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生產 -女性自我賦權的過程

Miso Hong
Oct 8, 2021

--

為何選擇溫柔生產?

最初是從朋友那得知這種生產方式,一開始還覺得是天方夜譚,直到自己也計畫懷孕後,剛好遇上當時群眾募資的紀錄片《祝我好好孕》,記得整場我是哭著看完的。從那次的紀錄片後,我開始認真找身旁有經驗的友人深入了解,才知道溫柔生產(gentle birth)的相關的名詞解釋有很多種,像是生育自主、順勢生產等,但主要都是「以產婦為核心的生產方式」,一種能夠「自我賦權」的生產方式。

而溫柔生產所講求的,「減少醫療過度介入、不人性化的生產方式、生產計畫自由度高、想讓伴侶有更高的參與度等」,這些特點很吸引我,因為我自己本身就不是一個喜歡「被決定」的人,而且一般醫界也會建議,低風險妊娠產婦,比較適合溫柔生產。但推廣溫柔生產並非就是單純陷入二元對立的反對醫療體系,而是在找尋「醫療與產家協商」的可能性,如果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狀況,還是會尊重醫生的專業。

推薦閱讀:
特色專題 — 溫柔生產的第一堂課

「醫療父權」與「女性賦權」

近幾十年來,在台灣大多數的人都會視醫院生產為唯一選擇,高度醫療介入的生產流程,像是催生、打減痛、灌腸、會陰切開術、推肚子、真空吸引等 SOP,幾乎是過往女性生產時必經的心路歷程,彷彿在生產這件事,女性是沒有任何選擇餘地,只有被送上冷冰冰的工業化產檯,任憑外人宰割。身邊友人的生產經驗,形容推肚子像是全身被毆打的感覺,不然就是在不被醫師告知狀況下,以預期外的方式強行介入生產過程,導致產後憂鬱的發生。

會演變成現今的局面,約是在 1970 年代,由男性主導的婦產科醫師開始成為主流,為了節省生產時間與風險,醫院建立了婦科標準程序,但已有許多數據證明這些程序可能不利於產婦。例如,女性本能的生產姿勢並不是躺著,但現今的產檯是為了方便醫生作業而如此設計,或是為避免生產過程造成預期外的會陰撕裂傷口,醫生大多會採取會陰切開術,但卻沒有考量它同時也可能會引發其他併發症,例如:大量出血、血腫、感染等,因此溫柔生產強調,如果是胎兒體型過大導致分娩困難時,才有可能考慮實施。但必須要再次強調,任何生產方式都是有風險的,溫柔生產 / 順勢生產也只是其中一種生產方式,但這種方式很適合給低生產風險的產婦,而多數的產婦其實是屬於這類型。

當時,因為醫師說我算是低風險產婦,而且剛好我們家離協和婦女醫院很近,所以很快就找上了好孕工作室的團隊,而在產前我們會有兩次的必修課程,其中一門主要是詳細說明溫柔生產相關知識,最後一堂是教如何用自然的方式達到減痛效果。我覺得其中最讓我感覺有「自我賦權」的,就是只藉由呼吸方式、瑜伽球和伴侶的協助施壓就能掌控第一產程的陣痛程度,雖然並不是完全不痛,但助產師那時跟我分享,關於大象為了在分娩時不讓生產口裂開,會經歷約 20 多天的陣痛時間,讓小象順利生出,所以「陣痛的痛,是有意義的」,每一次的宮縮陣痛,都是小孩為了出來的必經過程。

也許有人會質疑為何不打減痛(很多人會說成打無痛),但嚴格來講,無痛分娩應正名為「減痛」分娩(全名為「硬脊膜外麻醉」),因為這項技術僅能大幅降低疼痛,不是 100% 止痛,而且我是經痛會有強烈腰痠的類型,減痛是只能降低疼痛,但痠感是無法避免的,而現在回想我在陣痛時,與其說是感覺到痛,不如說是後腰處痠到爆炸,每次的陣痛一來,我都會不自覺的想用手施壓在痠痛處。

延伸閱讀:
從婦產科叛徒,到溫柔生產推手:專訪好孕工作室陳鈺萍醫師(上)
孕婦一點都不脆弱!溫柔生產帶起的女性自主:專訪好孕工作室陳鈺萍醫師(下)
溫柔革命/生產不是生病 把「主權」從醫師手中奪回
不是教妳當「醫院奧客」:6個QA告訴你,為什麼台灣這麼難「溫柔生產」

懷孕階段即有伴侶的參與

普遍在生產這件事上,很多人會開玩笑的說:「爸爸只要負責拿錢出來就好。」結果讓懷孕、生產和育兒這些事,容易無形中就只變成媽媽的責任,爸爸的角色在這件事上變得式微,甚至表現事不關己的態度。這讓我想起由新垣結衣、星野源主演的《月薪嬌妻》特別篇中的一段情節,平匡說:「關於孩子的事,我會盡全力協助你的,有什麼需要請儘管告訴我!」實栗:「這是幫忙嗎?我們不是都要一起成為父母嗎?我也是第一次懷孕,什麼都不是很懂也感到非常不安。但我卻得自己學習,然後負責對你下指令嗎?一起學習、一起成為父母,夫妻不就應該如此嗎?

