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給非技術者的入門課:什麼是比特幣?

許明恩 Astro Hsu
5 min readOct 2, 2017

--

嗨,我是區塊勢的作者許明恩。

最近我開了一堂主打從做中學的區塊鏈應用課程《區塊鏈應用敲門磚:行動支付到商業案例》,即便是第一次聽過區塊鏈的人,也能放心報名這門課。已經略懂區塊鏈的人,則可以從實作中掌握區塊鏈的全貌。最後,課程還會剖析知名的商業應用案例,並歸納出他們背後的共通模式。

進入正題。

第一次我寫中本聰的比特幣論文解讀是以技術角度出發,說明比特幣是如何實現的,例如防偽機制、挖礦獎勵、工作量證明。

週末我重看了一次這篇論文,發現自己寫了其他 12 篇區塊鏈主題後,我對論文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因此,今天我會打破比特幣論文在技術上的分段敘述,改以實際的情境來解釋比特幣解決了我們生活上的哪些問題。這樣的敘述方法,更適合非技術背景的人理解比特幣、區塊鏈。

如果你身邊也有初學的朋友,我推薦你可以和他們分享這篇內容,作為認識這兩個概念的入門文章。

比特幣、區塊鏈的起源

中本聰是比特幣(Bitcoin)的發明者 ,他在 2008 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以及比特幣背後的技術:區塊鏈(blockchain)。

你可以把區塊鏈和比特幣的關係,想像成網際網路和 Gmail 的關係一樣。網路不僅只能讓我們用 Gmail 寄送電子郵件,區塊鏈也不僅只能創建比特幣。

現在也有同樣採用區塊鏈來做的加密貨幣,例如萊特幣(Litecoin)。因此比特幣不是唯一一種加密貨幣,就像 Gmail 不是唯一一種電子郵件服務一樣。但比特幣是目前各種加密貨幣中,知名度、市值和可流通性最高的一種。

這裡不討論價格,如果你關心價格的話可以點這裡,就能看到現在一枚比特幣約價值多少美金。我更關心比特幣解決了哪些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因為價值是相對於價格更不容易改變的長期指標。

兩個相反的世界

我把日常生活切分成網路世界、實體世界兩種不同的場景。這兩個世界傳遞價值的方式,恰好相反;實體世界是以「交換」的以物易物為主,而網路世界則是先天以「複製」的創建副本為主。

例如我在 LINE 上傳送一張旅遊照片到群組,其實是在群組上創造一張照片的複製品,我自己手機內的照片並不會消失。「複製」就是在網路世界中傳遞價值的方式。

不過,「複製」的邏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是不適用的,例如金錢交易。我在購物網站上購物結帳的時候,並不是複製我帳戶內的錢給對方,而是拿錢去「交換」物品;因此,我帳戶內的存款金額,必須在對方收到錢的同時被扣除,才算達成以物易物的交換。

複製的問題在現實世界面對面交易時並不存在,例如我們去買 50 嵐的時候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確保銀貨兩訖的「交換」。

但如果想在「複製」為主的網路世界中達成「交換」,就必須由金融機構作為這筆線上交易的公正中間人,負責確保花掉的錢確實有被從甲方帳戶扣掉,而收到錢的乙方帳戶數字也確實增加了。

這個確保「甲方的錢轉到乙方帳戶的交換過程」得透過銀行或 VISA,經過幾天的「清算」流程才能完成。也就是每天下午 3 點,銀行拉下鐵門之後在做的事情。

萬一清算過程出錯,金融機構沒有把甲方花掉的錢扣除,那就是「交換」失敗。同一筆錢出現在甲乙兩方的帳戶中而產生的「複製」問題,在中本聰的論文裡面稱為重複花費(double-spending)。

為了避免重複花費,銀行必須精準且正確的在交易時間結束後,盡快的清算每筆交易。

比特幣的創新:交易即清算(payment is settlement)

銀行把清算的結果保存在自家的「帳本」內。因此目前各家銀行(尤其是跨國、跨體系)在同步彼此帳本的過程,是一項耗費大量人力、時間的工作,也因此提高了交易手續費。

用比特幣進行線上交易與傳統交易的最大不同,就是比特幣把銀行原本在下午 3 點前的「交易」和下午 3 點後的「清算」,用區塊鏈技術在交易發生的當下一併完成了。

因此比特幣除了解決過去沒有金融機構負責清算,就無法進行線上交易的問題(因為可能出現複製的狀況)。而且收款方可以在幾分鐘內馬上收到匯款,不需要等待幾天的銀行清算流程來確保「交換」的發生,還能省下高額的交易手續費。

清算比特幣的帳本不是保存在特定金融機構,而是保存在網路上的每一台電腦內。比特幣帳本的分散保存方式,是區塊鏈的重要設計,目的是防止帳本被有心人士惡意修改而造成混亂。

到目前為止,我解釋了比特幣讓我們可以在沒有銀行擔任中間人(負責清算)的時候,也能在網路世界進行「交易」而不會變成「複製」。比特幣在 2008 年被提出恰好是全球面臨金融危機,大眾對金融機構喪失信心的時候。

因此比特幣不需要銀行就能讓用戶直接在線上交易,在當時看來就顯得非常重要。

- 拍手:點擊畫面旁邊的『👏』,能讓更多人看到這篇好文章。
- 訂閱寫作《區塊勢》是我的全職工作,讀者付費訂閱則是我的唯一收入。所以,你不會在《區塊勢》看到廣告或業配內容,這是支持台灣原創區塊鏈內容的最佳方法。

--

--

許明恩 Astro Hsu

《區塊勢》創辦人。寫作當飯吃,目前都有吃飽 https://blocktrend.substack.com 0x36f322fc85b24ab13263cfe9217b28f8e2b38381@cross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