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雷、射控革命與無畏艦的誕生

之前一篇介紹鐵甲艦時代交戰距離的文章中已經解釋過,實際上鐵甲艦時代末期的作戰距離已經開始提升。不過提升的原因除了是測距技術得到改進外,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卻是因為魚雷射程同樣提升了。而這個技術發展同時也推動了炮術革命,以至是裝備全重炮的無畏艦的出現。

1875年,奧匈帝國里耶卡,白頭魚雷的發明者羅伯特‧白頭(Robert Whitehead)正在檢視一枚魚雷。看來破破爛爛不起眼的魚雷,在當時可是儼然現代反艦飛彈一樣的存在。

現代意義的魚雷由英國工程師羅伯特‧白頭(Robert Whitehead)發明於1866年。由於當時戰列艦的水下防護跟沒有差不多,因此只要一發魚雷命中,往往能令一艘價值百多萬英鎊的戰艦報廢。在這情況下,各國不但建造了大量以小搏大的魚雷艇,同時也開始把魚雷管安裝在主力戰鬥艦隻上。本來這在十九世紀中後葉也還不是大問題:魚雷艇交給驅逐艦就可以了;至於戰鬥艦上的魚雷,只要不踏進八百米內基本是安全的。

美軍魚雷艇上的一枚白頭短版18吋魚雷及發射管,射程730米。由於魚雷艇的體積問題,也限制了能搭載的魚雷的大小與威力,因此當日後魚雷威力提升,魚雷艇的尺寸亦水漲船高,結果最後艦隊戰雷擊的工作,便變成了驅逐艦的任務。

可是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二十世紀,因為陀螺儀及推進系統的發展,魚雷的射程也得到飛躍提升,問題就來了。例如美軍在1900年入役的白頭18吋Mk3 魚雷以27.5節速度發射時射程只有730米,但1904年入役的Bliss-Leavitt 21吋 Mk 1魚雷得益於最新發明的空氣加熱系統(還有更多的壓縮空氣容量),同樣以27節射擊,射程卻能達到4000米。在這情況下,戰艦要保障自身安全不被魚雷擊中,便需要和敵方保持最少四千米,也就是說,交戰距離已經是不得不從四公里起跳,而從另一角度來說,在四千米不能發揮威力的武裝等同沒用,而在十九世紀末的艦炮基本上能在一千五百碼命中目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這個戰術情況,便催生出炮術革命的第一步,透過炮手隨著艦體運動來調整火炮俯仰以增加火炮命中率。原因很簡單,先不要說提升炮戰距離,要是不能在發射魚雷前把魚雷艇擊沉,在當時水下防護系統仍不發達的主力艦可以說是沉定了。基本上也就是說,艦炮的有效射程不得不提升,有多遠便打多遠。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及皇家海軍的「炮神」珀西.斯科特(Sir Percy Scott):他在1890年代末,於中國艦隊的可怖號巡洋艦服役任艦長時,成功開發出「持續瞄準」的技術,透過讓炮手在瞄準時因應艦體運動而調整火炮俯仰來隨動,使得2000碼上下距離的命中率得以大幅提升,為提升交戰距離的炮術革命寫下了第一個音符。

華文世界在提及無畏艦時,對斯科特實在虧欠甚多,要不是有他提出的持續瞄準技術,提高射擊距離仍然是天荒夜談,更不用說炮術革命了。斯科特其後擔任皇家海軍炮術學校卓越號(HMS Excellent)的艦長,下文會介紹的第一台類比計算機(analog computer)的出現,實際上和斯科特,關係極深他可以說是炮術革命的重要人物之一。

由於炮塔俯仰機制技術上的限制,僅有6"炮或以下的火炮能夠應用持續瞄準這項科技。實際上,在1890年代末12"炮反而因為射速問題不受重視——在甲午戰爭中日軍便作出了透過精準的6吋炮火力擊毀敵艦的上層建築,並且利用速度優勢選擇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