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學者的經驗談:如何高效學會一件事?

這是 見識之旅 的第 42 篇原創文章

-1-

體制內的教育,會強化一個人被動學習的能力,同時弱化一個人主動學習的意願。

「被動學習」是相對於「主動學習」的,指的是被動接收學習內容,而不是主動探索知識邊界。

講台上有老師教,下面的學生負責聽課。學生只需要把餵給他的知識學起來,至於「為什麼要學這些知識?」並不重要。

換句話說,被動學習者總是想著如何解決How問題(如何做),從而忽略主動學習時必須思考的Why問題(為何要)。

習慣被動學習,久而久之,人就忘了如何主動學習。

直到有一天,想要學習一項技能時,才發現沒了課本、沒了老師,自己不知道怎麼開始。

我將透過這篇文章,帶你重拾主動學習的本事,結合我自學的經驗,教你掌握「如何學會一件事情」的方法。

-2-

我學的是工程,但是我非常喜歡歷史。

我愛好科學之美,同時也喜歡欣賞攝影大作。

探究物理世界的規律,物理學開拓了我的眼界。在物理世界中加上「人」的因素,經濟運行的規律也讓我癡迷。

我既崇拜物理學家,也讚嘆經濟學大師的成就。

出於好奇,想要了解各個領域的知識,於是我有了豐富的自學經驗。

● 我的自學經驗

除了知識,我也喜歡學習技能。

興趣方面,我曾從零開始自學攝影,達到獲得攝影比賽獎項的程度。

我從一個生活中沒有騎單車習慣的人,提升至可以一天騎行150公里,完成單車環島的挑戰。

工作方面,我有很多自學的經驗,也正在執行好幾個自學計畫,包括:

  1. 學習撰寫產品需求文檔,將邏輯可視化。
  2. 學習繪製產品原型,將介面可視化。
  3. 學習數據分析的方法,以便從數據中獲得洞察。
  4. 學習專案管理的技巧,以完成產品開發全流程。
Photo by Plush Design Studio on Unsplash

由此可知,我的確經常自學,但又怎麼證明我擅長自學呢?

一個稱得上擅長自學的人,不只要自己學得會,而且還要可以教別人。

有個小故事可以證明這件事。

在大學時,工程學院的學生需要學習一門比微積分更進階的科目,叫做工程數學。

我的一個朋友,在考試前喜歡到圖書館找我一起讀工程數學,因為書上有不會的地方時,他可以直接問我。

有一次,我就問他:「我也不是很理解上課內容,我更多的是自學,未必比你厲害,你有問題幹嘛不直接問教授?」

他的回答很簡短,卻讓我印象深刻。

「我聽你的解釋,我聽得懂,但教授的解釋,我聽不懂。」

箇中的差異,我想是一個自學的人,比較清楚從零開始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及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這樣的小故事,在我的生活中經常發生。我才逐漸認知到,自己是一個擅長自學的人。

真正學好一件事,不只要學得會,還要能教別人。

Photo by NESA by Makers on Unsplash

● 為什麼要學習「學習方法」?

在開始分享我的學習方法之前,我想先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學習方法」?

我的答案是「因為要提升學習效率,以更快的速度入門」。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我說的是以更快的速度入門,不是成為該領域的高手。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異數》中提到,想要成為某一領域的高手需要1萬小時的練習,後來被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成為高手確實需要長時間的刻意練習,但是學習一個新的領域不用這麼久。

那需要多久呢?《The First 20 Hours》一書的作者喬許·考夫曼說:20小時足矣。

掌握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順應大腦的學習習慣,就能在短時間內學會一件事。

換句話說,之所以要學習「學習方法」,就是為了避免盲人摸象,以事半功倍的方式,高效學會一件事。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那麼,下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需要快速學會一件事?

