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5虛擬貨幣介紹 — Binance Coin (BNB), OmiseGO (OMG), ICON (ICX), Nano, Zcash (ZEC)

Coin Hunt
Coin Hunt Collection
9 min readMar 9, 2018

--

市值排名時刻在變化,知道意思就好。以下簡單介紹這系列文章第21到25個虛擬貨幣的網絡主張和用途。

Binance Coin, BNB 幣安幣

2017年誕生,是虛擬貨幣交易所Binance發行的幣,作為自家平台交易費。

  1. BNB是基於Ethereum平台開發的Token,未來會兌換成Binance Chain主網絡的幣。
  2. 在Binance買賣虛擬貨幣要付交易費,用BNB支付即享有折扣,第1年50%,第2年25%,第3年12.5%,第4年6.75%,第5年以後無折扣。
  3. 總量2億BNB,其中1億用於眾籌,2000萬用於私募,8000萬給團隊管理運營。每個季度Binance會拿其利潤20%回購等價BNB,然後銷毀,直到銷毀了1億BNB。

OmiseGO: OMG

2017年7月誕生,是Omise公司的新項目。作為支付服務供應商,提供連接商家與消費者的交易網絡,目標是讓 消費者可支付/商家可收取 任意形式的貨幣。

  1. OMG是基於Ethereum-Plasma側鏈開發的Token
  2. 在側鏈,新區塊驗證使用Proof of Stake。節點持有OMG才有資格驗證新區塊並獲得區塊所含交易費作為獎勵,持有越多得到越多。
  3. 在主鏈,也就是Ethereum,新區塊驗證目前使用Proof of Work。
  4. Omise本就是 提供商家支付管理服務 的公司。相比Ripple, Stellar強調 銀行與銀行/銀行與個人/個人與個人 資產流動問題,OmiseGO多了一個使用情境在 商家與消費者。
  5. 除了有自己的OmiseGO Wallet,主要提供White-label Wallet SDK讓商家開發自己品牌的電子錢包,比如PayPal可以有個OmiseGO版的Paypal。每個基於此SDK開發的錢包都是OmiseGO網絡中的節點。
  6. 最終目標是跨網絡貨幣流通。消費者不須自己兌換外幣就能購買外幣計價的商品,比如消費者支付ETH而對商家來說收到的仍是美金,這個網絡內貨幣交換功能稱為Decentralized Exchange。
  7. 總量1.4億,其中約9100萬用於眾籌,700萬空投給ETH持有者,還有4200萬給團隊和管理運營。財富分配可見OmiseGO Token Holders

ICON: ICX

2017年9月誕生,是Dayli Financial Group的The Loop公司的新項目,號稱韓國的Ethereum,打造一個多應用平台,願景是連結各種DApp和私有鏈。

  1. ICX是基於Ethereum平台開發的Token。這裡的ICX (Ethereum Token)需要換成另一個ICX才能在ICON Mainnet網絡中使用,尚未公布兌換方案。也是一個"先發行代幣眾籌、慢慢開發主網絡、再把代幣兌換成主網絡的幣"的模式。
  2. ICON Mainnet讓"有自己貨幣和驗證機制的眾多區塊鏈網絡",透過各自網絡選出的代表人Portal (C-Reps) 連結到主網(ICON Nexus)。ICX可作為中介貨幣,讓跨網絡貨幣流通。這個貨幣交換功能稱為Decentralized Exchange,依供需量決定匯率。
  3. 可開發智能合約,支持ICO。
  4. ICON Mainnet新區塊驗證方式是基於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修改,稱之為Loop Fault Tolerance
  5. 新區塊生成獎勵依據 該節點的ICX數額、ICX交易量、C-Rep狀態等 計算,稱為ICON Incentives Scoring System
  6. ICX總量8億,一年後再決定是否增發。ICX (Ethereum Token)總量也是8億,其中4億用於眾籌,另外4億給早期投資人和團隊用於管理運營。

Nano

2015年誕生,原名RaiBlocks (XRB),2018年1月改名。作為點對點貨幣交易,解決Bitcoin的擴容性問題。

  1. 特色是基於有向無環圖(Directed Acyclic Graph)開發的網絡架構block-lattice。每個帳戶記錄自己支付和接收Nano的每筆交易,這份隨著時間不斷延續的紀錄稱為該帳戶自己的Account-chain,Nano網絡就是大家的Account-chain交錯組成。
  2. 一筆交易就是一個區塊,一個交易行為包含兩筆交易。比如用戶A要支付3Nano給用戶B,則在用戶A的Account-chain上要生成[交易:–3Nano],用戶B的Account-chain上再生成[交易:+3Nano],這樣就算完成交易行為。
  3. 支付方和接收方每生成一個交易/區塊都需要解數學題,也就是使用Proof of Work,一次只需幾秒鐘,但對於大量交易的用戶則很耗CPU。
  4. 交易/區塊驗證只依賴支付方和接收方,也就沒有生成新區塊獎勵,沒有交易費
  5. 特殊情況:發生衝突時的交易/區塊驗證方式使用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Voting,由代理人投票驗證衝突的交易。代理人是所有帳戶投票選出,獲得越多Nano投票權重越大。
  6. 發行總量原是3.4億Nano,任何人解謎題透過水龍頭(Faucet)就能得到,後來把2.1億Nano銷毀,現在流通總量約1.3億Nano。財富分配可見Frontiers List

Zcash: ZEC

2016年10月28日誕生。起源是為解決Bitcoin隱私問題提出的Zerocoin Protocol,之後被一群人改良為Zerocash Protocol,然後這群人把概念實作為Zcash網絡,基於Bitcoin 0.11.2版本修改,其中使用的幣叫ZEC。作為點對點貨幣交易,強調完全匿名。

  1. 特色是使用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隱藏支付方地址、接收方地址和交易金額,稱之為zk-SNARK。用戶可選擇進行透明交易或匿名交易。
  2. 新區塊驗證使用名為Equihash的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方式,不那麼依賴CPU,而是GPU,使得訂製ASIC挖礦的成本提高。
  3. 當一個新區塊生成,新區塊的"解數學題"困難度就會調整。
  4. 一個區塊儲存上限是2MB, 平均生成一個新區塊的時間是2.5分鐘。
  5. ZEC總量趨近於2100萬,透過作為生成新區塊獎勵發行,每四年減半。其中210萬ZEC歸開發團隊Zcash Electric Coin Company所有。

系列文章

歡迎補充修正 任何片段引用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原文網址
也歡迎ETH支持 0xE03a17Bbb628B36C9011A70CFfD5f27A00DAe7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