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系列 — 去中心化資產的借貸(二)

Raizel
Dapp Pocket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Mar 14, 2020

本文譯自 DeFi Series #1 — Decentralized Cryptoasset Lending & Borrowing (Etienne, Calvin, Binance Recearch, 2019.6.6)

Before you read

去中心化金融,或稱為"開放式金融"或" De-Fi" ,已經成長為以太坊網絡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De-Fi 的核心理念是提供一個嶄新的、無須認證(permissionless)的金融服務系統。由於無需任何權威核可,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使用。 在這個生態系中,用戶作為自己的資產管理人,保有對自己資產的完全控制,鼓勵完整所有權以及對所有的無中介市場和平台的參與權。

本文為 De-Fi 介紹系列文之續集,主要探討 De-Fi 協約與傳統金融相對的優勢與缺陷。前一篇章連結請點此:De-Fi 系列 — 去中心化資產的借貸(一)

3. 去中心化平台的風險和優勢

在本節中,我們將針對去中心化協議、傳統金融行業以及中心化加密資產託管平台的風險與優勢做一個比較。

3.1 去中心化平台的優勢

3.1.1 加密資產產業的優點

這些新的去中心化,非託管平台為加密資產產業帶來了一些好處:

🔹更高的價格效率:由於借貸協議允許任何人對資產做空,因此可以提高價格更新效率及市場效率。

🔹抗竄改與抗審核性:任何一筆完成的交易不能撤消,並且任何第三方都不能阻斷借貸過程, 這能提升市場效率。由於成員加入不須審查,用戶的申請不存在任何差別待遇。(按:平台無法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用戶,如國籍、財富與信用狀態等等)

3.1.2 去中心化系統相對於中心化銀行的優勢

具體而言,這些平台與協議相較傳統銀行平台具有多種優勢,例如:

🔹更廣的資本取得渠道:居住本國的用戶可以透過穩定幣來接觸其他國家的貨幣。例如美元、或任何以法幣計價的穩定幣,如 GBP,EUR。

🔹透明度和效率:在純 P2P 借貸平台上,利率僅由市場參與者決定,而貸款則通過超額抵押來擔保。 借貸訊息可以公開且低成本的取得。

🔹靈活性和貸款隔離:一個錢包能同時借入多種資產。而不同的風險可以獨立考量。例如,可以用一個錢包通過 USDC 借用 ETH,而另一個錢包通過 ETH 借用 BAT。 如果一項貸款違約(即抵押物價值低於其清算值),則在風險暴露時,僅會影響該筆貸款鎖定的抵押物。然而,對於支持多重抵押品的平台,可以通過將不同資產匯總為一籃子抵押品來減輕風險。

🔹更低的準備成本/周轉時間:與傳統的金融產業不同,任何用戶以市場利率借入資金都非常快,無需中間信貸機構。

3.1.3 去中心化系統相對於託管貸款平台(如中心化交易所)的優勢

託管借貸平台是指加密資產領域的中心化平台,例如託管借貸平台(如:BlockFi)或中心化交易所(如:Bitfinex,Gate.io),其交易所提供融資借貸服務。

🔹能夠跨平台地移轉借入的資金:與中心化借貸交易平台不同,個人可以自由借入資金並將其移轉至多個場所,因為只有抵押品會被鎖定在智能合約中。

🔹資金的完全託管:希望進行融資交易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做空資產,而無需放棄代幣。

🔹能夠不受法律限制進行融資交易: 在完全去中心的借貸協議中,整個過程都發生在鏈上且無須 KYC(Know your customer,即身分認證)。 因此,任何市場參與者,無論其所在國的法律監管如何,都可以做多、做空協議中支援的資產。

3.2 缺點與隱含風險

3.2.1 普遍性缺點

目前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運行的協議/平台上,相對於中心化借貸方案和託管平台,完全去中心化平台有著以下的普遍性缺點:

🔹缺乏保險機制:與傳統的金融產業不同,此類貸款沒有保險機制。 因此,儘管有些平台為用戶的交易對手違約作擔保,違約風險仍是這些去中心化平台中的普遍缺陷。

🔹難以兌現法幣:由於貸款以加密貨幣資產計價,因此通常很難將這些貸款贖回為法定貨幣。 因此,在實體經濟中似乎很難使用這些借入的資金。然而, 這其實是一個廣泛的問題並與區塊鏈資產如何在實體經濟中使用有關。 此外,由於穩定幣(尤其是 USD Coin)的支持,可能進一步激勵用戶以原生區塊鏈資產(如以太幣)作為抵押,從而贖回法定貨幣。

