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城市?(中)

WhatsOurCity
May 1, 2023

--

本系列將分析台灣為何是「交通地獄」,並澄清一些交通治理觀念。更要提出國外案例可以帶給台灣的啟發,並思考城市可能的未來。

歡迎參考前集:《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城市?(上)》

「如果你打造出更適合汽車通行的街道,你會招來更多的車流。如果你打造更多自行車基礎建設,你就會吸引人騎乘自行車。如果你打造適合步行、從事公共活動的空間,你就會得到更多城市生活。」 — — 知名建築師 Jan Gehl

他說:「我們創造什麼樣的城市,就會得到什麼樣的城市。它也會反過來形塑我們。」

三、幾個重要質疑與觀念澄清

(一)為什麼我們這麼依賴私家車?負面效果是什麼?

目前台灣多數地區非常難在不開車的情況下出門,但如果只有駕駛私家車才能移動,那麼對於「無法開車的人」來說,獨立進行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就幾乎被剝奪了。這些人當中有什麼人?有高齡者、兒童、學生、身體障礙人士、社經地位低落者、不會開車的人以及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擁車的人。我們的社會應該要關照這些人,並保障所有人平等出行的權利。

以高齡者的例子來說,我們現在面臨的是高齡社會,我們的政府一直要提長照,認為高齡者政策應該如何如何,不過如果對於無法開車、行動不便的長者來說,一定得要依靠他人開車才能出門,單獨出門並不安全也不可行,那麼這些長者沒辦法實現行動上的自由,也無法在人生的後半段維持良好的社會生活互動,我們要怎麼期待他們的身心理健康獲得照顧?對於兒童和學生而言,如果一定得依賴私家車才能出門,那麼他們的發展受到限制,無法獨立進行社交生活,也一定得依靠別人,整體人格發展也可能進一步受到抑制。

如果出門必須倚賴私家車的話,平時就必須擁車,而養車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經濟上的負擔。不僅有日常保養、汽油之所費,還需負擔各種稅賦、規費。四輪汽車在道路上相當佔據空間,而機車雖然不若四輪汽車般佔空間,但一方面他所需要的道路空間仍大於腳踏車或者公車。另一方面,無論汽機車,對於社會上來說也會造成許多外部成本,例如噪音污染、空氣污染、溫室氣體排放。

有些疑惑可能是:「我們怎麼有能力去負擔建設大眾運輸、自行車和人行設施的成本?」但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怎麼有能力負擔『擁抱汽車而非大眾運輸、自行車』所帶來的外部成本和負面效果?」

(二)誰帶來消費?而背後的意義為何?

圖十一:奧地利維也納的第一個徒步區(來源:wikiwand.com)

城市中做生意的店家有一種意見是:沒有車流就沒有人會來消費。不過,依靠汽車的商業區,其規模與密度其實極為受限。因為一旦人流都需要透過車流引進,那麼我們就需要巨大的道路,以及廣闊的停車場。而商業活動的這些寶貴空間,無形之中就被車流所吞噬。並且,一旦商業必須以「停車空間」為前提,則商業將成為「只開放給大財團的遊戲」:只有大財團有能力建設廣大的停車場。我們如果真正重視在地店家的生計,反而應該將商業區的寶貴空間留給行人與自行車。在台北,西門町商圈的徒步區,正式捷運建設時,透過道路縮減,將寶貴的商業空間保留給行人。今天的西門町徒步區已經成為台北的「門面」之一。

以當前的台灣來說,除了台北的極少部分精華地帶之外,我們很難再找到其他可以不靠車輛就安全、方便抵達,並在當地消費、逛街的地方。因此,每到週末、假期,大家總是湧入「大型購物商場」、「能夠走路的Outlet」,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安全行走的選擇。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的消費將侷限在「財團」、「大型資本家」所設定好的空間,而在地商家的商機則被奪取。在大家習慣湧入購物商場之後,城市、道路將不再有生氣,而反過來認為「經濟消費」和「社區、城市」本來就是相互隔離的。

就如同當前對於「運動、散步」的想像,以台北市來說就僅僅侷限在大安森林公園。我們的都市設計並不允許人在「公園」以外自由、舒服地行動、生活,畢竟其他的道路空間即便有人行道,也不會是一個愉快、安靜、安全的環境,因為他們要不太過吵雜、危險,要不空氣品質較為差勁。如果我們想要打破這樣的生活環境,就必然要回過頭來思考這些問題。

我們想到都市,總是想到在大馬路旁車流經過的喧囂、擁擠車陣帶來的灰塵、氣味。這種「都市叢林」的印象,恰恰都是在那些依賴私家車的城市中的人們製造的外部成本。

而我們認為 — — 「一個大都市的生活和想像不必然都需要這樣才可以成立」。甚至再更基進地說,我們認為「一個良好、宜居的城市,必然不會是一個以車為本的社會,而是一個優先考慮『人』的思考模式。」

(三)塞車了,再多開一道就好?One More Lane?

