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固定思維到成長思維:10 個翻轉人生的作法

柯政祥 (Zheng-Xiang Ke)
成長 Growth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Jun 4, 2023
Growth Mindset — Become who you want to be

我在《打造成長驅動新創第一步:建立成長文化》中探討了身為一個組織的領導人該如何建立起成長文化的環境,讓團隊內的每個人成長,進而達到組織的成長。

至於個人的成長呢?不論你在工作上是哪一個職位,上至公司的執行長,下至初階員工,甚至是自由工作者或者退休人士,如果能夠持續成長,可以帶給你事業持續更上一層樓,增加生活的豐厚度,人生會變得更加美好。

固定思維 vs. 成長思維

這 2 個名詞起源於史丹佛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的《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作者定義,固定心態是相信自己的才能來自天賦,無法透過後天努力與學習產生巨大的改變;天秤的另一端,成長心態,則相信自己的才能能夠透過努力與學習來發展。在現實上,其實很難一刀兩斷地說一個人就是固定思維或者是成長心態,往往大部分的人會在不同面相中展現出傾向某一種心態,或者是綜合。

具有成長思維的人更喜愛學習,更積極正向地面對挑戰,更開放地接受建議與批評,帶給周遭的人更多正能量,在職場與生活上,這些好的特質都會帶來好的影響。那麼我們該怎麼培養成長思維呢?如果你相信成長思維是可以培養的,這就會是具有成長思維很重要的第一步,因為有這樣的信念,才能開展後續的行動。接下來,我將分享 10 個培養成長思維的具體作法。

1. 培養自主學習的渴望

開始工作後你會發現,除非你所工作的環境對於學習有強烈的要求、所處的產業變化很快,產生了「資訊焦慮」,否則學習將不再像是在學校時期的這麼理所當然,工作上的專業也不見得有立即學習的需求,所以基本上不會有人強迫你去學習,再加上工作繁忙等因素,隨著時間過去,就很可能停留在相對停滯的狀態。

為了維持或強化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自主學習是最重要的關鍵;我們公司在招募人才時,自主學習絕對是首要的軟技能。我認為要能夠有效的自主學習,必須像科學家一樣的好奇與專注。如果你原本就是這樣的人,恭喜你,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點:「設立 SMART 成長目標」協助你快速成長。但若你自認並非是一個充滿好奇心,或覺得自己比較容易三心二意,你就會需要透過不斷練習,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試著從你有興趣的主題開始,打開你的好奇心,看到不知道的東西,別急著跳走,勇敢正視它,多一步地去挖掘它,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直到變成一種習慣,在擴展到其他領域,逐漸成為一個自主學習的人。

2. 設立 SMART 成長目標

成長目標就是你想要成長的方向,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可以有無限多種可以學習與成長的方向,如果沒有設下好的成長目標、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在這個目標上,那麼很容易隨著潮流東成長一點西成長一點,完全沒有累積。

設立目標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足夠具體,具體的目標才能夠清楚勾勒 roadmap,才能夠評估進度與成效。「SMART」便是一個簡單明瞭的設立具體目標的框架:

  • S:Specific 明確,明確的目標提供了清晰的方向。設定目標時越少「形容詞」,目標就越明確,比如說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這就不夠明確,因為每個人的成功都不一樣,所以必須想的更深入,可能轉變成「成為獨角獸 CEO」、「成為年薪千萬的人」等等,都會是一個足夠具體的目標。
  • M:Measuable 可測量,意思是目標要能夠用數字精確計算進度,換句話說你的目標要包含具體的數字。比如說「我想成為健康的人」就難以測量,因為健康的概念很複雜,應轉換成「我的 BMI 要降到 20」,如此你能夠在過程中隨時知道自己達成的進度。
  • A:Achievable 可達成,設立的目標是你現階段能夠達成的,諸如像是「我要征服全世界」、「我要將蟑螂滅絕」這種一聽就知道不是現在做得到的事,就不是一個可行的目標。至於「成為年薪千萬的人」就是一個有可能達成的困難目標。這個目標是否能達成,只有你知道,只要你分析可行性是足夠的,那麼這目標對你而言就是可達成,即使他人覺得不可能。
  • R:Relevant 相關,你所設定的目標是否與你自己或者其他更大的目標相關。比如說你設定的目標是「成為年薪千萬的人」但實際上你其實是希望自己能夠財富自由,或者有錢買房,那對你而言年薪有無千萬根本不重要,你的目標就會需要重新調整。
  • T:Time-bounded 時限,目標是必須設定一個期限內完成的,比如說「我要在 10 年內成為年薪千萬的人」有了時間限制,才會更明確地將 roadmap 計畫出來,並且開始執行。

