葵花放射花瓣一根一根接上,從公車升級成捷運。

台南城市脈絡

高雄路網想方設法蹭延伸線寶貴資源都投錯地方,卻又喊著要綜效,自相矛盾;難怪被台中的土砲雙十公車跨級打怪,城市競爭力越差越遠輸得不冤。至於台南,城內扭扭捏捏不敢直球對決,還不如先把經費拿來全力發展左圖的生活圈公車系統,對城市競爭力還比較有幫助。

捷運路線哲學的最後一塊拼圖是台鐵。鐵路捷運化一開始的大慶站,只不過是在軌道旁增設月台,多準備一副碗筷的概念;現在通勤站卻遍地開花,數量多到該重新思考鐵路捷運化的定位

ATrainTime2 APP 畫面

既然都稱為通勤站了,很明顯這類型車站目的是短途通勤,旅程起訖點的另一頭,絕大多數會落在同一個生活圈。結果左圖栗林站,甚至跨了彰化員林田中斗六斗南,可以到達遠在六個生活圈外的嘉北站!

老共高鐵八縱八橫沒有效率的設計,交通部想讓捷運無限延伸同樣也是沒效率的妄念。從一個通勤站花兩小時跑到 107.6 公里外另一個通勤站,一年下來乘客是能佔多少比例?結果這種列車的排點,單向一天 34 個班次,不禁令人好奇南迴電氣化完成後,台鐵是不是打算推出更沒效率環島通勤車

捷運系統隱含生活圈概念,所以中央車站出發後頂多跑 15~20 公里,兩邊端點間移動約一小時,再多就變城際了 (這也是高鐵最短站距 30 公里的理由)。通勤站應該圍繞生活圈做安排,比照捷運的葵花架構才對,而不該只用加一副碗筷的心態順便湊數。

現在的台鐵通勤站就好比 100 年前的平房,什麼管線也沒有;現代建築不只要預留水電管路,連電信通道都有立法規範。所以台鐵要從 “城際” 跨行到 “生活圈”,設站與排班心態非得拿出專業態度不可。

生活圈 = 城內+城外,所以台鐵通勤站停靠的列車,應該只在生活圈範圍內往返才合理。因此車站等級應該要多一個 “通勤站” 分類,並以捷運車站觀點營運才對。

“通勤站”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增加待避設計,至少佔一定比重,不然上下班時段列車一密集,保證卡住對號車,推骨牌連鎖誤點。已經地下化蓋好的站可能只剩排點優化,興建中或者高架站都還有修正的機會。簡易站沒有待避,只加一副碗筷根本不負責任!

第二件該做的事情是新增支線。生活圈的發展通常不會只沿著一條線,因此捷運拓樸才會在城內呈現網狀;然而網狀拓樸太費工夫,且市場早已被各捷運公司佔領,台鐵現有資源能快速插旗的拓樸只剩 N=1 的星狀:向日葵中間只有一顆籽,以中央車站為核心,放射狀前往生活圈各角落。

於是本部落格 JR台灣的在來線,便成了台鐵捷運化理想的修改底稿:

上面這張地圖在來線的路線哲學,核心概念仍舊是向日葵花瓣,利用超商分佈找尋可能的路廊。但從地圖畫出來到實際建設,需要經過嚴謹的可行性驗證,最後可能剩不到一半路線開得出來。

通勤站理想的運行模式,是從支線末端出發,進入主線經中央車站後,前往另一頭支線末端,兩端屬於同一個生活圈:蘆竹經桃園往返新屋、新竹環狀線經火車站高鐵站、東勢經 B7a 往返鹿港、竹山經斗六往返虎尾、梅山經嘉義往返朴子、北港經民雄新營往返鹽水。

但有時支線只剩一邊,主幹上的端點就得有多條股道才好辦:東港往返屏東、沙崙往返善化、澎湖往返嘉義、和美往返田中、豐富經海線往返新烏日、竹東往返竹南、基隆往返樹林、蘇澳往返頭城。

捷運公司老愛蓋台,偷台鐵票箱,沒出息!同樣的台鐵也應該開拓自己的藍海市場,只想在原本幹線上多擺碗筷了事,同樣沒出息!像桃園捷運路網本質根本是城際列車,台鐵打混太久肥肉都被搶了,拱手讓人;新竹環狀再不好好把握,賠錢小站的洞是還能挖哪邊來補?

