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Booster - AI into classes (2)

--

Ethan Mollick : My class required AI. Here’s what I’ve learned so far.

Image credit: Ethan Mollick

這系列文章是透過蒐集、分享我覺得有意思AI服務、相關文章、影片,期許自己能更了解這世界上正在發生什麼。

持續追蹤Ethan Mollick教授的AI實驗: 將AI輔助於教學。試行了一段時間後,Ethan Mollick 給出了以下初步觀察和論點。

正確的訓練才能正確的駕馭AI

Ethan Mollick要求學生寫一篇五個段落的論文,主題要與學生這學期目前學習的相關內容,學生被要求使用自少五次提示詞(prompts)以搭配AI產生論點,並在結尾自己寫一段對整個專案的感想。

Ethan Mollick觀察到每個學生的第一個提示詞通常是比較簡單直觀,少數學生會敘述的較為詳盡,但總體而言根據此生成的內容大概僅能拿到C-。這個階段的測試結果,由於使用單調的提示詞,因此人們通常會拿來詬病AI寫作能力。

這也是會什麼Ethan Mollick教授要求學生使用至少五次提示詞,隨著豐富提示詞,生成的內容會逐漸改善。Ethan Mollick也分享了最常見的幾種提示詞進化過程:

  1. 在原有提示詞的基礎上,給出更多內容加以變化。比如對名詞的更具體描述、更多形容詞。Generate a 5 paragraph essay on selecting leaders => Generate a 5 paragraph essay on how leaders are selected by teams, team process, and leadership ability, 250 words.
  2. 在原有提示詞的基礎上,增加限制、條件、使用者的知識。比如告訴AI生成一個五段落的文章闡述如何挑選領導者的基礎上再餵給AI像是: 需要內容有提及某某理論、某某效應等,或要求AI提供範例來解釋內容,要求AI使用生動口吻、時態,讓AI以顧問背景生成內容等。
  3. 與AI對話共同編輯、寫作。根據AI生成的結果,給予評價,點出哪裡內容有誤需要修正,以互動式對話完成寫作。

Ethan Mollick發現生成內容的品質3 > 2 > 1,使用者需要好好琢磨、精煉提示詞,在生成內容的同時訓練AI。Ethan Mollick 也發現目前還沒有學生能在沒進一步訓練的情況下到賦予AI角色景設定,像是”想像你是一個有著在某某產業工作4年工作經驗MBA學生”這類的設定,而這種使用方式想比前3種過程更能解鎖AI的潛力。

了解背後的運作方式,人類(學生)即能判別生成內容的正確性和偏誤

在使用工具前必須好好閱讀了解其使用說明,同樣的,AI用戶必須了解生成式人工智慧背後的生成邏輯。由於已接受Ethan Mollick教授的AI使用說明,大部分的學生了解AI生成內容是需要被查證的,也在這驗證的過程當中,進一步深化知識層。

AI已遍地開花

截至目前為止,Ethan Mollick教授認為實驗正在往好的方向進行,透過AI的協助,專案的成功率、學生的理解程度都比之前未導入AI的課程來的好。當然,Ethan Mollick教授也有發現,可能是ChatGPT的存在,學生舉手問問題的次數似乎有在減少,這也讓教學本身更複雜,令人興奮的同時也帶有幾分憂心。

我們會持續追蹤Ethan教授的AI實驗和相關文章! Thank you and Enjoy i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