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當家作主時,我們準備好了嗎?公民審議員培訓筆記與心得

王柏文
艾倫蘋果
Published in
13 min readSep 29, 2020

--

公共議題審議員培訓現場 參與者正在學習擔任審議討論的桌長

8 月尾聲,研究所即將開學之際,我看到一則不起眼的「公共議題審議員培訓」活動資訊,由北高雄社區大學、台灣環境教育協會主辦,主辦單位和講師我都沒什麼聽過,不過最後還是報了名、還拉了朋友們一起去。

雖然最後因為時間與地點問題,無法到之後真正的審議現場參與,但這場兩天的培訓還是讓我有所學習,就在這裡紀錄下學習筆記與心得。

怎麼突然會參加這種活動?

雖然自己平常應該算蠻關心公共議題,但只是會主動接收這類資訊,最多就跟朋友有一搭沒一搭地討論、轉個貼文附上個簡單的感想或批評,甚至連當個「鍵盤俠」打一篇表達自己意見的長文都沒有。

這樣到底是算哪門子關心。 更別說之後想做點甚麼了。

而這次的培訓,是結束之後真的有機會去參加實際的公民論壇。「既然是個想影響社會的人,就該多少有點行動吧」抱著這樣的心情,加上覺得生活中應該要有不同的嘗試,就報名了。

另外,因為審議員/會議桌長是需要主持、帶討論、聚焦想法的角色,這種溝通技巧也是我一直在學習的,所以最後就以「至少來看看公民審議到底怎麼操作,並學習這種主持引導技巧」為目的,參加了排滿周末兩天的培訓。

【活動簡短介紹】
這場「公共議題審議員培訓」是台灣環境教育協會、北高雄社區大學共同舉辦,兩天的時間中,會讓參與者了解審議式民主的精神、操作模式與主持技巧。培訓完後將從中招募30名審議員,參加之後兩場真正的公民審議活動,分別是台南的「南山公墓開放決策公民論壇」與高雄的「後勁‧百年‧願景工作坊」。

甚麼是「審議式民主」?

審議式民主(公民審議)是用來補足當代民主制度不足之處的民主形式:就某項政策或議題,讓受到結果影響的利益關係人以審議、協商討論的方式,得出有共識的決定。

不過我們現在的民主運作有甚麼問題嗎?為甚麼需要審議式民主?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政黨政治」造成的「對立」

相信各位身為台灣人民應該已經很有感觸了吧!2020 總統大選也才剛過去不久,當時藍綠兩黨支持者的對立來到高峰,甚至家庭與世代間也因此出現衝突,社群媒體更讓這種極化持續擴增

畢竟,要讓人們支持自己陣營最省力、CP值最高的方法就是:幹譙另一邊。當有共同的敵人,團結就更容易;但當情緒對抗不斷升高,除了國家內部分裂,許多公共政策也很難有討論的空間。

另外還有「代議政治」帶來的「贏者全拿」、「無法真實反應民意」問題

代議政治是大多數民主國家的民主制度,人民不直接參與政治,而是透過多年一次的「投票」來間接參與,選出民意代表,再由代表實際參與政治。

但過度依賴投票表決,就會造成贏者全拿的 多數暴力,少數人的聲音無法被聽見,而相信你也知道,贏家通常往往都是那些掌握社會資源的人。從小到大我們都能從新聞上看到,多少被選上的人沒有實踐答應選民的政見,多少民意代表最後為謀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顧真實的民意。

所以,審議式民主就成為代議民主、直接民主外的第三種民主形式,又稱協商民主,白話文就是:「不要用投票來決定事情啦!我們大家一起來討論討論!」

可以說,審議式民主的精神即是:「以對話取代對立,以共識決取代多數決。」

那,討論具體來說怎麼進行?

培訓中模擬公民審議論壇的操作。圖中桌長正在為該桌那一次的討論做總結

簡單來說,如果要對一項議題進行討論,就會找會被該項議題影響的利益關係人,在1-2天左右的時間內,舉辦論壇、討論會、工作坊等,在其中由審議員(也就是我們這次受訓的角色)帶領得出共識,最後產生結論或企畫書等,提交給政府或執行機關。

而論壇的形式有很多,我第一次接觸公民審議的在青年署青年政策論壇中,使用的世界咖啡館模式,另外還有 2015 年左右文化部開始在許多鄉里推動的參與式預算等。

而本次培訓模擬練習的兩個場次,分別是高雄後勁的願景工作坊模式,與台南南山公墓的公民論壇形式:

1. 願景工作坊(如本次培訓後會舉辦的後勁.百年.願景工作坊

25 到 30 人之間,約兩天,會簡單的閱讀資料與先寫好的「劇本」,還要對劇本批判與討論 (劇本目的不在於限縮想法,而刺激討論者的想法),最後找出大家對於未來的期待、共同的願景,與達成此一願景的方式。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這類討論中會出現「劇本」這個元素,覺得很新奇,我覺得它能夠塑造出更具象的想像,讓民眾更能有個具象去討論或批評,但真的很看劇本寫得好不好!)

