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為何不回購呢?兩個被你忽視的核心活動

--

先前我寫了一篇關於互聯網運營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過去看看:互聯網產品運營的幾種分類

此外,前陣子我也寫了一篇探討流量紅利與流量池的文章,也建議大家觀看:流量紅利消失,流量池經營成了關鍵

正文開始前,先來跟大家探討兩個真實案例。

第一個案例,我有個銷售健康食品的朋友Jack,有次跟他閒聊時他提到了客戶回購這件事。

Jack:「我做電商銷售健康食品已經2年多了,目前每月營業數字也破百萬了,但回購率一直上不去,去年努力了一整年,回購率好不容易從12%提升到15%,但感覺已經是上限了,最近在想到底要不要調整一下產品。」

gipi:「你做了什麼?為什麼會覺得是產品問題?」

Jack:「該做的促銷都做了,回購的折扣我覺得也很不錯,但回購就是上不來,所以覺得很可能是產品有問題。」

gipi:「剛剛簡單查了一下,網路上似乎沒有什麼負評,感覺不是產品問題。」

Jack:「但目前實在想不到其他原因了。」

聽完他的描述,我問他:「客人們買回家後有沒有開封吃,或者持續吃,這個你清楚嗎?」

Jack:「這不確定,但應該都會吃才對。」

gipi:「這樣吧, 請你從那些應該回購卻沒有回購的客人名單中挑選100位,打電話逐一跟他們確認兩件事,第一,確認他們是否有開封,第二,確認他們是否有吃完,然後下個禮拜我們再來討論你收集回來的資料。」

結果不到三天,我接到他的電話。

Jack:「 真的被你猜到,客人有85%左右是還沒吃完的,而這些客人裡面有20%甚至連開封都沒開,只有15%是吃完但沒有繼續回購的。」

gipi:「吃不完,當然不會回購,即便是促銷,成效都很有限,所以你的重點應該是放在讓客戶開封使用,並養成固定吃的習慣。」

第二個案例,是我先前負責的線上學習平臺,其實學習類產品與保健食品之間有兩個顯著的相似性,第一,都是屬於重要而不緊急的商品,短期間內不學、不吃也不會造成重大傷害;第二,都不是用一次兩次就會產生效果,而是必須使用一段時間才會漸漸看到成效。

當時我們從數據中建立了流失、回購與推薦模型,流失模型告訴我們,一堂課都沒上的用戶,對比有上一堂課的用戶,退費率高達N倍;而回購與推薦模型則告訴我們,使用者上課頻率的穩定度高度關聯於回購率與推薦率。

在這些前提下,我請產品與運營團隊思考,在用戶生命週期中,我們存在那些斷鏈?我們又該如何解決?請試著提出可能的方案,第一次提案時,他們認為改善用戶引導功能會有助於用戶完成首次上課,但如何讓用戶持續上課這問題暫時沒有方向,聽完後,我問了他們幾個問題:

gipi:「假設使用者連上網打開我們產品都沒做,優化了引導功能有什麼作用呢?」

gipi:「用戶上完一堂課,我們如何確保他會上下一堂呢?」

經過約一個小時的討論後,運營主管針對首次使用提出了一個很不錯的做法,他說:「可以讓電銷業務在成交後直接幫用戶訂好首次上課的時間,並讓服務人員在上課前兩天與當天聯繫客戶,確保使用者能完成第一堂課。」。

這個建議很好,跳脫了產品的邊界限制,將其他資源也拉了進來。

產品經理針對讓使用者持續上課這件事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說:「我們必須要建立訂課閉環,過去我們的流程是訂課、上課、課後練習,但用戶何時會訂下一堂課呢?這我們一點把握也沒有,若是我們將流程調整為訂課、上課、課後練習,再訂下一堂課,這樣就形成了閉環,用戶就能一堂一堂接著上了,習慣就容易養成。」

閉環,這個觀點讓人豁然開朗,是的,如果用戶的所有行為都能形成閉環,那建立習慣就不是問題了。

往下,就讓我們來談談前兩個案例中談到的兩大重點:首次使用與建立習慣

首次使用:On-boarding

習慣上,我會把客戶的首次使用稱為On-boarding,其他雷同的詞還有AHA Moment或First Success。

首次使用的關鍵點有二:

  1. 開始使用產品或服務
  2. 確保獲得正確的體驗(AHA、Success)

「用戶買回家後有沒有用,我怎麼有辦法決定?

