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 AAPD 產品設計挑戰賽:菜鳥團隊得獎後的學習心得

本篇文章與「AAPD 第一屆產品設計挑戰賽」得獎隊伍合作,由成員們撰寫內容,分享產品的研究、設計方法及參賽的心路歷程。

文章目錄
一、前言
二、小心肝團隊的組成
三、比賽過程及策略
四、遇到的挑戰及如何克服
五、第一屆 AAPD 設計挑戰賽三大優點
六、我們學到的事
七、結語

一、前言

哈囉!我們是獲得《AAPD 第一屆產品設計挑戰賽》佳作獎項的「 Flowër 」設計團隊—小心肝!

進入文章前,先來快速了解我們產品吧~

  • 選擇企業SWAP — — 自由工作者服務平台
  • 企業需求:如何降低自由工作者與業主的溝通成本,讓案件數量增加、合作過程更加順利?
  • 發現問題:最大的優勢同時也是最大的劣勢 — — 「發票」的功能印象,讓使用者只在金流階段才會想起 ,導致收益模式被侷限、使用黏著度低。
  • 目標族群:穩定案源的平面設計與插畫接案者
  • 解決方案:「視覺化流程專案管理平台」
  • 主要情境:建立接案流程 、管理專案進度、自動化通知案件進度

如何從 21 組中爭取決賽資格?

(內在聲音:能入圍我們很受寵若驚,我們也不知道~)

真要說的話我們認為就是跳脫框架吧!跳脫既有的商業模式,盡情的腦洞大開之後再慢慢討論可行性,並加以驗證。這樣的策略反而有機會創造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成為入決賽的契機!

但也是誤打誤撞,只是把心力投注在解決問題上 XD

總之在這七週的時間內,每週緊鑼密鼓地開會,從招募成員、熟悉彼此、絞盡腦汁發想、進決賽、得到佳作,雖然趟旅程很奇幻、很辛苦,但成果是甘甜的!

希望藉由此篇文章分享我們的參賽心得,和我們一起回憶比賽的過程。

二、小心肝團隊的組成

起初是由準備轉職的欣怡、亞潔、倩妤三位成員在另一場由 AAPD 學員自組的「我要成為塞趴王」活動中首先認識,2023 年 8 月左右,AAPD 公布產品設計挑戰賽資訊,三人再續前緣相約報名組隊。而透過 AAPD 的組隊系統,招募了網站設計師曉芸、子瑩以及研究助理昱雯。

當初是抱著對產品設計的熱忱、自我能力的提升,以及既然花錢就要進入決賽並得獎的心態報名~~(後來比賽過程中覺得大家好強、我們好菜 QQ)

其中也包含「想要解決企業真實問題」為出發點進行產品設計及優化,畢竟很少有真實的企業願意提供產品及現階段所遇到的問題讓我們進行產品設計,機會如此難得當然必須得把握!所以在招募文案中下了些苦心,希望能招到相同目標的成員。

最終,團隊由二位轉職中、二位網站設計師、一位軟體測試工程師、一位研究助理所組成。 基本上每天都在開會,每次都是 1 至 2 小時,有時候大家還一起開到半夜 1 點才結束(辛苦大家了~),總之就是一群喜歡爆肝的菜鳥團隊 XDD

(感謝組長欣怡強大招募文,讓我們能相聚!!)

我們認為,團隊中擁有可以帶動團隊氣氛及指引組員工作的組長相當重要,小心肝能有這麼強的向心力,除了組員們強大的行動力及想要把產品做好的決心外,能帶領著我們走的組長絕對是功不可沒(否則很多時候只要組長一不在,組員就超級安靜、不知道要說什麼 XD)。

三、比賽過程及策略

初期|如何決定產品定位及痛點

SWAP 是什麼?

致力於提供工具及支援服務,協助自由工作者與業主順利合作,並加速個人事業發展。主要功能為開立報價單、請款單,以及最亮眼也最為用戶使用的功能 — — 發票。

(圖片來源:SWAP 官網)

為什麼 SWAP 提出「解決溝通」、「0–1 新產品」的需求?

