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氛圍的心理學》無法控制的消費慾望從何而來?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本來只想買一件衣服,結果在店員的推銷之下,買了一大堆?其實這些都是商業小心機,利用氛圍營造,創造更多的消費慾望。《購物氛圍的心理學》的作者將顧客分為三種:可燃客、自燃客、不燃客,這些消費者分別有不同的特性及消費習慣,想知道你是哪一種嗎?想知道店家、都怎麼說服你買單嗎?
by 張有朋 editor: lee tzuhsien
書名:《購物氛圍的心理學:消費世界,人人都有一個燃點,商家用哪些心理技巧燃起你的購物欲望,買到你嫑嫑?》
作者: 橫山信弘
消費者未察覺的購物氛圍
同步偏誤、沉沒成本與合理化,讓你從可有可無,變非買不可
試想一下,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是不是特別想要吃爆米花?夏天到海邊的時候,是不是特別想吃冰或吃海鮮?去聽演唱會的時候,特別想要買周邊商品?最著名的例子,出國去觀光景點的時候,是否總是想買個紀念品呢?
這種「到了A,就一定要做B」的心理暗示,就稱作「脈絡效應」。而脈絡效應的形塑,是源自於我們人類是群體的動物,從小就耳濡目染於多數人所創造出的價值觀影響,這也是許多品牌試圖在消費者心中所建立的價值觀。
「脈絡效應」(Content Effect)又稱「情境效應」,指出環境因素對刺激一個人的感知影響認知心理學的部分。此效應會以多種方式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單詞識別、學習能力、記憶力和對象識別,也會對行銷及消費者決策產生廣泛影響。「同步偏誤」(Cognitive Bias)又稱認知偏誤指人們會把外界接受到的資訊,當作支持自身想法的佐證,即使影響自己的內容僅為對方的個人意見(甚至偏見),還是會不自覺的跟著贊同,類似人云亦云的概念。「沉默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如果人們已為某種商品或勞務支付過成本,那麼便會增加該商品或勞務的使用頻率。
人類有時是相當盲從的生物,容易收到他人的價值觀及判斷標準的影響,進而被同化、行動。所謂群體效應的從眾行為,都會影響我們的決策與判斷,有關上述的認知偏誤、從眾行為等概念,可以參考文章–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 帶你認識普遍的思考偏誤。
沉默成本最著名的例子,想看看當你大老遠跑到歐洲旅行,是不是會有一種機會難得的心態,因此花了更多的錢消費購物?或者,當你在在排隊名店等候了兩個小時,輪到你的時候是不是會比平常點更多的餐點,彌補剛剛付出的勞力與時間?這些都屬於為了已經付出的成本,報復性回收、消費。
「想要」比「需要」更重要
顧客的需求總是難以捉摸,所以創造一個讓消費者「想要」的氛圍,可能比說服他「需要」這項產品或服務來的有效。舉例來說:本來想要吃烏龍麵,經過了一間大排長龍的咖哩飯就不小心走了進去;本來打算買雙球鞋,結果櫥窗裡的衣服跟配件都很好看,就不小心也買了下來。以上這些消費行為,都是消費者快速生產及更新的需求。
消費者通常會「合理化」自己的購物,不論事前有無需求,當下的購物氛圍都有可能影響消費的判斷及消費行為。
牽動消費者行為的氛圍有三種
對店家來說,如何打造一個與該商品或服務相得益彰的氛圍,是影響消費者是否消費的關鍵。就如同上述所說的,在「某種」情況及氛圍下,會誘使消費者合理化自己消費,將想要轉化成需要。也才因此很多店家或者是百貨公司會嘗試創造一個情境,無論是擺設、音樂、身旁的路人、整體氣氛、風格以及銷售服務等,都可歸類於影響消費者的氛圍。
- 個人的氛圍:當消費者看見商品的當下,個人感受是否有購買的慾望
- 多數的氛圍:和朋友一起逛街時,在同儕及店員的推銷下,是否會影響你購物的慾望
- 社會的氛圍:最近的大眾流行及社會風氣,現場主流的擺設,增加你購買的慾望
消費者分成三種?
