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管背景如何進入體驗設計行業-心態選擇篇

鄭惠文 Wen Jang
Design the Aha Moment
8 min readAug 18, 2019

大家好,我們是惠文Tiffany,一位是服務設計師,一位是使用者研究員,這篇「從商學走向體驗設計」是想站在轉換領域之職場新鮮人的角度,分享我們的經歷與職涯觀點,同時透過撰寫文章交換意見,也給自己一個思辨的機會。

由於想分享的故事實在太多,將會分成四篇來撰寫:動機脈絡篇/心態選擇篇/求職行動篇/職場觀察篇。這篇(第二篇)-「心態選擇篇」主要講述「對設計產生興趣後,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定位」。之後的兩篇將聚焦於 How,將會分享求職建議給想朝體驗設計走的跨領域者,敬請期待!

* 如果錯過第一篇「動機脈絡篇」可以點此觀看

這篇文章會採取對話式呈現,若現在沒有太多時間讀完,記得加入「書籤」,下次再讀呦!

  1. 我也是商學出身想走設計領域,怎麼讓自己和設計有連結?
  2. 我對設計有興趣,但我不清楚設計思考、體驗設計、跟服務設計差別在哪?
  3. 我喜歡設計思考,我該走向體驗設計嗎?
  4. 結語:感謝商學X設計帶給我們的人生經驗

1.我也是商學出身想走設計領域,
怎麼讓自己和設計有連結?

Tiffany說

商管也在設計的範疇內,關鍵是採用設計的觀點不同

我很喜歡維基百科對設計的定義 — — 設想和計劃,設想是目的,計劃是過程安排。我常開玩笑說,大學學了那麼多管理理論,卻只記得企管學第一堂課教的「手段目的鏈(Means-End Chain)」。現在看來這其實就是設計啊!只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以這個觀點去看待商業活動而已。

舉個例子,我大學非常喜歡的一門課是「作業管理」,在課程中,有很多解決「瓶頸」的機會。從數據先去了解是流程的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再去思考改善方式。其實這不就是一種設計嗎?發現狀態、釐清問題、提出解法,我們一直都在設計一門好生意。

連結商學背景形塑自己的設計特質

一個有價值的創新,必須符合使用者需求、商業可行性與技術可行性。其實商管人一直都在「設計」的範疇裡,會覺得沒有連結,我認為只是工作性質,或者是心態所導致的比重問題。你一直都關注使用者需求,用到商業工具的頻率變低,才會覺得好像沒用。但換個角度,你可以讓自己「多想一點」,想想這個洞見對企業有什麼效益?思考這個產品可以如何提升品牌價值?主動創造使用商業工具的機會,而過去所學培養的 sense 可以形塑你的特色。

會為使用者設計,也懂得為商業設計,管理學院從來都不是跟設計格格不入,關鍵在於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在設計的領域幫助自己建立競爭優勢。

惠文說

除了以人為本的感性,設計師也需要商學帶來翻轉視野的理性

另外,我認為設計產業也需要借助商業的優勢。先前在其他文章我有提到喜歡服務設計/設計思考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具有以人為本的感性,也有翻轉視野的理性,其中理性特質則讓我們有思考框架,進而重新定義問題,換個角度看問題,有系統、邏輯性地發展解決方案,也就是說,我認為商業思維對於提升設計師的理性分析能力十分有幫助。

綜合以上,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我會對服務設計、策略設計有所興趣,也許商學院的人不一定有優秀的視覺化能力,但卻有很好的解決問題思維,我希望作為一個商學背景的服務設計師,可以在這個以資本主義為主流規則的世界,知道如何利用設計來為公司帶來商業價值,將設計應用在不只是 deliver 產品,也在更高層的策略、組織上有所貢獻。

2.我對設計有興趣,
但我不清楚設計思考、體驗設計、跟服務設計差別在哪?

惠文說

基礎理論 vs. 衍生理論,就像宇宙 vs. 星球

其實這個問題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我不認為有唯一的答案,因此在這僅提供個人的觀點。

「對我而言,設計思考是較抽象、基礎的理論,是設計人共同的語言與價值觀;體驗設計、服務設計等分枝的設計領域,是更深更於某個特定概念,因此衍生出獨特的方法論與觀點。」

我認為設計思考是較抽象的思考框架,可以應用在任何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刻(職涯選擇、人際關係、產品、服務),然 UX、服務設計像是因應在不同領域中衍生出來的應用理論,幫助產業發展,以系統性地學習跟累積經驗,就社會學的觀點來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向內強化社群認同感,向外強化與其他群體的區隔。這是我在芬蘭服務設計小聚看到的現象,芬蘭成員說他們看不慣產業現在到處都是上過 1-2 次 workshop 就自稱服務設計師的人,或是明明就是做 UI/UX 卻開出服務設計職稱的公司,產業發展到了這個狀況,就代表服務設計開始被認可,也開始建立起獨立於其他設計思考衍生出來分支領域的自有社群與理論方法。

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描述,我認為設計思考像是一個宇宙,宇宙中的星球都會遵循某一特定的運行規則,但每一顆星球仍有不同的形成條件,以至於發展出的生態有所不同,每顆星球彼此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甚至,未來也有可能會有新的星球出現。

3.我喜歡設計思考,
我該走向體驗設計嗎?

