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我在 2018 年覺得有趣的書(上)

閱讀,是藉由經驗去理解知識的過程; 世界,則是藉由知識去創造經驗的歷程。

鐘于誠 (Wayne Chung)
chungsharing
7 min readDec 31, 2018

--

Photo by Nicole Honeywill on Unsplash

2018 年的尾聲,我整理了十本影響自己深遠的書籍,透過這些作者的文字,可以更佳了解一些平常不被注意的知識,同時一起思考問題的本質,讓問題得以被解構,放下應有的成見,擁抱閱讀帶來的收穫。

2018 覺得有趣書單

⟪時間之書⟫ ──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
⟪自我的追尋⟫ ── 埃里希・佛洛姆
⟪活出意義來⟫ ── 維克多·弗蘭克
⟪哲學的40堂公開課⟫ ── 奈傑爾・沃伯頓
⟪情緒之書⟫ ── 蒂芬妮・史密斯
⟪沉思錄⟫ ── 馬可・奧理略
⟪系統思考⟫ ── 唐內拉・梅多斯
⟪人的條件⟫ ── 漢娜・鄂蘭
⟪群的征服⟫ ── 愛德華・威爾森
⟪報導的技藝⟫ ── 威廉・布隆代爾

洞察時間,理解時間,運用時間

如果你正在總結 2018 年的人生裡,經歷過多少不同的奇遇,那我相信你正意識到時間在其中扮演的關鍵。去定義時間為何物,是人類為了在虛無的人生裡,刻意於整趟旅程中,給予的意義型標籤,就是因為害怕逝去什麼,這些時間性的標籤,建立了屬於自己存在意義的記號。翻開各大履歷網站,你能看到每一個工作者,盡力的撰寫每一個時間維度上,所代表的職位和所做過的事,這些紀錄除了成為爭取一個更好薪資的籌碼外,更是賦予這些人擁有去定義這些時間的權利。時間即便只是手機銀幕上的閃爍數字,但意識到時間的存在,你才能更精確的掌握時間所代表的價值。

書名:時間之書
作者:呂迪格・薩弗蘭斯基

⟪時間之書⟫

由德國哲學家呂迪格,運用大量敘事性的手法和提問,讓你從中思辨時間的意義,共十個篇章,分別討論:「無聊的時間」、「開始的時間」、「憂鬱的時間」、「社會化的時間」、「時間管理」、「人的一生和世界的時間」、「宇宙時間」、「屬己時間」、「和時間玩遊戲」、「成熟的時間和永恆」等,藉由哲學家的筆觸,細細思考你能在時間裡「擁有什麼?」、「成為什麼?」和「獲得什麼?」

時間究竟是什麼?沒有人問我,我倒清楚,有人問我,我想說明,變茫然不解了。──奧古斯丁,⟪懺悔錄⟫

認識自我,實踐自我

「時間」讓我們意識到存在的價值,而存在又圍繞在自我的意識上,所以如何認識自己,成為了一道重要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個理性與感性兼具的人,那理性存在的意義,為你個人本身帶來的價值是什麼?就是因為理性的存在,我們時常處於兩難的困境,為了找出處理兩難的方法,才逐步發展出個人的人生世界。我家裡窮,但我想上學,理性的狀態是沒有錢,什麼事都幹不成,但因為感性的想,促成了去貸款和打工都要把學位唸到的人生發展。處理每一個階段會遇到的兩難問題,就能逐步發展屬於自己的世界。

書名:自我的追尋
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自我的追尋⟫

由德國心理學家佛洛姆,針對「人是什麼?他應該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人類可以釋放且用以厚生利物的能量有多麽巨大?」的核心問題,展開一連串關於「人」的討論,其中有五大章節:「問題」、「人本主義的倫理學」、「人性和性格」、「人本主義倫理學的難題」和「今日的道德難題」,藉由每一個章節的論述,可以從中品味和驚艷這些議題的意義如何與生活有莫大的關聯。

「我們的道德難題在於人對自己的漠不關心。我們不再意識到個人的重要性和獨特性,我們使自己成為在我們之外的目的工具,我們把自己認知為商品,我們的力量和我們疏離了。」 ──埃里希・佛洛姆

