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二屆專訪-育兒路上的親職關係 【Dadable】

迴響小精靈
青年迴響計畫
Published in
8 min readOct 15, 2019

「一切從一個『我不想』的念頭開始-

我不想日後成為繪本裡,跟泰迪熊一樣可愛、無用的爸爸。」

左一:成員杜威儒,左二:成員謝璿

「因為,我們都不想再失衡了。」

Dadable 的組成,最初來自一位成員謝璿,讀到一本書《第二輪班》,開始讓她注意到「男女育兒責任比重懸殊」的現象和自己的關係,台灣社會兩性工作比例相當,然而育兒的時間,卻有相當大的差距,「我以後不想要這樣!」是單純的初心,根本還沒想過會走多遠。

從最初的邀請,有成員聯想到成長過程中跟父親的疏離關係,曾回家吃飯才知道是父親的生日聚餐;而另一位成員,想在畢業出社會前,在能力上有所磨練,因此在畢業前,一起組成這個團隊。

延伸閱讀:Dadable的迴響心得:〈「迴響計畫」Dadable-給自己一個行動的藉口 (上)〉

當 Dadable 遇上迴響,用行動取代質疑

其實 Dadable 也曾以爸爸育兒的提案,參加過其他比賽,但常常被質疑「台灣根本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吧?」

在平常的思考框架下,其實無法想出一些更好的解決辦法去鬆動整個結構。整個性別議題,其實牽扯的面向太多,「當目標放得太大時,很容易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面對關心的議題,而產生無能為力的焦慮感。」

其實那種焦慮感是需要方法來面對的,「迴響鼓勵我們丟出點子、陪我們一起走過想點子的路程」。

成員威儒分享:
「那一句『給你一個行動的藉口』讓我有一種『喔喔喔!』的感覺。
因為這句話給人的感覺是:
這個活動最終是將想法導向行動,而不是最後做一個簡報,或是畫出一個商業模式圖就結束了,是一個能夠真正「做點什麼」的契機。」,
相對於自己就讀的科系充滿理論與討論,其實也很想要有機會可以真的做一些實際的事情。

團隊行動「爸爸加油站」現場

設計思考協助團隊持續「失敗」

「 失敗才有機會迭代,在迴響計畫裡面你會學到一個新觀念叫迭代,他會讓你將失敗看作一個學習的機會,從行動後的新資訊中,去重新分析對議題的觀點。一般的失敗是記取教訓,但迭代會把你指向新的行動。」

當時在活動中點的 Pitch Day 之前,Dadable 正在執行「寶寶科學家實驗」,找到了 19 個家庭報名,要用一個遊戲化的方式,找寶寶做簡單的幼兒心理實驗,「透過這種有趣的實驗,想吸引父親們有動機跟小孩互動,最後提升育兒的動機」。

行動的最終,卻只有三位家長填寫表單,或許「讓家長去做任務包」,雖然有益,真的是一件額外的作業。

雖然失落,團隊在後續訪談發現其中一個關鍵是:「媽媽的育兒動機大部分都是親子關係,但爸爸的育兒動機大部分是為了讓媽媽可以偶爾放鬆,當媽媽有想要自己做的事的時候,可以放心地把嬰兒交給爸爸,因此對爸爸來說重要的是家庭氛圍,是跟妻子之間的感情,讓育兒經驗變成夫妻共同話題」

Dadable 不是親職教育議題的當事者,沒有辦法短時間有效提高爸爸的動能,因此將目標調整為:開設實體課程給已經有動機的爸爸,提升育兒能力,建立起 Dadable 跟父母雙方都能互動的信任關係,開始了下一階段爸爸加油站的活動,希望能讓新手爸爸會在這裡學習育兒知識經驗,變成老手再來教其他爸爸,凝聚一股社群力量,「到現在還會有爸爸持續在社團丟出育兒相關的資訊或活動」。

