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師班」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Published in
Mar 24, 2021
大師班是音樂系、所經常舉行的活動,國內、外具名望或專長的演奏家受邀前來,針對特定曲目進行指導。若恰好是人氣音樂家授課,受指導者分配到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是常態,在這段時間內充分展現自己對曲目、對音樂的理解與操作,在現場的所有人眼前打好自己的口碑,是參加大師班的學生們最重要的目標。

攻讀碩士期間,受惠於台北的便利,有許多旁聽大師班、講座活動的機會,在大部分音樂系、所(師大、北藝、國北、市北、東吳etc etc)當中,這些活動經常是免費的,面相也十分多元。就我自己曾參與過的,除了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等樂器之外,也有室內樂指導、樂團演奏實務工作等較為少見的大師班,在指揮的角度也有些旁聽與直接接受指導的經驗,遺憾的是對於管樂器、人聲我就較少接觸了。

曲目聚焦

最近一直在思考,好的音樂家究竟必須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學音樂到了這個年紀,我給這個階段的自己的答案是:演什麼像什麼。然而,考慮到現實條件,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過份理想的設定 — 經典作品一經問世,被後人一再詮釋就成了定局,所謂「經典」的審美也從未產生定論。誠如陳銳所言,兼擅各家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更為困難了,「好的詮釋」愈來愈多,我們能做的則愈來愈少。若真要點出一位演什麼就能像什麼的音樂家,即使時間向前回溯一百年,恐怕也不是易事。

夸談之後,仍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一次大師班上。

受邀前來的名家,至少在其專擅的曲目上應該言之有物。以陳銳大師班為例,Korngold/Wieniawski/Sarasate都是相當貼合他的「人設」的曲目選擇,我認為就相當理想。主辦方面對此應該負有責任,思考如何以最好的方式進行,既能夠推銷指導者(即「大師」),鞏固他的口碑,也能讓受指導者親炙丰采 — 偶像就在眼前,正演奏他最拿手的曲目,這種距離所帶來的感動,絕不是在個人履歷上平添「曾受著名演奏家指導」一句所可以比擬的。另外,對於接受指導者做適度的篩選,也是規劃這場音樂展演的必要工作,其練習近況,對特定曲目的掌握等等,負責任的主辦單位必須與學生指導老師充分溝通,而不是送羊入虎口,讓學生錯失了打開能見度的最好機會。

但話再說回來,既然實際上沒有人可以擅長所有類型的曲目,甚至有幸能遇到頗有雅量、直接採取「這首曲子我沒有練過,但我認為這樣做可能會更好」的謙沖姿態的大師,情勢又會怎麼發展呢?

對症下藥

「大師」百百種,有些因為教學經驗尚少,傾向直接以樂器表達,有些則生花妙語,十足健談,也有些則是不幸地未能展現出與工作經歷相稱的指導水平來。做為受指導的一方,基本的情蒐工作所能帶來的功效,並不亞於對特定曲目的研究。容我隨意列舉幾個題目:

  • 對方的演奏活動以獨奏為主嗎?或是室內樂、樂團工作?
  • 若是從事樂團工作,該團是職業樂團嗎?位於歐洲或美/加?屬於劇院嗎?
  • 對方所擅長的曲目有特定的範圍嗎?若進一步觀察其學歷,可有特別的門派與特色?
  • 若對方任教於大專院校,能透過管道了解對方最近的教學狀況嗎?若無,是否能找到他的現場演奏或商業錄音作品?

透過這些資訊,我們可以在活動前就建立起對「大師」實際的認識,在大師班的現場便能做出更立即的反應。特別是上述第四點,對這個時代的我們來說,應該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

除了事前的認知建立之外,下一層討論則是針對現場「症狀」投以合適的解方,竊以為這是一場大師班最為重要的指標 — 對於大師的建議,受指導者是否適應良好(musically/linguistically),且能立刻產生聲音上的改變?對於不同學齡、不同程度的問題,大師若能立刻提供解方(或至少,解方之一),不但使全場如沐春風,更顯示出一位成功音樂家的生涯絕不在於孤芳自賞,而是懂得如何溝通、交流。

我們必須了解,大師的工具有二:說明,或者演奏。受限於時長以及個人言說能力,「講上十句不如我拉一段」的情形在大師班所在多有。若要問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師班指導,指導者出手演奏的占比是愈低愈好,不過不論演奏與否,他們的路線仍不脫三類:

