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與再生 — 從災劫經文看文明危機

Kelvin Lee
civic-faith
Published in
7 min readJul 6, 2018
信息從福音書災劫主題看當前社會中港融合下的文明危機,以戰後德國重建和世代罪孽為對照,反省整代港人的歷史倫理責任。

E3.16 浩劫、重建與歷史責任
經文:路21:5–19;賽65:17–25/依65:17–25;帖後3:6–10/得後3:6–10
2013年11月17日循道衛理香港堂中堂崇拜講道

今天福音書經文(路21:5–19)講浩劫。

路加記載耶穌傳道最後日子,在京城耶路撒冷挑戰宗教領袖。有人談到聖殿宏偉,耶穌說這繁華景象好快化為烏有。大家詫異:甚麼時候發生?耶穌說了大堆畫面,有天災、戰亂,門徒被最親背叛,耶路撒冷劫數難逃。研究聖經的人相信,福音書第一批讀者已見證大部分事件,在羅馬城有迫害,在巴勒斯坦,猶太人和腐敗地方官衝突變成戰爭,最後耶路撒冷陷落,聖殿被毀。

對早期教會,重讀耶穌說話勾起創傷,亦帶來實際擔憂:如何面對強權?浩劫會否隨時再來?當浩劫來到,上帝未返,我們可怎樣?其實這是每個艱難時代問題。歷史上好多民族都經歷戰亂、瘟疫、天災,身處其中,每天都像末日,沒有人知道苦難有否盡頭,沒有人能保證明天生活。那是考驗人性時刻,有人為生存不擇手段,也有為人犧牲自己。在聖經出名描述浩劫的書卷有但以理書、啟示錄等,很多人認為是預言或者解釋苦難,但真正重點可能是表明:信仰能給人勇氣面對現實,不會被它打倒,反而能保持希望(正如賽65:17–25),甚至看到自己即使未夠長命捱過艱難時期,仍會堅持努力耕枟(正如帖後3:6–10)。這道理顯淺,但真要面對時如何實踐?

1942年,納粹德國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波蘭等多處地方,展開「歐洲新秩序」,又準備解決猶太問題的終極方案,把集中營變屠場。雖然德軍在蘇聯戰鬥出現膠著狀態,但對大部分人希特勒勢力如日中天。很多人想不到,德國如此文明,為何很多公職人員、專業人士、思想家甚至教會都對邪惡視而不見,沒有勇氣抵抗?

潘霍華牧師是少數異見人士,反對納粹思想和迫害猶太人政策,曾有機會出走美國,但最後放棄了,更決定加入抵抗運動,成為雙重間諜,希望透過出賣自己國家,結束這災難。潘霍華與志同道合朋友分享:「我們每天活得像最後一天,同時繼續盼望更美麗明天。如耶利米在聖城將毀時說:將來此地必有人再買房屋、田地和葡萄園(耶32:15)…或許明天是審判日,若然我們將欣然放手,但不應在事前放棄」潘霍華堅持努力耕枟,除間諜工作外,更花很大精力寫倫理學手稿,關心將來世代重建。他描述到西方文明失敗「德國傳統強調為責任犧牲自己,但可能被強權利用…現在人們發現一種自由責任」,這不是菜市場選蘋果或橙的自由,而是艱難中有勇氣面對大局,不會說一切是神推鬼使。

對潘霍華來說,挺身而出不是出於一般所謂「良心」或者抽象道德法則。他留意到,人為了「良心」好過可以找藉口騙自己,惟有當我們委身現實處境,努力回應身邊需要,才有力量抵抗邪惡。對教會來說,最重要現實就是這世界,因為基督在這世界受死,上帝已承擔這世界,我們也只能在這世界實踐信仰,效法基督,分擔世界的苦難和罪咎。潘霍華參與抵抗運動,本身就要承擔傷害國家人民的罪,他只能盡力忠於基督和他人,預備承擔罪咎,仰賴上帝寬恕。「負責任的人不是問如何從英勇逃生,而是後人如何生活?未來一代看著我們行動。」信仰給他勇氣面對現實,不被打倒,反而看到為將來世代重建努力。

看後來歷史知道潘霍華有先見,浩劫盡頭不一定立即有美麗明天,因為人們未必有勇氣面對過去。戰後初期同盟國積極審判戰犯,之後大量「放水」。剛成立的西德政府充滿前納粹成員,為重建發展,社會包庇罪犯,普遍人不想尋求正義,甚至教會亦如此。戰後一代在壓抑中成長,父母不再講故事,要很長時間才走出來。

