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者玩臨界點,暴力可以解決問題?

周顯

周日,我和幾個朋友在駿景軒午飯,討論政經大事,其中有兩位都算是幾激進的黃絲,然而,他們雖然「貼近市場」,也還未知當日將會發生何事,有何路線,將會有何行動,我說:「這就是經濟學所謂的自發秩序了。」


真誠無敵—高層的傲慢危機

CK

早期做生意,開始要管理同事的時候,多少有點沉迷權術。有些時候,覺得耍了一點權術手段,得到預期的效果,同事的行為在自己掌握之中,那種操縱別人的感覺,的確會帶來一點快感,甚至還會沾沾自喜。


香港問題源自中國問題

施永青

回歸前,鄧小平在安撫香港人的時候曾表示,如果五十年都可以不變,五十年後更加不用變。給人的印象是中國透過改革開放會變得愈來愈接近香港,將來生活在中國與生活在香港將不會有太大的分別,那香港人自然不用擔心香港會成為大陸其中一個…


香港民心背向的根本原因

施永青

香港回歸22年了。然而,經過這麼多年的不斷努力,中共並沒有改善港人對他的觀感與取態,恐共、反共、仇共的心態可謂變本加厲,而且比以前更加願意用行動去表達。


變?定「不變應萬變」?

陳婉嫻

面對今天局面,不少人都知要提出改變現狀,特首如是,政黨如是,但有幾多個是真心實意,提出對香港有利,而不是對本身有利的建議呢?或許,尚需時間觀察。


奇妙的眾籌

方保僑

早前有網民發起眾籌,希望透過眾籌網站籌集300萬元,並在外地報章刊登廣告,促請香港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並徹查警員濫用暴力等問題,在短短幾小時內,已經超標完成,最終籌得五百四十多萬元(184%達標),更可能打破香港歷史上最快超額完成…


甚麼是香港人有機會爭取到的?

施永青

我接觸得比較多的是做生意的人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他們普遍對香港的近況非常擔心,擔心現時年輕人要爭取的目標過度理想化,其中有些是中共不可能會接受的,發展下去無可避免會與中共發生更大的衝突。


居然是通識惹的禍

曾志豪

犯錯不可怕,最可怕是不知犯了甚麼錯。更可怕是,錯上加錯。


承繼尊重: 「尊重」,係要自己賺返嚟

CK

中國人一向重視輩份,階級。長幼有序、論資排輩,這些所謂的傳統思想,在我們這些人的思想當中潛伏多年。然而香港這個地方,多年來都面向世界,傳統思維以外,香港人還是吸收了不少西方的價值觀。

是甚麼造成社會政策上的民粹主義?

鍾劍華

有人經常會說,政府制定政策時「不能被民意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