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 vs 管報-大公司會計不一定了解公司財務狀況的真相

--

在我大學的時候,我天真的以為公司的財務報表就是會計結完帳後的財務報表,然後依事業部拆分損益表(管理會計教的管報)算業績,但出社會後才發現我太天真了…根本沒有了解到公司設立的精隨(這涉及公司法與稅法),以前這些學科都是分開上的,但到實務工作中,這些都是要一起考量的,然後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在進入本文之前還是要先幫大家科普一下幾個財務與法律的基本觀念

什麼是財報? 什麼是管報?

這是我從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首先我們從會計專業角度看一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係。企業的會計系統可以分為兩個主要的子系統:財務會計系統和管理會計系統。財務會計系統主要為 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業的財務信息,比如稅務機關、上市公司的股東、銀行、證券監管機構等。財務會計系統依據政府制定的規則和慣例處理企業的經濟業務,比 如企業會計制度、會計準則、股份公司會計制度等,對外提供指定格式的報表。這些財務信息被用來進行投資決策、評價企業的總體經營狀況、監控企業是否違反法 律法規。

管理會計系統為企業內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業財務信息,比如管理層、生產部門、技術部門等。管理會計系統依據企業自行確定的方法處理企業經濟業務,不同 企業的處理方法可能差別很大,提供信息的內容和形式也差別很大。這些財務信息被用來進行企業內部的產品決策、生產決策、自制或外包決策等內部決策。因此, 財務會計通常稱為外部會計,管理會計通常稱為內部會計,財務會計的信息通常為公司整體信息,管理會計信息通常是非常詳細、具體。

Entity(個體)到底是什麼?

相信大學修商事法的時候,老師教公司法一定會教公司的種類,一般在設海外entity的時候常見的有子公司、分公司、辦事處,但只有子公司具有獨立的法人個體,分公司和辦事處只有稅務個體的地位(就是要做稅務申報,但辦事處是不能有收入,但還是要申報喔!)

在實務中,子公司、分公司非常常見,辦事處比較少(因為不能進行營業行為,是外國企業在台灣展開籌備工作和輔助性工作的據點),一般會計編表的時候子公司、分公司都是會出財務報表來review。

(以上為財務人查資料後努力簡化的內容,如果有錯,歡迎指證)

以下進入正題啦!

一般公司的財報帳與Legal Structure

財報(財務會計)

個體財報帳是依照個體(Entity)帳上的真實財務數字下去編制,然後持股超過50%的個體,就會透過合併報表(高會範圍)去把所有公司的帳合併起來,成為外界俗稱的合併報表。

由下表可知台積電財報中所包含的Legal entity真的超級多的

Legal structure設計的主要考量-稅務與資金調度

跨國與集團型大公司很常會在不同國家設置Legal entity,主要都是為了業務上的拓展,但因各國稅率真的相差極大,而企業為了節稅,無不使出大絕。而大部分的公司一般都不會放太多錢在海外entity,以免藩鎮割據,所以都會盡量用Legal structure的設計達到節稅與資金管控的效果。

常見的財管大分離Legal structure

集中Billing型

銷貨收入統一入在某一個entity,這種entity常常設在太平洋小島上或是稅率有優惠的地方,Sales office或RD Center採用佣金收入的方式過活(支付人事辦公室費用)。

各entity之間拆帳型

有的時候集團底下的公司合作會有綜效,為了帳務方便(反正都同一集團),可能就先由某一家公司做billing,然後用管報拆帳的方式調帳給另一家公司(就不直接把錢真的付到該公司)

毛利控管型

跟子公司之間還是有類似進銷存的概念,但只給子公司賺固定的價差,用那些價差養活該辦公室員工。

業界從財報帳到管報帳的處理方式

一般公司都會把會計與管理會計分開,規模比較小的公司靠管理會計手動製作管報,讓管報比較接近該地區或產品線的真實損益表,來做財務分析,看看公司的營運狀況與決定未來的策略。

一般收入面比較好分,基本上入帳就會有欄位去區分是哪個區域的營收,而成本與費用的分攤就是一大工作了(而如果有人對分攤機制有意見,那又是另一個擾人的事了@@),基本上公司都會說好一個分攤機制,然後就個別把帳匯集計算再分攤。而大公司一般都會用ERP去做自動分攤(SAP中的Profit center、cost center、Internal order就是來處理這些事),不過我也聽說有些公司即使有用ERP先做自動分攤,後續也還是需要人去處理一些掛帳和調整帳的手工,所以也難保去大公司就可以不用手動做報表。

對會計人員的影響與建議

個體財帳可能沒有太大的商業分析意義

從上面提到的集中Billing型來看,在財帳上面就會看到收入都在某個entity,然後其他entity的財帳上的收入都是為了支付成本或費用的”傭金收入”,所以這種收入幾乎無分析意義,而費用的部分就要看這個office有什麼活動,像是以marketing為主的Sales office就會在當地舉辦一些品牌活動、贊助產業論壇…等,這個就可以知道這些活動大概要多少錢,但是效益分析一般就不會是會計做,因為要透過管報帳跑這個Sales office的管報(P&L),然後交由FP&A的財務分析同仁進行效益分析。如果是RD Center或是人事費用比例極高的entity,這樣看到的費用很可能就是一整包(幾個大的數字),因為薪資這個東西很機密,比較大的公司會由HR掌控,所以在這種外商的台灣公司當會計其實很難學到分析,做的事情跟一般台灣公司普通會計其實沒有差很多,如果你在中年遇到很難搞的老闆,也很難憤而離職,因為外面可能找不到比這個薪水更好的工作。

但在FP&A沒那麼完整的外商公司,有另一種狀況是當地的會計主管會做一半的FP&A工作,也就是把台灣辦公司真的業績數字+當地成本+費用產出P&L(損益表)去monitor費用有沒有超過總部設定的比例,這類會計主管一般title是Controller,但工作跟純FP&A會做的BU Controller和Sales Controller相比,就比較偏會計,而且著重的點主要是費用與風險控制,跟FP&A以公司Business發展的角度不太一樣(但FP&A也是需要做費用與風險控制,但我覺得出發點不太一樣)

會計人員工作選擇上要注意的事情

上面列的這兩種公司應該都是大家比較想去的公司類型,建議要先問清楚他們的legal structure,要避免找處理單一entity帳的會計工作(如果營收、費用大部分是在母公司本體,且又負責母公司本體的財帳就可能還好),因為真的就是純處理財帳和稅務,不太會碰到真的分析,因為這種公司就會有FP&A來做分析,且ERP系統權限鎖的很好,應該是只能看到職務權限內能看的東西,所以會計因為沒有機會做分析而工作變得很侷限。會建議做負責合併報表的會計,這樣就會看到比較全貌的東西。或是直接選管理或成本會計會是更好的做法,承如我之前文章分享,這兩種會計相對好跨入FP&A。

結語

真沒想到這篇會花我這麼多時間構思,從去年寫到今年才完成@@ 希望這篇可以幫助一般公司的財會人員在思考一份工作的價值性有除了公司招牌以外更立體的視角,我覺得如果看清公司結構與職務設計的根本性道理,就會知道有些工作要翻身真的會非常困難,因為這個是結構性問題,一般人要能衝破外在先天不利形勢是非常困難的,那就一定要先看清形勢,在一開始做選擇的時候就要想清楚。

更多Bess的文章

2023/03/02 更新-開通捐款功能-請Bess喝杯咖啡

如果覺得小女子部落格文章還不錯,歡迎透過下面連結給Bess一點鼓勵

https://www.buymeacoffee.com/b01703030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