什麼樣的目標會符合 SMART 原則呢?以我而言,我在 2022 年設立了一個目標:「在 2023 年讀完 6 本商業書籍,精進商業思維」這樣的目標就符合 SMART 原則:

  • S(Specific 明確):讀商業書籍
  • M (Measurable 可測量):6 本商業書籍
  • A(Achievable 可達成):一年內讀完 6 本書,是可達成的(如果更有野心,一年讀完 12 本書並非難事)。
  • R(Relevant 相關):閱讀商業書籍能夠精進商業思維。
  • T(Time-bounded 時限):2023 年

利用 SMART 原則設定成長目標,能夠讓你清楚了解成長的方向、需要採取的行動、所需要的時間,以及確認自己是否達到那個期望的自己。

3. 擁抱挑戰

成長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過程中絕對是充滿挑戰的;或者更精確地說,因為有挑戰,有成長的空間與機會,沒有挑戰的過程,只是讓你更加熟稔你既有的知識、方法、能力,因此成長必須擁抱挑戰。

對我而言,創業本身就是一個擁抱挑戰具體的行為,創業的每一天都是全新挑戰,每日成長是創業的常態。要能夠持續擁抱挑戰,你需要保持樂觀、積極、與開放的心態。

「做不到」、「不可能」、「我不會」是拒絕挑戰最直接的反應;反過來說,「值得一試」、「雖然困難但有機會」、「沒試怎會知道」則是從能夠擁抱挑戰的人口中聽到的話。你會是哪一種人呢?你身邊的人又是哪一種人呢?

4. 慶祝過程中的成長

成長可能是漫長而辛苦的,因此,不要吝嗇為過程中的里程碑慶祝;即使在小,也能激勵你持續接受下一個新的挑戰。在成長過程中要能夠辨識出自己所花的心力,或者設下有意義的里程碑,達到了,就慶祝吧,為到目前為止所經歷的成長慶祝,犒賞自己、鼓勵自己,然後繼續下一階段的成長。

每個月我會和我帶領的夥伴 1 對 1 對談(1 on 1),不論當天討論什麼議題,最後我總是會問:「這個月有沒有什麼感到成就感的地方?」我始終相信成就感是工作最核心追求的部分,不論那是因為得到巨大的報酬、前所未有的成功,或者只是對自己的一句讚美。所謂的成就感與別人的賞識無關,你必須辨識自己的努力與成長才能意識到他,這些小小成就感都代表著小小的成長,而我希望透過這樣的對談,讓夥伴肯定自己,慶祝過程中的成長。

5. 專注過程而非結果

結果固然會是成長一個重要的指標,誰不想要有好的結果呢?然而結果往往不只是自己單方面做好就能夠有好結果,好的結果絕對是這趟辛苦的成長過程最大的獎勵,不預期的結果不見得自己不夠好或者不夠努力,成長重點是過程,結果是其附加的價值,因此成長思維重點是在過程而非結果。

創業的過程中,結果不如預期是日常,對我而言,了解執行過程中做對了哪些事情,沒做好哪些事情,為下一次的挑戰做準備,會比論功行賞,論罪責罰來得重要。獎懲很重要,但成長的路途上絕對是要吸收與淬鍊經驗,才能到甜美的果實。