🔹超額抵押制度無益於無銀行賬戶者(Unbanked):由於當前沒有可用的信用評分,因此通過設計貸款必須進行過度抵押,這使用戶無法進行傳統意義上的"借錢"(使用自己還沒擁有的資本)。 因此,這些借貸平台無益於經濟增長,因為簽定貸款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超額抵押(有時高達150%)。 能依賴信用評分的替代系統目前正在發展中,但我們目前仍不清楚在沒有明確的 KYC 政策下,是否能建立這樣的系統。

🔹超額抵押阻止了槓桿交易:雖然可以移轉借入的資金到其他平台,但對交易者來說,由於超額抵押的要求,因在去中心化平台和協議上借款的樂趣仍然較小。而中心化交易所依靠自動去槓桿系統、複雜的清算算法和保險基金,使交易者能夠建立高槓桿倉位,從而使融資交易變得更加容易。

然而,儘管這些缺點不容忽視,多數問題其實系因開放金融產業仍在開創期。 這些應用程式和協議還處於未成熟的試驗階段。透過保險協議的制定、智能合約與傳統法令世界的連結,將有望解決現行超額抵押的制度。

3.2.2 區塊鏈風險

基於本報告主要討論以太坊區塊鏈的應用,以下探討由於以太坊本身,將可能對 De-Fi 借貸造成的一些問題:

🔹網絡擁塞: 曾有一些應用程式讓以太坊區塊鏈出現交易阻塞問題,包括謎戀貓(CryptoKitties)、FCoin 的鏈上投票驅動上架政策導致的女巫攻擊(Sybil Attack)。如果網絡擁塞,交易可能會保持待處理狀態,最終導致市場效率低下和信息延遲。

🔹交易成本,例如鏈上燃料費:由於交易是基於燃料費進行的,因此,燃料費較低的交易可能會以較低的優先級處理。 另外,部分交易有時沒有確定或固定的燃料費,也會導致用戶潛在的更高成本。

即使這些問題與以太坊特別相關,在任何區塊鏈上也可能存在類似的問題。 事實上,以太坊常因其高知名度與高使用率面臨這些網絡性能問題。 反之,大多數其他現有的區塊鏈不是流量還不足以造成問題,就是在設計上偏向中心化,才使應用上相對更加迅捷。

3.2.3 平台風險

雖然此報告主要探討非託管平台與方案,平台上借貸協議的去中心化仍有程度上的區分。由此,我們大致可以將平台風險分為兩種:半中心式平台風險與完全去中心化平台風險。

🔹半中心式平台風險

  • 缺乏充分的透明度。例如,現在的第三大 De-Fi 應用程序 Dharma,但在某些方面仍然缺乏透明度。 因為其平台上各種資產的固定利率不受市場環境(供應和報價動態)的影響,我們仍不清楚其利率是如何定義。 此外,借貸匹配過程並不透明,用戶無法得知當下未搓合借貸筆數的實時信息,也無法確定平台是否依據公平原則(例如: FIFO,first in first out)來審核貸款是否匹配。
  • 利率治理問題。集中平台可以隨時更改利率,這給貸方和借款人帶來不確定性。
  • 交易對象風險。如果平台是半中心化的(資金通過中介機構進行交易而不是直接發送到智能合約),則平臺本身可以控制資產並可能惡意使用資金。

🔹完全去中心化平台風險

  • 價格機制失靈風險。某些預言機(oracle),也估值抵押品的數據提供者,存在著操作風險。例如人為操作數據、或由於價格來源出問題而無法檢索正確市場數據。 這可能導致抵押品估價錯誤。
  • 波動風險。如果價格波動過快,一些用戶抵押品可能被清算並退還貸款。
  • 智能合約的缺陷。由於區塊鏈上的交易都是不可更改的,智能合約中的任何缺失都會導致黑客入侵,從而導致協議用戶遭受巨大損失。 隨著以太坊的高速發展,平台需要不斷更新以了解智能合約的開發進度和可能的遷移,以防止資金損失。
  • 時間點的缺陷。區塊鏈上的隱含利率只能在平台的區塊時間一致時才能公平地計算。否則,如果區塊鏈停滯、減慢或加快,則利率可能會不同。智能合約計算利息的邏輯是以區塊為單位,每個區塊計算一次利息。

