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程師在台灣 foodpanda 工作半年來的心得 (下)

Chih-Hao Yang
9 min readNov 26, 2022

--

Pizza is Pau-Pau’s favorite!

作為工程師在台灣 foodpanda 工作半年來的心得 (上)

作為工程師在台灣 foodpanda 工作半年來的心得 (中)

前言

本文單純為記錄個人心得,任何提及德國 Delivery Hero 公司本身與其旗下品牌(包括但不限於 foodpanda)的內容,均是以個體工程師職員身份獨自撰寫且具有強烈主觀個人經驗、感受理解絕不代表企業立場。
本文不包含也不評論隱私資訊,如薪資、面試內容細節、以及技術細節,另外受眾是台灣人,所以使用中文為主。
溫馨提醒,任何言論有其責任,本文也為其主觀言論所負責。

Disclaimer [All opinions are my own]
Any references to Delivery Hero itself and its relevant brand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foodpanda) are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 feelings and understandings, and can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Delivery Hero.

終於來到系列文的最後一篇,一開始也沒預期到會有這麼多東西可以寫,不過說實在前兩篇還蠻官方新聞稿的,所以最後要來探討的部分是整個 foodpanda 的業務邏輯或功能層面上的 Pros and cons 和未來挑戰。

優點

現行熊貓在台灣除了雙北地區可能55開外,可以說是 dominating 了食物外送領域。俗話說用戶是用腳投票,所以 foodpanda 除了行銷層面外勢必有能留住用戶的方式,不單是靠 「叫foodpanda 送~」來對抗「今晚我想來點」

  1. 大撒幣:優惠券的數量不用說,十週年慶祝也好,訂單錦標賽也好,優惠券給的就是超大方,生鮮雜貨也是長期都折很多超便宜。
  2. 不分區訂閱制:比起對手,熊貓的訂閱是不分區的,今天出外旅行住飯店想外送隨時能外送,而且年費方案又有額外優惠。
  3. 真人客服:其實不知道能不能算優點,今天如果餐點有問題,聯絡線上客服並提供照片是不需要漫長等待的,雖然沒人願意餐點有問題,但至少驗證完後會提供退款與額外優惠券算是不錯。另外熊貓是針對有問題的品項退款(可以是某個品項的加點,如鐵板麵40 另外加蛋+10的10),在我最近一次用 UberEats 的退款是沒有特別驗證直接把整份餐錢都退給你,對消費者來說雖然更爽但也蠻心虛的,寫一寫發現對店家來說是優點吧XD。

缺點

身為一個用戶也身為一個員工,和身為讀者的你們或許都知道現在 foodpanda 的 UX (使用者體驗) 還有一些進步空間。

  1. Group order (團體訂單) 不好用
    - 有時無法順利加入
    - 沒有辦法用訪客身份加入
    - 只有 host 能查看別人點了什麼,我也想看看別人都點什麼啊!
    - 點完還要多一步驟,按下「我準備好下單了」
  2. 優惠券只能在結帳時輸入 (現已上線優惠頁面可以直接點按鈕儲存優惠券)
  3. 追蹤訂單:UberEats 的外送員的即時配送資訊更豐富,包含更即時地更新定位,有姓名與交通工具資訊等等(對我遇過有人騎腳踏車前來)
  4. 系統穩定性:雖然和服務時間相比,大炸開的時間可能佔不到1%,但次數比 UberEats 多,且尖峰時段用戶數量就夠讓熊貓常常上新聞了。(系統可用性終究還是要邁向 99.99% 以上的)
  5. 網頁版體驗
    - 受限於自家的 micro-frontend 架構,在切換不同的頁面時候需要更長的載入時間,如餐廳列表頁點擊某家餐廳,並不像是現代網頁該有的 client side routing 抑或是兼具 CSR & SSR 的 Next.js 框架,並不是很流暢(但比起 iOS/Android,可以大量點中鍵狂開餐廳頁對我這種選擇障礙的人超有幫助)
    - UI 一致性問題在 web 上相對嚴重,儘管目前正在努力讓頁面上的元件都能使用 foodpanda 自己開發的 UI library: Bento Design System,但設計師間對於顏色也好,對比也好,圓角等等的設計,有時候還是常常朝令夕改抑或是 A team 的 designer 改了一版不久後又被 B team 的 designer 改掉。

其實 Web 版一直是個低流量的訂單來源,但我必須真心推薦大家多多使用 foodpanda 網頁版,除了有更大的畫面可以一次看更多的餐廳,也可以開啟多個分頁來比較要吃什麼,購物車還直接在畫面右邊讓你少一步驟就能結帳。

也順便提個開發層面的缺點(也有可能是優點),作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他的開發步調是遠比新創小型公司來得緩慢的,每個決策可能都需要經過漫長的討論和實行。
如過往也曾經討論過是否 migrate 至 Next.js 框架,但最終也止步討論階段,你的點子需要經由撰寫詳細的 RFC,獲得相關團隊的意見或同意後(通常是用週來計算)才會開始準備實作,這是作為一個工程師在這邊必須習慣的。

