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燒錢,就要燒腦。聰明做預算,公司批錢快。本篇來速看機智行銷人如何以小博大,從行業、老闆、sales三種視角破局。
Helluuu~各位行銷人,又到了年底做明年度行銷規劃的時候啦(55995)。所以vb專欄的首發系列計畫分5篇,會step by step的以一檔產品行銷活動為例,分享如何以低成本聰明做企劃與預算,能兼顧流量與轉化,並包含專案和團隊管理的重要tips,讓你能在小成本的情況下,盡可能得到老闆與團隊的支持,把事做成。
這系列文章寫給:
(一)5-10+年行銷人:在準備各類企劃、提報時,速覽作check list
(二)1-5+年行銷人:想知道如何自己從0-1做出各類企劃、提報者,提供思路框架與執行guideline
(三)在校學生:可以一窺行銷實際上在做什麼、怎麼做,選擇職涯方向
(四)15+年行銷人:求大神/同行私信賜教( 來啊一起玩
以下為本系列第一篇,重點關注「做預算的3個視角」與「小成本打法重點」,含vb手刻範例,保證圖多易懂。
想要預算容易過,一個好的行銷人要能在行業視角、老闆視角、sales視角之間切換自如。
行業視角
一般某新品上市的行銷預算,可以參考「 競爭品牌同類型產品的行銷投入/銷售額=新品推廣費率」得來。
因此,你大致的新品行銷預算就是把你的「目標銷售額*新品推廣費率=新品行銷預算」。
然而,若你只是用跟競品差不多的預算達成了差不多的銷售額,這只是做到行業平均水平,若能用更低一點的預算達成差不多或者更高的銷售額,那你就有了工作亮點。
為此,我們必須要燒腦費心做分析才能發現優化機會。建議在分析行業視角時結合行業大盤與競爭品牌現況,按通路與產品分別各做一頁。
通路頁分析範例如下表(present時轉換成長條圖等展示給老闆更佳),先看全通路各品牌表現情形,再細分線上平台和線下通路,然後分別找出不同細分通路裡,該領域排名前5–10的品牌市佔比,需要清楚了解「對手是誰」、「什麼量級」、「對手護城河是什麼」。
產品分析則可以套用以下表格,需要先清楚知道各大通路排名前10的品牌爆品分別是什麼,再按照型號、主賣點、銷量、銷售額、平均售價、市場份額來分析,然後再去跟老闆、sales就該新品業務目標、對標競爭品牌哪一款產品進行討論與達成共識。
這部分最後要再加上一頁某直接競品(視自家情況擇一)案例給老闆看,去研究這個品牌都做了哪些行銷活動、投入了哪些資源。分析要包含:主要賣點、針對人群、上市打法、媒介策略、預算預估,範例如下。
當你把競品活動與預算條列給老闆,其實就是在給他做心理價格錨定。你框定了一個預算範圍,來影響(向上管理)他的決策,老闆了解市場行情後,便不太會再提出離譜要求,也方便你進可攻、退可守地去跟老闆討價還價XD(若老闆不給預算,有些東西就可以名正言順不做或降低標準不用不好意思了)
避坑提示⚠️:不要陷入壓榨陷阱 — — 千萬不要每次都超額、免費的完成目標,避免自己(和他人)日後陷入無限壓榨迴圈。
老闆視角
這裏主要是提醒行銷人,無論公司大小,核心管理者首先都是對「財務類」指標負責,所謂的財務類指標可能包含收入類、盈利能力類、效率類、成本費用類等等,年度市場推廣費用與行銷團隊人員成本當然也都包含其中。
因此,若想要在present時讓老闆覺得你能懂經營、會算帳,那你就有了在團隊裡的個人差異化亮點。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競品案例分析裡,你能在剖析對手行銷策略的同時,評量自家品牌調性與資源,發現在PR這塊的預算只需要競品的1/3(所以選對照品牌和產品要有代表性,拿市佔第10和第1的品牌預算對比想必沒有很大意義),進而能將新品上市的推廣費率從原來的20%,進一步降到15%,那麼你也等於是直接助力你老闆達成他的KPI。
另外根據我個人跟新創公司合作的經驗,想提醒一些在新創的行銷人,行銷活動目標一定需要對應公司發展階段,才是比較務實有價值的作法。(這點甚至很多新創公司的老闆都不一定有概念)
下表是根據公司品牌發展與融資階段,列出的行銷重點目標建議。
sales視角與小成本打法重點
產品行銷活動的價值從sales的角度來講,在於蓄力產品發售當日的勢能,累積第一批種子用戶去帶動後續日銷,持續創造利潤。
計算線上銷售額有一個公式:銷售額= 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回購率,而sales的目標一定是提高公式左側銷售總額。因此,以下將解說如何拆解這個公式中右側的關鍵項去發現優化行銷的機會點,並創造團隊業績亮點。
第一,「流量」由於很多平台是競價購買,所以是一個避不了的花費,所以重點在於:站內怎麼拿更多免費流量,站外怎麼把錢花在刀刃上,把1塊錢當2塊錢花,提升效率。
再來,「轉化率」提升可以從優化使用者體驗著手,有3項是不用花錢只需要燒腦的:深入洞察目標人群,精準刻劃用戶畫像、明確產品定位,提煉主打賣點、能留下印象與匹配產品訴求的創意視覺設計。
而「客單價」一般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產品行銷的直接影響較小,即使促銷打折可以暫時刺激買氣,但可持續性不高,所以這裏暫不討論。
最後「回購率」這項,產品體驗行銷可以給建議但主要看產品團隊功力,低成本想以小搏大,比較有效的是做WOM口碑傳播,至於CRM則需要龐大數據系統支持,不是小預算可以做到的,因此本系列也暫不討論。
以上就是從「做預算的3個視角」與「小成本打法重點」切入,儘量系統化為機智行銷人介紹花小錢做成事的預算規劃思路。
如何小預算做一檔高效產品行銷活動系列(二)
第二篇會系統地說明如何提升銷售額公式裡與產品行銷有關的要點,包含如何爭取更多免費站內流量、怎麼從persona/產品賣點/設計提升轉化率、怎麼做口碑傳播。
敬請follow,下週見嘍~
討拍
燒腦累累555,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不要白嫖XD,給我5-10個👏就好❤️(拍50下好人一生平安)拜託拜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