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工女孩大學回顧 — 生存小撇步

Laurice
Sep 4, 2021

--

FB粉專:L’s 碎碎念

上一篇:資工女孩大學回顧 — 似乎適應了些?

寫在故事開始之前,每個人的生活體驗、背景不同,這系列文本身是立基在我在台大資工的生活,我就我的角度、我可以做到的事情來分享。

台大資工不可否認本身資源蠻多的,教授、助教、同學的程度也都相當好,在這個環境中如何讓自己收穫最多,是我主要的重點。

蠻多人分享當初為什麼沒有用TA hour,可能是個性比較內向、不習慣高中大學制度習慣上的轉換、喜歡跟同學討論的氛圍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寫文章也沒有要攻擊其他人的做法,我只是想分享一個非主流的、讓自己進步的方式,也期待讀者看完後可以有些小反思,如果在現有的文化、方法中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或就是不習慣現有的狀況,能否找到其他路去做到自己想做的事,讓自己更近一步呢?

沒有人一路走來都沒有碰到挫折,重點是碰到的時候該怎麼好好面對他,並盡自己所能的去克服,能多做多少算多少,不求完全打敗挫折,但求讓自己往前進,哪怕只有一點點都是進步

別讓系上文化束縛住自己的進步(稍微修改一下句子以免有些人斷章取義)

這篇的標題我猶豫了好久,最終選擇用生存小撇步,因為想講的是在校園生活中會需要的能力,但又不屬於任何學科。這次主要分享我在系上需要分組作業時,會怎麼去選擇自己合作的夥伴,起因是和他人聊天時發現,每個人選組員的方式不盡相同,想來聊聊我的分組哲學。接下來則是自己體會到的,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接下來希望大家可以跟著我,看看台大資工到底是個怎樣的地方,或是,台大到底是個怎樣的地方。

生存小撇步 — 分組小哲學

大學幾乎不論科系都會有分組作業或是報告,如果是隨機分的那沒輒,但如果可以由自己找隊友,對一些人來說,分組就是找熟人;對一些人來說,分組是找大神抱大腿的好時機;對一些人來說,分組是害怕自己找不到組員的時候。而對我來說,是光明正大搭訕大神或我欣賞的同學的時機。

老實說,我不太喜歡分組,因為還要花時間去討論分工,但在作業真的需要多人合作時,分組是必要的。我可以做的就是將危機化為轉機,既然一定要找人,何不放手一博,去找找那些我平時沒有正當理由或沒有機會接觸的人呢?

我會根據該次作業或報告性質,來決定這次要找怎樣的組員。我分組的方式老實說不是很積極的方式,我很積極的找隊友,但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我不想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我很現實,我想要好的分數,所以系上大部分必修我都選擇找coding能力比我好的隊友,因為我對自己的coding能力沒有信心,下意識地會避掉。這有利也有弊,利在於給自己理由去搭訕更多的強者,弊在於在幾乎每次分組作業中,我都逃避了需要練習coding的這件事。光是說說,沒辦法證明我是多積極的在找讓自己過得更好的隊友,以下會用我多堂課的例子來講講我到底怎麼找組員的。

DSA的期末報告我就衡量了一下自己的能力,果斷決定找coding能力強的同學,我可以負責寫報告,但寫data structure打比賽我實在是沒什麼信心。最後靠著兩位神隊友,我們在比賽榜上有蠻不錯的成績,而他們也做了許多不同資料結構組合的實驗,參考著他們的code以及實驗紀錄,我也寫了一份全英文的分析報告,一邊訓練自己的英文能力、一邊訓練自己整理實驗的統整分析能力。

接下來的必修作業系統(OS),因為太多跟底層作業系統相關的實驗,每次作業兩人一組,所以我鼓起勇氣找了本來沒有到太熟的大神 Jery(我知道他對這種底層架構頗有了解),而很幸運我夠早問,順利抱得大神歸(?),接下來的分工也如我所預期,code幾乎都大神寫,我偶爾會寫一小部分(通常都是大神覺得我該自己寫寫看),然後我負責寫報告,但因為報告內容含實作的方法,所以大神也會把code給我,我看不懂再跟他討論。有次上課,大神看著我問:「下禮拜是不是要交作業了?我現在來寫。」一堂課後他合起電腦:「我寫完了,你可以寫報告了。」這種時候總是會讚嘆大神們實力的深不可測。

