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使用者體驗的未來

Blockchain UX的未來發展如無人之境

這篇文章是從我發在Prototypr.io上的英文版The Future of Blockchain UX翻譯過來的,想看原版的話請按此參照,另外還有越南文版本 Tương lai của Blockchain UX。The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The Future of Blockchain UX is published on Prototypr.io. It is also translated to Vietnamese version: Tương lai của Blockchain UX.

「前不見古人,後可能有來者,念天地之悠悠…」

這就是我對於區塊鏈UX研究的感覺。(沒有獨愴然而涕下啦,太戲劇性了,不過覺得很有挑戰性倒是真的。)

系列文章的開端

身為一名在區塊鏈產業的UX研究者,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我每天都沈浸於此,在這個過程中,我看見了區塊鏈UX的迷人之處。因此我決定將工作上的心得與想法記錄下來和大家聊聊。

區塊鏈UX的無人之疆

區塊鏈的用戶體驗是個很新的研究題目,區塊鏈(blockchain)和用戶體驗(UX, User Experience)兩者都是十分新穎、近幾年才開始快速發展的領域,因此其中的交集也就更有挑戰性了,在產業中幾乎沒有設計師或工程師能毫不猶豫地宣稱自己非常清楚該如何做出區塊鏈的相關產品,區塊鏈的用戶體驗可說是一片人人爭相探索的新藍海。

現今的區塊鏈用戶體驗遇到了幾個困難,如:不良的可用性、難以閱讀的帳戶地址、和各種艱澀的技術用語,這些都讓區塊鏈產品更難以與用戶溝通(關於區塊鏈的現今問題可參考這篇文章Current UX Issues of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Coinbase的Connie Yang在Why design is the killer app for crypto這篇文章(中文版有許明恩寫的設計思維,區塊鏈的下一個方向)解釋設計將成為改善區塊鏈易用性的重要角色,以創造出更美好的區塊鏈世界。

隨著時間推移,區塊鏈應用散佈於全球不同產業,科技的力量總是大大改變人類生活,但當一項新科技無法為人們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時,就無法貼近生活了。目前討論區塊鏈用戶體驗的文章大多是設計師所寫,多從設計角度試圖找尋解法,但這篇文章想跳脫框架從社會行為模式出發,去思考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案是目前不存在但可以嘗試的。

合約就是區塊鏈UX

制度經濟學家Geoffrey M. Hodgson在<什麼是制度?>中定義

「制度(institution)為,由建構社會互動的既定通用社會規範所組成的系統,因此語言、金錢、法律、度量衡、餐桌禮儀、公司和其他類型組織等等,都算是制度。」

* 以上這個定義很重要,您將會在接下來的整篇文章需要它。
** 文章中提到的制度一詞,在英文中都是institution
*** 以上這段的原文為”...we may define institutions as systems of established and prevalent social rules that structure social interactions. Language, money, law, systems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table manners, and firm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are thus all institutions.”(P.2, L.13)

制度就是社會秩序的模式,而我們相信,區塊鏈將漸漸趨向制度的此社會角色

若同意以上假設,那麼未來的區塊鏈用戶體驗將會和制度的用戶體驗相像(將區塊鏈用戶體驗視為制度的用戶體驗),而在當今社會中,制度的用戶體驗是被合約所約束的。

Hodgson又寫道:「制度同時約束和授權行為,規則的存在意味著約束。」

這邊所說的規則就是合約,制度的合約規範了使用者的行為,包含他們可以做什麼和不可以做什麼,他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因此,合約表明了用戶的權利和義務,而形塑了使用者的體驗。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認為合約是制度主要的用戶體驗。

更進一步,想想林迪效應(一種主張從過往存續到現今之科技推估未來的理論),我們可以打賭,當區塊鏈更靠近社會制度的角色時,合約也將會成為區塊鏈的用戶體驗,當談到未知的未來時,人們經常使用這個理論來預測將來會發生什麼事。

林迪效應(Lindy Effect):對於一些不會自然消亡的東西,比如一種技術、一個想法,它們的預期壽命和它們目前已經存在的時間成正比。即它每多生存一段時間,它的剩餘預期壽命就會增加一點。(出自維基)

因此,若想了解未來的區塊鏈用戶體驗,我們應該從現今的制度用戶體驗看起,因為現今的制度用戶體驗是基於合約之上,合約的用戶體驗將是個瞭解未來區塊鏈用戶體驗的良好切入點。

四種常見的合約模式

若我們接受以下論述:現今合約模式會不斷出現在未來區塊鏈合約並形塑其用戶體驗,那麼

現今合約模式=未來區塊鏈用戶體驗模式

因希望對於合約模式有更廣泛的了解,而非只針對特定產業或模式,我們挑選了四種來自於不同產業與場景的合約來做研究:

一、銀行和客戶之間的開戶合約

二、好萊塢製片公司與影星間的工作合約

三、航空公司與乘客之間的票務(購票)合約

四、臉書和用戶之間的合約 — 服務條款(Terms of Service)

以上合約都展現一些關於模式的共通點,基本上合約都是關於財產權的,據維基百科合約是一種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來確立和管理所有立約方的權益和義務。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一份合約,或稱為「約束力協議」能確保財產權的交易安全,合約相關的行為確保了交易的可信度和保護財產權,而使得約束力協議能順利完成。

從四種合約,我找出了四種共通的行為模式:

  • 身分識別(Verifying identity)
  • 創建帳戶與密碼(Creating account and password)
  • 簽約(Signing)
  • 身分驗證(Authenticating)