2. 公民共識會議 (本次培訓後舉辦的南山公墓開放決策公民論壇 應該類似)

邀請公眾針對具有爭議性的政策,事前閱讀相關資料並作討論。設定這個議題領域中要探查的問題,在公開的論壇中與專家諮詢,並相互辯論並作判斷,最後將討論後的共識觀點,寫成正式報告供決策參考。

開這麼多會議、論壇、工作坊 真的有用嗎?

這個問題也是我去參加這次培訓時一直縈繞在我心中的問題「找了那麼多人來討論,但這好像也不是甚麼有法律強制力的方式,最後的結果如果政府沒聽見、不採用,不就都是一場空?」

關於這個問題,培訓休息時,我有去問主辦單位人員,課程中也有民眾提出類似疑問,得到的回答是:目前由社區大學等民間團體實務執行的公民審議上,的確有些案子較難影響政策的,但也有些案例是真的造成改變。

主辦方簡報中 「大林蒲遷村願景工作坊」的簡報頁面

例如,主辦方簡報中提到的「大林蒲遷村願景工作坊」就有被民眾問到,雖然當初辦完工作坊、對談會,最後還提出了民間版遷村計劃書,但似乎後續也沒看到政府更多的動作,也不知道居民的意見是否有納入之後政府的考量中。

主辦解釋,有些議題涉及更多複雜層面,且目前公民審議也都是體制外的方式 ,確實很看主政者的意志,但儘管如此,只要能讓主政者知道公民對特定議題已經有共識,還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隨後主辦提到另一個成果比較正面的案例 ─「哈瑪星願景工作坊」。

主辦方簡報中 「哈瑪星願景工作坊」的簡報頁面

哈瑪星的居民在活動中討論各個在地問題,排出順序,最後「遊覽車分流」成為居民共識下最想優先解決的問題。會後發表共識時,里長、區長、交通局的科長都有到達現場,最後遊覽車的共識剛好和交通局正擬定的一案方針吻合,後續就直接採行了這個方案。

現階段要讓公民審議「有用」的話,哪些因素可能是重點?

討論中我就在想,那在公民審議還是體制外手段的階段下,要注意甚麼才能讓這些討論的影響最大化?聽完上述資訊我覺得有幾個重點:

注意在政府的政策期程中,哪些「時間點」開啟公民審議最有效

以上面說的哈瑪星案來說,就是在政府已在擬訂政策方案,但還沒完全執行的期間,此時有了居民有方向的共識後,政策就能更有效率地往民意支持的方向去走。

但如果審議的時間點太前面,公民提出計畫後卻還要等提案、審預算、跑流程;或是時間點太後面,政府已正在做不同程度的執行時,都可能會造成公民審議的效用不彰。

所以「開啟公民審議的時間點」應該會是影響效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是否能邀到各層面的「利益關係人」與會

「利益關係人」一直是主辦方在會中強調的重點,因為公民審議對政府還沒有任何強制力,所以至少要讓這些受影響、能影響的人都能聽到彼此的聲音。

這些人可能是:在地居民與商家、文史團隊或社區協會等民間團體,或里長、區長、議員、立委或各級政府人員等,像哈瑪星那一案就因為有交通局人員參與,進而讓影響能夠發生。所以這一塊真的很考驗主辦單位的影響力、交際手腕等,

除了上面這兩點外,我在想主辦方的「媒體能力」可能也是決定後續影響的因素:能否吸引主流媒體報導?能否將會中提出的重點轉化成有傳播力的資訊?有沒有一定聲量的自媒體能對外宣傳、設定議題?

協助審議進行的審議員/桌長的角色

我在培訓中有演練到桌長角色 面對不同參與者真的有其不容易的地方

其實學習擔任桌長的主持、引導技巧是我參加這場活動的一大動機,不過帶領主持技巧的講師考量到場有經驗的人不多,就還是先帶大家了解大致概念,所以其實我覺得獲得的東西沒有原本想的那麼多。

雖然如此,但還是有學到一點東西,了解到桌長角色的重要,他們必須對議題最熟悉,但是又要做到不能被人察覺到立場,不然會造成沉默螺旋,或被質疑幫某一方講話。而且,還必須時時刻刻張大耳朵「傾聽」,更要注意哪個人沒有講到話、哪個人一直掌握話語權,必須有所限制。

另外,擔任審議員最重要的是「提問的能力」。如何提出能開啟大家討論的問題非常關鍵,另外也能以提問的方式,確認參與者真正的想法。

所以講師提到:「很多好問題,是需要事先準備、事先設計的!」這是我以前比較沒想過的角度,過往我會關注於練習口語技巧、調整音色等,但沒想過原來連要問的問題,也需要事先做良好的設計,這是我學到比較多的地方。

公民審議的困境與反思

1.公民審議有被操作的空間,主辦單位如何受監督?