我們在生產前所上的課程,都是很鼓勵伴侶可以一起來學習,還好我的另一半算很願意參與,所以從孕前期需面臨的各種狀況,到孕後期為避免會陰撕裂傷,他會每晚為我做會陰按摩,畢竟肚子後期太大很難自己做,而在每一次的按摩中,我們都有感受到會陰的確因為按摩而變得更強韌、有彈性,反而更增強了溫柔生產的信心。而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每一次的陣痛,另一半也非常準確的知道何時該協助我,用手按壓我的腰後側去減緩我的疼痛,在當時充滿無助感的陣痛時期,伴侶無聲的陪伴和支持也很考驗兩人的感情和默契。

另外,溫柔生產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可以設計自己想要的生產計畫,那時我們希望小孩出生是由爸爸第一個接生,如果是選擇一般常規的生產方式就很難做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有點飄飄然不可思議,雖然前期的陣痛非常不舒服,但在第二產程要娩出胎兒的階段時,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完全沒有感覺到自己在用力」,難怪陳鈺萍醫師跟我分享說,比起溫柔生產,其實她更喜歡說「順勢生產」,因為後期每次的宮縮,你只會感覺到強烈的「便意」而不是疼痛,你也不需要「用力」,只要「順著每次宮縮來的感覺讓它來即可」。這時,不禁覺得電視媒體時常將一個產婦演得哭天喊地,似乎讓生產這件事更顯得恐怖,而不是一個「我們可以溫柔去迎接新生命的時刻」。

延伸閱讀:
專訪醫師陳鈺萍:溫柔生產,能讓夫妻關係發生改變
新垣結衣《月薪嬌妻》特別篇8大金句,道出婚姻、職場、人生的難題

生產可以是溫柔的選擇

溫柔生產並不是要取代現有的主流醫療方式,而是給我們有選擇的機會,選擇把生產的主權交還給女性、重視生產者的感受,而不是求快,忽略生產者天生具備的承受能力,甚至否定真正在第一線的所有產婦們的感受。

在生產這件事,你和伴侶可以有更符合你們期待的方式,可以計畫由誰接生、由誰陪產、客製生產環境、何時母嬰接觸、胎盤的處理、醫療與藥物的選擇等…,有些甚至會選擇在家生產,生產完後馬上跟邀請來的好友們一同辦派對迎接新生命,而不是只能在冰冷的病房、產檯上。

願我們台灣整體的生產環境,可以更人性化、更照顧到產婦的身心靈等需求,讓伴侶也能一同迎接新生命的喜悅。

溫柔生產 ≠ 水中生產,水只是減緩產痛的其中一種方式
全家的第一張合照 👨‍👩‍👧

特別感謝:
陳鈺萍 醫師
楊育絜 醫師
謝婉瑜 助產師
徐任虹 助產師
姚茶瓊 營養師

推薦社群與資源:
最溫柔的相遇 — 溫柔生產(友善生產)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
陳鈺萍醫師

推薦書單:
《迎向溫柔生產之路》
《溫柔生產:充滿愛與能量的美妙誕生》
《助產士》

推薦閱讀:
助產士幫妳在家裏生產,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溫柔生產間|婦產科醫師:生寶寶跟做愛,其實是很像的

感謝耐心看到這的朋友們

我是一名設計師,除了關注設計之外,也對環境、性別、教育等…議題特別有感。關於性別議題,預計陸續出以下內容,有興趣互相認識、交流的朋友們,歡迎透過底下留言或是 Facebook 聯繫我 👋

  1. 男人求婚是浪漫,還是性別刻板印象?
  2. 從母姓,就跟從父姓一樣沒有理由
  3. 溫柔生產 -女性自我賦權的過程
  4. 女生要學會保護自己,還是兩性都該學習尊重(暫定
  5. 女兒貼心兒子好動?性平教育從家庭做起(暫定
  6. 像女生一樣,是羞辱還是讚美(暫定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分享,可以在下面為我拍手五下👏,你的一點讚賞將會給我很大的鼓勵~

拍手 like 五下,Likecoin 平台將會分配獎勵給我們這些創作者,而你完全不用付費!
最後,很謝謝你的觀看與支持,良好讚賞生態能夠支持每位創作者持續分享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