將顧客依照「同步偏誤」分為以下三種:一、自燃客:一接觸購物氛圍,便立刻陷入其中,配合度最高
二、可燃客:因持續或反覆沉浸在購物氛圍,而漸漸受到影響
三、不燃客:完全不受氛圍影響,會根據經濟合理性冷靜判斷
這是從日本翻譯過來的名詞,而為什麼要用燃燒的「燃」呢?作者依據組織理論262法則,將這三種消費者拆解成:自燃客兩成、可燃客六成以及不燃客兩成,大多數的社會情況於中間地帶的人為多數,也就是普通型的消費者,也是業務及店家需要積極拓展的部分。
- 自燃客:最容易進入當下的情境,受當下的氛圍及銷售人員的推銷,或受到認知偏誤影響消費行為。買貨就是嫌貨人。會合理化自己的消費行為。
應對方式:不管功能性、不管價格,只要銷售人員順眼,顧客可能就會買單,是以「感覺取向」作決策的消費者。你跟他推東西,他大部分都會接受,大多時候會不段點頭呼應,但如果遇到態度不佳或理念不合時,也可能會嚴厲批判。倘若親切對待並順著顧客的想法說話時,大多能獲得自燃客的信任,藉此積極進攻時通常會成功,對賣方來說自燃客就是最好的客人。
- 可燃客:雖然也受氛圍影響,比較會猶豫不決。購買慾取決於氛圍的衝擊性,當身邊的社會氛圍、多數氛圍以及個人氛圍都營造出消費行為時,可燃客就會被影響決策。
應對方式:相較於自燃客,可燃客是比較困難應對的,因為他們常常猶豫不決,它們並非所以要在旁邊觀察,最後留給他自己決定。當然,如果可以營造出社會、群體購買的氛圍,例如其他客人都很喜歡、利用其他熟客或同事等第三者來助攻,通常在可燃客由於的時候,會特別有幫助。
- 不燃客:完全不會被氛圍同化、也不會受到同步偏誤的影響。比較不容易被燒到,按照邏輯冷靜判斷的顧客,不容易因為銷售分為或話術而受影響。
但如果銷售人員給予許多客觀的數據及邏輯,不燃客可能會被說服。提供許多客觀的資訊,給他們時間去做思考,要能夠回答到他百分之九十九的訊息,再給予資訊的當下,必須要直接給予結果,例如:直接給A的資訊。
氛圍銷售三步驟:呼應 → 教導 →引導
先讓顧客感覺安心,接著有技巧的教導(商品介紹),減少心理反抗。
最後,以愉悅的氣氛作結,就能不著痕跡的引導顧客做出決定。
- 呼應:滿足顧客的安心與安全的需求,在踏入這個氛圍的時候,要讓顧客願意在這個氛圍待久一點,並且感到相當自在及舒適。銷售就可分成被動的銷售和主動銷售。被動銷售,指的是客人自己走進來,而整體的環境暨氛圍,以及店內的陳設,是不是呼應客人的期待。例如:客人本來想吃小吃,但在進入店面時,卻看到高級的裝潢,與原本的預期有落差後,會影響客人的消費行為。另外一種,就是主動的銷售,大部分的保險業務員都是如此,先單純聯絡他人降低戒心,接著反覆聯絡,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與信任感,讓對方安心後才有可能有消費行為。
- 教導:減少顧客的心裡反抗,當銷售人員滿足了消費者安心與安全的需求後,減少他們的排斥感,是這一步的關鍵,必須要讓顧客有辦法聽銷售人員說話。而銷售人員的說話技巧,就取決於消費者屬於哪一種類型:自燃客(感性)、不燃客(理性)、可燃客(猶豫不決,需要利用社會認同原理)。
- 引導:經歷過上述的步驟後,要促使顧客做出決定。如果到了這個步驟,仍舊是猶豫不決,通常是可燃客,這時候不要讓顧客非得做出決定不可,有些消費者需要比較多的空間和時間才有辦法抉擇。面對不同的消費者,也有不同的引導方式,例如:讓可燃客自己作決定、對自燃客強烈的推薦、而不燃客則給予更多客觀的資料。只要表現出是為了顧客著想而做推薦,剩下的決策權,銷售人員可以用領導的方式促使消費行為產生。
如果你覺得我們寫得不錯,請按下方的👏拍拍手,最多可拍50下!
如果你很喜歡我們的分享,請按下左側或上方的Follow鍵,追蹤我們!
感謝支持,你的鼓勵就是我們分享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