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者市場如果提到雲端檔案分享平台,就會提到 Dropbox。同樣的問題在企業內部也需要被解決,那麼 Box 就是專注在企業取向市場。
Aaron Levie(像是搖滾明星的名字)分享了他們從大學輟學到矽谷創業,看準了行動裝置普及、電腦能力提升和網路經濟這些趨勢,一開始是做消費者端產品,後來轉去做企業端的產品故事,並整理了他們在這過程中所學到的經驗。
Aaron 也稍微開了一點大學輟學的玩笑,雖然大家都能舉幾個輟學極其成功的案例,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有關聯的因果。最終成功站在舞台前被看到的故事,是因為他們的成就讓輟學這件事變得有戲劇性,而非輟學是成功的助力。
Aaron 提了七點他們所學到的經驗,分別如下:
- 從解決單純的問題開始,接著再從它擴張出去。甚至如果有人認為這是玩具,你反而是做對了。
- 從技術趨勢來取得優勢,找出改變市場的轉折點。
- 產品本身就能夠自己賣出去。銷售人員應該是用來談定合約,而非推廣產品。
- 花時間瞭解你未來客戶的需求,但不要單單開發他們想要的。
- 開發模組化的產品,而非特定客製化。
- 當需要權衡利弊時,永遠以使用者優先。並且不要將買主跟使用者搞混。
- Exploit business model and strategic asymmetries that incumbents can’t economically defend.(不確定怎麼翻譯,他舉 AWS 的例子,用新的商業模式和架構,讓傳統的伺服器廠商無法招架)
即使是被稱作玩具,但也要從解決一個問題開始,而非一開始就包山包海地解決很多問題。如果用設計的語彙來說,我會說是「減法設計」。
很多時候,我們常會貪心地認為,如果提供 10 項功能給使用者,一定會比只提供 1 項功能給他們更好,更能夠彰顯產品的價值。通常有著這樣的想法,接下來就會讓產品構想無限制地擴張,最後連目標族群都會貪婪地擴張到要做給「所有人」。
這是讓產品在開發初期會陷入雲霧之中,失去了團隊對它的專注。更重要的,一旦面臨兼顧所有情境的狀況,那麼就喪失了新創團隊的「彈性」和「速度」。團隊無法從使用者身上學到經驗,並快速地將經驗放回產品上,並再次驗證它。
產品終究會擴張,但一開始切勿貪心,專注在一項,並完美的解決它就好。
使用者回饋絕對是產品成長的動力,但不要百分之百依照他們的想法來做產品。使用者認為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實際他們表現在行為上的可能不一樣。福特汽車創辦人就曾說過一句經典:在汽車還沒上市之前,如果你問使用者想要的交通工具,他們會回答一匹跑得比較快的馬。
所以如果完全遵照使用者的想法去設計,那其實是設計者偷懶不去觀察他們碰到問題產生的行為,並且不想花時間去構思出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認為,終究產品設計還是一件主觀的創作。當你能夠瞭解、吸收大量的客觀資料後,經過本身的經驗和想法,咀嚼反芻之後,提出一個主觀設計的解法。雖然設計者的想法難免會因為對於事情的熟捻程度,進而造成和使用者之間的距離。但這就是產品迭代的用意,一次又一次的驗證,終究可以讓設計越來越接近使用者。
Aaron 也引了一句 Steve Jobs 的話:
在你將產品給人們看到之前,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得是什麼。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you show it to them.
所以也能夠這麼說,在產品端出來給使用者前,你也永遠不知道產品設計會被如何解讀。是好、是壞都有可能,但如果這樣的溝通機會越少,那能夠指出正確方向的指引也越少,產品最終無法從過去學習,而走向正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