後來的必修計結我則又採取不同模式,計結的作業三人一組,我先找了好朋友兼大神婷婷,而因為計結作業難度不高,我就沒有執著要找其他大神,最後一個組員我找了系上的俄羅斯美女朋友。這次跟以往code都給別人寫的模式不同,我終於開始寫code,並且用英文帶著外籍生一起完成作業。這跟抱別人大腿的感受不一樣,終於有種我學了這麼多可以回饋給其他人的感覺,學習上也感覺比都依靠別人扎實許多。

到了系統實驗,我秉持著大神越多越好的精神,找了天天婷婷跟Jery,三人都是系上佼佼者,這次又是因為我問得夠早才順利邀到Jery,隔壁瀚瀚、西瓜各種想把Jery拉過去。跟大神一組總是會過得很開心,實驗內容順利做完是基本,如果中間碰到什麼疑難雜症,都可以請教大神並且問更多相關的,甚至連「你怎麼想出是這種問題/解法」這種問題都可以請教,真的學到了許多,印象深刻的是實驗需要用到一台類似raspberry pi的小主機,上面有一片螢幕,我們做完該做的實驗後,Jery很快樂的在上面寫了個乒乓球小遊戲,結果我們最後的時間都在歡樂的研究著遊戲。不得不說,每次跟大神一起合作(被carry)都會體認到他們能力的深跟廣,以為課內的東西終於學好了,發現大神們對於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可以說是鑽研的超級深,在佩服的同時,也反思自己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好奇心與毅力。

選修的分組考量又更多元了,我會根據選修課程主題來找有該項專長的組員,像VFX (Digital Visual Effects 數位視覺效果)就找了兩位莊永裕老師實驗室的同學一起做期末影片,兩人對影像處理都非常有經驗,補足了我對這塊的陌生,同時我也帶了個對影像處理有熱情的外系朋友來修課,她雖然不是程式出身,但在期末的影片中畫了美麗的背景,我們四人發揮自己所長,的合作也十分的順利。而另一門智慧型汽車導論因為我手邊剛好有空拍交通狀況的影片,所以找期末報告的組員時,就以找影像處理相關專長的同學為主,又找了之前完全沒有同組過的同學,但因為知道彼此的專長,也是相當愉快的合作經驗。

分組作業對於我來說是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怕找不到想要的隊友、怕自己雷別人、怕團隊合作不良,所以我也只能努力的先在我能力所及找我想要的隊友,不管是大神還是有某項專長或特質的同學,當然會害怕對方會不會不想跟自己同組,但有問有機會,沒問就完全不會知道結果了。我是有意識地在分析自己的能力,而找我覺得可以補足我不足部分的隊友,同時也用分組為理由,搭訕一些想變得更熟的強者們,這讓我在分組報告時可以不用怕自己做不出承諾的事,但也同時讓我縮在自己既有的能力中,而拒絕面對需要學的其他能力,從前面的敘述可以發現我其實在分組作業中逃避寫code很多次,當下都是覺得根據比較利益給coding更強的同學寫比較合理,但從找隊友開始我就已經找coding能力比我好的人了,我當然不會有機會寫,這不是一件好事,但不失為一個在大學中好好存活下去的方法。

生存小撇步 — 語言能力

資工系英文資訊的比例非常高,不管是網路上查到的資訊、閱讀原文課本(老師投影片)或是作業,都有很多是用英文寫的,這也讓英文能力變成一個系上不怎麼提,可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知道是十分重要的能力。我沒有特別觀察到大家在學習語言上有什麼傾向,不過系上有些教授會有意無意幫我們增進英文能力,像是英文授課或是推薦我們一些英文的演講。

我很幸運,本來英文能力還算不錯,前面也提到曾經幫助教用英文教外籍生,而也是這個經驗讓我在大二下決定挑戰當DSA的外語助教。本來 DSA是沒有外語助教的,但我因為剛開學就去搭訕了外籍生,觀察到他們因為語言隔閡,往往沒有辦法好好地吸收課程內容,所以去跟田神說我能不能當專職的英文助教,而田神也很爽快地答應了。當DSA的助教其實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壓力,因為我不覺得自己的知識程度有辦法回答所有的問題,畢竟自己當時也是修得跌跌撞撞的,但還好天天也一起來當助教,我會事先把作業整個看一遍,不會的先跟天天確認,免除了我怕被問倒在當場的壓力。