效率提高了,更快看到效果,也就更不容易放棄。

更重要的是,學習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在生活中的挑戰面前,解決問題往往才是目的,學習只是達成這個目的的手段。

為了解決問題,你需要以更高效率的方式來學習一件事。

● 高效學習的3個思維方式

想要高效學習,先建立以下這3個思維方式很有幫助。

第一,學習不是目的,「做中學」才高效

學習是為了解決特定的問題,有特定目的。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們一邊做一邊學,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學而學。

第二,慢慢學才快,把慢工夫花在真問題上

80/20法則,指的是關鍵的20%,承擔了80%的表現。

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也遵守80/20法則。

搞懂20%的關鍵知識,就能八九不離十的掌握那個領域。

不要急著囫圇吞棗,妄圖吞下所有的知識,而是先搞清楚哪些部分是最重要的基礎知識,把時間花在這些基礎知識上。

當你慢功夫花在真問題上,一時之間你可能會感到進度很慢、很挫折。

只要你克服真問題時,回頭一看,你會發現你已經走得非常遠了。

辨別真問題,把時間花在真問題上。看似緩慢,其實才是真正的快。

第三,知識是一張網,以熟帶生最高效

寫作是知識的一種常見的輸出方式。

關於寫作,認知科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的觀點很有見地:「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思考,用樹狀結構,體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

這句話除了說明寫作為何很難,同時也揭示了一個道理:「知識是一種網狀結構」。

知識是一張網,以熟帶生最高效(Photo by Alina Grubnyak on Unsplash

想要高效掌握一張網,我們可以怎麼做?

我們可以借鑑電腦科學中「遍歷」的概念。

遍歷(Traversal)指的是按照「某種規則」,不重複地讀取所有點的資訊。

有序的深度優先遍歷更適合人類學習時參考

在各種遍歷方式中,最適合人類學習參考的是「以熟帶生、循序漸進的深度遍歷」。

以熟帶生、循序漸進的深度遍歷,更適合我們學習時作為參考方法。

也就是說,要掌握一張知識之網,我們需要解構這張網,然後從自己相對熟悉的部分出發。

● 我的自學方法和案例

具備了上述思維方式,接著就來介紹我的學習方法,並用實際案例說明。

我的學習方法,可以簡化為4個步驟:

  1. 明確學習的目的
  2. 研究該領域的知識地圖
  3. 搭建知識框架
  4. 解構知識框架,以熟帶生各自擊破

第一個案例是我自學攝影的經驗。

首先,要先明確學習的目的。我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用相機做紀錄。

當時,暑假到北京大學上課,對我來說是一趟值得好好紀錄的旅行。為了留下高品質的紀錄,我決定學習如何使用單眼相機攝影。

我開始跑書店研究攝影知識,看看有哪些技術我必須熟練掌握。

這裡有個技巧,要想從書裡研究一個新領域有哪些知識,可以多翻幾本該領域中的書的「目錄」,然後看一看有哪些內容是重複的,這些交集通常就是一個領域最重要的基礎知識。

若你要學習攝影,而且只能讀一本書的話,推薦這本《曝光聖經》

除了傳授攝影技巧的書籍,我也會看一看大師的經典作品,了解一下攝影大師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在攝影大師的作品中,我看到平凡的景也能被捕捉出有震撼力的瞬間。

舉個例子,國家地理頻道出的《拍出你的觀點》中,一張拍攝於中國東北,下雪的夜裡的自助餐車,平凡的景致拍出偉大的作品。

對攝影這個領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我就有一張知識地圖。

接著,我會開始搭建知識框架。

自頂而下分別是好的主題、好的構圖、好的曝光參數。掌握好這3個層面,就能拍出一張有觀點的照片。

反過來說,最基本的就是正確的曝光,再來是有創意的構圖,最後是一個好的主題。

於是,我從最熟悉的那一項著手,也就是手機拍照也需要考慮的曝光參數,開始學習攝影的過程。

買自己相機之前,我先借來一台相機,用不同的曝光參數(ISO、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進行拍攝。

比較不同參數的照片,我觀察照片的差異,開始培養攝影師對曝光參數的敏感度。

以熟悉的曝光參數開始,逐步接觸我原本不熟悉的知識,最終學會「用相機進行攝影」這件事。

更重要的是,我學會攝影之後,能達成「為旅行做出高品質紀錄」的目的。

雨後的北京大學未名湖

第二個案例是我自學專案管理的經驗。

我學習專案管理的目的,是因應工作上的需要。

作為一名產品經理,我需要規劃和推動開發專案,使產品能夠不斷迭代。

接著,我開始透過網路上查找資料、閱讀相關書籍,來研究專案管理領域有哪些知識。

除了閱讀相關知識的書籍,我也會看一看專案案例。我想了解「良好的專案管理技巧究竟能達成什麼」,也想知道哪些產品因為缺乏好的專案管理而失敗。

於是我認識到:iPhone成也專案,Google Glass敗也專案。

對專案管理這個領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我就有一張知識地圖。

接著,我會開始搭建知識框架。

一個專案通常會有的基礎流程,包括專案啟動分析、規劃、建團隊、專案執行、成果交接、最後收尾以及從頭到尾都需要的監控。

為了跑專案管理的流程,通常產品經理(或專案經理)需要的技能包括:溝通、談判、風險分析、預算評估、任務拆解、文件撰寫(專案規格說明書、採購說明書、進度報告)……等等。