「靠興建可容納更多車流量的車道來試圖解決交通壅塞的問題,就像是鬆開皮帶試圖預防肥胖一樣。」 — — 歷史學家 Lewis Mumford

汽車體積龐大,因而塞車問題幾乎是所有都市共同面對的難題。對於塞車,有一種直覺的想法是:那我們就拓寬道路不就得了?然而,將道路拓寬,反而就是誘導車流量的根本原因。因為,這反而使得有交通需求的人們更偏好選擇私家車的交通方式。這將導致私家車的交通市占率節節攀升。而拓寬過後一時通暢的道路,沒過幾年又將會再度回到原本的壅塞程度。採取這種思維的交通治理方式,將導致「雍塞-拓寬-再壅塞」的惡性循環[3]。以國外為例,休士頓的Katy Freeway雙向共有26線道,但照樣塞車,拓寬並沒有解決塞車的問題。這就是道路拓寬會有的「誘導需求 (induced demand)」問題。

圖十二:拓寬能治百病嗎?(來源:Brent Toderian@Twitter)

在大西洋的另一端,英國鐵路公司早在1979年就曾經有一個以「確實有其他的通勤方式,但我們真能生活在其中嗎?」為題的廣告[4]。它提到,倫敦每天有400,000人透過鐵路通勤,如果我們學美國一樣改用汽車通勤,我們需要額外建設大量的高速公路。並且,就算建設了大量的高速公路,我們仍得回過頭來問: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些龐大的進城車流?

1990年代,為了解決國道一號台北段塞車問題,台灣興建「汐止–五股」高架拓寬車道。通車後的20年內,再度因桃園段往返車流過多,又將國道一號的「五股–楊梅」段加蓋南北各三線的高架道路欲解決塞車問題,卻導致現在五股交流道、中壢轉接道每逢尖端時段必然長距離塞車回堵,而其他時段車輛也持續湧入高速公路。完工不到10年,為了解決竹北塞車問題,五楊高架將再度延伸至頭份[5],政府一再宣稱:「再拓寬一段,就不會塞車了。」但這其實是持續用錯誤的方式要紓解塞車問題,既給予民眾錯誤期待、無法解決問題,最後換來的卻是效率、環境、城市生命力、景觀,全盤皆輸的結果。

當我們的交通治理策略是「加多、加寬」高速公路時,最後就是吸引更多人開車上路,特別是當最後「私家車」成為唯一可能的選項時,我們將更難以回頭,而被迫走向大公路主義的結局。根據媒體報導[6],在調查全球389主要塞車嚴重的城市中,台灣的六都就有五個上榜,而且台中、高雄、台北、台南均名列前50名,又以台中第17最為嚴重。

一些塞車嚴重的城市如倫敦,早就放棄大公路主義,而是採用「大眾運輸」、「收取入城費」等治理方式解決運輸問題,而其城內的塞車很大程度的目的即爲降低用路人開車入城之誘因。然而台灣現在的治理思維仍然停留在「塞車了,就拓寬」或是想要用「高架道路、廣建交流道」來解決問題,我們認為不僅因為方向錯誤而無法解決問題,其結果並不會是一個宜居的城市,更非我們想要追求的未來,反而要耗費更多的時間、金錢才能彌補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從美國經驗來看,這種持續拓寬高速公路的手段,不僅誘使更多用路人開車上路,尖端時段的塞車狀況最後則會迫使駕駛人往提早或延後上路,但又因為整體車流增加,而導致尖峰時間逐漸加長並蔓延,極端狀況就會陷入美國現今超大城市的窘境 — — 「尖峰時段不斷蔓延的塞車地獄」,到了這種階段,幾乎是難以回復的惡夢了。現今美國的多數城市均面臨嚴重塞車的問題,以洛杉磯而言,其交通壅塞情形不斷惡化[7],根據2019年的報導[8],光是因為塞車,洛杉磯人每年平均多花了119小時在路上,也就是大約整整五天的時間完全浪費在擁擠的公路上。2023年,國際知名巨星Beyoncé甚至因為卡在洛杉磯的車陣中,而錯過葛萊美獎的頒獎典禮。[9]

圖十三:美國洛杉磯高速公路嚴重雍塞(來源:The Telegraph)

(四)台灣真的地狹人稠嗎?抑或其實是空間分配效率不彰?

