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MSBA 申請心得_12 個申請 MSBA 的實用建議(上:備考&選校階段)

Yun-Chi Lee
10 min readJun 8, 2023

--

前言

我從開始備考到實際送出研究所申請花了近一年的時間(2022.02~2023.01),過程中有些感到「幸好我有做…」的時刻,也產生不少「早知道就…」的想法。經過時間消化,我回顧這一年備考和申請的過程,將一些建議統整起來,分享給即將或正在申請 MSBA 的各位,希望能協助你們準備起來更加順利。

因為一個不小心寫了太多,只好分成上下兩篇,處於備考&選校階段的申請者可以參考這篇,若已經進入申請&撰寫 Essays 的申請者可以看下一篇:2023 MSBA 申請心得_12 個申請 MSBA 的實用建議(下:申請初期&Essay 撰寫)

Photo by frame harirak on Unsplash

因為建議有點多,各位可以針對自己目前所處的階段直接看重點喔!

<本篇>

【備考階段】

  1. 要是能重來,我想考GRE
  2. 考 GMAT 也要背單字
  3. TOEFL 口說提早準備

【初步選校】

4. 反覆思考為什麼想讀 MSBA

5. 選校時就開始用表格管理各類資訊

6. 參加 Info Session &各種 Webinar

<下篇>

【申請初期】

7.提早註冊各校 Application Account

8.多看看 MSBA 學長姐的 Linkedin 與其職位的 JD

9.不需過度在意 Prerequisites 或是錄取背景

【Essays 撰寫階段】

10.文章&書籍推薦

11.先有完整架構再動筆

12.交給專業編輯潤稿

【備考階段】

1. 要是能重來,我想考GRE

在剛開始準備申請的時候,我因為以為 MSBA 設立在商學院之下,所以理所當然要考 GMAT…。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 MSBA 都可以接受 GRE 成績,甚至像有些工學院開的 MSBA 就只接受 GRE 成績 (例如:Columbia)。然而我發現時已經開始補 GMAT 了,就沒多想的繼續準備下去,沒想到 GMAT 這場惡夢延續了10個月,我考滿了5次才與它訣別(12個月內就只能考5次呵呵)…

因為同時間我男朋友也在準備 GRE,我們有互相交流題目,發現 GRE 的數學應該比 GMAT 簡單,而 GRE Verbal 著重在閱讀訓練,所需單字量非常大,但相較屬於玄學的 GMAT ,GRE 更適合擅長背誦的我。儘管透過 GMAT 備考大幅度提升了我的寫作與文章理解能力,但時間成本真的太高。對於當時目標是「拿到高分」的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痛苦的經驗。另外,GRE 考試費用比 GMAT 便宜大概1千元台幣左右(就算考5次,也可以省5千元?! 扯遠了> <)

因此建議各位 MSBA 申請者在決定要考 GMAT or GRE 前務必先針對兩者的測驗內容做點功課,選擇自己可能較擅長的考試,以下簡單歸納我認為不同強項所適合的考試:

  • 背誦&閱讀能力強:適合 GRE
  • 邏輯&文法概念強:適合 GMAT

2. 考 GMAT 也要背單字

在準備 GMAT 的時候,看到許多文章或是別人分享都說考 GMAT 不用背單字,所以我三戰前真的都很聽話的沒在背單字。題目檢討都以訓練分析、解題技巧為主,因為覺得反正考試的時候也會有生字,檢討時著重在整體理解就行,不需拘泥於不懂的單字上。直到準備四戰期間,因為時間壓力我同步準備 TOEFL,而開始背單字(因為 TOEFL 會考同義字),過了一段時間發現 GMAT 看題目的速度明顯提升,仔細反思後發現是因為單字量變多,所以閱讀起來更加順暢,理解也更迅速。

現在回想起來,之前看到 GMAT 不用背單字的說法,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不用背那些 GRE 才會考的艱澀單字」,但基本在 GMAT 閱讀或題目中看到的生字都可以背起來**,一定可以幫助提升題目理解的效率,對於英語測驗 (TOEFL/ IELTS) 也有很大的幫助。

