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分享【永續新鮮人2-經驗累積】除了實習,學生累積永續經驗的其他方式?有何優缺點?

近年企業永續領域突然變得熱門,可能有些在學生也對此領域感到好奇、有興趣,甚至想嘗試進入永續領域看看。有些人可能會說:「那就去實習看看啊!」但是重點就是,企業實習生 — 尤其有名氣的大企業的實習 — 申請者競爭激烈,而且又不是什麼輕輕鬆鬆的事!甚至,應該許多學弟妹(尤其像我一樣非商學院的學生)有感:就是第一份實習很難拿到。

那麽,假設你還是學生,都還沒有獲得永續實習的機會,那為了下一次找永續實習或甚至將來想找永續相關工作,你可能想問:

(1) 除了實習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建立一些永續相關的經驗?

(2) 這些方式有什麼優勢和限制?

(3) 累積相關經驗的重點?

這篇我會以我過去五年多關注企業永續的經驗分享,哪些類型的活動可能會是還沒找到實習前可以幫助建立永續相關經驗的方式!

有興趣了解企業永續實習生在做什麼的學生,也歡迎閱讀我專門分享企業永續實習經驗的部落格:〈職涯分享【永續新鮮人1-企業實習】ESG企業永續實習在做什麼?永續實習生需具備的「基本能力」?

(建立永續「知識」的部分我會開另一篇分享。)

Original Photo by Aliya Amangeldi on Unsplash

A. 一次性活動

1. 研習營

從大約五年多前,當時有四大就已經在辦CSR相關的學生活動,到近年,有越來越多不同的單位有舉辦一日~三日不等的研習營活動。

這些研習營幾乎都是給在學生參加的,可能免費或是需要費用,內容大概有業師演講、永續相關的桌遊或闖關活動,或分組針對指定議題討論簡報等。

因為是辦給學生的、永續議題在台灣還算新,所以內容基本上是比較入門的。不過也不一定是完全不懂就都可以參加,滿多這類的營隊會篩選報名者,因此會要求撰寫一些相關的經歷或申請動機等

雖然時間很短,內容比較淺,議題討論也通常沒有辦法太深入,可是參加研習營最重要的優點就是「拓展人脈」。除了你可能會認識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有些主辦單位是會提供參加學生優先實習機會的!所以,即使你過去還沒有許多永續相關經歷,但是如果進到這樣的研習營,可以突然增加許多申請實習的優勢呢!

  • 適合程度:入門
  • 優點:投入時間短、拓展人脈、可能主辦單位提供實習機會
  • 缺點:議題研究與討論無法太深入、一次性活動較難證明是否有長期投入的毅力

2.工作坊

相較於研習營,有時候有些在永續領域富有相當名氣的企業、在地NGO或國際NGO會舉辦一些特定主題的工作坊。工作坊的對象就不一定,可能學生、青年、業界或不限。也有免費或是付費的。

工作坊通常來說也是較為入門、較淺的內容,畢竟通常只有幾小時或一個下午。我參加過幾個工作坊是有用桌遊的方式認識一些永續領域的議題,我覺得滿有趣的。但是也因為時間很短、各類的人士參加,所以相比大學生營隊來說,可以真的去認識其他人的機會比較沒有那麼多,而且我在參加工作坊的時候都要努力聽指示,都沒機會與他人深入聊天XD。但即使如此,若認真社交的話,應該還是可以認識一些在相關領域工作的人

我覺得參加工作坊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用互動、有趣的方式去認識一個議題,有時候在小組腦力激盪的時候,可以聽到不同產業的人們在討論主題上投出不同領域的想法、遇到的難題等,是一個有趣的經驗。但時間短的活動的缺點就是不太能有深入探討。

  • 適合程度:入門
  • 優點:用互動學習的方式認識新議題、認識不同的人
  • 缺點:議題研究與討論無法太深入、一次性活動較難證明是否有長期投入的毅力

3.論壇、研討會

我跟在歐洲生活的經驗比較起來,我感覺台灣真的整體而言很愛、也很會辦活動,從學生、企業、組織到社區,辦活動根本對我們來說是基本功,而且很多企業論壇、研討會都是免費的。

從五年前,企業界就已經會辦各式論壇、研討會了,很多不限對象報名的企業論壇與研討會的內容也會跟台灣時下最夯的議題結合。但企業論壇、研討會通常是以keynote演講及panel discussion的方式進行,聽眾也主要是被動聆聽的角色、也有許多論壇都是百人以上在進行的。

這類論壇可能從半天到數天不等,每個場次也可能是15–30分鐘不等。通常會有主題,然後不同企業的代表會在該主題下說明不同領域或不同切入角度的內容。許多內容會以經驗分享、趨勢分享為主,討論的深度也要看不同場次、主題和講者。

參加這種論壇的優點,就是可以看看企業大場合、聽聽業界中標竿企業、標竿組織、標竿人物的演講與觀點分享,對於學生來說,可以聽到許多台灣業界時下很夯、正在起飛、討論度正熱的議題,算是一個可以吸收大量關鍵字的活動。可是身為參加者的缺點大概就是,整個活動裡會是滿被動的角色,除非自己有要寫什麼文章,不然很可能聽完就過去了。

