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故事結構就能創作?

從2015到2020年間,在台灣上市的編劇與故事創作書籍,根據我的研究共有43本,五年共60個月,平均每1.3個月有一本編劇書上市,這是個相當驚人的出版頻率,象徵著廣大的需求,可能意味著故事與影視產業蓬勃發展,也可能意味著許創作者依舊沒有搞懂故事創作的方法,才會不斷的看工具書、買工具書。

在學到三幕劇、英雄旅程、救貓咪或其他結構,就能創作故事嗎?

這問題首先要問的是,創作什麼故事,創作目的是什麼,因為文字打下去,當然能形成故事,但可能虎頭蛇尾,故事中間與結尾與開頭沒有關連。

以下皆解析幾個關於故事結構的盲點:

創作盲點:硬照著故事結構填故事

編劇新手在學到或看到三幕劇、英雄旅程、救貓咪時,會有一種感受,原來自己看的電影、影集、動畫、小說是長這個樣子阿!這種新鮮感與新奇感會有一種體悟「我懂故事了」,但開始下筆創作時,卻遇到了另一種狀態。

這種狀態大致會是以下的情境,創作者看到規則太多太亂,不知從何下手,如編劇規則寫到需要從結局開始構思,又寫到這裡需要副線,又寫到這第二幕是衝突,所以一直給衝突。或是這裡需要感情線,但不知道為什麼要寫感情線,就硬塞一個情感線進去。另一種情況是覺得自己的故事是例外,不然就會說其它例外的電影也是沒照這個規則,但卻不知道你看到的例外案例,是為什麼成功的,只會說它是例外。

解決方法:創造故事前,先創造問題。

真正問題不在於你是否懂故事結構,而是懂不懂創作的流程,尤其是最開始的部分。

首先要懂的是,創造故事之前要先創造問題。之後思考誰要去處理這個問題,這個人就是主角。而與問題無關的事不會寫在故事裡,因為故事是主角解決問題的過程,那解決問題的步驟是什麼呢?不外乎就是發現問題、處理問題。

故事的定義:故事是某人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處理完問題的三個階段過程,且有因果邏輯關係。

故事流程圖

範例解析:當問題創造出來,故事結構便出現

當問題創造出來,故事結構就會出現,是怎麼回事,用範例給大家看看。

故事的開端,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
(1)主角接到任務要去抓出真正的兇手。→問題是找出兇手。
(2)主角要從親戚手中爭取遺產,但沒有錢請律師。→主問題是爭取遺產,小問題是沒有錢請律師。兩者都算同一個問題就是爭取遺產。

故事的中間,就是主角處理問題的過程。【最後想中間】
(1)主角抓出真兇的過程就是故事的中間歷程。
(2)主角爭取遺產的過程就是故事中間的歷程。

故事的結局,就是主角有沒有解決完問題。【第2想結局】
(1)主角有沒有抓到真兇,就是故事的結局。
(2)主角有沒有爭取到遺產,有就是美好結局,沒有就是悲劇。

給大家看一個有問題的結構,這樣能從中比較。
◆主角想贏得糕點比賽冠軍,但他也想追回前任女友。
→問題是贏得冠軍還是追回女友。這是直接使用故事結構會發生的問題,只是硬填結構(衝突)。
◆主角正在努力追回前任女友,最深的黑暗是朋友車禍。
→故事核心跑掉,中間過程很亂,彼此無關聯。
◆故事結局是幫住朋友度過車禍之後的憂鬱症。
→結局虎頭蛇尾。

更改的結構:
◆主角想要贏得糕點比賽冠軍,但是他能力不夠。
→問題聚焦
◆主角在練習糕點過程就是故事,如去求助糕點大師,報名比賽等。
→追回前任女友可以放進來,但是要與贏得糕點比賽冠軍有關才行。
◆故事結局是主角贏得冠軍,或是贏得亞軍並獲得內信自信等。
→結局與開頭一致,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這次更改的版本,讓故事的結構前尾呼應,主要問題是贏得糕點冠軍,中間過程就會是努力練習過程,以及一系列的比賽機制,最後就是要處理主角是否會贏得糕點冠軍。

故事結構是讓你分析故事,不是讓你照著從頭填到尾。

這三個步驟為故事的最核心,當這條故事的問題線清楚,你就可以使用不同的創作方法,如增加情感線、設定主角要解決的內在問題(角色曲線),或是參照故事結構,加大故事的娛樂效果。聽到這裡你應該會了解到,故事結構的用處了吧。

|故事思考-編劇技巧|
新手10大問題之一|腦中有想法卻不知如何變成故事?
新手10大問題之二|了解故事結構就能創作?

|高效率田調法|未來學理論「共享歷史/時間軸」

--

--

黑喜的未來學教室
Brainchanging

黑喜是未來敘事工場執行長|未來學老師、創新創業講師、未來學家、科幻作家|培訓中高階主管、設計師與政府,並設計願景及創新服務|作品獲台灣華文原創故事獎、拍台北電影劇本佳作、奧普傳媒好萊塢劇本大賽入圍|創業獲Ustart及國科會FITI計畫、青年老闆築夢最佳潛力獎|淡江未來學研究所|recitpe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