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 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

Bowen
儲思盆 | Pensieve
Aug 29, 2021

此篇會繼續介紹原子習慣的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

大綱

  1. 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
  2. 家人與朋友如何塑造你的習慣
  3. 如何重新設定大腦,讓自己享受困難的習慣

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

若想要增加某個行為發生的機率,必須使其有吸引力,變得誘人、難以抗拒。

人類大腦的機制,在遠古時代,再不確定下一餐有沒有著落時,會盡可能的多吃,確保生存下去。然侯,人類生活在充滿食物的環境中,大腦依舊渴望卡路里。而現代的食品工業,會盡可能的創造出吸引消費者的產品,比方說:垃圾食物。方便取用,充滿口感,快速補充卡路里,因此這些食物對人類大腦擁有強大的吸引力

現代食品工業就是使用:「讓習慣有吸引力的法則」的佼佼者。

多巴胺是大腦會產生的物質,也是各類習慣、上癮的書,幾乎都會提到的物質

當大腦會在體驗愉悅時分泌多巴胺,也會在”預期”愉悅時產生多巴胺,而習慣事多巴胺驅動的回饋迴路,多巴胺提昇時,行為的動機也會上升。筆者在

持續的技術心得

有提到更詳細的多巴胺介紹,以及討論上癮的機制,

大腦期待某個經驗的感覺,往往比獲得那個經驗好,原因就是多巴胺濃度會在預期愉悅時,上升到高點,而大腦就會覺得開心。例如:網購時,等待貨品來的時間往往比貨品到的時候還開心、幻想即將到來的假期可能比實際度假更享受。

這就是「想要」與「喜歡」的差異。大腦分配給想要獎賞的神經迴路,遠比分配給喜歡獎賞的還要來的多。這也是生物求生的機制。

而這些洞見,證明了第二法則:「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的重要性。

因為一開始激勵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獎賞的預期

如何運用誘惑綑綁,讓習慣變得更有吸引力

愛爾蘭的一名電機系學生很愛看netflix,但也知道自己運動量不足,因此這位學生改造健身自行車,把它跟筆電連接,只在踩腳踏車到一定速度時,netflix才能播放,只要踩的速度慢下來,節目就會暫停

讓運動習慣變得有吸引力。這就是誘惑綑綁,把想要做的事跟必須做的事綁在一起

也可以稱之為習慣堆疊

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需要的習慣,接著執行想要的習慣

範例1. 假如想要看體育節目,又需要打業務拜訪電話

  1. 午休回來(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打電話給三個淺在客戶(需要)
  2. 打電話給三個淺在客戶之後,我會打開體育節目(想要)

範例2. 假如你想要看臉書,又需要多運動

  1. 拿出手機之後,我會做十下伏地挺身(需要)
  2. 做完十下伏地挺身後,我會瀏覽臉書(想要)

家人與朋友如何塑造你的習慣

人類天生就是群居動物,我們想要融入群體,與他人建立關係,因此歸屬成為了人類最深的慾望之一。

我們最早的習慣並非來自選擇,而是模仿。家人、朋友、教會、學校等,會不停的影響我們,

每個文化與群體都有各自的期待與標準:該不該結婚、何時結婚、慶祝哪些節日。等社會規範都會引導日常生活的隱性規則

我們尤其會模仿的三種群體的習慣

  1. 親近的人
  2. 多數的人
  3. 成功的人

親近的人

我們會從周遭的人學得習慣,我們效法父母、同儕、愛人

  • 看到朋友吸大麻,你也會想試一試
  • 妻子睡前會檢查門有沒有鎖上,你也會養成這個習慣

一般來說,與某人越親近,越容易模仿對方的習慣

ㄌ一如,夫妻或情侶之間一方變瘦,另一方變瘦機率會大幅提高。家人與朋友提供某種隱形的同儕壓力,把我們往他們的方向拉去。

要打造更好的習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作常態的文化之中,當你看到其他人每天都在做,你也會想要做。

例如:

  • 「如果你被健身的人環繞,你就有可能把健身視為尋常的習慣」
  • 如果你被愛讀書的人環繞,你就有可能常看書

為了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你加入的文化應該具備兩個特點

  1. 你想要的行為是常態
  2. 你跟這個群體本來就有某些共通點

紐約有一個公司叫書呆子健身網的公司,宗旨幫助書呆子、格格不入者及怪咖健身,這家公司顧客包含想要練出好身材的電玩愛好者、電影狂、在平凡不過的人。

許多人第一次進健身房或嘗試改變飲食,都會覺得不自在,但如果你跟群體中的某些人有相似之處,例如:你們都熱愛星際大戰

改變就會更有吸引力,因為跟你一樣的人已經在做了

加入讀書會、自行車隊都是一樣道理,會讓你的身分跟身邊的人連結在一起,成長與改變不再是個人的追求:我們都是愛好閱讀的人、我們都是單車騎士

身分開始強化你的個人身分認同,達成目標之後繼續留在群體內,對維持習慣是相當重要,能讓新的身分根深柢固,並讓行為持久的,就是友誼與社群

模仿多數的人

當你不確定怎麼做時,我們會依賴群體指引行為,來尋找答案

我們網購、看youtube、看netflix,會關注其評價,因為我們想要模仿最棒的購物、電影、節目。這通常是個聰明的策略,數量有其意義。

但也有缺點,有時候,人類服從群體規範的內在壓力很大,被接納的獎賞往往大於爭論、顯得聰明或求得真相的獎賞(伽利略)

大多數時間,我們寧願跟大家一起錯,也不要一個人對(三人成虎)

當改變習慣意味著挑戰族群,改變就沒有吸引力,而當習慣改變意味著融入族群,改變就變得很有吸引力。

模仿有力的人

從各大書店的排行榜就可以窺知一二,人類都是追求領導者、模仿成功人士。我們非常在意成功者的習慣、行為、思考、邏輯,許多日常習慣都會模仿他們:

  • 你複製產業中最成功企業的行銷策略
  • 你學習老闆的溝通方式
  • 你學習富翁的理財方法
  • 你學習高材生的讀書習慣

而當一個行為能獲得認可、尊敬、與讚美時,我們就會覺得這個行為有吸引力

如何重新設定大腦,讓自己享受困難的習慣

只要讓困難的習慣跟正面感受產生連結,他們就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重新思考你的習慣,把重點放在好處,而非壞處,重新設定大腦,讓習慣顯得比較有吸引力

作者舉一個許多例子:

一個做輪椅的人,被問到受限於輪椅上是不是很辛苦時,她回答:我沒有被輪椅限制阿,我是被輪椅解放,如果沒有輪椅,我就只能躺在床上,出不了家門。

這種觀點的轉換徹底改變它每天過生活的方式

運動,與其告訴自己:「我必須晨跑」,不如說:「是時候培養耐力、體力的時候了」

財務:大家往往把省錢與犧牲聯想在一起,然而,換個角度想,目前的省吃儉用,等於增加未來的財務自由,這個月省下來的錢,提高了你下個月的購買力

賽前緊張:把「我好緊張」,重新表達為:「我很興奮,所以身體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幫助我專注」

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創造出一個動機儀式,只要練習把習慣和你很享受的某件事聯想在一起,往後只要一點動機,就會做出那個習慣。

--

--