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次每週分享第一期

1986,一場對陣雙方皆無聲的戰爭

Heng-Yi Wu
每週獻曝
4 min readJun 4, 2019

--

關於標題的意義請看標題的意義

2016 年落成的車諾比新「石棺」,如果不是為了彌補史上最嚴重的人禍,這個建築其實挺壯觀的 source

在全世界鋪天蓋地的負評之中,《權力遊戲》結束了。同時在 HBO 另外一個不那麼起眼的角落,《車諾比》(中國翻譯《切爾諾貝利》)上映了。

https://www.imdb.com/title/tt7366338/mediaviewer/rm2271110656
Chernobyl source

一提到車諾比,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2011 年福島核災,台灣本土挺的核能議題再度浮上檯面;而車諾比事件這具早已風乾的陳年往事,也再度被眾人釘到十字架上,大肆批鬥。

1986 年 4 月 26 日 01:23:47,位於蘇聯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附近的佛拉迪米爾·伊里奇·列寧(對,就是俄國革命家列寧的全名)核電站,發生驚天動地的大爆炸。爆炸發生之後,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噴射到大氣中,在往後的歲月無聲的污染了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的土地與倖存者的人生。

影集虛實整合,有加強戲劇張力的部分,也有真實的故事。由於 HBO 是一家美國公司,有沒有藉此「鞭屍」已經作古的老對手蘇聯?我們不得而知。

我大概也是在 2011 年福島核災時開始主動研究車諾比,在此之前我只有在國、高中的歷史課本被動灌輸過,曾經發生過這件事情。我當時研究的目的,是想讓自己在核能議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雖然不到倒背如流的程度,相較於同儕,我對自己研究的深度還是頗有信心。2019 年這部影集,對我來說就是以戲劇的角度,再一次檢視這個我曾經花很多時間去研究的議題。

雖然是曾經深入研究過的議題,當時研究的多半是事故的成因與時候的影響。對於當時世界局勢與一些有趣的細節,還是看了這部影集之後才知道。

例如我很早就知道雖然被稱為車諾比事故,車諾比也的確是地名;但事故發生的地點在普里皮亞季,離車諾比還有一段距離。不過車諾比核電站以俄國偉大的革命家列寧取名這件事,我還是看了影集才知道。雖然這個小細節並不會影響到我研究事故的前因後果,為什麼後來被廣為人知的名字是車諾比事故,而不是「列寧核電站事故」,相信大家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了。

另外兩件事是反應爐的設計瑕疵與國際原能會兩次報告的南轅北轍。我最早知道反應爐的設計瑕疵僅限於缺乏圍阻體與以石墨做減速劑這兩件事,但為什麼石墨不能做減速劑的具體原因,也是影集提及,我事後再研究才知道 — — 關鍵字是空泡係數。

國際原能會的報告,第一次將事故原因歸咎於人為操作失誤,第二次才是反應爐的設計瑕疵。發生事故的 RMBK 型反應爐,在事故發生後還有好幾座持續運轉,肩負撐起蘇聯境內電力供應的重責大任。雖然歷史沒有如果,國際原能會如果做出反應爐瑕疵的結論,會不會一下子激化當時已趨近穩定的冷戰局勢?

真相是立體的,要以什麼角度審視取決於眾人的利益。

關於車諾比事故,我國核能的主管機關原能會有一份對有些許核能知識的人淺顯易懂的簡報可以參考:

身為工程師,我看車諾比影集更多的是在觀察事故發生的原因與蘇聯政府如何善後。影集的主角瓦列里·亞歷克賽耶維奇·列加索夫,在事故發生後一肩扛起收拾善後的責任。面對這場人類有史以來最慘重的人禍,蘇聯傾全國之力搶救。這個全國之力,除了物力,還有人力。從列加索夫到軍人、礦工,都知道輻射對人體有多大的傷害;但為了「全人類的幸福」,列加索夫只能下令、基層人員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如果不是我們,就是別人。」

剛好最近在工作上遇到很類似的情境,開始要做出一些不會讓所有人滿意、沒有正確答案的決定。此時再看這部影集,心有戚戚焉。

你知道你現在的表情跟第四集射殺動物的新兵一模一樣嗎?

https://www.irishcentral.com/culture/entertainment/irish-actors-chernobyl
第四集的新兵,在射殺被輻射污染的動物之後內疚中 source

Mozart, Beethoven, Chopin never died, they simply became music.
- Robert Ford, The Bicameral Mind, Westworld

--

--

Heng-Yi Wu
每週獻曝

臺灣製造 👨‍💻從第一個程式語言選擇 JavaScript 開始完全長歪 😵 但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在 PHP 跟 Ruby on Rails 的幫助下賺來的 💰 現在主攻 app 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