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面試時的好故事是怎麼來的

脫穎而出的關鍵,來自那些崩潰的時刻

Gavin
4 min readMay 12, 2018

最近正逢求職季節,有在幫一些人看履歷、討論面試策略,

面試題目不外乎兩種,Technical Questions和Behavioral Questions,前者是用專業問題詢問你關於某件事情的看法、瞭不瞭解,意在測驗專業能力,而後者則是請你說一個故事(如領導、團結合作等等),意在測驗是否擁有某種特質。

如果沒有碰過這種問題,面試者很容易就會發現想不到類似的經驗,或是僅能硬湊出幾個很模糊的經驗,

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問題?

  1. 太晚開始瞭解應徵公司的面試流程
  2. 太晚開始準備面試的履歷、口語表達
  3. 太晚開始整理過去的經驗

其實這三點都是同一點,「太晚」做,但我要說的是,前兩點不夠可以用練的,第三點不夠最棘手:

明天要面試了,你現在要去哪裡生一個活動總召出來?

大學生都很習慣趕死線,唯獨在這關不管用,如果履歷和目標職位要的特質相差很大,就算應對進退、擬答都練到最好了,調整幅度還是有限,只能在往過去的經歷中挖掘更多故事出來佐證某部分的能力。

特別是在一些比較競爭的面試,大家該練的,排版該調的全都有了,最後就是在比誰累積的比較多,能讓你有記憶點的經歷是什麼?

那些故事是怎麼來的?

你在實習時/辦活動/做專案的過程承攬了一個責任,你很努力的解決某個問題,做了別人不願意/沒想到、有價值的事,最後帶來好的結果。
(也往往是那些最累最崩潰的時刻)

我想到我那年我很認真的在台大辦了一個活動(NTUMISSION),當時創造了新校園活動模式、也花了大量的時間想辦法在增加社群互動,過程很痛苦也很有收穫,後來誤打誤撞的進到Blizzard暑期實習第二關,被問到社群經營類似的問題,沒想到面試官對我說的這個活動滿有興趣的,我就打開筆電,慢慢跟他介紹我與我的團隊是怎麼經營的,最後成績如何,我總是在猜或許是這個因素讓我最後脫穎而出。

或是另一個MA Final面試,被某外商公司總經理問是否擁有抗壓能力,當下的直覺就是回應,大三下的時候同時身兼學生會活動部部長、公關部副部長、比ATCC、還去選了學生會會長,最後雖然跌跌撞撞有失敗有學習,但是大部分的事情都帶來好的結果,而且重點是我度過去了,最後也拿到Offer。

但現在想想,大三下真的是我大學最痛苦的時候了,那時候不知道是覺得一次可以做很多事情很厲害,還是想了解自己的極限(兩者都很蠢),一次承攬了太多事情,導致時間極度壓縮,長期沒有時間休息,每天一過12點腦袋自動進入酒醉的恍惚狀態,還忍痛的在比ATCC的前期消失了一段時間,每個事情做不好的當下真的很難過,會自我懷疑等等... ...。

可是至少最後這些事情還是帶來某種意義,當初努力達到的成績,後來都成為成長的養分,因爲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最多挫折但也成長最快。

所以要怎麼提早準備?

  1. 找到自己會有熱情的事,專心投入
  2. 試著爭取更大的責任、挑戰,認真解決遇到的問題
  3. 「以終為始」的思考

找到有熱情的事才有持續的動能,認真解決問題才說得出來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你跟別人不一樣。

不用一定是要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只要是眾人當下的痛點(團隊相處問題/專案問題/業務問題),有努力思考怎麼做,最後付出行動,我覺得都很棒了。

以終為始:如果明天就要面試了,你會想要履歷上有什麼經歷?

先想好要有的目標、獲勝策略、記憶點、故事鋪排、要有的素材,然後再倒推回來想要拿剩餘時間投資什麼,準備素材是最花時間的事情了。

結論

  1. 提早開始準備Behavioral Questions
  2. 試圖尋找大一點的挑戰,承攬更多責任
  3. 認真解決手上工作遇到的問題

每次做事都是在累積經驗,等到需要的時候,你會很感謝自己當初多做了那些事情。

延伸:Career|非商科背景如何拿到MA Offer

--

--

Gavin

目前在澳洲科技遊戲區塊鍊公司全球 GTM 與商務策略,曾經在 Garena 負責策略團隊與遊戲海外發行,以及曾在金融業負責台灣及海外的消金策略規劃。對遊戲、網路、金融產業有高度熱情,目前在台大 CTPS 課程擔任助教 #DitigalFinance #Gaming #ProblemSol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