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我在 2018 年覺得有趣的書(下)

閱讀,是藉由經驗去理解知識的過程; 世界,則是藉由知識去創造經驗的歷程。

鐘于誠 (Wayne Chung)
chungsharing
6 min readJan 1, 2019

--

Photo by Olia Gozha on Unsplash

2018 年的尾聲,我整理了十本影響自己深遠的書籍,透過這些作者的文字,可以更佳了解一些平常不被注意的知識,同時一起思考問題的本質,讓問題得以被解構,放下應有的成見,擁抱閱讀帶來的收穫。

2018 覺得有趣書單

⟪時間之書⟫ ──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
⟪自我的追尋⟫ ── 埃里希・佛洛姆
⟪活出意義來⟫ ── 維克多·弗蘭克
⟪哲學的40堂公開課⟫ ── 奈傑爾・沃伯頓
⟪情緒之書⟫ ── 蒂芬妮・史密斯
⟪沉思錄⟫ ── 馬可・奧理略
⟪系統思考⟫ ── 唐內拉・梅多斯
⟪人的條件⟫ ── 漢娜・鄂蘭
⟪群的征服⟫ ── 愛德華・威爾森
⟪報導的技藝⟫ ── 威廉・布隆代爾

藉由沉思梳理每日的言行

工作、上課一整天回到家中,紛擾不平的感覺在喝一杯熱茶,躺坐在沙發上後才得以紓緩,紛擾的情緒是對事務思索的念頭,這些思索多數不是回顧,而是沒來由的焦躁,如何在動盪的工作生活之後檢視自我,讓自己以一個更穩定的方式迎接一切。學會在經驗中積累智慧,在智慧中學會處事,在處事之後學會面對人生,從自我的對話開始,掌握一生的言行,理解什麼事情值得,什麼事情又是偶然,便能逐步的踏上屬己的生涯。

書名:沉思錄
作者:馬可・奧理略

⟪沈思錄⟫

羅馬皇帝奧理略的自省筆記,沒有評價只有觀察,他將其所視的眼界和人生的見解,總結於字句之中,徜徉在其中的段落,不會像是說教式的必然指令,更像是誠心傳授的經驗法則,也許人類命運變化萬千,但人性根本卻始終圍繞在幾個核心觀念,過去的智慧知識,仍在現代堪用。「沉思」讓自我在紛擾的荒流中,學會寧靜、觀察和改變。

我常常感到奇怪,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愛自己超過了愛其他所有人,但是卻往往重視別人關於他的看法更甚於重視他自己對自己的認識。── 馬可・奧理略

督促自己,不落入見樹而不見林思考架構

對內自省,對外則需要了解社會運行的方法,藉由系統性思考的架構,可以觀察整體社會運行的軌跡與路徑,進而掌握自己所能扮演的要角和影響維度,只要釐清自己所能干預系統的定位,就可以找到落實系統改革的方法,最終便能釐清「關鍵不在成長,而在限制因素下生存?」。

書名:系統思考
作者:唐內拉・梅多斯

⟪系統思考⟫

哈佛學者唐內拉撰寫的系統性思考一書,完整的論述了系統性思考當中需要注意的細項與範疇,其中以三大部分進行討論,分別為:「系統的結構與行為」、「系統思考與我們」和「改變系統」等,從了解系統的意義,和系統與一般人的關係,進而開始思考「如果系統的運行不利眾,又該如何做出改變?」寬廣的見識,建立在日常系統思考的觀點上,藉由系統性思考,便能理解一些生活運行的潛規則。

「使自己擺脫任何典範的控制,保持靈活性,意識到沒有典範才是『真實』的。」── 唐內拉・梅多斯

釐清關於人與工作的事情

系統的運行是透過每一個個人的行為,所促成的流動性模型,而個人的行為又可分為「勞動」、「工作」和「行動」,恰比一個大學宿營的學生職務為例,同樣都是宿營的工作,「搬器材的工人」、「籌劃事務的總召」、「聊天為職的家爸媽」其工作本質皆屬不同的性質與特性,如何辨識這些特性細微的差異,和思辨其中與人本身的關聯性,便可以使自己在未來的職務中,看清社會工作運行的真相。

書名:人的條件
作者:漢娜・鄂蘭

⟪人的條件⟫

著名政治評論家漢娜・鄂蘭,以「平庸的邪惡」一詞為當年「德國納粹艾希曼審判」評論的文眼,至此討論其哲學著作的論述尤其甚多,這本「人的條件」即便是以政治討論為主軸,卻依舊充斥著關於人性的哲學辯證,透過其細緻的思路,便能一窺人類可能在工作中,所會面對的根本問題。

「為了得到確定性,人必須把事情弄清楚,為了認識,人必須行動。」── 漢娜・鄂蘭

從生物觀點察覺社會分工體系

社會是由各式人類組成的系統性架構,每一個人都有其關鍵的重要性,但其中的分工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促成人類分工體系的多樣性,這些利他行為的背後邏輯又是建立在什麼樣的準則之上,透過生物性的觀點,窺見人類本能的真實面向,弄懂生物觀點的人類行為,可以更熟悉何謂人性。

書名:群的征服
作者:愛德華・威爾森

⟪群的征服⟫

由生物學家愛德華提出的「社會生物學觀點」,將帶讀者認識人類社會與生物本能之間的關聯,裡頭的六大章節分別為:「高等社會性生物為何存在?」、「我們從哪裡來?」、「社會性昆蟲稱霸無脊椎世界」、「社會演化的趨力」、「我們是什麼」和「我們要往哪裡去?」等議題,作者的敘事多數著墨於「生物觀點上的人該如何發展?」,也因此是相較於社會科學中的社會論述,更別具意思的社會觀。

「思索與處理多階層選擇持續發酵出來的騷亂,是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的事; 如何解釋則是自然科學的責任。」── 愛德華・威爾森

精彩的故事刻畫傑出的報導

了解人性和自我的方法,除了透過大量的閱讀,去參與某人的故事也是一個套路,如果能將其撰寫為系統性的脈絡,更能捕捉這些哲學觀點所表彰的內涵。一篇深遠的報導,除了傳達細膩的個人故事,同時兼備了受訪者的精神傳承,精神的匯聚便可譜出一個龐大的精神架構,這架構將有助於每一個個人去領會所有艱澀哲學含義。

書名:報導的技藝
作者:威廉・布隆代爾

⟪報導的技藝⟫

「如何寫出一篇完善的報導」,華爾街日報的新聞編輯,將其過往的報導經驗,撰寫成教練式的書籍,以大量的篇幅案例回答了這項艱鉅的考題。其中的論述內容,多著重在文字之間的條理,該如何排序才能創造出更適讀的節奏,甚至將文章編輯的初步流程與架構,分別進行心法類的說明,讓你閱讀時便能心靈神會其中的奧義。

「我們即使知道讀者有那些需求,仍經常忽略他們的存在。」── 威廉・布隆代爾

我悄悄的跟你說:

「拍手 1–10 下,代表寫得有一點感覺;拍手 11–30 下,代表寫得美賣;拍手 31–50 下,代表著哇賽讚讚。」

謝謝你的掌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