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醫學生,為何你選擇休學讀研(WHY)

Hao-Chen Ke
15 min readAug 29, 2019

--

在向大家解釋一位醫學生為何選擇休學讀研之前,我想先介紹 golden circle這個概念。此概念模型由三個同心圓所構成,由內而外分別是 WHY、HOW和 WHAT,亦即在進行任何決策或說服他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先釐清自己的動機與目標(WHY)、其次是必須經歷甚麼歷程與方法加以實踐(HOW),而最後呈現出的成果又會是甚麼(WHAT)

從下決定先去讀研究所再回頭完成醫學學士學位、一直到正式準備規劃備審資料的整段歲月中,回首起來自己算是有遵循這樣的思路歷程在前進。因此我猜想,或許透過這樣的方法學切入介紹醫學生與研究所的關聯性,會比較有邏輯並循序漸進。

Figure content uploaded by Chaojie Wang
Integrating Data Analytics & Knowledge Management: A Conceptual Model, Issu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Volume 19, Issue 2, pp. 208–216, 2018

之所以會將WHY這個問題擺在前頭並特地寫成一篇文章,是因為這最基本、卻也最容易被忽略掉(多數人只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想做什麼,而不知道自己為何要這樣做)。WHY若要用最簡單的方式闡述,就是「做某件事情的理由」,亦即 motivation。任何專案管理或企業經營的部內員工,如果只知道自己的職責是甚麼,卻不知道自己的職責為何存在、為何重要、為何該被完成,那任務就只會被「做到」而不會被「做好」,遑論是被「做到最好」,同理可放在個人想達成的任何目標。

因此,下定決心讀研究所之前,必須先給自己足夠的動機或理由,讓自己能夠深信歷經一切努力所換取的回報絕對值得你付出這些時間、金錢以及各種不可計數的成本。尤其醫學教育之中較為常見的道路是一路念完六年取得醫學學士學位後,就申請 PGY進入醫院任職,會在此線性求學歷程中、或甫畢業就興起念研究所念頭的人並不多。然而成為醫師以後,我猜想要不要讀研或是甚麼時候比較適合去讀等問題,或許有時依舊會再出現一次。

所以,為何你想要讀研究所?

甚麼都好,但無論如何都不要把「因為別人也這麼做了」當作自己的答案

也不要把別人的答案當作自己的答案。

要事先聲明以下列舉出的考量點拘限於我的生活經驗與個人思維,並不是讀研之前只要把這些因素想過一遍就好,而是會因個人差異而有所增減。

前面提到會在中途就興起讀研念頭、或確立下自己研究志向的人並不多,但不多並不代表沒有,這些人多半是在國內時有實驗室底子長期合作的指導教授或是在各種必選修或隨堂附讀之際找到學術興趣者國外讀研之動機則有可能是基於參與交換計畫並遇到願意長期指導的教授、或見到系上提供的國際合作醫師科學家學程而萌發。

撇開國內外的考量點的話,自己目前見過的醫學生讀研動機包括:

1. 技能培養

畢竟以後當上醫師若要留在醫院也難逃論文魔掌,但若只是基於此原因的話,其實不用真的在學生時代就開始煩惱,況且寫論文也並非是讀研究所才能學會的事情

2. 生涯規劃

在求學過程中就知道自己未來的醫學生涯路線會偏重在研究而非臨床者,通常會選擇醫師科學家學程,經7–10年的研究訓練後取得醫學士碩士(也可以繼續讀博)雙學位。另外未來升等時似乎有時會將醫師學歷納入考量(身為初生之犢,自己並不非常熟悉),但同上,僅基於此原因考慮讀研的話,並不用焦慮於自己是否能在醫學生時期即成就解鎖,醫院裡多的是邊執業邊讀研的醫師,且更能與當下科別相互輝映

3. 個人興趣

同是進入醫療領域,其實很多醫學生或醫師又會另對不同專業心生嚮往(我見過的包含公衛流病政策法律語言文化哲學心智經濟財金等),但多少也會擔心真正成為醫師以後,會越來越少機會可以研讀自己喜歡的領域。若對這些學術領域累積出的一定深度的專業,可能就會趁著真正進入臨床之前,就試著透過實驗室與老師合作進行研究,或是唸研究所來繼續鑽研。
(是的,研究所在此也並非唯一正解)