與三種為完成以上行為不可或缺的必要物件:

  • 身分證明文件(Identity)
  • 簽名(Signature)
  • 密碼(Password)

身分識別

當進入一份新合約時,參與方需提供個人資訊來證明自己的身分真實性,這些資訊包含姓、名、年齡、出生年月日、性別、國籍、地址、電子郵箱、職業、電話號碼、緊急聯絡人、身分證字號或護照號碼等等,而記載這些資訊的文件通常為政府機關所發放的證明,如:身分證、健保卡、駕照和護照。此一身分識別程序使制度得以信任其他參與方的身份並進一步同意與其簽署合約。

創建帳戶與密碼

在提供個人資訊和身份證明文件之後,用戶得以在系統中創建帳戶,無論是銀行系統、航空公司訂票系統或臉書系統,用戶都需要創建帳戶且使用系統中的帳戶代表自己,去和制度互動。

當創建帳戶時,用戶同時也需要創建密碼,理論上,密碼只有用戶本人知道,所以下次用戶只要提供密碼,系統就會開放存取,無需再次出示證件

簽約

根據合約簽署:你需知道的每件事一文,簽署一份合約意味著:

  • 你已閱讀過這份合約
  • 你同意合約中的項目與條款
  • 你有進入這份合約的意圖
  • 你有權簽署這份合約
  • 你具備足夠的心智能力來簽這份合約

這四種合約都包含簽約(signing)的行為,此行為表示,用戶對合約的條款和內容完全瞭解,並表示知情同意接受並進入這份合約,在合約上簽名過後,這份合約即具有法律效力。

簽名(signature)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如手寫、印章和指紋,在這四個合約中,銀行要求客戶的親筆簽名,而比較謹慎時,則是需要用筆簽名加上蓋章以完成雙重驗證,製片公司也要求影星使用紙筆簽名,但是,航空公司和臉書使用別種方式,這兩種公司是將服務條款和其他合約內容公開於網頁上,並在頁面最下方呈現給予用戶表達同意的勾選框格,若用戶按下「我同意」或「我接受」即視為對於合約內容表達知情同意的簽章。

身分驗證

驗證是為了檢驗某件事的真偽,在合約的運作中,此一步驟表示制度想知道使用者是誰 — 真的是帳戶的擁有者、合約的締約方,還是只是個試圖假裝以奪取他人財產的陌生人。驗證時,制度和系統通常會要求使用者輸入密碼,密碼的作用就是用來保護隱私和避免未經授權的操作。驗證過後,若使用者真為財產(例如帳戶或機票)的所有者,系統就會返還使用的存取權,就像是使用臉書和航空票務系統時,使用者需輸入密碼來登入,以取回帳戶操作權限。

有人可能會將密碼看作是房子的鑰匙(像我之前就是),但,這個類比其實不盡正確,最簡單的分辨方法是,如果某人有某個帳戶的密碼,他就可以實行每一項財產權相關行為(the bundle of property rights) — 使用私人財產、利用財產盈利、轉移財產、宣稱產權的四種權利,但擁有某棟房子的鑰匙卻不代表如此,如果房子產權沒有登記在他名下,許多相關行為他都無法行使。

另外,別將身分識別和身分驗證搞混了,前者發生於制度對於用戶身分真實性的確認,後者則發生於制度需要確認使用者真的是合約中的一方(關於這方面的詳細解釋可參照驗證 Vs. 授權 Vs. 身分識別一文)

在數位世界中,密碼通常由字母、數字、符號所組成,每一個系統都會要求不同的密碼組成形式,如「您的密碼為六個字元,至少需包含一個大寫字母和一個小寫字母」或是「您的密碼長度需介於4~8位元之間」,區塊鏈的密碼通常以一串字元或一組助記詞的私鑰形式所呈現。

結語

總的來說,我們相信未來的區塊鏈用戶體驗將與今日的制度性合約相似。並且,未來區塊鏈的用戶體驗將很可能遵從這些行為模式,特別是提供個人資訊、簽章同意、驗證身分等行為會持續存在,只是所使用的形式與物件可能會隨著時間被改變,如過去的親筆簽名轉變為現代電子簽章的例子,但最重要的是,只要合約仍規範制度的用戶體驗,這些行為模式就會在未來繼續存在著。

感謝 caseyaltSean Moss-Pultz 共同討論想法與幫忙潤飾英文版本。

更要感謝看到最後的你們,有任何想法或問題都歡迎在下面留言或寄信到 ellie@bitmark.com 來跟我討論,這篇文章應該跟一般的UX文章不太一樣,所以滿好奇大家的閱讀感受,覺得寫得好或不夠清楚的段落、未來想要Bitmark撰文分享的題目,都歡迎讓我知道,喜歡這篇內容也請多多給我拍手鼓勵唷,每個人的鼓勵和意見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 :)

1-10 寫文章辛苦了,拍拍
10-30 概念滿新奇的,但不是很好懂耶
30-50 這篇文章太有趣了,還想看到更多!
👏👏👏

也歡迎來Bitmark中文版英文版Medium頁面逛逛,看更多我們關於資料、數據產權和其他相關議題的文章,下一篇文章將會討論合約上的用戶體驗,那麼,我們下次見囉!

--

--

艾莉在路上 | Ellie On The Way
Bitmark Inc.中文專欄

Software Engineer/ Front-end/ UIUX 💡中南美洲數位遊牧中 ✈️ You can find me ⬇️ https://linktr.ee/ellie.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