記得比賽的第一週,企業方公布競賽主題時,我們心裡滿滿都是問號(抱歉了 SWAP XD),因為好虛幻、好抽象呀~(吶喊)

為了滿足「SWAP 目前遇到什麼問題?營運規劃是什麼?」的好奇心,我們和負責人開了一場線上訪談來解惑!

準備的問題,分為六個面向:

1. 商業目標

  • 商業目標提出「優化協作效率或直接促成合作」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 在公司發展角度下,此目標是否有更具體的說明?

2. 專案管理工具

  • 競賽題目提到了「專案管理工具」,請問專案管理工具在 SWAP 團隊中的定義是什麼?
  • 是否指現有的 SWAP?還是有更大的野心?

3. 產品策略

  • 當初有提到不要被 SWAP 現有框架限制住、希望做出酷東西的背後考量為何?

4. 產品定位

  • SWAP 在公司的的定位是什麼?
  • 是工具導向的協助開發票?媒合平台?還是有其他想法?

5. 未來發展

  • 對於 SWAP 公司未來發展的期待是什麼?
  • 具體來說,希望 SWAP 能夠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 擔心 SWAP 會面臨哪些挑戰?

6. 小工具

  • 發展許多小工具,但都沒有在說明會特別說明,甚至埋藏在官網比較深的地方,滿好奇其中原因為何?

最終,我們總結兩項重點:

  1. SWAP 團隊靈活性高,易適應新想法的變化,能快速調整現有產品及開發新產品。
  2. 雖然是最亮眼的功能「開立報價單、請款單及發票」,然而接案者只在請款跟結案才會接觸到 SWAP,甚至也不是接案時必要需求,產生「使用者接觸產品的時機有限,導致收益侷限」🥲

原來企業把「溝通」以及「0–1」作為競賽重點,背後有這麼多原因啊~

可是,要怎麼擴張收益模式,又能符合溝通需求呢? SWAP 也沒給我們太多限制,真是新的挑戰!(讓我們苦惱好久,像迷航在大海中又要重新定位一樣 🤣)

考慮到 SWAP 是規模比較小的公司,必須鎖定利基市場、專注在一個族群,才能集中資源快速驗證。所以我們先從市場規模來分析,發現台灣的接案市場和 SWAP 用戶中,專業類別佔最大的都是平面設計和插畫,這代表著有一定的潛在用戶,所以我們決定先從這個族群切入探索。

資料來源:SWAP 團隊提供、台灣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非典型就業型態調查報告(111年)」

平面&插畫設計的自由工作者又遇到什麼困難呢?

這類型的工作者又包含經驗老鳥、剛接案菜鳥,當中有百百種行為,要如何再次收斂目標受眾呢?

為了更瞭解真實接案場景與精準抓到 TA,我們分別進行了三種調查 — — 桌面調查、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其中深度訪談也成功邀請到 SWAP 用戶、一般接案工作者及發案業主,而能邀請到發案業主完全在我們的預期之外,被答應的那一刻大家都又驚又喜!

透過行為標籤,觀察到內在特徵的有趣現象:

  1. 相較於透過社群或媒合平台找案源,實際上許多接案者認為好的案子往往都是熟人推薦
  2. 專業技能是接案的基本,但服務專業度更是維持好人脈的關鍵
  3. 案源穩定的接案者,往往會尋找輔助工具以建立專業服務形象

總結以上,我們將資料整理成 User Journey Map,可視化每個結點遇到的想法與挫折,並評估產品涉入範疇。

平面設計與插畫接案工作者的 User Journey Map
案源穩定者成為目標族群用戶

最後,於接洽階段、執行階段及結案階段中獲得最多的痛點,我們將其收斂成三個機會點:

  1. 如何讓業主能在前期,快速暸解案子的流程全貌和接案者的做事風格,以縮短合作認知落差?
  2. 接案者在增進專業技能之餘,我們能如何幫助接案者建立專業形象?
  3. 如何在無法簽合約的情況下,讓接案者能自我保護,並明確告知整體專案流程規範?

中期|解決方案

要如何擴大產品價值呢?