4. 見見世面

懷抱這種想法的人通常會比較想嘗試國外研究所,希望可以比較國內外研究制度、方法或設備,而且畢竟國外很多大學的QS排名都比國內前面,能夠把握機會出來見見世面未嘗不可,心態則見仁見智。過去我一度對於只看QS而不看研究領域就做決定的人抱持著嗤之以鼻的心態,但隨著年齡漸長,卻也不得不承認高QS學歷是一回事,真正有營養價值的地方在於將自己放到研究名譽強盛之處,即便未必在畢業後就會專精或嚮往於自己投入的領域,但在過程中絕對會或多或少基於環境與人脈上的薰陶,而培養出不一樣的眼界

5. 喘息一下

想要在畢業或進入職場前先暫時轉換跑道再回到醫院繼續醫學訓練,不過這時要考量到像這樣一出去讀研太久,會不會生疏了自己原先建立起的臨床醫學技能或是臨床思維。

以我個人來說,在大三時曾經加入臨床心理系實驗室還有執行大專生計畫就是很難忘的體驗,約莫是當時同在課業、社務與研究之間打轉之際,就已經自覺惟有研究是件同時能讓人感受到痛苦和成就感的事情。

問過幾個醫勞小組認識的學長姐之後,就著手開始找尋適合就讀的研究所(與精神醫學、神經科學等領域相關),一方面大抵知道自己需要加強的研究技能有哪些並希望能即刻補足,二方面也不想隨著年級攀升並進入臨床場域後就此丟失已經拾得的研究技巧,因此決定打鐵趁熱。

至於為何是休學讀研而不是畢業後考研究所,會在之後討論。

為何你要去唸國內(外)的研究所?

釐清自己的讀研念頭過後,接著可以思考看看自己要選擇攻讀國內或國外的研究所。基於國內外研究所之間存有許多制度差異,亦會接連影響到適合前去就讀的時機,故私心認為這是在釐清讀研念頭後,第二個重要的考量點。

當然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因為很早就決定先選擇留在國內唸書,因此在國外研究所方面未必能夠提供多獨到的見解,不過也算因為某些因素而做了一點功課,包含去聽過一些國外研究所說明會並製作演講筆記,還有參加陽明腦科所的校友回娘家分享會。這些資訊自然樂於和大家多多交流(也可以私下找我要筆記如果不嫌棄的話),當然還是希望各位先進能夠不吝指教。

平常跟研究所有關的說明會或經驗分享,會另外建立一個記事本儲存在 evernote裡面。

1. 經濟因素

這很現實,但出國唸書絕對就是比在國內唸書還要貴上許多,除了學費以外也要考慮到各種生活雜費上的支出,唸個一年就會花上不少費用(看是在哪個國家),遑論是兩年以上。當然為了平衡收支會有不少人選擇申請獎學金或是半工半讀,但是一來申請獎學金還是會有一定的門檻(至於門檻高不高自然是因人而異),二來研究所也並非跟大學四年一樣是純粹的上課考試其他時間自由發揮,有時上課以外的時段還是要待在實驗室或是埋頭於論文之中,找到固定有空的時間打工也不容易。所以如果想要往國外攻讀研究所,還是要先確認一下自己計畫唸多久有無可能申請到獎學金經濟背景是否足以支持自己完成目標等。

2. 制度差異

目前可以想到的部分包含畢業門檻(修足學分即可,抑或一定要寫出一篇畢業論文)還有開學和結業時間點(美國似乎有些學位在春季或秋季開學,這對於休學讀研的人來說會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3. 前置作業

這點是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的部分,國內研究所的甄試方式雖有不同,但不外乎是備審資料/筆試/口試;國外雖說大抵類似,但要準備的SOPCVLoR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Essays等,一來流程多而複雜,二來同樣依不同國家不同研究所而異。有時為防槓龜太慘,還必須同時準備不同份,加上在校GPAGRETOFEL等都還是需要拿到不錯的成果,所以我覺得申請時要付出的成本絕對有差,如果下定決心要前往國外唸書者,也最好盡早準備。
(這會在第三篇文章:WHAT中提到)

4. 地理國情

國內沒有甚麼地理國情上的隔閡,而國外種族語言生活型態上的差異雖不是說完全無法克服,但就是需要一段時間來調適(至少從我在印尼和義大利各一個月的交換過程中,我花最多時間在適應不同類型的英文口音,但很幸運沒有遇到顯著的種族歧視問題);另外,在某場說明會中也聽聞天氣是一個滿重要的考量點(例如美國東部與西部之間的氣候比較)。

