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是一張廣告單/入門1

Alprau
CV Icream
Published in
Jan 10, 2022

最近是否摩拳擦掌準備履歷了呢?

著手撰寫履歷前,先記得:

先完成,再完美

開始內文前,為讀者分享科普後的心得:找工作的必要文件稱為履歷(中文) / CV(英商) / resume(美商),這是一個讓特定陌生人認識你的方式,並且透過這個方式讓你獲得「面試機會」。

這位特定陌生人與你的關係是未來可能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人,她/他是該公司的主管/人資/未來同事。

所以創業家們就不用費心思啦,因為會是由你檢視應徵者的履歷,若有不同看法的讀者也歡迎來信 (alprausch76@gmail.com) 交流。

前言

因此,如何讓素未蒙面的人留下第一印象,並在眾多 (假設) 水平差不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由框架到內容 ,以下將想法分成 3個層次與讀者分享:

  1. 履歷基本要素
  2. 心法
  3. 範例

以下經驗與技巧適用於英商/美商角度之科技業;除了外商科技業外,其他產業不受此限,例如德商有不一樣的遊戲規則,藝術創意產業除了履歷還需呈現作品集,近年來也開始看到碼農準備作品集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內文

先聊聊履歷的基本要素

以下為主要框架,一張A4可分成4個段落:

  1. 名字、聯絡方式 (手機號碼/email)、Summary (個人職涯特色摘要)
  2. 相關經歷 (Experience/Project)
  3. 學歷 (Education/Certificate)
  4. 技能 (專業技能/tool/語言)

寫履歷如同追求喜歡的對象,再怎麼緊張也要先自我介紹讓對方知道怎麼稱呼你 (名字)、怎麼聯絡你 (聯絡方式),接著送上一個難以忘懷的眨眼 (Summary)。

謎之音:眨眼老套但有效 ;)

下一步則開始吸引對方對你的興趣,展現自己有多少料 ;例如有工作經驗者,推薦先寫上相關經歷再寫上學歷;無工作經驗的學生,就從學歷開始囉!

最後一步,補上人生戰略遊戲技能包,附上你會的軟體工具、硬體工具、語言等等,讓對象有種買一 (主技能) 送一 (附加技能) 賺到的感覺。

Photo by Shardar Tarikul Islam on Unsplash

接著我們聊聊準備履歷的心法:換位思考

假想你是閱讀履歷的人,不管公司規模大小,即便常看履歷的HR,也是百忙中抽看十幾份履歷;這時候你期待對方花多久時間閱讀?

平均兩分鐘(參考文章置底)

Photo by Lala Azizli on Unsplash

而且到了公司,你的合作對象有客戶、主管、同事,洞悉他們的需求並提供服務或協助,也是換位思考的一種。

接著你可能會問:有了心法後,內容如何易讀且吸睛?

接續上述四個要素後,接下來我們來妝點內容,讓履歷更加醒目,以下是常見的呈現技巧:

  1. 條列式 (易讀)
  2. 量化成果 (易讀且吸睛,避免成為流水帳)
  3. 版面分段並給予標題 (易讀)
  4. 重點標粗體、換色 (有些公司會將履歷用黑白印表機印出來,轉交給老闆過目)

呈上,若更具體說明要點,我會這麼說:

  1. 為了易讀,留意排版,也就是版面/版型/視覺層次;考慮閱讀者一眼掃過能快速吸收到的資訊,字體大小建議最多分成大中小 3種尺寸
  2. 為了易讀,通常建議簡歷1~2頁 A4 的內容比較合適,最多2頁 (作品集不算在內)
  3. 為了順利上傳履歷,一般是5MB以下,但有些是2MB以下

謎之音:你可能會覺得還要量化成果很麻煩,但畢竟老闆付錢給你,就是買你的服務品質。

最後,看完本文介紹後,腦中可能有點感覺,但不太確定想像的是否和本文描述的相同,因此附上一則範例,希望能加深讀者的印象。

以上摘要結合友人與自身經歷,並結合一些付費課程後的心得,分享給各位求職戰友們。以上都沒有標準答案,純粹提供一個操作過的架構跟讀者分享。歡迎大家有回饋或想法都可提出討論。

若對其他細節有更多興趣,歡迎讀者來信,或是參考以下兩篇入門篇的文章:

打造你的第一份海外求職履歷/入門2

讀懂職缺說明書真的很重要/入門加分3

--

--

Alprau
CV Icream

相信人性的自私,也相信人間有愛有溫暖 || An Web3.0 inventor based in the UK, an engineer, and a photographer intern. || Personal email: alprausch7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