3. TOEFL 口說提早準備

我原先規劃考完 GMAT 再來準備 TOEFL,但萬萬沒想到申請季都開始了 GMAT 還一直考不到理想分數,且國際生申請所有的 MSBA 基本上都要附上語言測驗成績,在 GMAT 成績不滿意 & TOEFL 沒有成績的情況下,我最後只好同時準備兩項考試,雖說表面上看起來都是考英文,但實際上準備內容、考試技巧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大學時曾為了交換學生考過 TOEFL,且因為準備 GMAT 也有加強閱讀與寫作能力,原以為 TOEFL 考起來會相對簡單,沒想到練習考古題口說時就算不限制時間,腦袋也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要講什麼。主因是托福口說除了有時間限制以外,計分還包含文法正確性、敘事流暢度外,更需要言之有物,在這麼多準則之下,實在很難短時間內拼湊出完整的內容;就算是平常英語溝通沒問題的人,TOEFL 口說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練習,才能逐步說出「完整」的答案。因此十分建議大家在準備 GMAT or GRE 的同時,可以每天花15~30分鐘練習一、兩題口說,不僅能增加題目的熟悉度,更能訓練自己短時間組織語句的能力,這部分在後期面試也有很大的幫助。

【初步選校】

4. 反覆思考「為什麼想讀 MSBA?希望畢業後達成什麼目標?」

每間學校開立的 MSBA 課程設置、修業期長、主攻項目(Business or Programming 導向) 都不相同,在搜集各校資訊、查閱學長姐分享心得時,建議大家可以同步反覆思考自己為什麼想讀 MSBA?希望畢業後能達成什麼目標?因為想透這兩個問題,在整個申請流程上都會引導、協助你做出正確的決定。

在未經謹慎思考前,設定志願序、選校可能很單純的看「學校/科系 ranking、有沒有 capstone project、location」等表面資訊,但實際重點應該要評估哪些學校能幫「你」達成 MSBA 畢業後的目標。例如,假設你想讀 MSBA 因為你畢業後的目標是“創業”,希望有更多數據決策的管理能力,那麼 ranking、capstone project 對你來說可能就沒那麼重要,反而應該要找”強 networking、startup-friendly location“ 的學校;又或者你是應屆畢業生,畢業後想留美工作,那麼學校 Career Service 能提供哪些資源對你來說就很重要。另外,撰寫 SOP/Career Plan、面試時,也因為有明確攻讀 MSBA 的原因與目標,不僅縮短徬徨的時間,還能表達出一致的目標與動機,申請加乘效果更顯著。

最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許多人因為沒想清楚為什麼要讀這個科系,或是覺得畢業後也不清楚能做什麼,所以在申請中途甚至到後期而放棄了,前面投注的心力與時間付諸流水,因此建議各位申請人在初步選校時就可以審慎思考,這兩個問題的答案能夠幫助你堅持走完漫長的申請路,或可以協助你儘早認清是否志不在此。

5. 選校時就開始用表格管理各類資訊

一開始在不熟悉各校差異時,資訊搜集會非常的雜亂,同一篇文章可能會看個三、四遍,也常發生想找某篇資訊時卻查來查去最後找不到的情況。也因為各校招生頁資料超多,每間學校網站設計與資訊歸納方式又都不太相同,所以很常會花很多時間在重複查找相同資訊,我就曾經為了再看一次某間學校的 Essay Requirement,在招生網站上翻了 20 幾分鐘,最後發現他才在 FAQ 中找到答案…。

此外,初期搜集各校資訊時腦袋能記住的東西有限,像我大概只能記得校系 Ranking 排序先後(實際名次也記不得)、Location,但選校時需要評估的資訊應該包含「學程長度、有沒有實習/ capstone project、就業率、目標職位的就業佔比…」等校系細節,或是記一下過往錄取者的「 GMAT、GPA、工作經驗 avg…」 等資訊,以便評估自己的申請優勢;如果只有一兩間學校還算好記,但大部分申請者應該同時會觀望 6~10 間學校,資訊量這麼大的狀況下,建議大家在選校初期就可以慢慢統整自己搜集的資料,減少反覆查找或是記錯資訊的狀況發生。