不要以為我在開玩笑,對於一待就要待好幾年的居所若不謹慎看待,只怕考上後才是地獄的開始。

5. 研究前景

如果是已經確認好自己研究領域的人,可以比較看看國內外各研究所在該領域上的研究風氣知名程度。外國的月亮並不是永遠比較圓,但確實有不少選擇前往國外研究所就讀的醫學生或醫師,他們認為國外有較多大型研究的機會(尤其是樣本數很重要的公共衛生)、更習慣跨領域合作並尊重多元學術知識,且學術圈網絡也更為廣闊(例如可能較有機會接觸到知名研究團隊或期刊編輯,畢竟以 Academia為例,依舊是一個由西方挾持的領域)。

6. 過往經驗

前面提及一些國內實驗室或是國外交換計畫或許也會影響自己的抉擇,但更確切來說我會覺得影響的關鍵點是人脈,也就是在過往經驗中是否有幸遇到貴人願意推你一把,畢竟我們都知道BG在這個社會上的重要性。不過我認為比起在乎自己有沒有生對家庭,願不願意趁年輕時多參與不同活動或計畫並藉此認識不同人脈,會是最值得且可以努力的事情。

我自己在和醫學系導師提及想要唸研究所時,就被問到兩個問題:為什麼不要直接唸博士?為什麼不要直接準備考國外研究所?

不貿然讀博,第一當然是因為不敢越級打怪,第二則是因為讀博需要的年數過長,雖然未來還是希望研究可以繼續做下去,但博士學位目前不在我現階段的規劃中;至於為何不申請國外研究所,則是因為經濟、適應能力和準備時間實在有限,於是斷然放棄(XD

另一方面也因為有興趣的神經科學和精神醫學領域,在國內並不難找到研究風氣與教學品質優良的研究所,所以決定留在國內唸書,覺得只是要拿碩的話應該不用大費周章往國外跑。

為何這是你決定讀研的時間點?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百用不厭的醬料生─醫學生涯一覽圖。(Designed by Franco Chen)

要在畢業前或畢業後讀研會牽扯到是不是要辦理休學;而畢業前跟畢業後的不同階段又會有不同的考量點。基於自己目前尚未畢業之故,加上個人的休學經驗,故會將重點著重於如果要在畢業前休學讀研應做的考量,並簡要分析利弊。不過在新制醫學系上路後,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要在甚麼時間點中斷學業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任何時間點都有其要承擔的風險,差別只在於哪一個是當事人願意承擔的成本。

這邊要注意的是我並無意鼓吹所有醫學生為了讀研究所都跑去休學,畢竟如果中斷學業註定有各自要注意的風險的話,最保險的做法或許依舊是在當上醫生並確認自己的專業之處、研究領域以後再行評估。如果畢業之前就已經對研究產生好奇心,還是可以循申請醫師科學家學程進入實驗室申請出國交換等路徑探索自己真正的興趣。

但這邊有一件事情必須注意到:如果想在畢業前申請的是國外研究所,請一定、務必要告訴自己越早開始準備越好。否則在進入醫院後面對各種要花數月準備的考試與文件,以及不知不覺便逐步逼近的國考及 PGY面試,在時間拿捏不得當而致使一切規劃皆呈現一片混亂的局面,會製造出非常大的心理壓力,也會因而無法在各方面都拿出最好表現。

1. 大六升大七

基於 intern走入歷史的緣故,現在已經沒有這條路可供選擇,但這是我身邊見到過休學讀研的學長姐之中,比較常走的一種可能。原因在於前面曾經提及,休學讀研必然會導致自己過去累積起來的臨床技能與知識,隨著疏於接觸練習而日漸減退,此時重返醫療場域不要說不會接病人,就連 on foley(導尿)的無菌步驟都不一定能夠記起來。

因此對我而言,並不是說要選擇完全不會忘記臨床技能的路,而是要選一條「即使你真的不幸忘記了,所造成的後果並不至於太過嚴重的路」

相較於畢業後先去唸研究所、再回來當PGY時領薪工作,卻因為生疏而導致的工作效率低落來說,還是學生的 intern自然也可能事情做不好,但保有學生身分之故會比較能獲得指正和重新學習的機會,因此身分究竟是「學生」還是「勞動者」,會影響外界對同一事物的包容度,這是不能不注意的。

(雖說 intern這個身份本身也踩在學生與勞動者之間的模糊地帶就是了)

2. 大四升大五

在還沒有接觸臨床場域之前就先去唸研究所的話,確實就不會有淡忘臨床知識與技能的問題,但除非是很早就已經確立好自己要走的研究領域是甚麼的人研究領域與基礎醫學相關的人參與醫師科學家學程的人或者是有興趣的領域不一定跟醫學相關,因此想要盡早進修完畢再心滿意足回來醫院見習的人,否則並不建議太早投資時間於此。