3.2.4 監管與稅收風險

如果要使用託管或中心化平台,則用戶需考量監管與稅收風險。即使進行跨平台套利也是如此。以下是關於監管和稅收風險的概述:

🔹證券類別:關於穩定幣是否可以歸類為證券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可能會將其視為"即期票據",而 CFCT(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則將其視為一種"掉期交易"。

🔹託管:非託管平台給借出資產給人一種"究竟是誰負責了這筆資金"的不確定感。 許多專業投資者被要求須依靠第三方託管人,並且使用這些平台可能會產生監管漏洞。有趣的是,像 Compound 這樣的平台引入了 cToken,這些 cToken會直接在帳戶中增加,因此您可以從冷錢包中賺取利息。

🔹核發證照:無論終端用戶在哪,去中心化平台的運行在大多數法規底下都無需許可。 從中期來看,最近許多平台對 USDC 的支持可能會產生潛在的"執照風險",這終將會影響運營商的成本,從而導致更高的利率、利差或交易費用的增加。

🔹稅收不確定性:這些平台的位置與該受哪裡管轄,仍處於灰色地帶。

4. 結論

以市值計算,以太坊是現在最大的可編程區塊鏈。因此,毫無疑問的,它是當前許多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標準默認平台,其中包括諸如 Compound,Dharma 等借貸協議。 很快,愈來越多的其它去中心化的借貸協議也預期會在以太坊以外的可編程區塊鏈(如EOS)上出現。

由於我們仍處在借貸產業的初期階段,它會伴隨著一些風險,隨著產業的成熟(特別是隨著流入量的增加和交易量的增加),這些風險將有望降低。越多的產品在越成熟的產業中,能夠為參與者提供更多選擇,從而使用戶使用更完整的金融服務。

此外,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平台可能是中心化機構做出進入決策的基礎或數據點。藉由增加對傳統金融玩家(當今金融世界的守門人)的競爭,可望能使去中心化金融服務更好地打入市場。

雖然 JP Morgan 的免許可證分叉,Quorum,是在 JPM Coin 等倡議下發展的,以太坊仍然是所有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領頭羊。

正如這些借貸平台所說明的那樣,De-Fi 似乎是區塊鏈技術的最佳應用之一。該技術可以覆蓋全球數十億用戶, 並已合理的費率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務

筆者的話

終於翻完這論文般的 De-Fi 介紹文了,這還是我第一次嘗試長篇翻譯,如有辭意不當還望多包涵,並敬請指正。筆者目前是大學生,能這麼早接觸區塊鏈與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甚至替它在台灣的宣揚盡一份力,真的很令人興奮。令我意外的是,這個在國外已極具知名度的"新科技",目前在台灣還真沒什麼人了解,只能算是小寶寶產業而已。

台灣的金融環境十分健全,各類型金融商品市場都相當活絡,但正因如此,再加上台灣文化本就比較保守,面對新金融的接納性便相對的低。畢竟新科技伴隨著總是更高的不確定性與風險。但事實上,高風險高收益的項目之外,Maker、Compound 等領導者平台也提供低風險的存款型服務,且目前的儲蓄利率比傳統金融好上太多。儘管跨入這領域需要多花點時間做功課,敢於創新的投資人應該多多了解,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事實上,很幸運的,目前台灣已有幾家新創與國際 De-Fi 平台合作,提供很低門檻就能使用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務。例如 Dapp Pocket,他們與 Maker、Steaker 合作,推出穩定幣 Dai 活存 8%、USDT 定存 9% 的服務,聽起來很誇張對不對?日後有機會再詳細為大家介紹!

Dapp Pocket — 加密貨幣支付和理財 App

訂閱 DeFi 每週報告,立即掌握全球 DeFi 動態

--

--

Raizel
Dapp Pocket

Community of Hammer Finance, Captain Binance in Taiwan, DeFi Weekly Report Editor, Ethereum and Doge Hodler, Major in NCCU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