為了找尋上述三項機會點的解決方法,我們透過 SWOT 框架釐清企業目前現狀,並將所有可能性條列出來,不斷反思 SWAP 優勢是什麼?是否還有其他解決方案?做與不做的原因是什麼?

多方分析後,我們發現「專案管理」的想法能同時解決:

  • 企業端:解決收益模式侷限、使用者黏著度低,將商業模式延伸至更廣的業務範圍。
  • TA:想建立專業服務形象,以延續更優質的客戶及品質優良的案源,但目前沒有對應輔助工具。

我們也觀察到 SWAP 企業組織優勢特性,並成為採用如此大膽的藍海策略原因之一。

這樣不用一直侷限 SWAP 既有商業框架,我們可以運用專案管理平台方式,整合小工具幫 SWAP 預先建立一個用戶池,處理引流用戶問題,促使用戶在後續產生開發票需求時,被優先引導至 SWAP 解決!

最終目標是吃下自由工作者與企業之間的支付議題,擴展支付規模,吸引金融投資,擴展現在侷限的收益模式。

做出專案管理工具差異化的策略:鎖定利基市場 — — 接案

確定專案管理工具為核心後,我們觀察到市面上的專案管理工具並未特別鎖定目標族群,而是以專案和團隊的複雜度來區分。這些工具的功能涵蓋生活、工作、筆記等多種情境。

作為解決自由工作者接案痛點的平台,我們決定聚焦在特定族群,只專注於接案者最重要的輔具工具。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增加使用上的複雜度,還能幫助 SWAP 用最少的開發時間,快速投入熟悉的接案市場進行驗證。

使用者測試與迭代

為了驗證想法可行性,我們完成初步的 Mockup 並製作 Prototype,在緊迫的時間內火速尋找接案的朋友進行測試。總共擬定了四個測試目標與路線,分別請四位受測者在每個項目中用放聲思考法將感受及想法表達出來,再依據回饋內容的重要度判斷優化的優先順序。

四種測試目標與路線

將回饋內容以有效性問題、效率問題、滿意度問題進行分類,優先將影響程度、重要度高的主要問題進行迭代。

後期|成品

在競賽過程中,助教和評審都提醒參賽者不要貪心地將所有功能和頁面都做進去,這樣不僅容易失焦,更無法突顯出產品的核心價值。我們將此點謹記在心,最終聚焦三個使用流程體驗,專注於專案管理與流程建立的設計。

  1. 專案流程建立:一鍵套入或自行規劃,皆能輕鬆建立專案流程
  2. 專案管理:專案流程視覺化,收合選單設計各專案進度快速瀏覽,狀態一目瞭然
  3. 分享流程:與業主分享專案流程,專案進度自動化通知

15 分鐘內的成果發表,無論是在痛點發現或解決方案,聚焦三個重點才能在簡報與發表會中深入介紹,讓評審與觀眾快速暸解產品策略。

1. 專案流程建立
提供專案的流程管理系統,明確保存各階段專案文件與流程。 建立的流程可以儲存為模板,方便未來一鍵快速套用,透過建立專屬 SOP,提升服務品質及形象專業度。

將 SWAP 的開立報價單、請款單及發票功能作為小工具,串接在流程建立中。 引導在專案流程中有請款需求的 Flöwer 用戶使用此工具,為 SWAP 建立用戶池。

2. 專案管理
專案流程視覺化,收合選單設計各專案進度可快速瀏覽,狀態一目瞭然,輕鬆掌握手邊專案。捨去市面專案管理軟體的介面複雜、學習成本高,Flöwer 以功能簡單、畫面資訊清楚易懂為主旨,更符合接案者的使用情境。

3. 分享流程
專案建立完成後,即可與業主分享專案流程,專案進度自動化通知。同時保存各階段專案文件與流程,不僅讓合作過程更透明,記錄的保存也保障雙方的權益。

四、遇到的挑戰及如何克服

我們在整場賽程中遇到了三個挑戰,分別是:

  1. 選題困難
  2. 百百種研究方法
  3. 決賽簡報冗長

1. 選題困難,最終選擇 SWAP 的原因?