  • 適合程度:不等
  • 優點:拓展人脈、聆聽指標性企業或組織或人物的演講
  • 缺點:被動參與、一次性活動較難證明是否有長期投入的毅力

4. 擔任上述活動的隊輔/工作人員

如果有機會,也可以試試參加永續相關活動的隊輔、籌備人員、工作人員,但是這項經歷累積的困難點大概就是「是否剛好有這個機會」;若有機會參與,能夠獲得的經驗內容也會依據不同的角色而有不同的收穫

如果是擔任永續相關營隊、工作坊的隊輔或輔導員,或是活動內容的企劃人員,則這通常只有在舉辦的組織內成員才有這個機會獲得,而且對永續的認知能力可能也要有一些程度(看要執行的內容為何)。

如果是擔任工作坊、論壇、研討會籌備或會議期間的工作人員,如行政類、場地類的工作人員,在永續知識的增加上會比較少,可能獲得較多的是了解企業舉辦活動的幕後工作、流程等。但是這類經驗不一定在永續領域可以獲得,所以若將來要申請實習、工作,這樣的角色比較不會有什麼加分作用

不過,如果有時間、有興趣、又剛好有機會的話,我還是鼓勵學生們可以去報名參加看看,不論是擔任哪種工作人員,有薪、只有車馬費、無薪志工都可以去擔任(上述三種我應該都有當過啦~),因為有時候也可以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認識業師、或是不小心學到一些新知~

  • 適合程度:入門~中等
  • 優點:「可能」可以參與較實務性的籌備內容、「有機會」對議題或實務活動進行有較深入了解、拓展人脈
  • 缺點:可能會花很多時間、心力籌備,不一定有這樣的機會

5.專題、提案競賽

很多商學院的學生或是將來想從商的學生都會在大學職涯中參加商業競賽,提升在商業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實務經驗;許多大企業也會滿看重商業競賽的經歷,畢竟不管有沒有得獎,那都是一個很辛苦、很紮實的過程。

但我在這邊說的不是一般所說的商業競賽,畢竟在多年前還沒有永續主題的商業競賽。當時也因為永續主題的新穎,所以類似的活動形式是「培訓課程+提案競賽或是專題發表」為主。不過近年已開始有越來越多不同的商業/提案競賽/黑客松有以永續為主題,若有機會參與、得獎,對於追求永續職涯的學生來說應該會是很讚的經驗喔!

不論是培訓+提案競賽,或是永續相關的商業/提案/黑客松比賽,先不論有沒有得名,如果有完成這樣的過程,已經某種程度顯示你在這個活動的投入,並且證明你具備商業及永續特定領域的的了解及研究能力。如果有得名,那就更不用說了。

更甚者,如果還有去「實際執行」你的提案,並且持續一定的時間、達到可衡量的成果或目標,並在面試與履歷中好好的包裝與呈現這些經歷,會是對尋找永續職涯很重要、很棒的經歷!

所以,我強烈推薦,有時間、有找到機會的學生,可以趁有空時去參加這樣的活動!發想專題或是提案競賽不只可以幫助你在特定議題中深入探究,更可以學到在現實面永續領域跟商業市場的關係!這尤其對於非商學院出身的我非常有幫助,不論你學社會科學、二類、自然科,這樣的活動都可以有效幫助你認識「企業」與「永續」!

  • 適合程度:入門~進階
  • 優點:可以較深度研究議題、可能有導師指導、主辦單位可能有提供資源(金錢、課程等)、拓展人脈
  • 缺點:可能會花很多時間、心力

B. 組織性活動

1. 社團

如果有準備要投企業實習或工作的學生,應該會注意到許多企業會偏好有社團經驗的申請者。所以,我應該不用多說,不論是參加什麼社團,如果有擔任過社團管理、領導階層的學生,會在履歷上加很多分。許多人資、主管都很重視社團領導經驗,因為這可以某種程度表現你有管理人、管理事、溝通、領導等重要軟實力的證明。我在幾次的面試中,常會提到在擔任學校英語演講會會長時需要與團隊溝通、協調的經歷。

那麼,如果還想要社團+永續經歷一箭雙鵰呢?或許可以考慮在學校參加相關領域的社團或其他類學生組織,如永續社或氣候變遷社等(五年多前還沒有很多,我自己是有其他社團的領導經驗)。參加這類社團不只讓你有上述經歷,若社團有定期邀請知名企業的業師來演講的話,也可以趁此機會拓展人脈;又,若社團也有定期在舉辦倡議、小專案,學生可以儘早參與,參加久的話甚至也可以帶領學弟妹執行這些活動,將來也會在找永續實習或工作很加分!