談到「停止拓寬道路」、「建設人行道」、「車道瘦身」甚至「車道縮減」,主要的反駁可能是:台灣「地狹人稠」。但是真是如此嗎?在香港、新加坡、東京這些地方,說其地狹人稠是毫無異議地受到同意,但在這些都市道路反而是原則性的設有人行道,無論多狹窄也都有最起碼的人行空間。每平方公里有近7000人的香港都以如此謹慎的態度利用其道路空間,那麼每平方公里有9000人的台北為何還背道而馳?反而隨意浪費我們的道路空間。而若以整個台灣的尺度來看,跟新加坡、摩納哥、香港相比,甚至根本就無法構成「地狹人稠」的命題,當然更不能以此當做藉口。

圖十四:人口密度超過台灣十倍的香港,道路基礎設施樣樣俱全,且高度依賴大眾運輸。(來源:CNN)

退步言之,如果我們果真「地狹人稠」,我們更應該確保城市中每一寸土地都有效利用,但道路的拓寬卻會大量消耗都市中心珍貴的土地空間,無法有效利用本來就受限的公共空間。除了巨大的馬路本身就需要相當可觀的空間,並且這些車流離開道路後也需要停車空間。而使巨大馬路與停車場消耗都市中心寶貴的土地,將使都市蕭條、了無生氣,甚至進而影響地方的經濟景氣的重要原因。大型馬路、穿越性車流以及大量高架道路,帶來的並不是我們直覺上認為的「繁榮、人流」,相反地,它們將扼殺都市的生機,將城市切割,甚至隔離市民與河流休憩空間。

以台北市為例,光是高架的封閉式道路就有新生高架、建國高架、基隆路高架、環河快速道路、洲美快速道路、堤頂大道、信義快速道路、水源快速道路、市民大道快速道路,這些道路不但割裂高架橋下的城市互動,創造更多高速行駛的噪音,也因為多數高架道路直接興建在河濱或堤防上,而剝奪了市民直接親近河岸的可能性

除了在城市規劃、路網的尺度上,為了汽車建立的龐大公路佔據城市的寶貴空間。於道路空間的分配上,我們也常可在台灣街頭看到比高速公路還寬的車道、意義不明的路側空間。過寬的車道不僅使得道路空間的利用無效率,更是誘導汽機車違停的主要原因之一。並且,這樣的空間使得機車騎士傾向利用汽車右方的空間行使,反而造成汽車動線與機車動線交織,而大幅路口碰撞的危險。而且,過寬的車道,使駕駛人習慣在小巷弄以過高的速度行車,反而造成社區居民、行人的危險。而路側的不明空間,一方面會受到沿路居民違法佔用,不積極規劃的結果,更使得路邊停車沒有秩序,甚或時而侵入車道上。我們認為,在道路設計的尺度上,也不應再有「路是越寬越好」的迷思。而是應該積極地將道路空間明確分配。事實上,台灣有許多道路的路寬並不會不適合設置人行道:只要把不合理的車道寬度與意義不明的路側空間移除,我們甚至可以有兩側人行道加路邊停車格,只要改善空間使用效率就已經可以改變很多。

美國歷來的公路主義以及馬歇爾計畫對歐洲的影響,花費歐洲國家相當多時間才將其思維和道路建設改變,如今我們如果繼續擁抱大公路主義、信奉「道路拓寬治百病」,反而是在步上「塞車」、「無生氣」、「蕭條」三位一體的反烏托邦社會的後塵,這將使我們的城市生活更加貧乏與缺乏活力。

圖十五:人口密度超過台北兩倍的摩納哥,拒絕依賴汽車,積極建造人行道和大眾運輸。(來源:frenchriviera travel、Mummytravels.com)

(五)我們可以期待台北的幹道上都有輕軌嗎?

  1. 輕軌的定位

「輕軌」一詞大致上是美國所謂的light rail的翻譯。而light rail指涉的是,在美國和歐洲,晚近所出現的一種「升級版」的有軌電車(street car, tram, trolley)。與後者的主要差別在於,輕軌列車的容量更大,並且路權等級更高。在台灣,輕軌大都為A型(與地面交通完全隔離,像台鐵高鐵)或B型路權(與地面交通部分隔離,如高雄輕軌多數路段)。

與傳統鐵道或捷運不同的是,輕軌的運量或許沒那麼高,而設計上車輛的動能也因此較小。而且輕軌列車往往擁有高加減速性能,也因此他的站場設計,可以更為貼近都市生活。也就是說,它的「交通可及性」更好。並且,因為加減速性能優異,有輕軌的路口,比起鐵路平交道,反而更接近有公車專用道的路口。實際上,輕軌的性能與運行模式,比起「會與道路交會的捷運」,反而更像升級版的公車專用道或者BRT系統[10]。

2. 輕軌為何是一個好方法?

