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ica IIIA (1958)

小西六的重型旁軸巔峰

野藏 困
13 min readJan 6, 2019

寫完一代半格機EYE以後,本來也想藉著有些血緣的迴片桿,順便回溯到這一台鎮店款旁軸IIIA。可是觀前顧後,又打算再往前把小西六的第一代35mm旁軸機Konica(I)也寫在一起;無奈一直還沒有機會摸到一代機,只靠圖片和書面資料寫它,即使我已經有一堆看法,總是有隔靴搔癢的不痛快感;而且沒有摸過本機,也沒有辦法寫太多外表以外的內容,所以IIIA就被擱到現在了。

IIIA(左/1958)和III(右/1956)是很棒的系列機升級典範,我認為從III明顯擺脫II系列的錯誤形式方向回歸正途就有80分的表現,IIIA則更上層樓來到95分,幾近完美;可惜的是III系列的收尾被IIIM搞砸了。

小西六在日本的旁軸領域,也算是早期的開發部隊之一。1937年前後,柯尼卡已經發展出第一款35mm旁軸相機的原型機,名叫Rubikon的這款相機應該是被世界大戰耽擱了,所以一直沒有上市。它其實長得已經(根本)很像戰後的Konica(I)了 — — 這是小西六邁入現代小型相機的里程碑:線條簡單利落,八角形切割的機身和兩邊一致的進退片轉輪個性強烈、比例完美,有一種明顯的開山祖師氣勢。然後呢,是我覺得突然變節失控,跑出莫名其妙扭捏裝飾曲線的Konica II;幸好Konica III又回到正確的方向,而IIIA則是我認為這一系列發展下來的巔峰之作,形式處理的完美程度和初代的Konica(I)不相上下,只是更為成熟細致。

從第一代到第二代,不管外形線條有多麼劇烈的改變,在機件操作上都只能算是小改款;而第三代則不論是形式語言或機械構造,都是一個徹底的全新概念。這樣的大改款幅度,依我之見根本可以或是需要另外起名新出一條系列了,不過柯尼卡應該是很不愛亂取名,從第一代直接只叫自家招牌Konica這種商標型號不分的態度可見一斑;害得後世研究者叫它第一代(I)時也只能用括號把I包起來姑且標示以免混淆。

仍然在搜尋Zeiss IkonVoigtländer、或是Agfa和Kodak Retina等純正德國相機的時候,偶然在eBay(因為不知道如何翻成中文,網上中文用家在比例不低的標購受氣經驗之餘,常叫它邪惡海灣evil bay、或是中性地簡稱電(子)灣)看到Konica III,雖然還在專心迷戀德國相機(而一律先跳過日本貨),也當場被它的特殊氣質電到而多看了幾眼。顯然來自早期德國蛇腹機輪廓的八角機身造型在一代機就非常明顯,雖非創舉但是操作得宜,一樣散發獨特氣質。

這個基本八角線條順理成章地經過二代款,過渡到三代機身上。然而不知出現了何方神聖,不止改用被叫做招財貓的稀有正面左手側下壓式過片桿,讓Konica III鶴立機群的絕妙之處,還有更罕見的修飾功夫──斜線系統。

從正面看,起於切割機頂二個旁軸視窗中間,一刀奇怪的陡峭斜切,將要碰到鏡頭底座環時向左拉平,繞過側身八角輪廓的第一面以後開始依次上升,一路來到機背頂端,與上抬的冷靴座邊線完美收束:先停止上升、再轉成垂直線銜接邊角,而非硬梆梆直接用上升斜線去衝撞冷靴座邊角,以避免形成難看的小銳角。

這些細節都不是必要的機能相關處理動作,卻是完全沒有藉口的以成敗論英雄;操作失敗時就會變成多此一舉的無聊心思,一旦得當則名留青史成一家言。Konica III第一眼讓我心動處就是這個厲害的裝飾斜線,動作不大卻產生很顯著的效果,距離1950年代已經有一段時間的art deco餘韻,借了這一條斜線隱約再現,和其他部位的"斜氣"如鏡頭底座的金屬板和下伸擴張機底部份、或是自拍器和機頂計數窗口外的V形處理等相互唱和,成就了這款一代名機的獨特氣質。沒多想就下手據為己有,也是我這一趟短暫的老機收藏史收進來的第一款日本相機。

收到相機後才開始研究來龍去脈,才發現前面的一代機也是我的菜,而後面的IIIA更是讓我移情別戀的終極天菜。二代款則是上面所說的無聊心思,(根本不想看第二眼就)全部被我淘汰;接續IIIA的末代IIIM不管功能多麼強大,也由於畫蛇添足般的醜陋外掛和粗糙的細部變化無條件(被我判)出局了。

