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關鍵心法,就是一個字:「靜」

用任何方式進入到這個狀態,我覺得就可以稱為冥想

AugustWei
心靈伸展台
4 min readJan 3, 2020

--

海邊冥想是我個人覺得很舒服也容易進去的地方。圖為在淺水灣的冥想。

如果你對冥想是什麼完全一竅不通,可以先看看這篇

現代科學認為冥想可以訓練大腦,增加大腦皮質的厚度,還有增強記憶力、專注力…等等,所以在近代的西方主流社會蔚為風潮!

不過,如果你以為冥想只能訓練大腦,那就有點可惜了,在東西方許多不同的經典與文獻中,都指出冥想是進入身體修煉或精神修煉的一個基礎功法,通常稱為靜功。

依據門派的不同,靜功的修習方式也會不同,不過通常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靜」,讓你的心(腦)靜下來的靜。這就是冥想的關鍵。

那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到達「靜」呢?

我通常喜歡這樣來形容,任由思緒流過你的頭腦,而不加以回應。這是什麼意思?想像你坐在一條高速公路旁邊,在你眼前有不同品牌的車子,呼嘯而過,有時多、有時少,有時快、有時慢,然而不管那條高速上的車流如何變化,你就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心思不隨著外界的干擾起舞,只是看著,不管它是不是市面上少見的超級跑車款、不管它的車聲是否吵雜、不管它排出的油煙味是不是很難聞,你就只是看著,像個觀察者,不介入也不進入。

從接觸冥想到現在,斷斷續續約莫有5~7年,直到最近這1~2年才有穩定且真心在做這件事,要真心想做是從前面一個經驗中學到的,先不展開說,大致上就是在冥想的時候,到底你的心真的有靜下來,還是你的腦在想像你的心靜下來的區別。(大腦真的是很厲害,什麼都能模擬ORZ)

言歸正傳,回想我前期冥想的經驗,基本上就是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坐下去就思緒萬千,一下子在想等一下要吃什麼;一下子又想到工作上還有什麼事情沒完成;或是哪件事情怎麼做可以更好;又可能會閃過某個久未見面的老友…等等。

而另一種,就是啥都沒有,空空的,但我自己的感覺是沒有坐進去,這個點直到經過某位老師提點後,才找到它的癥結點,這邊就先不展開,之後會在其他篇文章來細說。

不管是哪種經驗,其實都離我之前說的「靜」的狀態有點遠,所以,通常在剛進入冥想這種活動的時候,才會推薦入門者用「專注一念,以摒除萬念」的方式來入手。

這個專注一念,最常見的就是觀呼吸冥想,就只是覺察你的一呼一吸,配合數數,將你的意識專注在數呼吸上面,自然其他紛亂的想法,就比較不容易能夠干擾到你。其他還有蠟燭冥想、OM冥想…等都是類似的方式。

所以,一般來說,冥想的練習,大多數都是推薦從「專注型」走向「開放型」的,不過也有例外,像是賽斯推薦每個人都可以練習的「感覺基調」,就比較屬於「開放型」的練習,各種資訊或門派提供的方式都不盡相同,那我們怎麼選?

很簡單,兩個都試一試,然後先從自己順手那個開始持續做,抓個感覺就行,這不是什麼冥想超級杯,不必太認真分析,不然會很容易變成前面說的「你的腦在想像你的心靜下來」,

專注型冥想:推薦「觀呼吸冥想」(之後會寫文介紹,20200614更新)

開放型冥想:推薦「賽斯的感覺基調練習」(之後會寫文介紹,20200109更新)

有任何關於冥想的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平常不定期會想收到我寫的身心靈資訊,歡迎點我訂閱

點我看參考資料

拍手對我來說是鼓勵,也是針對想看內容滿意度的投票!
如果你只是單純喜歡這篇文章,請給我1–10個拍手。
如果你想要看到更多這類的文章,請給我11~50個拍手,這樣會鼓勵我越寫越多,越寫越快!記得用 Follow 來追蹤我 August Wei,這樣每次有最新文章,你都會收到通知。
知識的整理與輸出都是耗費時間和心力的,如看了有幫助,也歡迎用街口支付(我的街口QR code在下方),請我喝杯咖啡,感謝你!若不會用街口打賞請參考:如何用街口支付小額支持作家

--

--

AugustWei
心靈伸展台

行銷人,對身心靈與神秘事物都很有興趣,這邊會記錄我探索與親身嘗試過程中的心得。如果不小心對你有幫助,那是我的榮幸!想私聊或合作,這邊請:sai104797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