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醬果醬著,Samba就出生了

Hsin Hua Lee
BatucaTaipei 台北森巴鼓隊
6 min readJun 19, 2020

前幾週我們提到了 Batucada 的起源,今天讓我們把時間往前推一些,來看看 Samba 是怎麼出現的。

大部分主流學者認為,最早被錄製起來的 Samba 音樂是 1917 年的<Pelo Telefone>,更早期的 Samba 因為紀錄較片面、不完整,所以只能從現有的線索去推敲,我們很難再全面了解其音樂全貌。

人來,音樂來,里約發大財

<Batucada是從哪來的?>有提到,Bahía(巴伊亞州)因為殖民者引入數量眾多的非裔黑人,是整個巴西受非洲文化影響最深的地方。

19 世紀晚期,因為 Bahía 州菸草和可可產業的經濟消減,以及 1871 年<the Law of the Free Womb>(註一)和 1888 年奴役制度的廢除,許多黑奴移民到國家當時的首都,里約(Rio de Janeiro)。

之後越來越多人定居在里約的中心區域 — Praça Onze,此地後又被稱作「小非洲」。大家空閒時,會聚在從前 Bahía 州社區中女長老(他們尊稱作 tias)的住所,一起唱歌跳舞、敬拜所信仰的神。移民者在里約用盡各種方法謀生,並順勢將自己的舞蹈與音樂帶到里約。

對 Samba 來說有個非常重要的地點,那就是 Tia Ciata(Hilária Batista de Almeida)的家。她出生於當時 Bahía 州的首都:Salvador,職業是一名甜點師,同時也是宗教「Candomblé」(註二)的祭司,時常在家中舉辦聚會,大家會在後院一同敬拜神。因此 Tia Ciata 的住所常常是 Bahía 人來到里約的集會地點,也是各種產業族群相約的地方,這樣的聚會因為眾多有音樂才華的年輕人 jam在一起,而越來越蓬勃。

在 20 世紀初,Pixinghuinha、Donga、João da Baiana、Sinhô、Heitor dos Prazeres 等人都曾聚集在 Tia Ciata 家中。他們演奏各式各樣的音樂,包含Lundu(源自非洲班圖及葡萄牙的混合音樂和舞蹈)、Marcha(為遊行寫的曲子)、Choro(19世紀中晚期發跡於里約)、Maxixe(巴西探戈)、Batuque(一種西非佛得角共和國的音樂和舞蹈)……。這些人都是出眾的音樂家,也算是里約第一批作曲家。他們相互討論並創作音樂,因而慢慢形塑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Carioca form of samba」。

Popular Samba

20世紀初,在都市中的 Samba 朝兩個不同的形式發展:
1. 較為人聲旋律導向的 Melodic Popular Samba
2. 倚重打擊樂器的 Samba de Morro
前者通常指稱那些被錄製與發行的作品;後者則偏向 Batucada 的前身,盛行於里約郊區、貧民窟,因此極少被錄製。

回到文章開頭提及的<Pelo Telefone>,此作品即是在 Tia Ciata 家中創作出來,旋律是由 Donga 與多人合寫而成,詞則來自 Mauro de Almeida,並於1917 年在當地唱片業的幫助下發行。

<Pelo Telefone>,普遍認知為第一首被錄製下來的Samba音樂

還記得《Natal da Portela》電影嗎?可以拉到2分26秒看看

在當時,Maxixe、Samba、Marcha之間的差異並沒有特別定義,因此第一個森巴學校的創辦人 Ismael Silva 曾告訴 Donga

“Pelo Telefone 不是 Samba 而是 Maxixe”

Donga 則生氣地反問 Ismael Silva 什麼是森巴

”Se Você Jurar 才是”

“Se Você Jurar 是 Marcha,才不是 Samba!” Donga 這麼說

電影《Natal da Portela》,Paulo da Portela描述Ismael Silva和Donga爭論誰的音樂才是真Samba

「誰演奏的才是真正的 Samba?」這樣的爭論持續了好幾年,然而現今的音樂學者偏向把<Pelo Telofone>定義為 Samba-maxixe。但這首歌是當時嘉年華的熱門歌曲,Samba 音樂因而漸漸在里約和大多數巴西地區的嘉年華會綻放。

接著來稍微簡介一同在 Tia Ciata 家中果醬的幾位音樂家:

Pixinguinha 是重要的 Samba 音樂先驅,一位技術高超且在即興富有創造力的長笛演奏家,他同時也在 Choro 和 Maxixe 曲風中佔有一席之地。同時會作曲、編曲,而且是 Os Oito Batutas(一個當時眾星雲集的樂團,成員包含Donga)的團長。

Sinhô 是鋼琴家,他所做的歌曲在嘉年華中大為流行,因此有「King of Samba」的美名。Sinhô 寫了很多歌曲,包含 Samba、Marcha 和一些抒情歌,道盡了里約的樣貌。1918 年<Quem Sao Else?>為他帶來了一些關注,並且在 1920 年因為 Marcha<Pe de Anjo>和 Samba <Jura>、<Gosto Que Me Enrosco>獲得最大的聲量。

Sinhô 1918年的作品 <Quem Sao Else?>

這些在里約城市中發展、揉合、蛻變的森巴音樂,直至 1930 中期才因為Batucada 的出現而退燒。

不知道當時Tia Ciata家中的情景是不是和現今的 Jam Session 很像呢?大家聚在一塊討論音樂、玩音樂(雖然臺灣疫情好轉了,但還是要注意……),會不會Jam著Jam著哪天又有個新風格因此而發展、散播到全世界?

註一:<the Law of the Free Womb>賦予了所有奴隸所生子女的自由
註二:在Bahía州出現的新型宗教,融合天主教、多種西非宗教及美國原住民文化

資料來源:
1. Wikipedia 英文與葡文版
2.《The Brazilian Sound: Samba, Bossa Nova, and the Popular Music of Brazil》(1998) Chris McGowan, Ricardo Pessanha
3.
Lost Batucada: The Art of Deixa Falar, Portela and Mestre Oscar Bigode by Reijonen, Olli (2017). Lost Batucada: The Art of Deixa Falar, Portela and Mestre Oscar Bigode. Ph.D. thes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