主幹上的通勤站,除了通勤列車以外都不停靠;而跨生活圈的 長距區間車/莒光號,反而適合安排成兩鐵列車。因此非對號列車明顯會演化成兩種等級:區間快車跨生活圈,可上下單車不停通勤站;區間車僅往返生活圈內,不載單車每站皆停。

當台鐵深入通勤運輸市場之後,與各地捷運公司將會呈現合作關係,這是第三件該做的事情;至於競爭還是省省吧,相互蓋台不會比較有效率,別學行動通信耍笨。

於是台北捷運你有伴了,高雄鐵路地下化,成了另一位大體老師!

高雄城市脈絡

如左圖所示,高雄城內脈絡找出來之後,每條捷運線都可以跟台鐵轉乘,可是每個站都長歪,沒有預留捷運轉乘整合接口,甚至鳳山站還歪到差了一個路口!

對通勤族而言,當然是希望無縫轉乘一票到底,轉系統就算不能站內直通需要過卡,至少也要有轉乘優惠,只算里程價免收起步價,繞迷宮更是大禁忌。轉乘沒弄好會兩敗俱傷,因為通勤族不是只剩兩選一,還可以自己騎車,乘客跑了兩個系統都落空!

全台可以蓋捷運的地方目前只有 6+1 都,當中的新竹桃園本質僅是鐵路捷運化。台北高雄已經完成地下化,台南正在地下化卻等不到捷運計畫與鐵路交叉。唯一還有救的地方是台中鐵路高架化,補釘打好打滿;另一個可以避免缺憾的地方是台中藍線 B7a,三鐵共構高度整合!

台中城市脈絡

上圖烏日到新烏日的站距很短,但如果把烏日改為通勤站,區間快車跳過的話,就不會顯得那麼突兀了。同樣道理,文心林森忠明南三個路口,也可以斟酌是否增加通勤站,城外的向日葵花瓣就不用為了轉乘台鐵拐來拐去,台鐵與捷運路網更緊密整合,共創雙贏。

當台鐵能深入經營鐵路捷運化之後,捷運到三峽的兩難就有解了:

三鶯線為了喝牛奶養頭牛,搞了 14.3 公里,但如果在三峽拉台鐵支線,作為台北生活圈始發站,也不過就是 2.9 公里的事情,長度只需五分之一!

14.3 公里是什麼概念呢?答案是鶯桃福德花 28.6 分鐘到頂埔;三峽位在半途大約要 15 分鐘到頂埔、28 分鐘到板橋、42 分鐘才到得了台北車站。

如果改為左圖台鐵捷運化方案,學勤路大義路口多設一站,此處進城距離約等同鶯歌站,到三峽終點站大約多 3 分。也就是三峽到板橋 20 分、到台北只要 30 分。

僅僅只是打通台鐵任督二脈,造價百億有找都還小事,每一趟旅程時間的節省更是多達 29%。很顯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統都失靈,才會搞到花 502 億造一條不效率路線,集體失智!

後語有講過

前瞻軌道小弟有幸參與修正的話,追求卓越最少可以 95 分起跳;但這世界又不是非我不可,只要能掌握本部落格大部分的想法,應該都能拿 80 分以上,至少是優秀等級

本篇附錄B 搬出壓箱寶,融會貫通後可以達到 85 分!但最後的 15 分很難拿,其中 5 分必須有電信背景的高度抽象思考能力,另外 5 分則必須有敏銳市場洞察力,加上在地居住體悟 5 分,因為魔鬼全藏在細節裡,卻只剩內部人有資格挑戰極限,外部人已無發揮空間。開公聽會傾聽在地居民意見頂多可拿下 2 分:呃 …… 87 分不能再高了

小弟體制外能盡力的部分至此毫無保留,連同附錄安可曲已全部結束;伯樂不現身進不了體制,也只能目睭金金人傷重,但該交代的話已全部講完,再無缺憾夕死可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