身邊接觸設計思考的朋友常向我們提問,比如「如何應用設計思考?」、「怎麼在工作上運用設計思考?」;另外,也有很多想走這條路的朋友在做職涯探索時,會這樣告訴我們:「我想運用設計思考,所以我想當 UX Designer/Researcher」。坦白說,這個論述太跳躍了,還沒想清楚。

那麼,怎麼確定自己到底該不該走體驗設計? 我們可以提供幾個觀點做參考。

惠文說

設計思考應用範圍可大可小,先釐清自己背後的「動機」

當有人問我:「要如何應用設計思考?」時,我就會再提出兩個問題反問:「你覺得什麼叫『應用』設計思考?」「你為什麼想要『應用』設計思考?」對我而言,設計思考的應用可大可小,小到新聞報導的同理心解讀,大到做一個可拿去市場測試的產品,可說是有心就能用上基本的核心概念。

然而,關鍵在於問這個問題時,背後的動機是什麼?也許有的人是想知道實際應用的狀況來更了解設計思考,或是想知道這套方法如何幫助自己現有的工作,抑或是想知道如何獲得實作經驗以獲得體驗設計相關職缺的機會…..。每種動機要找到答案的方法也許略有不同,問自己這個問題的同時,應該能同步摸索出自己未來理想職業中,設計思考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

Tiffany說

設計思考是一種價值觀,而設計不一定是你的職涯目標

我認為設計思考的核心在於 mindset 與流程,體驗設計剛好是一個能夠彰顯設計思考價值的「應用」。如果你喜歡設計思考的理由,是因為對創新流程感到著迷,諸如 Agile、Lean、Design Sprint 等方法論,也能夠滿足你的需求,不一定要執著於此。若你期望能運用以人為本的心態,其實很多工作都符合條件,舉例來說,業務在和客戶協商時,釐清對方的想法擬定談判策略算不算?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可以運用設計思考的情境太多,沒有必要執著於設計,將它視為唯一解。設計思考的本質是希望我們「像設計師一樣思考」,但設計師本來就有千百種,而且由你定義,不要侷限自己的角色。此外,不論是設計思考、服務設計還是體驗設計,這些都只是帶你探索世界的工具,而不是終極目標,千萬別讓你熱衷的事物成為絆腳石。

4.結語:
感謝商學X設計帶給我們的人生經驗

花了很大的篇幅才說完我們的故事,撰寫的過程中,我們也在研究自己人生的「Insight」。

總結來說,想轉領域其實都要感謝商學帶給我們價值觀很大的反思,因而搭建走向設計的一座橋樑,讓我們擁有一些「商學X設計」人特有的視野。也多虧喜歡研究人、創造改變的特質,在探索職涯時,擁有走上設計這條路的勇氣,以及運氣。

但就像許多前輩所說,Career Path 是不可能被複製的,但我們希望可以透過說出自己的故事,讓讀者們可以藉此反思或得到靈感。

下一篇,將分享職場觀察與求職準備,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不要吝嗇按下「很多」拍手,也不要忘了 Follow 我們,下一篇出爐時才會收到通知呦!

「設計,啊哈!」這個專欄的願景是希望能分享更多商學x設計中,創造 Aha moment 的心得方法。- 如果你看完覺得「嗯哼,還不錯」,請給我們 1~10 個 Clap 😊
- 如果你看完覺得「噢耶!有收穫」,請給我們 10~20 個 Clap 😛
- 如果你看完覺得「啊哈!得到了 insight」,請給我們給 20 個以上的 Clap 🤩
另外,也歡迎隨時在底下和我們討論,以及追蹤惠文的粉專設計隨筆・People for design. Design for people

--

--

鄭惠文 Wen Jang
Design the Aha Moment

現任軟體產品經理,曾在赫爾辛基交換,狂熱於設計思考、服務設計、社會設計,希望歐洲的設計觀點能為台灣的設計產生不一樣的火花,透過這個平台作為鏈接歐洲與台灣的設計資訊平台,看見設計人的故事、經驗及思維。https://www.facebook.com/pg/DesignfPf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