善用管理表格的話,同一個表格可以一直從學校搜尋一直用到放榜階段,協助你統整像是各校申請帳號密碼、申請截止日、所需申請文件、有沒有面試、要不要寄實體成績單 …等瑣碎卻又非常重要的資訊。我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分享我是如何使用 Notion 來管理申請資訊與進度,歡迎參考看看:2023 美國研究所申請心得_善用 4 種免費工具管理多校申請資訊與進度(Notion / Excel 模板下載)

6. 參加 Info Session &各種 Webinar

Info Session 主要是各校提供自己的科系介紹、課程大綱、申請流程說明、過往錄取數據、就業導向…等資訊,儘管網路上有非常多資訊或學長姐分享過往經驗,但官方舉辦的 Info Session 才會提供最新、最完整的招生資訊,有什麼不理解的問題也都可以在 Info Session Q&A 環節直接詢問,就可以得到最即時且最正確的答案。例如 USC MSBA 官網寫 “GMAT not required”,但很多小道消息還是建議大家要附上 GMAT 成績,說這樣才能脫穎而出,剛好我參加的那場 Info Session 上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主講人就非常明確的回覆他們不看 GMAT 成績,直接闢謠也讓 GMAT 沒有考很好的我稍微放心。

Webinar 比較多是學校“武力展示”的說明會,內容通常會更深入這個 program 本身。例如:在校生 or 校友的在校以及後續經驗分享,有些則直接請教授來詳細說明課程規劃。Webinar 提供的資訊與 Info Session 不太相同,建議有時間的話可以都多多參加。

其實這些活動不僅是讓申請者更明確知道學校的要求,同時也是學校“銷售”自己的機會,因此申請人可以很明確了解到該學校重點資源的配置,這些內容除了可以讓你更加認識學校、評估自己的適合度外,還可以幫助你在後續撰寫 SOP 等文件時,寫出對於該校最“客製化”內容。舉例來說,UMN 在 Info Session 上非常強調自己的 Capstone Project & Career Service,之後還專們開了一場深入說明這兩個主題的 Webinar,與其它學校 Info Session 相比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 UMN 特別強調學生在職涯輔助上的資源,因此在撰寫 SOP 時,我也刻意用了 UMN Career Center 的專用簡稱「CBCC」來展現出我對於他們的了解。

另外小提醒:

  • 大部分學校從 9 月開始就陸陸續續展開 Info Session,建議大家可以盡早了解然後做準備。
  • 因為並非所有學校都會提供 Info Session 或 Webinar 的簡報檔案,記得邊聽邊做筆記。
  • 這些活動的時間通常都對台灣不太友善(早 7 or 晚 12…),又時差換算很容易出錯,建議大家可以把報名信中的 calendar 匯入 apple icolud or google 行事曆中,設定提前一天提醒通知,才不會錯過喔!
  • 有些學校會提供參加 Info Session / Webinar 的人免申請費的優惠!

結語

在備考&初步選校的階段是我認為最“心”苦的日子,因為要承受考試壓力的同時也還不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擔心自己花費了這麼多時間備考、查找資訊,最後的結果若不如期待是否會埋怨自己,因此也經常反思讀研究所的決定到底是否正確。現在非常慶幸當初的自己努力過、堅持過,希望能透過統整一些經驗,協助同樣在奮鬥的申請者,減輕你們的“心”苦^^ 加油!

About Me:
👉 經濟系畢業、沒有程式語言的背景、3~4年工作經驗 👈
2023年申請上南加州大學商業分析研究所(USC MS Business Analytics 2023 Fall) !
因自行申請的過程中受惠於許多網路文章,所以也希望貢獻一些心得,回饋給正在奮鬥的申請者們 ^^
若有任何申請美國 MSBA 的問題也歡迎透過 LinkedIn 與我討論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