台灣相關團隊其實也致力於跟媒體管道暢通,協助讓用戶了解狀況與後續
這個星星顏色和$的設計,為了每個品牌都要是好看的,曾在一週內改版三次,實作的工程師剛好還都是不同人…

挑戰

Competition

外送行業在全世界都是 oligopoly market,每個國家都會只剩燒錢活到最後的少數 player,舊的 player 被洗出去、新的 player 基本上也打不進來。
而且實際上用戶體驗與正負面新聞跟能否勝利不完全正相關,好比說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像 UberEats 的用戶體驗這麼好,應該全世界通行無阻吧?但實際上 2021 年底 UberEats 就退出香港,同時 foodpanda 也在 2021 年底退出日本市場
列舉現今幾個國家當地的外送平台巨頭大致上是:
美國: DoorDash, UberEats
日本: UberEats, 出前館
台灣: foodpanda, UberEats
香港: foodpanda, Deliveroo
新加坡: Grab, foodpanda, Deliveroo

扣除一開始就在封閉圈子自己煉蠱的中國不計,儘管美國與日本兩大經濟體沒有成功存活,東南亞又快變成 Grab 天下,慶幸的是其實 DeliveryHero 底下有不少品牌分布在亞太與歐洲,台灣又是訂單數 №1 的重點國家,所以應該還算站穩腳步 (也因為訂單量最大,系統如果有 bug 通常都是第一個壞的……,然後就又上新聞)。

而浮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所有國家都被佔完了以後要怎麼持續成長擴大利潤?
陸續推出的外帶自取、生鮮雜貨,以及內用其實也都是在開拓新機會。

Post-COVID-19 era

外送產業在疫情期間迎來了一波高峰,隨著疫情時代的結束,大家都走出門用餐之後,要怎麼讓用戶繼續使用我覺得是最困難的地方,以我個人的 scenario 其實是就算沒有疫情,他省下了我的備餐時間可以做其他事,評估機會成本後我覺得它是值得的,但我想對多數人來說,和同事出門用餐也是職場社交的一環,以及對許多人來說寧願省下那個價差。

Vendors & Users & Riders

外送產業的三大核心就是餐廳,用戶與外送員,對,作為一個外送平台要怎麼滿足這三者本身就是最大的挑戰,而且他們又息息相關並深深影響到該市場的盈利模式。

首先台灣民情對於運費超級敏感,在美國或其他地方的外送可能是你付了許多的運費和小費來獲得餐點,那些錢又可以大部分進外送員口袋,該餐點可能跟內用價格差不多。
而在台灣其實不太能接受為了外送多付了個什麼 90 元的外送費,(光是多5元的平台費就超級多反彈了),而這連帶影響到 foodpanda 必須向餐廳收取更高的抽成來補貼外送費,而餐廳也因此需要提高餐點價格,且外送員也可能沒法獲得良好的報酬,環環相扣。

也有人會想說,那就 foodpanda 不要抽成這麼兇啊,這可能也是多數人的迷思以為就是平台的問題,我相信看到這文章的工程師佔比蠻多的,應該知道一個平台的營運成本。
所以上面那句話聽起來就像跟 Apple 喊說 App Store 不應該抽成一樣可笑,樣樣都是成本,如同蘋果提供了讓你託管程式和上架的平台並且確保他的可用性以及下載,App SDK,人工審核確保用戶不太會下載到惡意軟體,分潤金流等等。
foodpanda 和 UberEats 提供了餐廳的曝光,用戶的下單到餐廳接收,外送員的媒合,餐廳用戶與外送員的金流,也許紅皇后假說讓店家們不得不加入,但平台絕對不是大家想的萬惡之源,也絕對不是平台剝削店家外送員自己賺爛(至少有些國家目前還是虧損中)。

我也喜歡免外送費,但有時把這些費用攤平到餐點裡面發現還不如乖乖付外送費…

這些挑戰都是在想加入這個行業前必須先思考的,雖然還很年輕,但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現代人大概很難回去沒有外送的時代。

相隔多個月終於寫完,從加入半年開始寫到現在快滿一年了才完成,作為一個算早期加入台灣 Tech Hub 的人當初在面試時真的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任何資訊,所以會想寫心得的主要用意也是想分享些裡面的生活,讓有興趣的人可以 Google 到 (實際上好像也真在第一頁了XD,謝謝 Google 爬蟲和各位的點閱)。

但在 2022 年 Q4 當下許多公司都 hiring freeze 以及各行業的明年展望都是悲觀的情況下,只能希望這系列心得會在未來幫助到有需要的人了。

希望這次的 depression 大家都會沒事,也歡迎不定時 check https://careers.foodpanda.com/ 查看職缺資訊。

--

--

Chih-Hao Yang

軟體工程師,相信人與人的互信和理解讓世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