在培訓過程中可以明顯地了解到,只要主辦方有意的話(這裡只是反思並無指涉本次主辦),可以從各層面影響討論走向,從給公民的議題手冊、討論前的方向解說和導讀,到討論議題的優先順序…都是可以操作的空間。

再加上若大部分的公民審議都還是由政府協助辦理或提供資源,那最壞的情況將會是:政府安排精心設計的公民審議,將結果導向設定好的方向,人民以為自己做了決定,實則在主政者的操縱下為政策背書。

如果這類審議還是常由公部門籌備,那就必須問責其執行委員會,但當公民審議遍地開花,立委或議員真有這麼多心力去監督?而如果是真的由下而上從民間團體去發起的,那又是誰要去監督主辦單位呢?

2. 有限時間與知識下,提出的意見有價值嗎?還是跟原本的沒兩樣?

e培訓中,參與者模擬公民論壇進行討論,最後整理出該桌的統合海報

這邊講直接一點,就是「一群對議題只有基本瞭解的民眾,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討論出來的東西會是公部門人員、甚至是專家討論不出的東西嗎?」

這從培訓中大家模擬討論時就看的出來,例如對某個社區發展的討論中,最後出來的意見有不少「辦小旅行」、「彩繪圍牆」、「要把年輕人帶進來」、「新舊要融合」等有點空泛的意見,如果最後出來的是這種意見,那有必要花那麼大的資源和力氣請公民來審議嗎?

主辦單位也說,的確在執行公民審議的過程中,會有出現「討論出來的意見政府早就在做了」、「方案早就因無法執行被淘汰」等現象,所以從一開始的議題手冊是否完備、到現場是否有專家提供諮詢,都是需要注意加強的地方。當然,民眾的公民教育更是要從根本去持續加強。

我自己還有想到,如果能有更多時間讓公民去了解議題、更多時間去討論,不要限制在一兩天、一個面向才一個多小時,應該才能讓與會者更進入狀況。但我相信這在實務上是很困難的,要把一個周末都付出在這裡已經很困難了,要公民來更長的時間,誘因很難產生。

當有人說服力技巧較強時,出來的意見真的是最符合公眾利益的嗎?

審議討論的過程中,都是彼此互相溝通說服,但若有些人講話就是特別有說服力、深諳溝通技巧,進而影響到整桌甚至整場的共識,這樣出來的共識,真的符合公眾利益嗎?而特別擅長這些能力的人,是否會是某貼特定的族群或階級呢?

這次培訓的延伸感想

更了解自己的土地 (高雄) 的故事

這次培訓後主辦會實際舉辦的公民審議,其中一場就是在高雄後勁。雖然身為高雄人,但我是到現場才更了解這裡的故事:

原來,我的家鄉高雄中的這塊土地,曾經是日本的燃料廠、曾經被美軍轟炸,後來還成為台灣環境運動歷史上的重要標記

原來熟悉的中油廠區,是以前日本的第六燃料廠所在地;原來這裡曾經被美軍轟炸;原來這裡曾經是台灣環境運動中重要事件「反五輕運動」的發生地;原來印象中空氣好差的煉油廠,曾是頗具藝文風氣的所在、是過往高雄子弟翻轉階級的地方……(以下附上報導者的專題供延伸閱讀)

當人民真的能當家做主時,我們準備好了嗎?

這是這兩天活動下來,我感受到最強烈的反思。

我們常常嚷嚷著要民主自由,要把決定權交給人民,要人民做主、做自己的主人。但當我們真的能夠「自己作主」,真的要為會影響到自身的事情做決策時,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我們真的夠了解在乎的議題了嗎?我們的學識基礎足夠嗎?我們願意真心和不同價值觀的人討論嗎?我們真的敢大聲說出最後討論出的意見嗎?我們有那個覺悟為此犧牲放假在家追劇耍廢的時間來為公民社會付出嗎?

要自己做決定,當己的主人,真的不是平常想的那麼簡單。

公民審議就算困難,但也正一步步地往前

的確,要達到理想中的審議式民主,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法規需要制定,政府需要經驗,民團需要資源,而公民們則需要更多的教育。

但是看著培訓的這兩天,來的人除了對公民審議有興趣的青年外,還有科大的老師、退休的婦人,甚至還有公務員,這群人願意把周末時間排出來,兩天都花7個小時坐在這裡,結束後還不停在群組上關心審核進度,我想台灣的公民審議還是正在往前的吧!

許多背景不同的民眾犧牲周末來參加,右下是與我同桌的一位老師,我們最後還彼此互加臉書呢

除此之外,還能看到民間團體不遺餘力地在推動,我在和主辦單位請教問題時,確實感受到他們期望達成理想的動力。如果沒來這一趟,我不會知道台灣有這些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推動。

公民審議在台灣,雖然不容易,但正在一步一步往前。
自己作主的生活也不簡單,但我會開始學習承擔責任。(各種意義上)

--

--

王柏文
艾倫蘋果

WANG,PO WEN│我叫王柏文,名字的期許是「博」學又多「聞」。但「柏文」寫起來沒那麼麻煩,於是我也從不辜負這個名字:我沒那麼博學,沒那麼多聞,而且特別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