這次比賽團隊共有 21 組,要如何獲得僅有 8 名的決賽資格,在選題上苦惱很久,更是花了一週在決定選題上(競賽只有七週,第一步就先考倒我們了 XD)。

所幸參加了資深前輩 Soking 所舉辦的產品直播線上會議 — — 「商業分析暖身活動」後,讓我們有整理出選題上的思考框架,團隊討論時能更聚焦並有效率選題。

初期在慌亂無方向時,我們用便利貼的方式,各自從題目中反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 問題 1:這個題目是透過「解決什麼問題」來對目標客群產生價值?
  • 問題 2:現在有沒有相似的產品在解決相同的問題?
  • 問題 3:什麼原因導致這個問題被目標客群感受到,或讓企業方設定為題目的背後原因?

在思考時難免會遇到許多疑惑點,可以透過主辦方開設的 Discord 小密室或主動私訊企業方和助教們尋求協助。這樣一來,解方會比團隊閉門造車來得更快速、方向更精準。

以我們在分析 SWAP 為例:

  • 思考1
    解決自由工作者與業主間溝通成本高、案件數量少、合作過程不順利等問題,來對目標客群產生價值。
  • 思考2
    有。諸如 Tasker 出任務、PRO360 達人網、PTT、FB 接案社團⋯⋯等平台。
  • 思考3
    目標客群感受到的原因
    :自由工作者與業主的資訊不對稱、自由工作者市場競爭激烈⋯⋯等。
    企業設定為題目的原因:收益模式侷限、使用黏著度低⋯⋯等。

最後,我們透過辯論思維框架,分析了這題目對於團隊的優勢與困難點。綜合正反方論點及成員的各種觀點與意見,推導出適合我們的抉擇。

辯論思維框架
討論選題的過程

2. 百百種研究方法,如何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呢?

「別急著進行分析」 — — 是我們在選題階段時領悟到的,但實際的資料搜集和產品分析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現在該用什麼研究方式,才能找出問題的核心和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每次開會或遇到問題卡關時都會套用黃金圈理論,讓團隊聚焦問題,避免討論範圍擴大、偏離主題。

以我們在抉擇要用什麼研究方法來探討目標族群為例:

WHY
目前收益模式侷限,我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找出目標客群的痛點與需求,並思考 SWAP 的機會點。

HOW
我們採取以下步驟進行研究:

  1. 桌面研究
    在目標客群常出現的論壇與社群觀察最常討論的議題,快速暸解痛點與需求,為後續調研規劃問題大綱。
  2. 游擊式研究
    以時間最快速、短時間內能夠蒐集在特定情境下客群的行動與想法。
  3. 半結構式訪談
    最後,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深入探討目標客群的想法與感受,並歸納出痛點與需求。

WHAT
節省資源,快速搜集到所需資料。

3. 決賽簡報過於冗長

其實我們第一版的設計頁面除了核心頁 — — 流程製作頁、專案管理頁之外,還包含官網首頁、Dashboard 頁面。但在簡報上解說痛點與解決方案時,發現只要講解到首頁跟 Dashboard 就會很卡,後來我們團隊不斷反思:

有解決掉什麼? 真的有需要花時間講解?

(很感謝助教不斷提點我們,聚焦再聚焦,雖然犧牲做好的頁面,還兩個 …… 很痛嗚嗚 QQ)

被刪減掉的遺珠之憾 QQ,但也讓簡報更聚焦問題與解決方案

五、第一屆 AAPD 產品設計挑戰賽三大優點

1. 企業合作

SWAP 團隊很樂意與參賽者交流並提供協助,同時不斷地鼓勵大家「盡情發揮創意」、「不要受到限制」,讓我們感到十分安心。

每當我們遇到瓶頸、對產品或題目有疑問,或是需要任何協助時,都會將問題和需求列點整理好,在 Discord 上與 SWAP 聯繫討論。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兩件事是:

  1. SWAP 為參賽者專門開發了金流測試環境,讓我們能夠深入了解產品的運作機制
  2. 我們苦惱無法找到平台使用者進行訪談時,SWAP 二話不說協助發送站內信,徵求使用者接受訪談的意願

這些舉動讓身為參賽者的我們感到暖心與踏實,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設計產品!

