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講座:胡乃元專題(ep. 02)

Filius
5 min readNov 22, 2015

--

胡乃元老師預計在 11 月 16 日至 12 月 12 日期間,於台北藝術大學駐校講學,內容包括兩場專題演講、弦樂團指導及發表、小提琴大師班,以及四組室內樂研究。系列文章主要是我旁聽的側寫及心得,將會按日次第刊出。

Date: 19 Nov 2015 (Thur.) 6:00 pm
Place: 北藝大 M2401 教室

Programs:
Haydn — Quartet in C, Hob. III:77 (A)
Mendelssohn — Quartet in A, Op. 13 (B)

由於已經錯過四組室內樂的第一堂課,今天到達時,他們已是從作品的第二樂章開始上課。group A 的組成是大學部學生,group B 成員則是來自研究所。

胡老師手持的 Haydn 總譜是系上出借的 G. Henle 版本,外面還加註了這是 “Urtext”,也就是盡可能按照作曲家原稿呈現的版本。因此在不同版本的樂譜之間發現異同處、需要釋疑時,Urtext 就會是一個參考準則。此外,這個版本在樂譜之前所提供的文字說明,也可以有效地詮釋作品所在的時代背景,例如雖然是寫著 adagio,但這個速度術語在十八世紀所指的速度,和十九世紀相比很可能就是全然不同的。速度的設定,也會直接影響到弓法和分句,例如 Haydn 第二樂章的開頭:

bar 1 to 6

可以看到前三拍是寫成一弓的,但若考量到時代的設定,能以較快的速度 (而非現在的奧地利國歌的莊嚴緩慢) 演奏,這個弓法就有它特別的語氣。

話說這首暱稱為 “Emperor” 的四重奏,正是得名於第二樂章的音樂。第二樂章的各段變奏和設定,對四重奏來說也是相當好的試金石。我尤其喜歡四樣樂器分別走過變奏、一一展開之後,在 Variation 4 再次合流,釀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音色。

到了典雅的小步舞曲樂章,在 Trio 的段落固然第一小提琴要設法切換到另一種顏色,和前面的大調有所區別。但是!曲趣還在於其他聲部作何回應,第一短句 (第 59 小節) 像是一個疑問,但下句仍然懸而未決似的。究竟要如何在拉奏上做出這個語氣?問句時加強抖音的句韻,答句反讓抖音提早停止 ……

bar 57 to 64

Mendelssohn 的第二樂章則完全是另一重境界,胡老師形容這個樂章 “像是對人生的某種感慨”。我動手查了查,1827 年這首第二號四重奏完成時,作曲家也不過區區十八歲啊,實在好難想像。或許,與其穿鑿附會地臆測他當時的遭遇是怎麼樣的,不如暫時讓自己浸在這等令人感到幸福的音響裏頭罷。

這個第二樂章像是兩段回憶的交織,又像是腦中播放著幻燈片秀,提點著兩處不同時地的往景,但當音樂終又回到樂章開頭的主題,雖是一模一樣的旋律 (第 93 小節),但思緒上是如何近鄉情怯,作曲家只用了一個不同的表情,就道盡了一切。其他的,得自己揣摩。

bar 1 to 8
bar 93 to 100

關於主題和再現的不同的音色選擇,胡老師向大家發問,若考慮到 mf,是否第一次應該用以飽滿或溫暖一點的音色?組別的成員答,他們是有經過事先討論的,刻意在開頭就設定一個 “蕭瑟” 的感受 — 聽到這個詞,胡老師皺了皺眉,然後顯得有點難為情地表示:「你們所想像的秋天和蕭瑟,在我的感覺 (可能應該是晚夏時候的畫面),秋天的末晚應該已經開始飄雪,是銀白世界 ……」

前一篇也曾說到詮釋的說服力這件事情,這個討論其實很有意義。

又看到在速度的設定上,Mendelssohn 比起 Haydn 顯然就囉嗦了一些:這個樂章寫著 adagio non lento,你大概就知道,作曲家並不希望你愁思滿緒地進入這段音樂。那麼話說回來,究竟又該是怎麼樣的情緒呢?從上面的譜例看表情記號,可以看到作曲家如何用一個記號就寫出一整個段落的情感改變,但也能在一句之內寫盡千迴百轉。

第三樂章其實也很好聽啦 (居然這樣敷衍人家),但是若要說我為什麼特別喜歡 Mendelssohn 的室內樂作品,這個第二樂章就是我最好的回答。富有原創性的動聽旋律,是天才 Mozart 之後的第一人,卻又比神童多了一些人味。情感上也許沒有 Schumann 那麼糾結,也不見 Brahms 筆下那種濃厚的織體,但 Mendelssohn 就是能在簡單的樂思當中,理出一種典雅的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