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走在街上,肚子餓了想找間餐廳來吃。在你眼前有A、B兩間店,A店裡頭大約九成都坐滿了,而B店則是一個人都沒有,你會走進哪間店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A,那可能就是「從眾效應」在你的心中作祟!

目次
・ 從眾效應是什麼
・ 從眾效應與生活
從眾效應與行銷
從眾效應與設計

從眾效應是什麼

從眾效應又稱樂隊花車效應(Bandwagon Effect),指的是「人們受到多數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動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想法或是行為」的現象。原意為:參加者只要跳上大遊行中搭載樂隊的花車,就能夠輕鬆地享受遊行中的音樂,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樂隊花車)也就代表進入主流。

阿希的線段實驗:哪條線是一樣長的?

從眾效應中最著名的實驗,就屬所羅門・阿希(Solomon Asch)的線段實驗了。阿希找來了受試者,並安排他和其他六到九位的樁腳坐在一起,接著拿出線段圖卡,一一詢問在場的人,「當中的哪條線和左邊的線是一樣長的?」而不知情的受試者被刻意安排在最後回答。

一開始,樁腳們會先共同指出正確的那條線,但經過幾輪後便會開始共同指向錯誤的線段,總共進行18輪。藉由這樣的實驗方式,來看看受試者究竟會跟從大家的錯誤選擇,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呢?

實驗結果發現,只有25%的人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全數答對。有75%的受試者至少會遵從大眾一次,37%的受試者幾乎都選擇了跟隨大眾的答案。(順帶一提,對照組的全數答對率超過99%)

為什麼會發生從眾效應

要解釋從眾效應,就不得不提社會證明的概念。

社會證明(Social Proof)是Robert Cialdini在他的著作《影響力》中所創造的詞彙,指的是人們在做決定時,會傾向於模仿他人的行為,也被稱為資訊性的社會影響(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這種現象在身處不熟悉的環境時會特別明顯,因為不熟悉、資訊量不足等,讓我們會想要求助周圍的其他人,希望從別人身上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或是線索,來獲取安心感,並確保自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也許這和人類本能也有相關,畢竟人類本來就是群居的社會性動物,也因此我們天生容易受到他人影響。

從眾效應與生活

跟風、愛排隊

如同文章開頭提到的 — A、B店的選擇。通常我們在已知資訊不多、或是不確定的環境底下,就會產生「大家都在排隊的店,一定好吃!」的想法,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走進高朋滿座的餐廳,而非裡頭一個人也沒有的店家。

而跟著網路的普及、科技的發展,這樣的現象也從線下擴散到了線上。「大家都在看鬼滅之刃,我是不是也該來看一下⋯⋯」、「天竺鼠車車最近好像很紅,我也來跟風一下⋯⋯」,從眾效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

股市「你上車了沒?」

在股市裡,有一個說法叫「上車」,這個用法跟樂隊花車簡直是一模一樣。如同前面所說,就是跳上車,成為主流份子的意思。

許多在股市裡的散戶們,常常聽到最近哪支股票很紅,就一窩蜂的趕著要上車,有時候還會跟身邊的人說「欸,我最近也上車了,你上車了沒?」。

「反正這麼多人都在買!不會全部的人都是笨蛋吧?我相信眾人智慧!」不得不說,確實跟著主流一起買,很多時候是正確的,畢竟在股市當中越多人上車,量越大,就越有機會把價也推升起來。不過遺憾的是,這台車不可能一路向前衝,他是會回頭的。

Source: https://invest.cnyes.com/twstock/TWS/00672L/history

其中一個例子,是去年炒很兇的元大原油正2 ETF,曾經衝破500%的溢價。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你明明知道這個東西價值只有100元,你卻願意掏500元去買。這聽起來多麽不合理,但人類就是這麼的不理性(也因此才發展出行為經濟學這門學問)。到後來大家恢復理智,紛紛賣出,到現在這檔ETF已經下市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詳細了解這段故事,蠻有趣的,可以理解到人類真的不是理性的動物。)

排行榜、評價

排行榜和評價也是一個很在生活中很常見的例子,特別是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要買任何東西或做任何決定之前,很多人都會先上網看看評價、文章等,讓群眾智慧來幫忙做決定,我自己也不例外。