與 SWAP 開會,瞭解企業現狀與解惑疑問

2. 助教陣容豪華

總共有 6 名助教們各自擅長不同領域的研究及設計,專長涵蓋了產品開發的各個階段,完全不需要擔心遇到問題卻沒有適合的助教回應。唯一一點比較刺激的過程是:手速必須夠快,才能搶到心目中第一順位的助教及 Office Hour 時段。

要如何選擇助教?

我們是依據當前的產品設計階段遇到什麼樣的瓶頸,再根據助教小卡上面的資訊尋找擅長的助教。在這段期間內,我們總共配合過 4 位助教,能感受到每位助教都用心解答我們的疑問,給出的建議總是能幫助我們思路更加清晰,並且釐清產品的可行性與方向。Office Hour 結束後,助教還會貼心地將回饋內容整理成文字重點給我們,超級暖心!

3. 亦敵亦友

但其實也沒有敵的感覺啦,更多的是同伴互相學習成長的氛圍!

很喜歡主辦單位在初賽與決賽時,讓我們都能互相看到各組的簡報與報告影片檔案,也從中學習到不足與改進的機會,讓產品提案能越來越好!也做出超越以往的產品及簡報。

六、我們學到的事

時間再緊迫、解決方案再怎麼想不到,也要多和助教、企業方提問互動

這是我們從第一名的隊伍《 時差八小時 》學習到的。他們在決賽發表中提到,在產品發想階段使用難易評估表格來分析手邊好幾種解決方案,每發想一種方法,就立刻丟出來與企業討論,並且能問就問。這不僅能探索產品更多的可能性,還可以更加明確方向,增加了「為何產品要如此設計」的說服力。

而我們雖然積極參與並用心準備每週一次的 Office Hour、規劃好所有與 SWAP 進行會議的內容,但在設計流程的靈活度上,仍然太青澀了。競賽時間急迫,我們前期花了很多時間定義問題,並在決定了產品方向後,才與企業及助教討論研究方法、如何進行下一步。回頭看當時的做法,會驚覺那時的我們幾乎是在閉門造車,少了探索其他路線的可能性。

在挑戰賽中,除了組員間協作的經驗、與企業進行真實產品的交流及溝通外,助教們也非常熱情地提供他們的知識及依據經驗所提供的建議,這些都是以往看書學習及自行製作 Side Projects 時難以得到的可貴經驗。

賽後至 SWAP 總部參訪並覆盤作品,也是網友夥伴們的第一次見面會 XD

七、結語

對於這個挑戰賽,到底推不推薦呢?

我們絕對是大力推薦!不管是想要累積經驗、結交志同道合的夥伴、獲得指導及產出專案的 UI/UX 學習者(建議需具備基礎 UX 知識以及產出完整 UI 畫面的能力), 都非常適合來參加~相信大家都能夠在挑戰賽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後,祝福大家在產品設計的路上越來越卓越,並在職涯發展道路上更加順暢 😎

以下為成員在團隊中的角色及社群連結,如果想進一步聊聊,歡迎和他們聯繫!🙌🏻

  • 張欣怡 Esther Chang [組長、UX 研究、UI 設計]
    🔗 LinkedIn
  • 周昱雯 Yu Wen Chou [UX 研究、產品設計、UX 文案]
    🔗 LinkedIn
  • 葉倩妤 Elaine Yeh [UX 文案、UI 設計]
    🔗 LinkedIn
  • 郭亞潔 Jas Kuo [UX研究、簡報、視覺總監]
    🔗 LinkedIn
  • 廖子瑩 Sunny Liao [視覺總監、Design System]
    🔗 LinkedIn
  • 許曉芸 Carol Hsu [簡報、UI 設計]
    🔗 ivy2846357@icloud.com

--

--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We share digital product design experiences & help designers find their purpose and passion. Follow our Medium Publication ↑ and Facebook http://fb.me/aapd.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