自己原本在醫學系改成新制、不能於 clerk轉 intern的時機點出去讀研的時候有考慮過這個時間點,但大四是我大學時期最忙的一年,沒有足夠時間跟心力準備備審資料,所以後來晚一年才達成目標。

3. 大五升大六

在新制上路後,這條路所面臨到的問題除了少了 clerk跟 intern之間的銜接點以外,比較複雜的部分其實在於大五大六寒暑假的長度(只剩下數週)、以及假期開始與結束的時間(依各校規定而異)實在難以跟一般大學假期對上,因此何時休學、何時復學會是很大的問題。尤其如果一個不小心碩士畢不了業而導致離開醫學系的時間超過休學年限(這會在下一篇文章:醫學教育制度和研究所的相容性中討論),很有可能還沒拿到碩士學位,就已經註定沒有辦法回到醫學系完成學業,那連醫師都不用當了。因此這個階段會面臨到的主要是制度衝突問題,我自己也還在走鋼索,不希望學弟妹在分析清楚時程規劃前就貿然跟風。

好處(也就是我還是選擇這麼做的主因)在於研究所畢業後可以重新回到醫院複習臨床知識,將過去一切淡忘的所學都撿拾得差不多(並經過國考與 OSCE的摧殘)後再出來工作。這對我個人而言是較放心的選擇,不過也因人而異。

4. 剛畢業後 PGY前

除了誠如前段所述,作為 PGY就已經是一位在職領薪的醫師而非容得費時探索新世界的醫學生。依目前的個人經驗,實是很難想像自己才把研究擱下就要馬上進醫院工作。就現實層面來看,有些人會盡量避免畢業後不直接申請 PGY的原因,多半也是因為擔心無法給考官留下好印象,或是醫院會考量到這位學生有一兩年的空窗時間沒有待在醫院而有所顧忌。

這時候,想考取的學位究竟是一年期還是兩年期多少也會影響自己的決定。如果僅需花一年時間即可畢業,那麼對臨床的熟悉度或許還不致下降太快,而如果要出去唸書兩年再回來當醫生,對我來說實在是風險太大,也因而打消了想在剛畢業後就去讀研的念頭。

5. 當上醫師

相較於休學讀研應是最常見的選擇。基於訓練時程的連續性是有被硬性規定的,應該不會有人選擇在 PGY或是 R時期就讀碩博士,因此常看到主治醫師早上忙看診查房以外,另外空出時間以在職生身分就讀研究所,或者有些醫院會提供資源,挹注在主治醫師身上,使其另外花幾年時間出國完成碩博學位。雖說有些人會覺得這時候已經不夠年輕或是會受到結婚成家等因素牽絆,但還是不得不承認唯有在連專科都考過的情況下,始進入到最知道自己未來研究方向與興趣的時期。

記得在執行大專生計畫的過程中,曾向一位醫學系教授請求借用實驗空間與設備以完成自己的實驗,就此與那位教授結下緣份。

在教授面前我永遠可以放心講述自己在研究中設下的假說失敗時的沮喪,並在他的鼓勵下打起精神回溯可能的失敗原因、逐步修正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直到成功為止;也可以暢談自己在研究中的領悟與感動,而不被視作為不悟世面的愚痴之徒。多數時候我們花了數十分鐘檢討過錯,卻花數小時回憶起教授年輕時在研究中遇到的挫敗,直到自己漸漸明白當時在實驗過程中所遭遇到的挫敗,多年過後都將成微不足道的往事。

不得否認提及自己對於去考研究所的想法時,他也認為我太年輕就定下目標實是有好有壞,並建議我再三思考與探索自己心之所向。當時一經思考與摸索後,我確實在精神醫學與臨床心理學之外,又多愛上了神經科學的系統性與縝密性,同時依舊不願輕易放下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研究信心,因此才會果斷提早投入研究領域。

「唯有當上主治進入專科以後,才是真正知道自己研究方向與興趣的開始」,這句話其實是教授告訴我的。

以上便是從探求動機(WHY)的角度出發,逐步釐清自己為何想讀研究所為何你要去唸國內(外)的研究所,以及為何這是你決定讀研的時間點的思路歷程整理。寫到這裡想了又想,或許這些文字未必真的能幫到誰,但對我而言卻是珍貴而忠實的回顧。而如果真有任何人在閱畢後,好奇如何在休學讀研的同時竭力避開制度衝突所帶來的風險,或是好奇我自己研究所的前期準備有哪些,這則會在後續於另外兩篇文章做進一步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