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研究金三角:產業、數據、使用者

不管是做中長期的產品藍圖規劃(Product Vision & Roadmap Planning),還是每一個 Product Change,產品研究都是我和團隊的必備前置作業。我很喜歡這個一步一步了解使用者行為的過程,而且往往研究的成果都能有效增加資訊量,讓我能夠更輕鬆做決定。

什麼是產品研究?

顧名思義,這就是我們做產品開發的時候的相關研究。在產品規劃之前的研究,通常目的是瞭解用戶跟市場,讓自己的產品規劃有資訊支持;在點子稍微成型後的研究目的是做快速驗證,降低開發後才發現根本對使用者沒用的風險。

研究短則幾天甚至幾小時,長的話也有可能需要幾週,可以根據專案的大小、研究的內容採取不同的研究方法,或多種方法搭配著使用。

產品研究的三大面向

之前跟主管有聊到研究的幾個面向,在此姑且把它之為產品研究金三角吧!這個三大面向蠻適合拿來當 Checklist,檢查自己是否都有把功課做好做滿:

金三角之一:USER 使用者研究

相信這點不用再多說,使用者優先已經是蠻普及的概念。面對面的訪談當然是一種,發問卷、客服資料、抽樣分析(Sampling )等等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想了解「為什麼」,質化研究能夠給我們最多的背景知識(Context)

延伸閱讀:

金三角之二:DATA 數據分析

不少公司也已經邁向 Data-informed / Data-driven 的產品方法,數據可以告訴我們問題在哪裡、影響的人有多少、程度有多嚴重,對 Prioritisation 很有幫助(有資料分析師一起合作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我們常會透過資料先知道問題的影響範圍,再來針對多數人會面臨的問題來做深入的質化研究。

金三角之三:INDUSTRY 產業分析

我們也會觀察其他類似產業的服務是怎麼解決同一個問題,比如說:以二手拍賣平台的買家體驗為主產品,除了電商平台也可以參考社群(如 Instagram, Pinterest)和 OTA (如 Airbnb)怎麼幫助使用者探索平台內容。
我自己的感覺是當跟 Business teams 一起工作時,產業資訊常常是他們很關注的焦點,擁有更多背景知識也可以更理解他們是如何思考。

當然,以上的各種研究也可以是二手的,拿前人的文章或公司過去的實驗結果來參考當做第一步也不錯!如果還想知道更多,就可以更針對已知問題做近一步探索。

為什麼我們要保留時間做研究?
已經有好多點子想做,好想直接進開發!

產品研究雖然花時間,但其實好處多多:

1. 確保自己對要解決的問題有足夠的理解:

通常我們都會根據經驗有些感覺和方向,甚至有明確的 metric 或使用者問題要解決了,但就算如此還是有些驗證工作要做。比如去瞭解問題的大小,確認影響到的使用者有哪些,幸運的話還能發現自己的盲點,可能會推翻自己原本的假設或發現新問題也說不定!

2. 替現有的點子增添靈感:

我們很常直接拿早期點子去做驗證,就算是簡單的 Paper Pencil Mockups 也行,透過使用者回饋和產業分析,可以更瞭解如何將原有的電子呈現給使用者等,讓你的解決方案更加精實。

3. 增強信心並更容易得到別人的 Buy-in:

跟團隊一起跑研究的探索過程其實也是不錯的 Bonding,目標一致了什麼都好辦了 😊 當有人提出質疑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提出研究的成果來溝通,分享自己的觀察、如何從觀察中做出決定等等(當然研究的執行方式要可靠,不然大家還是會來質疑我們的研究方法XD)

整體而言,研究結果是增加資訊很棒的方法,減少無頭蒼蠅感,看見自己的盲點。如果沒有時間,建議可以縮減研究的 Scope 來達成類似的效果——就算只是問問身邊的人,只要問法夠中立,通常也能得到不錯的 Insight。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也歡迎留下 Private Note 或留言給我 📒
如果單純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點幫助,請給我 11-20 個拍手;
如果想看更多合作與溝通的文章,請盡情長按拍手(50個拍好拍滿也沒問題)讓我知道 👏🏻
想要持續追蹤我們的最新文章,請追蹤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

--

--

Nana Chiang
3PM LAB 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一個曾經在台灣、新加坡、荷蘭、現在則搬到英國倫敦的台灣產品經理 🇹🇼🇸🇬🇳🇱🇬🇧 希望可以透過一些經驗分享,增加產品經理相關繁體中文內容 🧡 | LinkedIn @ nanach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