從集中營經驗換來的意義論

「認識自我」的命題圍繞在「意義」的關鍵,但各式的哲學論述總讓人頭昏腦脹,看似高大上的說法沒一個能懂的,那些精煉的文字就只成了印在紙上的筆墨。為了輕鬆明白人類存在的「意義」,你可以先試著理解,這三個觀念:「創造與工作」、「體認價值」和「受苦」,去感受這三者帶來的意義人生,便能循序漸進的掌握生命步調。

書名:活出意義來
作者:維克多·弗蘭克

⟪活出意義來⟫

看似雞湯的命題,與那些人云亦云的小品之作毫無差別,實則這本書將帶你從集中營理解存在主義。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家弗蘭克,藉由在集中營的駭人經驗,指出那些集中營囚犯的生存關鍵是什麼?以學者的角度親自體驗人生中的極惡苦難,醞釀對於生命的看法與理解,並總結了三大理解生命意義的方法,從中你可以借心理學家的智慧,逐一檢視過往、現在與未來的人生。

「生命的真諦,必須在世界中找尋,而非在人身上或內在精神中找尋,因為他不是一個封閉的體系。」 ──維克多·弗蘭克

哲學啟蒙可以從閱讀開始

一下子理解「時間」,又突然探討「自我」和「意義」,這些空泛、抽象的言論,總是不那麼接地氣,讓人更對哲學心生厭惡,只覺得這些說法不過就只是空談的幹話,但哲學其實只是對生活的細節處處反思而已。理解哲學的意涵,他能讓你的生活帶來更多趣味,甚至可以簇擁你去了解人性,和探索那些日常行為背後的動機。從入門的哲學叢書開始,你將可以理解排名在各大書城中「心靈勵志」類的書寫脈絡,只要你能理解這些脈絡,你自己就能成為自己的心靈「seafood」。

書名:哲學的40堂公開課
作者:奈傑爾・沃伯頓

⟪哲學的40堂公開課⟫

英國的哲學講師奈傑爾,將古典到 20 世紀的哲學家一字排開,並依依點出他們的理論所圍繞的核心問題,淺白的敘事成為這些哲學論述的索引,讓你迅速的理解哪些議題,可能是你在生命中思索的關鍵。這本書可以做為對哲學的啟蒙,讓你對哲學更感興趣,甚至成為解決生命問題的哲學名冊。

「思考的風所表現出來的,不是知識,而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判斷美醜的能力。」 ──漢娜・鄂蘭

了解文化背景,感受情緒差異

在理性探索世界的可能,與尋求知識真相的同時,理解感性層次的情緒,也應當同時兼備。類似的情緒在細微上的差異該如何覺察?「高興」、「歡欣」和「愉悅」都指向同樣的感知,如果它們表達的是一樣的內涵,又為何在語言上的用法,有如此多種的延伸。感受每一個情緒之間的差異,更能體察人際互動間的關係,同時學會理解自己的情緒。

書名:情緒之書
作者:蒂芬妮・史密斯

⟪情緒之書⟫

面對變化萬千的世界,一個人會有諸多的情緒去應付、去感受這世界所帶來的各式經驗,經歷的同時自己也正以一個情緒去主張和理解某事,事過境遷後,則試圖要將這些感受幻化成文字,讓彼此之間能產生共鳴與連結,而解釋底層情緒的文字,便成為了各式語言梳理個人感官經驗的工具,「快樂」成為了每一個人共同定義的正向感受,「歡欣」則成為了因情境不同而延伸的意義語彙。跟著倫敦瑪麗皇后大學「情緒中心」的研究員,一同理解每一個情境,所創造出來的感官經驗!

「我在探索情緒世界時學會了一件事,那便是,我們需要的不是用較精簡的語言來描述感覺—我們需要更多語言。」 ── 蒂芬妮・史密斯

我悄悄的跟你說:

「拍手 1–10 下,代表寫得有一點感覺;拍手 11–30 下,代表寫得美賣;拍手 31–50 下,代表著哇賽讚讚。」

謝謝你的掌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