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實踐:如何應對「停課不停學」?

Ednovators
Ednovators 教育燃新
5 min readJul 30, 2020

--

受疫情影響,經歷長達三個多月的停課,教育界面對着巨大的挑戰。因應「停課不停學」,業界掀起網上教學的熱潮,同時亦引發很多不同的意見,我們的創新教師夥伴又是如何看待與應對的呢?

學習的方式應更多元

正如裘錦秋中學(元朗)的盧英敏老師在網誌中寫到:「現行的課程設計,都是建基在我們有正常的校園環境、課時來設計的。網上授課根本絕對沒有可能完成所有相關課程。」(摘自盧老師的網誌)因而很多創新教師夥伴都認為,學習未必侷限於課本知識,亦非必須在課堂進行。既然在非常時期,何不嘗試將學習主導權交還學生,讓他們把握空間去體驗更多元的學習方式?

譬如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的葉君老師和學校同工一同設計了「遊戲過三關」的課業形式,讓學生可以在家人配合下,自主選擇並完成「有意義的學習」。

葉老師説:「他們在這些活動中,學會了不同的生活技能,還學習與人相處、照顧家人、關心他人,甚至在疫情期間,學習如何強身健體及面對逆境,如與家人行山、製作及吃有益的食物、勤做運動及早睡早起等。」(摘自葉老師的網誌)相信這樣的多元學習於他們的未來人生有更大益處。

關心情緒,連結關係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停課安排,很多成年人都感到措手不及,更何況學生。善意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又譯非暴力溝通)常說: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意識到這一點,很多創新教師夥伴都將關心學生情緒排在優先位置。除了用「陽光電話」關心每個學生在家中的狀況(防疫用品是否充足,有沒有電子設備 / 網絡應付網上學習等等),一些創新教師夥伴還善用視像平台這一工具,反而與學生建立起更深的關係。

順利天主教中學的黎迦希老師為了讓學生在家學習亦能維持正常的作息,堅持每天早上 8 時打開視像平台與學生開早會。一小時的交流時間,最初是由老師選定與當下生活相關的話題,譬如搶口罩、搶廁紙,後來漸漸交由學生輪流主導,分享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黎老師表示,停課太長會讓師生關係生疏,用這種方式既能維持師生之間的關係,亦令自己對學生的生活、喜歡的事物有了更多的了解。譬如有一次學生的分享話題是在網絡流傳的有趣「 Meme 」,黎老師受此啟發,將製作 Meme 成為科學科的作業形式。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李國釗老師戲稱自己停課期間「學做 Youtuber」。這一想法源自同學們對老師的掛念。李老師和同工放下身段開直播,不設目標,沒有功課,純粹與學生一起玩玩遊戲,說說自己近況。

李老師説:「人與人的關係某程度上是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卻是需要維繫與經營的。學生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我認為他們的情緒健康及個人成長更重要!」(摘自李老師的網誌)

連繫不同持份者

停課期間不少機構開放資源免費供教育界使用,我們亦欣然見到不少創新教師夥伴作為業界 / 社會的一份子,在停課期間發揮自己所長,回饋業界與社會。

有一向擅長 IT 的老師,不但成為了校內同工電子教學的重要支援,更在不同的網絡講座上向業界同工分享經驗;有老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與學生、家長分享學習資源,以及在家可以進行的親子活動;有老師帶領有心的同工身體力行,與 NGO 協作,為社區抗疫做一些事情,例如為基層人士派發口罩、製作酒精搓手液等;亦有老師與漫畫團隊合作,為公眾創作傳播抗疫知識和正能量的漫畫,更配套教材與教師共享 ……

大家都在疫情下多走一步,各司其職,豐富學習生活,為學生和社會打氣。

葉碧君老師與藝術家李浩迅合作「正能量 齊抗疫」主題動漫故事
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陶宇汶老師及同工為基層人士自製搓手液

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創新教師夥伴關於停課不停學的反思與實踐,歡迎瀏覽https://medium.com/innopower-jc-fellowship-for-teachers-2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