每一次的失敗,其實都帶團隊站到下一個視野,是往後行動的關鍵。

「當初爸爸加油站的廣告,其實都是投放給媽媽的,讓媽媽去說服爸爸來參加比較簡單」

「主要照顧者在照顧小孩時,會吸收很多資訊形塑出自己要怎麼教小孩的理解,非主要照顧者自己也有一套育兒標準,這個標準沒有喬好就會衝突。」

這些行動後的發現,都不是坐在會議室裡面討論就可以得到的結論,卻會在行動的過程中逐漸累積。

延伸閱讀:Dadable的行動調整歷程:〈「迴響計畫」Dadable-給自己一個行動的藉口 (下)〉

每一場活動都有設計思考教練的支持

在迴響計畫進行到大會師之後的階段,每個團隊會有一位掌握設計思考的教練來加速團隊前進。

其實在舉辦實體活動的過程中,很容易在當下忙碌之中忽略到:「其實我們舉辦活動是來更了解問題的,而不是來做一場煙火式的一次性活動」

教練除了在行動準備的會議中,協助聚焦每一次的行動目標,有幾次教練也出現在實體的活動中,在旁仔細觀察整個活動的氛圍,協助 Dadable 注意應該要觀察「爸爸現場的關鍵行為」,讓團隊知道還有什麼方向可以優化行動,可以反思活動是否達到團隊期待的效果,而不是迷路在活動現場的忙碌之中。

迴響的設計思考教練定位

延伸閱讀:設計思考教練是什麼角色? — 迴響生字大全

迴響結束後,曾觸動 900 位爸爸共襄盛舉

在迴響結束之後,Dadable 持續與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展開更大的行動。

即便是瑞典這種社會福利很高、制度完善的國家還是只有 14% 的爸爸願意平均分攤育嬰假,所以有個瑞典攝影師實際去採訪請 6 個月以上育嬰假的爸爸們,了解他們為什麼請育嬰假,以及請育嬰假後跟小孩互動有對他產生什麼影響,最終在攝影展呈現這些故事。

Dadable 將這個攝影展 Swedish Dads 帶來台灣,籌備期間一共蒐集到超過九百位爸爸參與,從中挑選出 25 張台灣爸爸跟 25 瑞典爸爸,在 2019/09/21–22 的「爸比的育兒日常攝影展」展出。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瑞典爸爸,覺得跟小朋友的關係變得緊密了,重新去思考人生裡面什麼東西對他而言是重要的,除了工作賺錢還是要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家人。」每一張照片都有不同的爸爸觀點,在更多的討論之中,爸爸會覺得這件事與自己的關聯性越高。

Dadable 也分享到展覽當天令人感動的時刻「有個獲選照片的家庭,原本因為小孩腸病毒而沒有辦法出席頒獎典禮,但隔天全家大小還是堅持出席看看照片最後呈現的樣子,讓爸爸再抱著孩子到照片前拍照」。

爸比的育兒日常攝影展

接下來 Dadable 會跟男性諮商的團體城男舊事合作,準備做第四次的爸爸加油站活動,這一個系列有很多機會跟這些父母深度交談, Dadable 會持續拉近自身與父親育兒議題的距離。

青年迴響的好希望

青年迴響,是一個要走十年的計畫。我們不會追問,「每一次行動的效益有多大?改變是否馬上見效?」因為我們明白,世界上對於成功需要有更多的想像;我們更相信,所謂的「成功」,不會一步到位,因此持續行動、修正,就能大膽期待青年迴響好希望的未來到來。

左一:行動夥伴《浪犬博士》林子馨,左三:團隊設計思考教練姚瑞鵬,左四:成員謝璿,右四:成員杜威儒,右三:成員陳怡伶

我們好希望 Dadable 能夠讓台灣的爸爸媽媽認為「互相溝通彼此之間育兒分工的期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每個家庭有自己適合的分工方式,不一定是一人做一半。

我們好希望 Dadable 可以保持那股「塑造自己理想中的未來」的衝勁,去提醒每位爸爸不要低估自己可以參與育兒分工的能力或方式,持續讓爸爸們有個互相支持的地方,放下社會帶給「爸爸」的隱形包袱。

我們好希望 Dadable 可以帶著沿路學習的議題基礎,持續跟不同單位合作,從婦女權益、男性諮商之外的多種角度讓這個議題可以和更多爸爸產生連結,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爸比的育兒日常攝影展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sedads/

Dadable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guerrerodads/

看更多專訪:拆解社會大哉問找到最小行動單位【 Date Myself 】

最新消息請看 — 青年迴響計畫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RethinkTaiwan2027/

完整資訊請看 — 青年迴響計畫官網:https://rethinktaiwan2019.com/

想要參與青年迴響計畫請看 — 提案懶人包:https://www.facebook.com/RethinkTaiwan2027/posts/963408353994944

專訪對象:Dadable 成員-謝璿、杜威儒、陳怡伶

團隊設計思考教練-姚瑞鵬

專訪編輯:簡瓅、陳君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