不是鏡頭光學的進步,也不是機械設計上對操作有幫助的改良;雖然在觀景窗部份的大進化是和使用有關、也直接影響機身的外型變化,但是我的主觀還是把那些枝微末節的小動作看成是讓IIIA穩居柯尼卡所有(35mm)旁軸機群中最頂峰產品的關鍵,完全代表了小西六這支招牌的最高工藝和設計水準。

也許柯尼卡更貴更有名的HEXAR隨身機和RF旁軸鏡頭有更多的追隨者,但是那都是1990以後的事了,也和我這一場逆向的老相機探索主旨不同,就不在此多說。

已經非常突出的Konica III,最古典也和前代機最相關的地方,就在迴片桿和它的周圍(也是IIIA除了又大又亮的旁軸對焦觀景窗外改變最明顯的區域)。厚達2.5mm的實心不銹鋼活動轉桿,雖然形式傳統但材料的厚實感和轉軸細節的講究處也依舊動人,外圍旁軸突出部份的邊緣曲線甚至還有Barnack相機的影子。

IIIA在此處因應升高放大不少的觀景窗所做的迴片桿變形處理,是把已經很精彩的III推向巔峰的臨門一腳。機頂角落的整個迴片機構部份雖然可以一塊兒升高,就沒有費心修飾造形的必要,但是這樣會讓整台相機失去視覺的平衡感。為了維持只有軍艦部(即機頂)中央的艦橋隆起,IIIA採用二段式的下挖,一方面收拾八角機身的45度切邊、一邊也強調了更舒適的加大觀景窗,成了名符其實的大眼招財貓。

正面看艦橋部右側二段式下切的迴片桿座,和配合演出而放大絕的桿身奇妙變形。而左邊也有不對稱的二段式下降,轉折處變化更多,讓整體機身更加靈巧生動。

靠近細看這一支曲柄,可以發現它長得還不止是一般的複雜。這裡一個凹、那邊一條縫,那麼小的零件也充滿眼花繚亂的誇張細節,然而主要的功能也就是和正常長相的迴片桿一樣負責收片而已。扳出時會先轉90度到中途頓一下、再90度到達工作角度,就可以依斷箭指示順時針方向轉動片軸收底片了。這個莫名其妙的複雜小機關果然得到最多過度設計(over-engineering)的批評,但是多半認為小題大作把簡單問題複雜化的同時,大部份的使用者卻也都還很樂意接受這樣的過度設計,說穿了就是莫名其妙的機關增加了使用上莫名其妙的快感這麼簡單的奇蒙子(kimochi)罷了。

鏡頭上新設的曝光值連動環必需在加厚的鋸齒紋處往裡壓,才能讓內圈的光圈環不動只調整快門,只是如此就沒有辦法在使用B快門長曝時去玩改變光圈的把戲。

升級版的IIIA比III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地方,除了最明顯的1:1觀景窗和上面提到的複雜機關,就是那一根全新設計的自拍撥桿了。大可沿用舊款的IIIA自拍撥桿不像迴片桿有形式取捨的前提,但是可以猜想當年花了那麼多精神去設計那麼繁複的迴片桿的設計者,在得意地審視那個凹凸有致的角落時,必然會馬上反應到另一邊的扁平自拍撥桿已經跟不上新改變細節的立體感(和複雜度),隨手二三筆就可以配合的小地方,這種龜毛者怎會放過;於是連過片桿的把手也一併調整了,甚至連機頂的冷靴座也出現細微的變化。

順著這一個讓我聯想到裝飾藝術時期立體派風格的利落斜切主題概念,機頂的冷靴座也削去一角,這個不是原創的處理應該是出自Leica,從巴納克時期就因為頂蓋下方的45度旁軸反射鏡的空間需求而削去,也是莫名其妙的帥氣。從III的完整無缺冷靴座可以知道要處理旁軸的反射鏡空間而不用缺角是辦得到的,只是要稍微抬高冷靴座;而巴納克為了把它壓平在頂蓋版以下,自然就需要切一刀以閃過頂蓋下方的光線反射通道。IIIA也壓平的冷靴座,當然也就會有45度的缺角,這個小差異也讓IIIA的質感比III又多了5分。