在我們的理想中,基於前述的原因和背景,一個都市不應該依賴於私家車輛,而主要的交通方式將是大眾運輸、步行,以及自行車。在大眾運輸中,輕軌成為這幾年台灣新興的大眾運輸建設。我們認為,不僅高雄、新北適合建設輕軌。在台北甚至其他城市,輕軌也應該是一個適合的選項。

圖十七:行經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前徒步區的tram。輕軌或tram不僅可以安全通過徒步區,且與傳統火車、捷運並不互斥(來源:wiki commons)

交通旅次的起、終點,往往是社區或者商業區。而在一個以大眾運輸、步行、自行車為主的城市,社區或者商業區的服務型道路,將是充滿行人與自行車穿梭的徒步區,或者至少是對行人、自行車相當友善的地方(大家身處的台大已經差不多類似如此)。而大眾運輸如果要使民眾願意使用,其可及性相當重要。相對於捷運、火車,輕軌的站場可以設計得相當「親民」。輕軌的車站、路線設計,類似於BRT。但比起BRT,輕軌作為有軌道的車輛,其行駛路線更具可預測性,使用電力驅動的輕軌也比(多數)使用內燃機的公車安靜。如果要在住宅區、商業區的巷道和徒步區穿梭,有軌道的輕軌將更安全。高雄環狀輕軌在遊人如織的駁二特區等地段,軌道與車站都相當深入商業區,並且有不少的平交路口,但在駁二這類「不受控制的行人」大量出沒的地段,輕軌卻鮮有事故發生。而筆者本人的經驗,在高雄環狀輕軌大順路博愛路口的愛河之心站的月台上,周遭車輛經過的噪音都遠遠大於輕軌行駛的噪音以及發車鈴聲。而這也是歐洲城市喜於建設輕軌、復興並升級廢棄的有軌電車路線的原因之一。

圖十六:高雄環狀輕軌駁二大義站前。輕軌可以相當貼近社區或商業區,並有高可及性。(來源:高雄捷運工程局)

輕軌系統同時具有有軌電車與捷運的屬性,他的建設可以相當彈性。在台灣,無論在高雄環狀輕軌、淡海輕軌、安坑輕軌,都可見高架路段與平面路段的混合使用,歐洲許多城市的輕軌與地鐵甚至是同一條路線,在有些路段全地下化,在有些路段平面行駛。在路權等級上,則A(完全區隔)、B(部分區隔)、C(完全混合)型路權的設計也常見混合使用。這樣的好處是,首先,輕軌系統可以深入社區或商業區,而相比捷運系統較不受限,而能更貼近日常生活。而採取B、C路權的設計,輕軌系統的造價將顯著比捷運系統更低,而能廣為建設,地方政府也更易負擔其營運成本。

以B型路權為主的輕軌,也基本上不受塞車問題影響。輕軌比起以C型路權為主的有軌電車,一個強勢的優點即在於:它有專用路線,並有優先號誌。住在高雄或淡水、安坑的人,或許常常覺得輕軌的行車速度不比汽機車,至多能與汽機車相同速度。然而,優先號誌的設計,將使輕軌省去停等紅燈的寶貴時間。事實上,加上停等紅燈的時間後,在城市中開車騎車的速度將遠低於你的想像。如果考慮尖峰時間,不僅紅燈更長,塞車時的行車速度也更慢。在上下班的尖峰時段,輕軌的優勢又更明顯[11]。

3. 可能的想像

大台北,一方面相對於台灣其他都市已經是「最人本」的地方,而更有將大眾運輸深入社區、商業區的需求。另一方面,台北雖然已經有發達的捷運系統,但台北仍有許多捷運未達的近郊地區,或者剛好被捷運路線「繞過」的之處。又在台北市的很多幹道,尖峰時間公車往往都是多台同時進站,公車運量早已經飽和,而很多幹道上既有的公車專用道,對於輕軌建設而言,也許是可行的路廊。具體而言,輕軌的建設當然有極為專業、技術性的問題,而這也不會是我們作為一個一般的公民所能夠輕易了解。但我們所要傳達的是:「台灣的城市應該將輕軌作為選項之一,在未來的大眾運輸願景中,輕軌也應有一份。」

歡迎繼續閱讀《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城市?(下)》,我們將繼續提出國外案例可以帶給台灣的啟發,並思考城市可能的未來。

--

--

WhatsOurCity

一群致力於倡議「更好的城市」,而提筆激發市民想像的三五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