6. 練習堅持不懈

成長的過程中前期是最難熬的,因為往往投資與報酬不成正比,必須了解到成功需要持續的努力,挫折是必經的過程,堅持不懈就會是非常重要的特質,無畏困難,勇往前行。

2023 年我的目標是透過寫作,寫下創業學到的知識、思維與能力,帶來更多正向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看到。目前是寫「成長系列」的文章,已經寫了第 3 篇(包含這篇),截至目前為止,除了受邀成為「Meet 創業小聚」的專欄作家外,其餘成果皆不如自己的預期,然而我相信這些文章能夠鼓勵人並且更好,我深知這需要長期的累積,因此仍堅持地按照規劃持續撰寫成長主題,嘗試不同的推廣作法,在我創業的同時,撥出一些時間盡可能讓更多人看到與學習。

7. 從失敗中學習

成長過程中失敗乃常事,每次失敗都是絕佳的學習機會,不該將它視為一種自我能力的否定。可以詢問自己在整個過程中學到了什麼,並且思考在未來如何應用此次學習到的經驗。

2021 臺灣 Covid-19 疫情爆發,所有人被迫居家辦公,所有的戶外活動也幾乎停擺,Hikingbook 當然首當其衝,為了維持營收與維繫我們的使用者,我們透過問卷了解我們的使用者確實會在家做運動,於是快速地與健身教練合作推出線上居家登山體能訓練課程,然而報名人數總是沒辦法達成開班授課,為了行銷素材,我們在人數極少的情況下虧本地開了一堂線上課程,用實際上課的畫面來招生,最後仍以失敗收場。這個失敗的經驗讓我深刻了解到即使要快速市場驗證,前期的市場調查仍要有一定足夠的扎實,了解市場現況、需求與付費意願,有了比較具體的想像在透過快速迭代來驗證市場。

8. 讓自省成為一種習慣

透過自省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夠計畫成長的目標,因此定期地審視自己,勇敢面對自己,精進自己的好,改善自己的不好,當自省變成一種習慣,你將會慢慢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自省是 Hikingbook 重要的文化,我們透過每個月 1 號的 all-hands,讓全體成員定期回顧上個月的工作狀況與成效,覺察自己的工作狀態,經由向大家報告的同時,也向自己喊話,我也會提供建議,協助夥伴在接下來當月的工作能更加順利,並更有成效。

9. 尋求回饋

回饋能夠看到你的盲點,強化你的強項與不擅長的地方,修正成長的方向,你不該視回饋為個人攻擊,或是工作考核,必須勇敢積極尋求回饋,讓自己更快速的成長。

我在 2022 年末將 360 度回饋導入公司內部,讓每位夥伴能全面收到來自其他夥伴的回饋,根據這些回饋與對自己的期待擬定 2023 個人目標。團隊成員都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而我也看到了他們在 2023 年更快速地成長。

10. 沈浸在擁抱成長文化的環境中

環境是影響一個人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個高度追求利益的環境,你很容易會成為一個利益至上的人;在一個向下沈淪的環境,你的思想與行為都會跟著向下沈淪;在一個擁抱成長文化的環境,你會快速地成長。因此,想成為怎樣的人,就去找那樣的環境,讓自己沈浸其中;相反地,即使有優渥的條件,仍必須果斷拒絕那些你認為不適合你的環境,否則你很快就會成為一份子。

Hikingbook 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公司,我認為有很大的原因是我與共同創辦人努力地打造出擁抱成長文化的環境,讓團隊成員能夠持續成長,進一步讓公司成長。

讓每一天的自己,都比昨天更好

如果你已經知道上述 10 個作法並且執行,甚至內化了這些作法,恭喜你,持續保持耐心,你一定可以成長成你想要成為的人。如果不是,你可以先選擇對你而言較容易執行的做法,再慢慢納入其他做法,你將能從固定思維轉變為成長思維,很快地你會發現,每一天的你都會比昨天的你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