弟兄姊妹,今天歷史仍挑戰我們:經過這些重大人道災難,教會是否仍像無事發生一樣包銷天堂入場券?有認真回應時代嗎?不提電視發牌,最基本的法治、環境、土地發展、新聞自由、官員或重要機構成員的任命和誠信都走樣,這些畫面未至於浩劫,但也是文明警號!常聽到三種聲音:1) 生存的聲音:怕邊緣化,要維護中港融合;2) 齒輪的聲音:我只是大機器齒輪,配合老闆運作,不過問所做任務,最多在制度裡小修小補令良心好過一點;3)無力感的聲音:個人難敵時勢,我可以做甚麼?就放棄任何想像。有人說「普選不是萬靈丹,人民不一定可靠」,這個當然,但難道有權的人就更可靠嗎?豈不更要受監察?很多人看著時勢來講話,社會充斥不分是非的和諧、包容、中立。這樣,下一代如何學到講真話、講道理?

有人說,曾幾何時,我們住的是香港,現在我們住的只是個叫香港的地方。擔心大陸化,未必是歧視,而是珍惜既有文明。當我在政府診所抽血配藥,大抵相信它安全,這不是必然,而是好多前人努力成果。看見青少年人,我問自己:將來他們能否生活在起碼文明中?越來越多人討論佔中,很多人問有何果效,有何必要?也有擔心變成犯法或違反信仰的事情。但更基本問題不是支持與否,而是我們有否勇氣面對大局。去年特首小圈子選舉,大部分人手上沒有票,只能當看表演,基督教界卻有十個選委議席。當時我問,教會是為自身存在,抑或為上帝所承擔的世界存在?是否一定要參與講大話遊戲?信仰能否給我們勇氣面對現實,但不被它打倒?我們要回應誰?有否勇氣分擔社會的苦難和罪咎?上帝讓我們生活在這社會,無論我們怎樣選擇,都有分塑造她將來。

正如電影《變形金剛第三集》(2011)講人類向敵人妥協,出賣盟友博派機械人,一位主角說:「多年後若子孫問我們,當敵人侵佔地球時,你們如何反應?我會說,我們只是就手旁觀。」弟兄姊妹,面對今天香港,下一代正著看我們,他們會看到人性光輝抑或為生存不顧一切?我們留甚麼給後人?一份足以保護他的家產和外國護照?一碗麻醉痛楚的心靈雞湯/雞汁?抑或一個有尊嚴的生活環境,一份起碼精神文明?

或者你曾經覺醒,但現實令你失望;或者你仍在無選擇中生活…可以做甚麼?只有你自己可回答。在歷史面前我們渺小,我只想不到,如果歷代信仰前輩只為生存向現實投降,誰來把信仰火種傳給我們?

最後,想引用今天讀過前輩的見證互勉:

弟兄們,你們行善不可喪志。(帖後3:13)

你們憑著堅忍,就必保全性命。(路21:19)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被人放在心上;我必因耶路撒冷歡喜,因我的百姓快樂,那裏不再聽見哭泣和哀號的聲音。那裏沒有數日夭折的嬰孩,也沒有壽數不滿的老人;因為百歲死的仍算孩童,未達百歲而亡的算是被詛咒的。他們建造房屋,居住其中,栽葡萄園,吃園中的果子;並非造了給別人居住,也非栽種給別人享用;因為我百姓的日子必長久如樹木,我的選民必享受親手勞碌得來的。他們必不徒然勞碌,所生產的,也不遭災害, 因為他們和他們的子孫都是蒙耶和華賜福的後裔。
(賽65:17,19–23)

弟兄姊妹,這時代要勇氣,願聖靈加倍感動我們!

[原載信仰百川]

相關信息:
受苦的上帝‧世界的中心(約2:13–22;林前1:18–25)
從德國神學家潘霍華的故事默想受苦基督對教會的挑戰。 [詳情]

更多材料見處境信仰資源庫
[FB] facebook.com/civic.faith
[Medium] medium.com/civic-faith
[YouTube] goo.gl/wcSNgp

#DietrichBonhoeffer #HannahArendt #中港融合 #中立 #以賽亞書 #但以理書 #佔領中環 #倫理學 #包容 #去納粹化 #和諧 #啟示錄 #小圈子選舉 #希望 #希特拉 #帖撒羅尼迦後書 #抵抗運動 #文明警號 #末日 #本土政治 #浩劫 #漢娜鄂蘭 #潘霍華 #猶太革命 #納粹德國 #耶利米書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苦難 #西德 #講真話 #講道 #責任與判斷 #路加福音 #重建 #集中營 #香港社會

--

--

Kelvin Lee
civic-faith

原為循道衛理香港堂宣教師。 天降福緣,提早經歷退休,學習回到基本,為身體和生活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