  1. 技術派,對聲音敏感,對演奏法提出即刻見效的建議
  2. 研究派,熟知樂譜的所有細節
  3. 感覺派,重視音樂與[現場]聽眾的連結

短短20分鐘時間,能在上述面向都有所建樹的「大師」實在不多,一場大師班下來,更經常只見上述其中一項的發揮。只要第一位受指導者顯出對樂譜研讀不夠的現象,後續者也都要概括承受⋯⋯

(值得一提的是,3月4日在國家交響樂團目睹的楊文信大師班,內容從坐姿談到左手指法,從和聲講到風格,見招拆招,無一刻冷場,是少見的高水準公開大師班。)

大師班的參與者眾,只要有一方受限於對曲目的陌生程度,現場的討論就特別容易發散、失焦。不過,學生這方本來對樂譜、對音樂就必須有充分的準備;溝通不是單向行為,假若今天的大師班未有太多火花,「責任」絕非止於一方而已。

就是展演

除了前述的工作與準備之外,受指導者的心態設定也值得注意。身為學生,我們都應自問:對於今天的曲目,我是否已做到自然、流暢的表達?是否因為重要人物在場,過分追求表現而有所失衡?對於大師所提出的看法與建議,我若不表同意,又可有自信能捍衛自己的觀點?

一場規劃完善的大師班,其教學部分理應是凝鍊的講學,演奏部分更是理所當然的演出,幕後自聽眾、節目介紹到影音器材一應俱全,豈可獨漏幕前演出者的用心?受指導的學生若能以這樣的強度督促自己,即使觀點或風格可能與大師不盡相同,仍然能贏得聽眾的敬重(郎朗和Igor Levit都曾在Daniel Barenboim的公開大師班上接受指導,便是一例)。在這點上,除了對作品的熟悉與把握之外,包括衣著、台風,甚至語表,都是缺一不可的。惟有自己先做好準備,機會來臨時,才有選擇舞台的權利。

對於將接受大師班指導的學生們,我則試著提出以下的建議:

  • 熟讀樂譜,不論是獨奏曲目、室內樂曲目或管弦樂曲目,理解譜上所有的資訊,這是忠實詮釋的根本。此外,行有餘力時,請研究第二版本。
  • 認真練習,但不要自己埋頭苦練,而是與你的鋼琴合作多多配合。我尤其建議應著重於尋找你們都感到舒適的演奏速度,這關乎演奏的用時多寡,用時則關係到大師的表達完整程度。
  • 對自己的近況要有所掌握,也要知道大師提出的建議是否適合自己,而不是照單全收。對於一些特別的講評與意見,你固然可以表達反對,但大部分的音樂家在現場應該都會先嘗試改變看看。
  • 研究一下大師的工作和特色等等,請參考前述的建議。

將大師班視為一次演出,而非個人履歷的一站,這才是積極的學習心態。不僅是對於大師班雙方,也是給我自己的警惕。「大師」難尋,而我們更應時刻砥礪自己。

疫情在台灣看似一天比一天樂觀,師大的大師班也多了起來。聽得頻繁了,心得也複雜了。回顧對這些大師班的記憶,很難說當中哪一場是好的,哪一場又是壞的,但一直就想整理一些更為原則性的看法,或許對於恰好路過的讀者會有所助益。

在Facebook寫作一天比一天困難,剛才又發現Facebook Notes這個功能也找不到了。原本這個文章是先寫在Facebook的,甚至還開了地球,想想還是轉過來更好,忌憚處可能暫時也會少些。
[Last update on Jan 5, 2022.]

— Clap👏 to convey your support to this publication.

附錄1

附錄2

任列幾個印象深刻的大師班經驗

  • Curtis Institute訪師大,2014年
  • 胡乃元於北藝大(四週課程),2015年
  • Catalin Rotaru於師大,2017年暑
  • Neal Stulberg於師大,2017年秋
    - my personal favourite!
  • 吳庭毓於台北世紀,2020年暑
  • 楊文信於國家音樂廳,2021年3月
  • 黃俊文於師大,2021年3月
  • Sebastian Elfer於國家音樂廳,2021年12月

另參

--

--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