我在Amazon上購物時,幾乎是以評論為優先參考準則。同樣的品項在Amazon上有太多太多的選擇了,如果我是理性的購物者,應該會做個表格,一個一個列出其規格,再去對照價格,給予CP值當作評分,再做出選擇。也許在以前評價還沒這麼盛行的年代,我會這麼做,但現在的我並不會,而是直接用排行榜、評分的數量和幾顆星來幫助我做選擇。

很多業者也知道評論的重要性,所以會利用一些手法來洗評論。就像我在Amazon或日本樂天上購物後,很多寄來的包裹裡都會多一張小卡,寫著「到評論區留下的你的評論,我們將贈送你OOO」甚至,我也有遇過直接寫「幫我們留下滿分評論,我們就送你OOO」哇,現在都這麼明著來我也是蠻驚訝的!而不得不說,贈品內容有時真的很吸引人,像是免費延長一年保固、或是兩千元禮券等,有多少人可以抵抗這樣的誘惑呢?

從眾效應與行銷

上述提到的排行榜和評價,當然也算是一個可以操作的行銷手法,不過這邊想要提出另一個重點:「提高能見度」。

從眾效應發生的前提是,你知道大部分的人都這麼做、這麼想,所以你選擇和他們一樣。但如果你不知道大部分的人是怎麼想的,從眾效應當然也就不會發生了。

回到開頭提到餐廳的例子,如果那間九成座位都坐滿的A餐廳,沒有任何可以看見內部狀況的窗戶或門,即使他生意非常好,從外面也無法得知,今天你也許就不一定會選擇走進A店了。

自我行銷:多加一行字,Hotmail一年半積累1200萬用戶

雖然現在比較少人在用Hotmail了,但在電子郵件還沒這麼普及的年代,Hotmail在每一封寄出的郵件下方加上一行字「到Hotmail上申請免費私人電子郵件」,使用者只要發出一封信,就等於是在幫產品做曝光、宣傳與背書。靠著這招,在一年半就累積了1200萬用戶。這種技巧現在也許很常見,但在當時是一大創舉。

在服飾品牌等,也很常見到以自家logo為主的衣服設計。例如:lacoste鱷魚牌,幾乎所有產品上都印著那隻鱷魚,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穿著那隻鱷魚的衣服或是鞋子,看多了你就會有一種「啊!原來鱷魚牌這麼多人穿!那應該是不錯的牌子吧!」的想法。

讓我想起在GAP剛進台灣時,看到路上有很多人穿著印著大大的GAP三個字的衣服,才認識到這個牌子,也讓我產生這樣的想法:「最近好像有一個新的牌子叫GAP,而且很多年輕人都很喜歡,下次要買新衣服的時候,去逛看看吧!」

Photo by Jonathan Cosens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化私密為公開:行爲是公開的,想法是私密的

柯琳・喬娜森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擔任臨床社會工作治療師,她試圖解決學生未成年飲酒以及飲酒過量的問題。(據說,全美在酒精作用下意外受傷的學生高達每年60萬人)

一開始她嘗試在校園裡貼上各種宣傳海報,說明喝酒的各種不良後果,卻不怎麼有效。後來她向學生進行發訪談,驚訝地發現大部分的人都表示對於同儕喝到爛醉一事,感到非常不舒服。

如果大家都不喜歡,那為什麼還會發生呢?就因為 — 行為是公開的,而想法是私密的。

當你身為一位大學生,發現到處都是聚會喝酒的現象,每個在喝酒的人看起來非常歡樂,好像自己不加入就是局外人一樣,所以你開始喝酒。而周圍的人好像每個都比你愛喝,所以你也喝下了第三杯 、第四杯⋯⋯

知道這件事後,她將原本的宣傳海報做修改:「大部分學生只喝一、兩瓶酒。69 %的學生參加派對不會喝超過四瓶。」他並沒有把焦點放在喝酒造成的健康問題上,而是聚焦在社交資訊上,讓學生知道大家沒有說出來的真實感受,其實大部分的人並不愛酗酒狂歡。透過化私密為公開,成功減少了將近30 %的校園酗酒問題。

注意反效果:反毒廣告適得其反

除了酗酒問題,毒品問題在青少年當中也是很嚴重的一個議題。美國國會撥款鉅額美元投入「全美青少年反毒媒體運動」希望教育12到18歲的青少年可以拒絕毒品。有位傳播學者想檢驗反毒廣告是不是真的有效,因此展開了調查。卻發現這些訊息反而讓吸毒人口增加了,為什麼?