這是我時常被問的問題,我的答案也蠻簡單的:

「只要你想,逼都要逼著客戶用。」

如果你是線上課程,你如何確保客戶開始上首課?如果前面所說,你可以在成交的當下馬上幫客戶訂好第一堂上課的時間,然後在課程的前兩天與當天都打電話提醒他記得上課。

如果你是健康食品,你可以透過電話回訪的方式,提醒客戶務必記得吃,如果他是現場購買的,可以請他現場拆封,親自跟他解釋食用方法與頻率。

如果你是健身中心,就讓他在繳錢的當天,親自帶他用用每個器材,讓他有個好的開始。

「為什麼要盡快?」
因為客戶往往在那個當下動機最強,立刻用,有效,會增強動機。

「為什麼要親自帶他做一次?」
這是為了確保客戶正確的使用產品,獲得產品所要帶給他的體驗。

這意味著,只要你能讓客戶盡快且正確的使用,基本上就是一個好的on-boarding design,若客戶已正確的使用,但卻沒有獲得他應得的結果,那問題可能出在產品或服務本身,而非運營。

讓客戶盡快使用的常用方法,撇不開現場使用、售後電訪、預定服務、7日鑑賞期、開箱優惠等。

而讓客戶正確使用的常用方法,諸如用戶導引、說明書、開箱文、電話客服、Chatbot等,只要能協助客戶在開封後正確使用的工具或方法,基本上都算。

至於你的產品適合什麼樣的做法?這問題涉及你的產品特性、使用場景、利潤與成本問題,前面兩者屬於產品與用戶體驗設計領域,本文不多談,但我會在本文最後跟大家談一下從利潤與成本角度,如何思考合適的運營方式。

如何衡量正確呢?在此先簡單解釋一下AHA Moment:

AHA Moment指的是新客戶在首次使用產品時,體驗到產品的核心價值時,不期然發出"AHA"(啊哈)的驚喜讚嘆的時刻。更直白的說,就是客戶用到了某個功能,他真心覺得這個產品對他有價值,跟其他產品不同。

舉例來說,一些知名軟體或服務的AHA Moment分別是:

Slack:團隊內部發送2,000條信息
Dropbox:在用戶的一台設備上裝了Dropbox,並且上傳了一個文件
Zynga:用戶註冊後,第二天還返回使用
Twitter:關注了30個用戶,有一定比例的人也關注你
Facebook:用戶7天內加了10個好友
LinkedIn:一週內建立4個聯繫人

看完上述案例,回想一下你在用這些服務的過程,它們是不是都嘗試在導引你往AHA Moment走呢?我想,這是必然的,因為AHA Moment某種程度與用戶的留存與否具有極強關聯,若無法在第一次使用時讓你感受到它的核心價值,用戶很容易就流失了

AHA Moment在軟體服務領域比較常被談到,在實體商品上反而時常被忽略,而這也是許多商品明明品質很不錯,但回購表現始終不佳的關鍵原因,在此建議企業或產品負責人,花點時間去了解客戶的使用狀況,並規劃一個恰當的On-boarding流程。

建立習慣

用戶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大工程,可以舉的案例也很多,不過本文並不探討這些常見的案例,我主要想聚焦在三件事情上:閉環、建立預期與排定計畫

閉環(Closed Loop)

文章開頭的案例中我提到了線上課程的案例,在那個案例中我想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用戶上完一堂課,我們如何確保他會上下一堂呢?」

過往在未建立閉環前,我的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客戶上完一堂課,但下次何時再上呢?」,客戶在養成學習習慣前,要他自動自發的每一週上來上三次課,難度是非常高的。