再進階的話,則需要對軟體開發的專案管理有更深入的認識,包括Scrum、Agile、Kanban,以及多專案並行的專案管理技巧。

我搭建的這個框架,由下而上,分別是專案流程知識、基礎技能和軟體開發進階技能。

以熟帶生,就是從最熟悉的開始。

我曾經在Coursera上過加州大學的《Initiating and Planning Projects》課程,因此對我來說,最熟悉的是就是專案流程。

於是,我便從專案流程著手,開始學習專案管理的知識與技巧,以達成「規劃和推動開發專案」的目的。

Photo by Jo Szczepanska on Unsplash

第三個案例是我自學數據分析的經驗。

我學習數據分析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如何運用數據指導產品迭代的方向?

我要把學到的方法,實際運用在解決真實遇到的問題,而不是為了追求時髦而學習大數據。

明確目的帶來好處,除了知道自己要什麼東西,還能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東西」。

你可能會好奇,「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東西」算什麼優點?

以自學數據分析為例,最終要學習的程式語言Python很強大,可以做很多不同面向的事情。可以做數據分析,也可以做數據爬取。

而我明確學習的目的,就知道學習數據分析的階段,我可以先把數據爬取放在一旁不學,專注於分析段的學習任務。

明確了目的之後,我開始研究數據分析領域有哪些基礎知識和進階應用,以及哪些公司把數據分析做得最好。

對數據分析這個領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我就有一張知識地圖。

接著,開始搭建知識框架。

數據分析,顧名思義是「透過數據來分析」,所需要的底層知識分成數據面和分析面。

先從分析面開始,包括各種分析法:邏輯樹分析法、PEST分析法、多維度拆解、對比分析、假設檢驗分析法、AARRR漏斗模型、RFM模型、杜邦分析法。

接著是數據面,包括統計學知識和行業常見指標。

數據分析層面,先從比較基礎的Excel開始,接著是進階工具Python。

數據分析出結論,也需要數據可視化,才能把艱澀的洞察化為人人都看得懂的數據報告。

若要接觸大數據分析,則少不了接觸資料庫,基礎知識不可少,包括SQL概念及查詢方法。

最後是機器學習,也就是把數據分析自動化,做成「猜你喜歡」這樣的功能。

我搭建的這個框架,由下而上,分別是基礎知識、分析與可視化技術、資料庫知識、機器學習技術。

Photo by Joshua Earle on Unsplash

搭建完框架這座大山,接著來看看自己從哪裡開始爬這座山。

由於我學習過統計學,具備一定的統計學基礎,所以我決定從統計學知識開始,以熟帶生,逐一擊破

由於我具備了數據分析領域的知識地圖,也搭建了一個框架讓我可以系統地學習,因此我知道只要專注當下、一步一腳印走完學習里程,我就能不遺漏地學好「數據分析」這件事,達成「用數據分析驅動產品迭代」的目的。

-3-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的內容。

為什麼要學習「學習方法」?

「因為要提升學習效率,以更快的速度入門」。

什麼是「高效學習的3個思維方式」?

學習不是目的,而是解決問題的手段;知識也遵守80/20法則,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最基礎的20%核心知識;知識是一張網,以熟帶生最高效。

從思維方式延伸,我分享了自己的自學方法,並透過自身的案例說明如何使用這套方法。

我的自學方法分為4個步驟:先明確學習的目的,接著研究該領域的知識地圖,搭建知識框架,最後是解構知識框架,以熟帶生各自擊破。

最後,希望每個看完文章的你,都能收穫豐富的理論框架,以及一套能具體落地的方法。

如果你也有高效的自學方法想分享,也歡迎你留言回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