因為廣告增加了吸毒的曝光率。反毒廣告告訴了孩子們毒品有害,但也說了其他人正在吸毒。當有越多孩子看到這些廣告,他們反而會認為其他的人都在抽大麻,自己也想要抽抽看。或是本來不認識毒品的孩子,也透過這個機會認識到了。

如果你想做的宣傳,也是這種希望大家「不要」做某事的話,就要把重點放在強調大家應該怎麼做,而不是把不好的行為公諸於眾,以免造成反效果。

我以前也有寫過一篇和新冠肺炎有關的文章,內容也是在探討:「因為媒體大肆報導:年輕人毫不在意,依然到處聚會」,這樣的曝光導致反效果,讓在外遊蕩的人數無法下降。

可以點這邊看完整文章↓

從眾效應與設計

最後來看一些實際在設計上的案例。(理論幾乎在前面都提過了,這邊就簡單說明)

揭露評分、留言、購買狀況

基本上就是運用上述所提到的「化私密為公開」,把原本看不見的銷售數據或購買心得呈現出來,讓使用者評論來消除內心的不安。(這個例子其實現在到處都看得到)

https://hahow.in/
https://www.booking.com/

顯示即時的互動狀況

這和上面提及的「揭露購買狀況」有點類似,但又不完全一樣。以「Miles」這個國外的app為例,這是一個可以把移動距離(走路、搭公車、搭電車等所有的移動)轉換成點數,並兌換商品或優惠券的app。他在官網上便有這樣的一張地圖,即時不斷更新「現在有人在波士頓因為搭火車而累積了15點」「現在有人在紐約用50點兌換了某某餐券」等 。

而這種動態的即時感,不僅能達成引起他人從眾的行為,比起單純的靜態數字(例:有5000人正在使用Miles),更多了一些熱鬧的感覺,能夠營造出一種大家很積極地在使用產品的熱絡氣氛。

https://www.getmiles.com/

實際案例

在2B的網站上很常見的,就是實際案例。2B的產品,通常價格比較昂貴,且要導入公司必須經過深思熟慮,整體的成本比較高,也因次做決定比較謹慎。

這時候,如果能提供一些詳細的案例來讓客戶端做參考,讓他們知道「有很多人都和我們合作了,而且他們都很滿意!」便能讓客戶感到稍微安心,更放心地來敲門。

https://www.ichefpos.com/zh-tw/user-case
https://www.ichefpos.com/zh-tw/user-case

其實說實在,大部分的案例都還蠻像的,核心概念就是「透過揭露,製造出一種大家都在用、很多人都已經試過了、用過的都說讚的情景」,再根據產品性質做一些微調,例如上述所說的,加入即時性,或是參考性、可信度更高的詳細案例等。

焦點訪談的精準度

最後想提一下,和介面比較無關,不過在設計中也常出現的一個環節 — 訪談。其實我本身沒有主持過焦點訪談,但在很久以前有身為受訪者參加焦點訪談的經驗。

就像阿希的線段實驗一樣,不得不說,在進行焦點訪談時,我確實會受到他人的影響來回答。有時候自己對某些問題其實並沒有特別的想法時,就會想「啊,那就和多數人回答差不多好了⋯」

我不太清楚大部分的人對於焦點訪談持的看法,但根據我個人身為受訪者的經驗,加上團體中容易出現從眾效應,其實我是不太相信焦點訪談的精準度的。(是不是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所以說跟隨群眾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有時候我們好像會覺得,跟隨群眾=沒有在用大腦思考=笨蛋。而走出自己的道路,曲高和寡,才是聰明人的表現。

但我認為,跟隨群眾不一定不好,畢竟這在我們生活中很常出現,其實我們多少也應該意識到了這樣的現象,但仍然願意這麼做,一定有其道理。因為根據經驗,選擇跟隨大眾,通常出錯的機率很低,也因此讓我們願意一直這麼做。畢竟生活中要做的決策、要煩惱的事已經夠多了,有時候就讓群眾幫我們做選擇,也不是不行啊!

行為設計是在探討,如何把社會心理學及行為經濟學驗證過的人類行為準則,應用在設計上。
如果你對這樣的主題感興趣,可以幫我拍~拍~手👏👏👏讓我有更多動力繼續寫,未來你就可以看到更多相關文章!
也可以點下方,看我之前寫過的行為設計主題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