機背上方金屬部份中央多了一片圓形突出物,是我唯二找不到理由幫它辯解的多餘之物。
側面顯示出前後蒙皮不等高之處,多少也影響了後代方便機EYE I(1964)。另外從正面轉過來的修飾線,正面要讓出3個大小窗框的位置,也就不適合再玩同樣的拉斜線那一招;正面的水平線在八角轉折的第一個角落時突然降下2mm左右,然後維持了二面的水平高度,在第三面才開始以斜線上升。
底部收拾地很乾淨,只有左邊開背蓋機關弄的比較複雜,也是莫名其妙的過度等級;迴片鎖釋放鈕放在一個下凹的園形區域裡故意不同心,也是設計者小小淘氣的地方。此外一字平頭螺絲的分布在這片乾淨的底版上也有畫龍點睛的妙果。
開蓋環的箭頭轉到O字處,可以看到轉盤有一個缺口來到O旁邊的一顆小牙齒,此時才能壓下小牙齒順利彈開背蓋。半圓活動環外側還刻了一道溝槽,是在壓平狀態時給指甲施力的地方,否則無法挖出這個半圓環,真是細到深處無怨尤。
打開背蓋看到一根突出物,同樣不知道有何必要的作用,因為完全碰不到底片罐、也不會接觸拉出的膠片;再說,如果這一根很有用,為何沒看到其他廠牌的中高階幾種跟進?擺明虛晃一招的可能性比較高*

最後的有感大升級要看進觀景窗實際操作才能體會,下圖左是III的觀景窗,可以看到中間有一片染成藍色,是為了增加更小的二重像的可視度,只是這樣弄成一塊一塊的破碎補丁,對焦取景時的心情多少會受影響。而IIIA則是全面把整個觀景窗染色,只有必要的旁軸二重像那一小塊區域變色,再加上可以不用閉眼的1:1原寸視窗,對焦的舒適程度改善不是用倍數可以形容的。

III的取景框還是簡易式的概略框線,外圍的遠距框和內縮的近攝範圍,並不是十分準確;IIIA的框線可以隨著對焦環轉動而縮放,類比出最接近感光區域的邊界,這種視差校正也和測距連動的機構在當時已經是最精密的設計,同時期也有罕見1:1視窗的RICOH 519也只有固定不動的概略框線而已。

(左)Konica III/(右)IIIA的觀景窗,IIIA的漸層不是實際肉眼所見,用手機的廣角小鏡頭拍攝只能得到折射率不等的變色效果。
IIIA甫上市同一年底的廣告訴求,也主打準確度逼近單眼相機的觀景窗視差校正。

廣告上是1958年7月上市的f/1.8版本,美國售價130鎂,在日本的產地價格則是¥34,800。以通膨資料網頁顯示當年的1日元=現在的582.54日元,則這一台Konica IIIA若在60年後的今天上市,售價會來到2,027萬2,392日元,差不多是548萬新台幣了,做一下和本機一樣誇張的春秋大夢也不錯。

最後要提一下機頂的文字標示,連這種一般人不太會在意的小地方也有前後版的不同安排。III比較沒有抑揚頓挫的輕重之分,機身編號也還習慣前綴沒有必要的NO.;IIIA則在Konica和IIIA的筆劃線條上再細分層次,把每一代都重複的商標筆劃改細,變得更加輕盈,而加重本機型身份的IIIA線條,這一來一往強調出字體組合的立體感,沒有必要時時看得清楚的編號則縮得更小,原來像III的編號太過貼近邊緣的"危險"狀況也有了改善,層次安排令人拍案。就像是沒有起伏的機器腔調突然變成娓娓動聽的真人聲線、或是三圍一致的竹竿身材搖身變成前凸後翹的曼妙體態那樣的差異。

機體造型和文字符號的思考都達到巔峰狀態的柯尼卡IIIA,往後的年代儘管技術進步或材料演化,這些迷人的魔鬼細節卻也越來越少了。

裝上AGFA VISTA200的IIIA初體驗,握在手裡的807克(含鏡頭蓋)沉穩機身,可靠度和滿足感在操作間油然而生。發色是令人著迷的清冷調,這一顆f/2的HEXANON鏡頭對空間感的演繹有一種含蓄的魔力,收放之間都有可觀之處。除了漂亮的外表和驚人的份量,也有很強的影像表現能力。難怪當年的廣告詞用一種好像帶著忿忿不平的語氣向不識貨的客人喊話說:「光是鏡頭就值這個價格了耶!」。

至於樣樣都比不上IIIA的III,就真的只能晾在一旁當做對照組了。倒是有機會可以再找一台f/1.8的50mm版本來看看0.2的光圈差異到底有沒有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