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有想法的人?我是這樣練習的(下)

MH
Jun 30, 2019

距離上一篇〈如何成為有想法的人?我是這樣練習的〉發文已經一段時間了,發現從各處來看這篇文章的人似乎不少,加上最近剛好覺得還有一些心得可以補充,所以決定再更新一篇。

要成為「有想法的人」,先決條件就是必須「隨時保持思考」。大多數人或許覺得這聽起來簡單,畢竟大腦不就是會自己運作嗎?

但我認為,大多數人(本能上)擅長的是如何思考(how to think),而不是該思考什麼(what to think)。

這篇就是想要透過 3 個簡單的例子分享「該思考什麼,才會讓自己成為有想法的人」。

Photo by Evan Dennis on Unsplash

1. 不斷地問「為什麼」、「怎麼做」

說好聽一點,就是維持對世界的好奇、對人事物都有源源不絕的質疑與反駁。

但這不是要為反對而反對,只是「不要屈就」、不要全盤接收各種人事物或說法,而是經過思考後,再決定自己是否要接納新的知識。

聽起來或許有點複雜?但其實在生活中就可以試試看這樣做了:

(1) 健身課看流失率

我先前報名了一對一的重訓教練課,一次買了 20 堂的課程,平均一週上 2 堂課,每堂課是 60 分鐘,教練會帶暖身、介紹重訓器材與矯正姿勢,課後他們也要求學生要透過 line 傳送三餐的照片,以進行飲食控管。

前 10 堂課,也就是大約一個半月的時間,我都乖乖地上課&傳三餐,但漸漸地就有點懶惰,加上那時公司忙碌常加班,三餐不固定,也就沒有傳三餐。

後來到了大概第 16 堂課,我每次去上課都有一種「倒數」而非「期待」的感覺,因為我當初上課的目的只是想要掌握基本的器材操作,並沒有想要透過非常嚴格的健身課表或飲食控制來降體重或體脂(對,我就是一個懶惰的人,對於「減重」這件事我一直很佛系……好吃的東西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但作為教練,當然會希望學員好好運動、好好吃(所謂的「好好吃」,意指不要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多吃蛋白質、少吃加工食品,更不用說甜點或宵夜了。也不是說我平常多愛吃這些東西,只是一旦有人叫我不要吃,我好像就會更想吃……),但這跟我原本的期待不太一樣。

所以漸漸地,只要吃了一些不健康的食物,我就不敢上傳到 line 群組(非常逃避現實的我),到最後一個月,我完全沒有在上傳三餐照了,很自然地,我上完 20 堂課之後,就沒有再加買其他課程了。

後來想想,如果我是教練(或者健身房的業務),該怎麼留住學生、讓他們加買課程呢?又或者我是否應該要追問根本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他們不加買?

我認為,只要學生開始「疏於聯絡」,比如沒有持續用 line 分享三餐,或者越來越少在課堂上或 line 裡問問題,這其實就是一個「警訊」了。

只要這情況發生,就應該要主動關心學員,比如每個月發送問卷,了解學員的學習狀況,或者主動提供健身建議,比如客製化的健身課表、食物組合建議等(但我知道,這跟營運成本與人力也有關)。

再更進一步來說,連帶到我現在工作的網路產業,這其實就是所謂的「管控流失率」,為了減少流失率(churn rate),我們必須先抓出幾個會導致流失發生的關鍵因素(key factor)或者說是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

而在此例,「領先指標」很可能就是上面提到的,學員傳三餐的頻率或是問問題的次數,越高的人,基本上代表他對這樣的服務越「黏著」,也就越不可能流失。

(2) Netflix 看優化

另一個例子也是我的生活經驗。我和家人都是 Netflix 狂人,某天在找新片來看時,我跟家人就聊到都找不到自己想看的片。我們就開始討論,現在的類目到底有什麼不足處、該怎樣才能做到更好、身為觀眾,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基本上,Netflix 是用影片類型&瀏覽紀錄來推薦片單,但幾乎都是用「類型」來分,比如恐怖片、喜劇、紀錄片、亞洲影片等。

但我們就覺得,其實還有很多區別的方式,比如影片長度(今天只想花 30 分鐘看短片,可不可以推薦我單集時間較短的影集?)、語言 / 國家(歐洲電影跟美國好萊塢電影非常不同;歐陸影集跟美劇也有差。又或者有人可能想聽特定語言或腔調的影片,如英國腔、西班牙語、中文等。

甚至,Netflix 會用不同的影片封面圖做 a/b testing,比如同樣都是「黑鏡(black mirror)」這個影集,有人看到的縮圖是妹子,有人是恐怖氛圍的圖,這就是為了瞭解用戶到底有什麼偏好。

但能否更進一步呢?比如游標移到影片上時,影片就可以先跑 10 秒的預覽(現在已有類似機制,但要點進去影片才有;我說的是更像 YouTube 那樣的預覽)。

舉上面這兩個例子,是想用比較生活化的例子說明:到處都有機會探詢自己困擾的點,找到後就試著想一些解決方法吧,或許就會得到一些不錯的靈感。

2. 從同事做事方式反思自己

另一個培養自己成為有想法的人的方式是:從同事做事方式反思自己。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見賢思齊。

畢竟「想法」不會無中生有,得先做一些事情,引發它的出現,而這方法就是「多發問」。

比如,當我看到同事的作為時,除了表達讚賞、認同或反對,我更常問的是:「為什麼」?為什麼他會形成這樣的認知?為什麼他會這樣想?為什麼他想得出這種很棒的點子?

最近我跟老闆在進行半年一次的例行考核,其中我們聊到一題:我覺得有哪些事情,是自己在接下來半年內,可以做得更好的?

在老闆問之前,我剛好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就很坦白告訴他,其實在這半年中,我不斷地提醒自己:要學著看得更多、看得更遠,只是我做得並不好。

作為一個「執行者」,眼前有超多第一線雜事需要解決,比如某個案子快要延誤了、某個合作窗口很難搞、某個已上線的案子成績不佳,或者人力不夠、找不到好人才等,所以當下很容易被淹沒在這種「小而重要」的事裡面。

我把它們稱作「眼前的事情」,它們很迫切、很需要在當下就被解決;相較之下,我很可能因為被困在這些「眼前的事情」,而無法思考「更遠的事情」,比如公司的大方向、更多營利機會的可能性。我覺得這是我跟主管還有老闆之間很大的落差,也是希望我自己能跟進的。

而當主管或老闆又提出一些新方向 — — 無論可行與否,我認為在新創公司,有想法就是好想法(畢竟維持不動就是變相落後),我就會有一種「對啊!為什麼我沒想到呢?」的感覺。這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很大的良性刺激與動力,讓我知道自己下一步可以往哪裡努力。

結論

最後歸納一下,想要成為有想法的人,一是「多問為什麼、怎麼做」,二是「從他人身上反思自己」。聽起來很基本,但個人經驗是:知易行難。如果有更好的做法或任何建議,都歡迎留言分享囉!

--

--

MH

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 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 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 PM。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mhmedium90@gmail.com (轉載文章請附原標題&原文網址即可,不用特別來信洽詢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