今天用戶好不容易來上課了,要盡可能的讓他上完一堂課,心情仍在亢奮時,接著訂好下一堂課把「訂課 →上課 →練習 →訂課」這樣的循環給建立起來,這就是我所說的訂課閉環(Closed Loop)。一旦閉環建立起來,用戶的行為容易被制約,一段時間後就會養成習慣,學習成效才會出現,客戶的續訂與推薦才會自然的發生。

閉環設計其實並不新奇,回想一下你過往的經驗,其實回購設計本身就是一種閉環:

  1. 優惠,本次消費後買千送百,但這些優惠券下次消費才能使用,而且限定特定時間內,這大部分出現在餐廳
  2. 會員卡,辦會員卡往後消費打折,下次再來就是打折,所以在習慣與價格的選擇下,下次可能就還是會回同一家店
  3. 預約下次服務,現在很多診所會使用的方式,這次檢查完牙齒,他會跟你說半年後還要回診再檢查一次,直接幫你安排好下次的時間
  4. 規劃成program,很多療程或課程會以系列的方式出現,並非單一次服務就完成,而是分成多次,讓你多來幾次,久了就成了習慣,這跟3.其實很相似

建立預期

有些商品的特性並非用一兩次就會見效,例如化妝品、英文課程等,而是需要使用一定次數後才會出現一些成效,客戶流失不是因為產品不好,而是客戶的耐性很有限,為了讓這些沒耐性的客戶願意靜下心來好好使用產品,有個常見的做法就是建立預期

先告訴你最少要用三天才會有一點點效果,七天後效果才會顯著,讓你心裡有個基本的預期,而不會覺得用一次就該有效。當你心裡有了預期心理,而除疤的動機又足夠強,那你就會乖乖的使用三五天再來看成效了。

你看看這些化妝品都是透過這種方式來為使用者建立預期的,以下隨機亂查,保證無業配...XD:

「早晚各一次,持續28天,每次5ml,均勻塗滿全臉,並輕壓按摩5分鐘,您將擁有透嫩光感肌膚。」

當使用者心裡預期已被建立,而你又有良好的閉環設計,接著的考驗就是產品本身是否真的能帶給客戶價值了。若客戶真按你說的抹了28天,但沒有明顯的美白效果,那或許意味著你的產品沒效,或不適合這位客戶,客戶流失本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排定計畫

我常舉一個個情境:如果今天晚上八點鐘有空,你會想做些什麼?看美劇、刷抖音、耍廢、滑Facebook......總之排在前頭的,通常不會是學習、上課,不為什麼,人往輕鬆的事情去選是很正常的,學習那麼辛苦,非不得已是不會做這個選擇的。

但如果行事曆上已經排好晚上八點鐘要上線上課程呢?排好的行程會形成一種非正式的約束,是你對自己的承諾,而跳出的提醒則會強化這個約束,你履行該計畫的機率或許就提升到50%了。

每次有人跟我提一個長期努力的目標時,我總會問他:「有計畫嗎?一個月內要達成什麼?三個月又要做到什麼呢?」

如果他給我的答覆是「沒有計畫」,我多數會認為他說說而已,除非他是一個自我驅動力極強的人,否則沒有計畫就沒有約束,一個自驅力弱的人,在缺乏約束的狀況下,要靠自己達成長期目標不是說笑嗎?

在不考量運營成本的狀況下,我們應該盡可能讓用戶更好、更頻繁的使用我們的產品與服務,本文與大家分享on-boarding與養成習慣兩個議題,但還沒機會談到我對用戶生命週期的整體思路,或許往下幾篇文章再陸續聊聊吧。

— — — — — —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給我1~10個掌聲,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值得跟你的朋友分享,請不吝於幫我轉發分享。

--

--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游舒帆Gipi
gipi的商業思維筆記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致力於將商業知識科普到所有職場工作者身上。歷任鼎新電腦總監、TutorABC英文產品負責人,TGONetworks創會成員。從事顧問、培訓與教練工作。現為多家網路、電商、傳產公司策略顧問與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