  • 適合程度:入門、中等程度
  • 優點:拓展人脈、可能有實務的專案或倡議可以參與、當幹部機會、可能有導師帶領
  • 缺點:可能在課餘要花很多時間、心力

2. 長期組織志工/幹部成員

若學校沒有永續相關的社團,或是這些社團不是很活躍、或你不喜歡,也可以尋找校外社團或其他校外單位、組織找是否有參與的機會。近期有許多滿活躍的環境面、永續面相關的協會、研究單位、國際非政府組織分會等,有些會定期招募志工或會員,志工的種類也有長期(一年)、短期、一次性活動等。

進入組織後,可以大幅拓展人脈,因為志工可能來自不同年齡層、不同工作、不同背景的人們,但因為大家都有相同的熱忱,所以也可能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請教的前輩!若能擔任長期志工或擔任幹部,參與組織的行動倡議、研究、(社群)行銷、研討會規劃籌備、企劃發想等行動導向、實務面向的工作,對於將來找永續相關職涯非常有幫助,除了可以證明你在此領域的熱忱,也累積了參與一些專案的經驗,因為許多永續相關職缺也會有研究、籌劃研討會、發想企劃的工作內容!

  • 適合程度:入門~中等
  • 優點:拓展人脈、有實務的專案或倡議可以參與、當幹部機會
  • 缺點:可能在課餘要花很多時間、心力
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小結:累積經歷的四大重點

不論你是還沒有永續相關經驗的學生或新鮮人,若想要進入永續職涯、讓主管考慮錄取你,不只要有在企業、永續相關的理解和經驗,我覺得要去累積讓主管重視的經驗是需要有四項元素:付出、實務、深度、可衡量的結果

(1) 付出

經驗的累積不只多元,也盡可能長期、擁有責任。以時間來說,主管會看到你的長期耕耘、努力,長期的累積也是他人短期內學不來的,也證明你是一個持之以恆、有毅力的人。以責任來說,若你必須承擔較大的責任、付出較多的心力與腦力,也證明你很獨立自主,相較沒有承擔責任的人可能更成熟、有專業精神

付出的相關指標是:持續做某件事的「時間」及擔任某角色的「責任

  • 付出時間排序:長期組織成員、社團≥長期實習≥提案競賽/專題、短期實習≥研習營>工作坊、論壇/研討會
  • 有負責任的經歷:長期組織幹部、社團幹部、提案競賽/專題、(長期實習),其他較沒有需要負責任

(2) 實務

若想去企業工作,不能只有被動學習的經歷;永續的工作是需要幫助不同客戶的需求/上司的不同要求去客製化解決方法,所以能夠將學習轉化為實務,比可以考試高分還要重要!

  • 實務程度(企業的角度):長期實習≥長期組織參與、提案競賽/專題、社團≥短期實習>研習營>工作坊

(3) 深度

累積經驗的時候,雖然可以盡量多接觸議題、增廣見聞、了解永續更全面的樣貌,但是要避免每一個議題都只蜻蜓點水,這樣只會樣樣都不精通。最好是能在一、兩個領域中,選擇幾個議題深度了解、累積經驗;面試時,總是會遇到需要對特定領域特別理解的人,這時候你一定會比什麼都懂一點的人更有競爭力!

  • 深度排序:長期實習≥提案競賽/專題≥長期組織成員≥社團>短期實習>研習營>工作坊

(4) 可衡量的結果

最後,切記,在累積經驗的時候,想辦法衡量你的努力結果。如果你做了很多努力,最後卻無法在履歷和面試中呈現出來,這會非常可惜!當然不是每個經驗都是可以用量化方式來呈現結果,但也可以使用質化、敘述方式描述你在專案中帶來的改變等,這樣才能讓主管知道,你做的努力跟工作,達到了什麼成果!

  • 良好的結果舉例:提案競賽獲獎、幫助客戶永續評比名次進步10名

總之呢,如果各位真的對永續有興趣,只要在社群媒體或Google上多按幾個活動讚、多按幾個粉專,演算法也會自動繼續推薦類似內容的活動、粉專、資訊,你就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永續相關的活動,並挑一些比較有名、有興趣的活動參加了解看看,並嘗試找到可以參與實務經驗(實務)的活動/組織參與,去發現自己特別有興趣的議題,然後藉由不同的方式深入了解該議題(深度),並找到自己熱忱或興趣持續投入(付出),並且紀錄成果(可衡量的結果)。

經驗與興趣總是還是需要時間嘗試、摸索,沒辦法迅速發現。不過大家都是這樣慢慢走來的;所以只要持續嘗試、學習、累積不同經歷,你應該就會漸漸對於自己想要的路越來越清楚一點點,並可以作為將來尋找相關實習或工作的準備。

希望這篇在分享不同累積經歷的方式與優缺點中,有讓大家大概了解這些經歷與永續職涯的一些連結。之後,我還會再分享一些永續職涯的常用工作技能解密徵才廣告、和增加永續知識的方式

歡迎幫我的文章拍拍手,並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喔~~祝大家順利~~

閱讀完整的【永續新鮮人】職涯分享系列

【永續新鮮人】職涯分享

11 stories

--

--

碳管理 x 永續新鮮人 Ann Wu

Carbon Management Consultancy | TWYCC Medium Editor | LSE MSc Global Politics | NCCU BA Diplomacy | Sopra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