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圈真的舒適嗎?談群體極化效應(Group Polarization)

Andrea Dai
Andrea’s Discovery
Dec 9, 2020
Source: Pixabay

雖然說要踏出舒適圈,才能看到更多元的風景,但不得不承認,舒適圈之所以稱之為其名,就是因為太舒適了 — — 就好比在這麼冷的天,要你離開舒適的被窩,你願意嗎?

不用多說,人人都知道舒適圈的吸引力以及 — 壞處。長久以來活在同溫層中,外面的空氣逐漸變得劇毒有害,讓人們不願離開這層保護膜,卻也限縮了視野與格局。

尤其是在這個圈子裡,看似有成千上百個人跟你站在同一陣線,就更容易讓人將其他可能性拒於千里之外:畢竟,在你理解與認知範圍,「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啊!怎麼會出現別種聲音?

今天要告訴你:縮在圈圈的角落裡,不只會讓你變得狹小,嚴重更會成為社會進步的窒礙!

Source: Pikist

不可避免的,人都會被與自己擁有相似立場的他人吸引。

就拿感情來說好了:雖然常聽到乖乖女和霸氣壞總裁、這種八竿子打不著、個性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偶像劇設定,不過事實上,根據諸多心理學研究,都指出「相似性效應」,也就是對方的意見、性格、甚至外表,與自己越相似,越得人愛。

想像一個簡單的情境:今天你到了國外旅遊,你會先選擇亞洲人還是歐美人士攀談?

選擇相似性的人接近,最大的好處除了互相取暖,還可以避免衝突。然而,在缺乏多元意見交流的社群內,久而久之反而會形成「內團體」(Ingroup),越來越封閉,最後便造成社會心理學上俗稱的「群體極化效應」(Group Polarization)。

Source: Pixabay

根據英國社會心理學家泰菲爾(Henri Tajfel)提出的「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dity),人們會將自己歸屬到特定的社群,以其帶來的情感與價值意義定位自己,滿足心理需求。為了維持地位,人們也會因此較信任與偏袒內團體成員,又稱之為內團體偏私或團體間偏差(Intergroup Bias)。

當偏差行為越來越明顯排外,將會讓原本立場接近的一群人趨向某一極端的現象,行事風格與方式也越偏離大眾範圍,並缺乏中立的聲音,形成群體極化。

做新聞好一陣子,就能很明顯看出觀眾們的「極化行為」,彷彿只有他們看到的才是真實報導、與自己支持的理念不合者皆為假新聞,並以咄咄逼人的方式質疑異樣眼光。

之所以會讓理性個人,在加入群體後走向極端,其實不只是單單洗腦那麼簡單。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要深入探討群體帶給個人的影響將會落入長篇大論,但主要有兩個現象必須認識:「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以及「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

你我必定都曾掉入沈默螺旋的漩渦:就算你不同意同儕的意見,還是沒有勇氣跳出來發表看法;反之,當大家與你的立場相似,你就會喊的越大聲。這是因為人們都害怕被孤立,寧願「趨同」,保持沉默,甚至放棄自己原本的想法,投奔主流意見。

好比說同婚公投,結果讓處在同溫層的我嚇了一跳,明明感覺去路上隨便問一個人,大家都支持啊?卻遺忘了沈默的多數可能害怕被譴責,而不願透露真實想法。

而當在社群中,有一大群人陪你一起做某件事,就會產生「匿名化」與「責任分散」的錯覺,感覺自身角色所扮演的比重越來越渺小,這就是所謂的「去個人化」。

不過群體中「救世主」的出現,將會催化這兩種效應,將內團體逼到極限。

Source: Pikist

1960年代,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進行了以下知名且具有高爭議性的實驗,證明「權威領袖」在極化現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米蘭格倫招募了男性的受試者,兩兩分成一組,並抽籤分別安排為「老師」與「學生」。事實上,這些設定都是假的,參與者必然是「老師」,而團隊研究人員則冒充學生角色。

一開始,「學生」會被帶入房間,手臀戴上電極,身體被綁在椅上,而「老師」和研究員則會到另一間有電擊控制器的房間,不過這些所謂「電擊控制器」其實沒有通電,只是參與者毫不知情。

「老師」有權在「學生」答錯題目後,對其施予電擊,伏特數隨每次錯誤而上升,而這些故意答錯的學生也會假裝做出反應;如果受試者拒絕遵從研究人員指示給予電擊,研究員會以權威話語慫恿他們繼續,結果,即使在學生表現出相當痛苦的反應,最後竟有65% 的「老師」一路服從,施予到最高的 450 伏特,而所有人也都至少施予了 300 伏特的電擊。

米蘭格倫因此得出以下結論:普通人通常都會服從權威下達的命令,就算是傷及無辜者也在所不惜,尤其是當指令來自於看似有道德基礎,或有法理正當性的「權威」之言。

在同溫層中,大家若只是緊守著自己的舊有觀念,其實不至於走向極端,但當有個人自願出來當「領導」,定義出了這個群體的核心願景 — — 一切都將不一樣。

Source: Pikist

無庸置疑的是,全球化加上數位化,不斷將我們推向一個極化的世代。

畢竟相比於現實世界,網路提供高度的匿名性以及不受限制的傳播,加速「去個人化」的運作,也讓領袖更能掌握話語權。從好的一面來看,若不是有這些極化,許多重要的「極端主義」恐怕難以實現:抵制全球暖化、獨立革命、學生運動等,都有賴於網路帶來的輿論壓力與監督力量。

然而,走向兩極的聲音,很明顯地,不但無助於社會進行有效對話,反而會加速分裂,曾討論過的政治速食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往後當你再次看到網友們的大舉謾罵、撻伐,別忘了,這其實都是「群體極化效應」在背後作祟。不要感到疑惑,因為當你正有如此感覺時,你就是被困在自己的同溫層內。

踏出舒適圈並不容易,但希望大家可以謹記,圈內的批判文化容易讓我們將別人的差異當作缺點,若是能暫且拋下渴望追求的歸屬感,以更全面的觀點思考,才能和世界重新,好好的連接。

--

--

Andrea Dai
Andrea’s Discovery

Heyy, this is where I occasionally post some worth-sharing, interesting fun facts, knowledge and notes, with another publication about my traveling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