在跟外籍生解釋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在講專業領域上的英文還是相當不足,尤其在較複雜的題目時,我用中文都不一定講得清楚,更何況是英文,但也是這次的機會,讓我可以在一次次引導學生的過程中,去看要怎麼講比較清楚,或是適時用圖輔助,這種即席解釋的能力在未來的實習、工作上也幫了我許多。而且因為來問的總是那幾個人,久了其實也會閒聊個幾句,英文閒聊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因為換了語言,很多本來會開的玩笑、分享的趣事瞬間都不知道要怎麼講了。外語助教的機會不只讓我有機會為系上付出一些,也讓我賺了很棒的英文練習機會。

萬聖節特別活動( 左圖) 和朋友們一起吃飯(右圖)

我有幾位不錯的外籍生朋友,主要講英語的有來自俄羅斯的以及宏都拉斯的,他們時常會問我課業或是一些行政相關的問題,我同時也會回問他們一些修課的相關經驗,算是互相幫助的關係。

至於這些友誼怎麼開始的呢?要從開學說起,我曾經提過我只認識一個人,我的國中同學,有天我們一起在校園裡時,看到系上的俄羅斯美女正在看地圖認路,我國中同學想去搭訕又不敢,結果最後變成我先去搭話,各位男性想搭訕人大膽一點好嗎!!!後來還邀了她一起去玩總圖每年開學時會有的圖書館躲貓貓活動,漸漸的變成了朋友,而因為外籍生自己會有一些團體,也連帶的認識了系上更多外籍生。因為這些朋友的存在,我一直有機會用英文聊天,而且因為大家的母語都不是英文,有時候還是會有些奇奇怪怪的發音、用詞錯誤,也是蠻有趣的體驗。

英文寫作方面,我們系比較少可以用英文長篇大論的地方,往往都是解釋一些演算法或名詞,我會視心情用英文寫整份作業或考卷,當成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在我知道答案是什麼時,有沒有辦法用英文把事情解釋清楚呢?這種小訓練我覺得蠻有用的,可以比較好掌握如何用英文表達重點。

除了英文外,我因為一直以來都想學日文,所以有修學校的日文課。而系上的日本學生也曾經推薦給我來台灣交換的日本人作為語言交換對象。但這個語言交換最後對我來說沒有達到練習日文的目的,因為那位日本人中文太好了,結果我們每次都用中文聊天,但可以多跟不同國的人聊聊天也蠻不錯的啦XD

台大因為本來外籍生就非常的多,加上國際交換的交換生,加上與外國學校會有一些交流活動,再加上很多科目都需要閱讀原文書或是英文資料,不怕沒機會練英文,只怕機會多到自己覺得很累,是甜蜜的負擔(咦

生存小撇步 — 小結

分組跟語言算是在大學生活中會一直碰到,而且覺得毫無止境的兩項障礙,我分享了自己怎麼面對這兩件事,我在系上並不在中心,真的很常跟我相處、跟我很熟的人不多,但我個性上算是比較外向的、臉皮又挺厚的,只要稍微鼓起勇氣,就可以去跟其他人談話,也因此跟系上很多人都有聊過幾句。如果覺得自己就是缺這麼一點勇氣踏出挑戰的第一步,不妨以我為例,試著去挑戰看看吧!

分組哲學算是相當現實的,我想要好成績、我不想自己做自己比較不擅長的部分,所以會在選組員時找能力互補或是可以分擔掉我不擅長的部分的同學,而這哲學有利也有弊,我可以從組員身上學到很多,但同時也減少了自己面對不擅長的技能的機會。而語言方面算是誤打誤撞,因為發現自己好像可以用英文教導外籍生,而自告奮勇的去當DSA助教,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自己真有勇氣,明明DSA也沒有學得太好,但就這股想當助教、想幫幫看同學的衝勁讓我得到了難得的機會。現在想起來,當初田神好像有說助教可以要一封推薦信,不知道有沒有有效期限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